•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棚白靈菇代料栽培新技術

      2011-08-15 00:53:40阮曉東阮夢玲李月桂黃巧珍阮時珍劉正德
      食藥用菌 2011年6期
      關鍵詞:白靈菇潮菇棉籽殼

      阮曉東 阮夢玲 李月桂 黃巧珍 陳 強 阮時珍 劉正德

      (1.福建農(nóng)林大學金山學院食品科學系,福州 350002;2.古田縣科興食用菌研究所,福建 古田 352200;3.江西省贛州市創(chuàng)新生物科技研究院,江西 贛州 342100)

      白靈菇學名為Pleurotus nebrodensis(Inzengae)Quél.,隸屬傘菌目、側耳科、側耳屬。因其色白形似靈芝而得名。其菇體色澤潔白、肉質細膩、味道鮮美,風味獨特,被譽為 “草原上的牛肝菌”,是一種食用和藥用價值都很高的珍稀食用菌。

      白靈菇主要采用棉籽殼、木屑、玉米芯、花生稈、玉米稈、甘蔗渣等原料進行熟料袋式立體塑料大棚栽培,秋冬發(fā)菌,冬春出菇。也可在菇房內采用層架式立袋出菇、臥式 (墻式)出菇或覆土出菇。

      1 栽培季節(jié)及場地

      1.1 栽培季節(jié)安排 各地應根據(jù)白靈菇出菇溫度合理安排其栽培季節(jié),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底接種,養(yǎng)菌80~90天,于11月中旬至翌年3月出菇。若采用溫棚栽培,適當控溫,也可在11中旬至翌年1月裝袋接種,在氣溫適宜的3~4月出菇。

      1.2 場地選擇 應選擇在通風良好,水源充足,無污染的地方進行栽培。閑置房屋、塑料大棚、簡易菇棚、蔬菜大棚等都可利用。

      2 品種選擇及培養(yǎng)料配方

      2.1 品種選擇 不同品種對出菇溫度的要求有差異,各地應根據(jù)當?shù)貧夂蛱攸c選擇適宜品種。本地多采用福建省廈門市菌春食用菌研發(fā)中心繁育的廈春B36菌株。

      2.2 培養(yǎng)料配方 配方①棉籽殼40%,花生稈粉20%,麩皮20%,豆粕10%,玉米粉8%,石灰粉1%,石膏1%;配方②棉籽殼45%,玉米芯20%,玉米粉9%,麩皮22%,石膏粉1%,石灰粉2%,過磷酸鈣1%;配方③木屑30%,棉籽殼20%,玉米芯15%,麩皮22%,玉米粉10%,碳酸鈣1%,石灰粉1%,過磷酸鈣1%;配方④棉籽殼30%,玉米芯20%,木屑15%,甘蔗渣10%,麩皮13%,玉米粉5%,豆餅粉2%,石灰粉2%,石膏粉l%,蔗糖 l%,過磷酸鈣 l%。以上配方料水比均為1∶1.25~ 1.35。

      3 建堆與發(fā)酵

      將原料按配方比例備足,先將棉籽殼、玉米芯充分預濕1~2天后與其他干料混合攪拌均勻,再將易溶于水的原料溶于足量水中,與干料充分混合,攪拌均勻。pH為8~9,料的含水量65%~68%。將配好的料堆成寬1.3~1.5米,高1.2~1.5米,長度不限的梯形堆,堆好后打5排孔徑為8~10厘米的通氣孔,孔間距50厘米,堆上蓋塑料薄膜,膜下部離地面50厘米。堆后48~72小時,當料堆中心溫度達65~70℃時進行第1次翻堆,發(fā)酵期共7~8天,翻堆2~3次。經(jīng)發(fā)酵的料應呈棕褐色、不粘、不朽、無酸臭味。裝袋前調料含水量為65%~68%,以抓一把料用力緊握,指縫間有水但不滴下為度,培養(yǎng)料pH 7.5~8.0。

      4 裝袋與滅菌

      菌袋采用寬17~20厘米,長35~38厘米,厚0.004~0.005厘米的聚丙烯或低壓聚乙烯塑料袋,一端用線繩扎緊,裝料時松緊度要適宜,裝好后扎緊袋口,或用套圈塞上棉花,及時進行滅菌。采用聚丙烯塑料袋的也可進行高壓滅菌。待鍋內溫度降至70℃以下時菌袋出鍋,菌袋冷卻至30℃以下后接種。

      5 接種與發(fā)菌管理

      5.1 接種 接種室或接種箱提前6~8小時進行消毒處理。將菌袋、接種用具、酒精燈等物品一起放入接種箱或接種室內,用氣霧消毒劑熏蒸消毒。接種要嚴格按無菌操作規(guī)程進行,棄去菌種瓶 (袋)內表層2厘米厚的老化菌種,接入菌袋中的菌種要均勻鋪滿料面。每瓶 (袋)菌種可接種25~30袋。

      5.2 發(fā)菌管理 接種后將菌袋單排墻式擺放在經(jīng)消毒的干燥培養(yǎng)室內發(fā)菌,低溫季節(jié)可采用雙排擺放,一般擺6~7層,室溫保持在22~25℃,空氣相對濕度在70%以下,在黑暗條件下培養(yǎng)。接種后第10~13天翻堆查菌一次,及時清出污染菌袋。培養(yǎng)17~25天時,菌絲生長速度加快,呼吸旺盛,此時要適當松動一下袋口繩或套圈棉塞以增加供氧,也可用經(jīng)消毒的小鐵釘在袋口周圍扎孔增氧,并注意室內通風降溫。棚溫最好保持在25℃左右,最高不得超過30℃,以免燒菌。氣溫高時在棚面上覆蓋一層遮陽網(wǎng)進行降溫。培養(yǎng)35~40天,菌絲基本長滿袋。

      6 后熟管理與搔菌

      6.1 后熟管理 白靈菇菌絲滿袋后,須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后熟培養(yǎng)才能達到生理成熟,否則難以正常出菇。須在20~24℃下,空氣相對濕度70%左右,空氣清新的環(huán)境中繼續(xù)培養(yǎng)35~40天。于菌絲濃白,菌袋堅實時進入出菇房進行催菇管理。

      6.2 搔菌 為防止白靈菇原基在老菌種塊上形成,影響幼菇生長,可以在白靈菇菌袋達到生理成熟前5天進行一次搔菌。搔菌的方法:將菌袋口打開,用經(jīng)75%酒精消毒的小鉤,扒掉料面中央部位深1~1.5厘米,直徑為3~4厘米范圍內的菌種。注意盡量不要傷害菌絲并迅速將袋口扎緊或套上套圈,以防料面水分蒸發(fā)。白靈菇菌袋搔菌5天后可進行催菇。

      7 催菇與疏蕾

      7.1 催菇 白靈菇墻式出菇,堆高6~7層,過道寬70~80厘米。催菇的關鍵在于利用溫度、濕度、通氣、光照進行刺激:①白天適當掀開草簾等遮蔭物,室溫保持在18~22℃,夜間棚內通風,保持8~10℃室溫。如此便形成10℃左右的晝夜溫差。②空氣相對濕度應保持在85%~95%??上虻孛婊蚩臻g噴霧加濕。③棚內要有一定散射光照射,光照度800~1800勒克斯。④增加通風量,每天早晚各通風1小時。按以上方法連續(xù)保持15~23天,就可看到菌袋兩端形成圓柱狀的白靈菇原基,此時催菇階段結束,開始進行疏蕾及出菇管理。

      7.2 疏蕾 在原基呈大米粒至黃豆大小時,可去掉袋口扎繩,原基超過蠶豆大小時,把袋口松開進行疏蕾,小袋每頭保1~2個菇蕾,大袋每頭可保留2~3個菇蕾。疏蕾原則:留大去小,留壯去弱;留菌蓋大、菇型圓菇蕾,去菌柄長的長條形菇蕾;留無斑點無傷痕長于料面的菇蕾,去掉長于菌種塊上的菇蕾。

      疏蕾時應注意:在每個菌袋疏蕾過后,將疏蕾的工具用75%的酒精消毒一次,以免細菌性病害的交叉感染;疏蕾工具不能碰傷保留的幼菇及幼菇基部的菌絲;疏蕾要適時進行,不能過早或過晚;每個袋疏蕾后要剪去菌袋兩頭多余的塑料并按菌袋原擺放位置放好。

      8 覆土與出菇管理

      覆土出菇解決了菌袋后期易失水的問題,出菇多,產(chǎn)量高,菇形好。覆土出菇有菌袋內直接覆土出菇,單排菌袋中間環(huán)切墻式覆土出菇,出過一潮菇的菌袋脫去塑料膜覆土出菇等方式。

      8.1 袋內覆土出菇 將生理成熟的菌袋,搬入菇棚,豎直排放在畦床或層架上,打開袋口,在栽培袋內覆蓋2~3厘米厚,經(jīng)提前消毒的菜園土,土粒直徑須在1.5厘米以下,并加石灰,將pH調至7.0~7.8,及時調節(jié)土粒的含水量達65%~68%。

      于幼菇長到乒乓球大時,將袋口挽起,露出原基,給菇體提供更為足夠的生長空間和新鮮空氣。向空中、墻壁、地面噴霧化水,使空氣濕度提高到90%~95%,溫度保持在18℃以下;并加強通風,增強光照。

      8.2 菌袋環(huán)切覆土出菇 經(jīng)過后熟培養(yǎng)的菌袋,將兩端的袋口用小刀劃開或解開,去掉多余的塑料膜;然后將菌袋中間的塑料膜用小刀環(huán)切3~5厘米,在出菇場內順勢擺放成多排,排與排之間留50~60厘米寬的過道,每擺放一排后在菌袋的空隙處填入潮濕的泥土,擺放高度為5~7層,排與排之間的走向以通風容易,行走方便為宜。在最上一層的菌袋上將泥土整理成溝槽狀,在溝槽內注入清水。

      8.3 出過一潮菇的菌袋脫袋覆土出菇 將長過一潮菇的菌袋的塑料膜全部去掉,在大棚內挖畦將菌袋埋入土中,菌袋的上方覆土厚2~3厘米。菌絲從土中吸取水分和養(yǎng)料,出菇多且菇體大,產(chǎn)量較高,可提高第二潮菇的產(chǎn)量。缺點是土中病蟲害多,須做好預防工作。

      覆土后棚內溫度應保持在8~18℃。溫度過低子實體發(fā)育緩慢,溫度過高子實體生長雖快,但菌蓋薄或畸形菇增多,商品價值較低。要注意:白靈菇對溫度較敏感,如果袋溫超過25℃,原基易死亡并難以再催菇??諝庀鄬穸葢3衷?0%~90%,不能直接往菇體上噴水,可向地面和空間噴水。同時要防止菌袋或塑料膜上的水珠滴落在菇體上,以免形成污斑,降低商品價值。菇棚內須保持良好的通風。通風不良,白靈菇子實體可長成馬蹄形,柄粗長而菌蓋小,這樣的菇品市場售價低。因此,每天須通風2次,每次0.5~1小時,盡量保持室內通風良好,以保證菌蓋正常發(fā)育。同時光照強度須控制在700~1500勒克斯,且光線不能直射菌袋或菇體,光線過強易導致菌蓋變色,降低品質。

      9 采收

      白靈菇從現(xiàn)蕾到成熟需15~17天。當白靈菇菌蓋充分展開,邊緣尚保持內卷,而孢子又未彈射時為最佳采收期。用手握子實體菌柄基部輕輕采下。采收后的鮮菇,清除柄基部的雜物,削干凈后,單朵用保鮮紙包好進行裝箱銷售。因其組織致密,含水量低,肉質厚,不易破碎,鮮品可長途運輸;又因白靈菇不易變色,適合切片,可于55~70℃烘干,將菇體裝進塑料袋密封保存,也可腌制后銷售。

      一般第一潮菇占總產(chǎn)量的50%~60%。在第一潮菇采收結束后,可用補水器對料袋補充肥水(營養(yǎng)液一般含白糖、尿素、維生素B1、葡萄糖、谷維素、磷酸二氫鉀及其他營養(yǎng)),以促使第2~3潮菇轉潮快。

      猜你喜歡
      白靈菇潮菇棉籽殼
      白靈菇菜譜(四)
      食用菌(2022年4期)2022-12-06 23:06:55
      白靈菇菜譜(一)
      食用菌(2022年1期)2022-11-30 22:55:50
      白靈 菇菜 譜(二)
      食用菌(2022年2期)2022-11-28 05:10:28
      不同菇潮香菇農(nóng)藝性狀和營養(yǎng)成分變化研究
      園藝與種苗(2022年6期)2022-07-13 01:42:36
      工廠化高產(chǎn)優(yōu)質栽培茶樹菇培養(yǎng)料配方試驗
      食用菌(2022年3期)2022-06-16 14:49:48
      最好的老年人食譜——白靈菇炒魚絲
      不同注水處理對香菇產(chǎn)量及養(yǎng)分含量的影響
      棉籽殼質量對平菇熟料栽培的影響初探
      食用菌(2018年4期)2019-01-08 01:44:02
      棉籽殼飼用現(xiàn)狀研究
      灰樹花菌棒第二潮菇春季出菇催蕾研究
      食藥用菌(2016年6期)2016-03-01 03:24:28
      孟州市| 博爱县| 拜城县| 荔浦县| 通州市| 安吉县| 金川县| 新闻| 连平县| 确山县| 电白县| 隆化县| 罗田县| 丰原市| 普安县| 台中市| 兴海县| 巴中市| 宣威市| 东港市| 湟源县| 萍乡市| 皮山县| 郸城县| 子洲县| 崇信县| 平和县| 丽江市| 吉林市| 苏尼特右旗| 保山市| 保靖县| 修水县| 齐河县| 石泉县| 贵港市| 亚东县| 钦州市| 周宁县| 孙吴县| 布尔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