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文化服務中心的本職工作,就是要緊緊圍繞新時期國家對辦好鄉(xiāng)鎮(zhèn)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必須明確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要搞好圖書借閱、報紙雜志閱覽。
由于現在的鄉(xiāng)鎮(zhèn)文化服務中心有圖書館的工作任務,圖書借閱和報紙雜志閱覽就成為文化服務中心的一項經常性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
要搞好圖書借閱,報紙雜志閱覽,每個文化服務中心首先必須有閱覽室、有一定數量的圖書、報紙、雜志。就目前來看,主要的問題是書少、報少、雜志少,讀者多,供不應求。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辦法是有的。如有的站經常到縣圖書館借流動圖書,一次借上百冊,拿去本站借閱,一段時間又來調換,這是個好辦法。這種辦法能改變書少讀者多,圖書供不應求的狀況。有的站想方設法,多要一點經費。多搞一點補文收入,訂購書報雜志。有的站廣泛地動員集體、個人、特別是青年團員,各專業(yè)戶,捐款贈書。群眾文化依靠群眾來辦,這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總之,要從不同的渠道,用不同的方法,使文化服務中心書報雜志盡快地增多起來。
報紙、雜志的訂購工作要有科學性。有的站購書品種太單一,只買小說,忽視科技方面的書。有的站中注意訂些文藝刊物,報紙和畫報訂得很少等等。在訂購工作中文化服務中心站長應該作些調查研究,根據當地生產、生活、讀者的實際需要來決定訂購些什么書報、雜志。特別是要注意控制訂購那些高價錢的書刊雜志,要把有限的錢用于多辦些實事。每次購 書都應當考慮各方面的比例,應多注意適當購些科技通俗讀物,少兒讀物;少數民族地區(qū)還應考慮訂購民族通俗讀物等。不然,既花了錢,訂購的圖書不受歡迎,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要建立書刊的管理制度,這是一項文化服務中心不應忽視的經常性工作。圖書、雜志管理的一切方法都應按圖書管理法進行。要搞圖書登記、分類、編號、上架,特別是期刊、報紙的裝訂、儲存。文化服務中心的報紙、雜志看完了都應當儲存。報紙應以月裝訂,雜志應以季或以年裝訂,裝訂好后,上架保管,以方便讀者。保管好圖書、報紙、雜志,是搞好借閱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決不應忽視。
二、要辦好黑板報。
黑板報是宣傳黨的中心工作,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宣傳共產主義道德、理想、科技知識、商品信息、本地新聞等重要工具。它對于搞好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建設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目前,大多數文化服務中心也還沒有很好地開展這項工作。要辦好文化服務中心,這項工作是不能忽視的。由于鄉(xiāng)鎮(zhèn)文化貧乏,有的地區(qū)一年看不上幾場電影,群眾文化落后,消息閉塞,眼界狹窄,哪怕是讀到一條新聞,一條商品信息,都是大有益處的。
文化服務中心要想辦法辦好黑板報。墻上一塊黑板、手中幾支粉筆,就可以開展辦黑板報的工作。黑板報要摘登報紙、半月談、文摘報、科技報上的有關內容,特別要注意多登本地區(qū)新聞,要多配合黨委的中心工作進行宣傳。黑板報也要注意宣傳文化服務中心的工作。宣傳國家對鄉(xiāng)鎮(zhèn)建設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具體要求;省委宣傳部、文化廳關于組織實施鄉(xiāng)鎮(zhèn)文化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工程的內容。要使領導知道,人民知道我們現在的文化服務中心要建成什么樣子,我們還有多大差距,還需要努力做多少工作。黑板報要長年堅持辦,定期出;要廣泛征求鄉(xiāng)鎮(zhèn)干部、群眾對辦好黑板報的意見,不斷提高辦黑板報的質量。只有這樣,才能長期不斷地做好這個工作,對兩個精神文明建設起到應有的作用。
三、要搞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文物保護。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是一項涉及國家民族文化主權和文化安全的文化工程,黨和國家十分重視,各級政府和文化工作者積極性很高,是近幾年社會文化工作的一個熱點。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布廣范,在鄉(xiāng)鎮(zhèn)這一級和農村基層比較多。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是鄉(xiāng)鎮(zhèn)文化服務中心一項義不容辭的任務。要做好這項工作,一是要加強宣傳,營造氛圍。要通過會議、村文化室、黑板報等的廣泛宣傳,使全鄉(xiāng)鎮(zhèn)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大家都來關心這項工作,支持這項工作,參加這項工作。二是要全面普查,申報命名。在廣泛宣傳的基礎上,要全面普查。普查可以采取走下去,請上來的兩種方法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涉及個體的,可采取請上來的方法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涉及群體的,可采取走下去的方法進行。要根據國家的有關要求,努力做好這項工作。文化服務中心還要做好當地的文物普查和古跡文獻保護工作。開展文物普查和古跡文獻保護是我國進行國情國力調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確保國家歷史文化遺產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的重大基礎工作和戰(zhàn)略工程,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大舉措。做好此項工作鄉(xiāng)鎮(zhèn)文化服務中心責無旁貸。要認真貫徹落實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和古跡文獻保護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各級政府的要求,認真參加培訓,熟練掌握業(yè)務,按時、按質、按量的完成此項工作。
四、要努力提高站長、管理員自身素質。
搞好鄉(xiāng)鎮(zhèn)文化服務中心的工作,必須有素質好的站長和管理員。
鄉(xiāng)鎮(zhèn)文化服務中心工作多,人員少,要搞好工作這就要求站長和管理員都要一專多能。站長對于搞好文化服務中心的工作,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提高站長的素質就尤為重要。就素質而言,就是政治素質和業(yè)務素質。提高站長的政治素質,就是要求站長要自覺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黨的各項方針政策,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覺悟,牢固樹立開拓創(chuàng)新,無私奉獻的為業(yè)精神。提高站長的業(yè)務素質。首先就是要提高領導文化服務中心的能力。這個能力大體包括:工作計劃能力、工作實踐能力、工作協(xié)調能力、工作創(chuàng)新能力。工作計劃能力具體就是搞好每年文化服務中心的工作計劃,每年文化服務中心要有一個好的全面的工作計劃。有了這個好的計劃,每年文化服務中心的工作才能心中有數,才能有條不紊的開展,領導也才知道文化服務中心每年要做些什么工作。也才能改變目前不少文化服務中心無工作計劃的不良狀況,進而造成文化服務中心沒有事干的不良影響。工作實踐能力就是實現工作計劃的能力。有了好的工作計劃,就要有好的實踐能力來實現它。任何工作都有困難,當我們克服困難后實現了我們的工作計劃,工作實踐能力就得到完全的提高。工作協(xié)調能力就是在實現工作計劃時協(xié)調各方面的力量能力來完成工作計劃。文化服務中心的工作涉及社會各個方面,這就需要文化服務中心站長協(xié)調社會各個方面來完成。站長要敢于去協(xié)調,善于去協(xié)調,不要怕麻煩,不要怕失敗,有了這種思想,協(xié)調工作就能搞得好,文化服務中心工作計劃就能圓滿完成。工作創(chuàng)新能力就是在實現工作計劃時要創(chuàng)新工作,不要墨守成規(guī)。實現工作計劃時,會出現新的問題,要求我們必須用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去解決,就必須要創(chuàng)新工作,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工作計劃圓滿完成。文化服務中心站長要求要懂業(yè)務,要一專多能。在一專上要多下功夫,要精益求精,要有顯著實績。多能上,要能做,做出來要得成。文化服務中心管理員一專多能和站長也是一樣的。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怎樣才能做好一專多能。應該說自學是根本,培訓是途徑,師傅領進門,修行靠本人。站長和管理員需增強學習文化服務中心各種業(yè)務的自覺性,同時也要積極參加有關上級部門的各種業(yè)務培訓。只有這樣,站長和管理員才能提高業(yè)務素質,搞好文化服務中心的工作才有根本保障。
五、要做好年度經費支出預算報告。
經費不是萬能的,沒有經費支出是萬萬搞不好鄉(xiāng)鎮(zhèn)文化服務中心工作的。文化服務中心是國家最基層的文化事業(yè)機構,國家安排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拿出經費來辦好鄉(xiāng)鎮(zhèn)文化服務中心。目前我們大部分文化服務中心沒有年度經費支出預算報告,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也就沒有安排給文化服務中心事業(yè)經費。應該說責任主要在文化服務中心站長身上,不少文化服務中心站長認為,鄉(xiāng)鎮(zhèn)政府不會安排給文化服務中心事業(yè)經費,這種認識是錯誤的。不做年度經費支出預算報告,怎么就知道鄉(xiāng)鎮(zhèn)政府不安排給文化服務中心事業(yè)經費呢,鄉(xiāng)鎮(zhèn)政府怎么知道文化服務中心要經費做事情呢?要克服怕字,文化服務中心就是要做好年度經費支出預算報告。要做好文化服務中心年度經費支出預算報告,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根據文化服務中心年度工作計劃所需要的經費,作出細致的經費支出預算報告。二是要向鄉(xiāng)鎮(zhèn)主要領導,匯報文化服務中心年度要開展的主要工作和所需經費,請求在人代會上給予安排。三是要在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召開人代會之前,將經費支出預算報告送到人代會上討論,列入本年度鄉(xiāng)人民政府財政預算,預算支出列入了,文化服務中心就有法定的事業(yè)經費,自身的活動就有了根本的保障。
總之,搞好鄉(xiāng)鎮(zhèn)文化服務中心工作,任務十分艱巨,需要我們增強信心,克服困難,勇于進取;需要全社會齊抓共建,才能建好鄉(xiāng)鎮(zhèn)文化服務中心,實現黨和國家要求的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文化成果的偉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