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斌
(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湖北武漢,430079)
“指”是現(xiàn)代漢語的釋義高頻基元詞,我們曾經(jīng)考察過“泛指”的釋義方法[1],與之相對的一種釋義法是“特指”。“泛指”一般是解釋語義泛化的詞義內容,而“特指”一般是解釋詞語的意義適用于某個特定范圍,這種意義往往是詞義縮小或特定化的結果。比如“茶花”原來表示“山茶、茶樹、油茶樹的花”,后來還可以專門用來指“山茶的花”。再如“考研”本來是指“通過考試以取得研究生入學的資格”,包括“考碩士研究生”和“考博士研究生”,后來“通過考試以取得博士研究生入學的資格”的意義用“考博”來表示,“考研”就可以專門用來指“通過考試以取得碩士研究生入學的資格”了。下面我們考察《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2]中“特指”的釋義用法,把“特指”前添加輔助性釋義詞語的稱之為附標“特指”釋義,把沒有輔助性釋義詞語的稱之為無附標“特指”釋義。對“特指”釋義的歸納分析,能使我們更深入地認識詞義特定化的途徑、方式和結果,有利于總結和檢查辭書在用“特指”釋義方面的方法和得失。
無附標“特指”釋義可以獨立為義項,所釋單位沒有單義的,都是多義的,又可分以下幾種情況:
1.無附標“特指”釋義為第二個義項
共有70次,其中用于非成詞語素釋義2次,用于名詞釋義52次,用于動詞釋義14次,用于固定短語釋義2次。例如:
牙|yá①人和高等動物咬切、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堅固的骨組織和釉質構成。人的牙按部位和形狀的不同,分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通稱牙齒,也叫齒。②特指象牙:~筷|~章|~雕。③形狀像牙齒的東西:~子。④(Yá)姓。
【非典型肺炎】fēidiǎnxíng fèiyán①由支原體、衣原體、軍團菌和病毒引起的肺炎,因臨床癥狀不典型,所以叫非典型肺炎。②特指由冠狀病毒引起的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正式名稱是嚴重畸形呼吸綜合癥)。簡稱非典。
2.無附標“特指”釋義為第三個義項
共有9次,其中用于非成詞語素釋義3次,用于名詞釋義6次。例如:
3.無附標“特指”釋義為第四個義項
用于名詞釋義1次。
4.無附標“特指”釋義為第五個義項
用于非成詞語素釋義1次。
5.無附標“特指”釋義為第六個義項
用于非成詞語素釋義1次。
6.無附標“特指”釋義為第八個義項
用于非成詞語素釋義1次。
7.無附標“特指”釋義為第一個義項和第二個義項
用于名詞釋義2次。
8.無附標“特指”釋義為第二個義項和第四個義項
用于名詞釋義2次。
有時,無附標“特指”釋義不單立為義項,只作為義項內的部分內容,大都放在義項后部。又可分幾種情況:
1.無附標“特指”釋義在單義后部
這種情況共有157次,其中用于非成詞語素釋義4次,用于名詞釋義94次,用于動詞釋義50次,用于形容詞釋義2次,用于固定短語釋義7次。例如:
摹mó照著樣子寫或畫,特指用薄紙蒙在原字或原畫上寫或畫:描~|~本。
【不正之風】bùzhènɡzhīfēnɡ不正派的作風,特指以權謀私的行為:糾正行業(yè)~。
2.無附標“特指”釋義在第一個義項后部
共有25次,其中用于非成詞語素釋義1次,用于名詞釋義20次,用于動詞釋義3次,用于形容詞釋義1次。例如:禾hé①禾苗,特指水稻的植株。②古書上指粟。③(Hé)姓。
3.無附標“特指”釋義在第二個義項后部
共有18次,其中用于非成詞語素的釋義2次,用于名詞釋義10次,用于動詞釋義6次。例如:
賂lù〈書〉①贈送財物;賄賂。②財物,特指贈送的財物。
4.無附標“特指”釋義在第三個義項后部
共有4次,其中用于非成詞語素、名詞的釋義各1 次,用于動詞釋義2 次。例如:
秦Qín①周朝國名,在今陜西中部、甘肅東部。公元前221年統(tǒng)一中國,建立秦朝。②朝代,公元前221—公元前206,秦始皇嬴政所建,建都咸陽(在今陜西咸陽東)。③指陜西和甘肅,特指陜西。④姓。
5.無附標“特指”釋義在第四個義項前部或后部
共有4次,其中有1次是用于非成詞語素的釋義。例如:
另有3次是用于第四個義項后部,其中用于非成詞語素的釋義2次,用于形容詞釋義1次。例如:
黃|huánɡ①像絲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顏色。②指黃金:~貨|~白之物。③(~兒)指蛋黃:雙~蛋。④象征腐化墮落,特指色情:查禁~書。⑤(Huánɡ)指黃河:治~|~泛區(qū)。⑥(Huánɡ)指黃帝,我國古代傳說中的帝王:炎~子孫。⑦(Huánɡ)姓。
6.無附標“特指”釋義在第六個義項后部
有1次,是用于非成詞語素的釋義。
7.無附標“特指”釋義用于釋義括注語
共有6次,其中用于單義名詞釋義1次,用于名詞的第一個義項2次,用于單義動詞釋義3次。例如:
8.無附標“特指”釋義用于釋義說明項
用于第九個義項的量詞釋義說明1次。
號|hào①名稱:國~|年~。②原指名和字以外另外起的別號,后來也指名以外另起的字:孔明是諸葛亮的~。③商店:商~|分~。④(~兒)標志;信號:記~|問~|暗~兒。⑤(~兒)排定的次第:掛~|編~。⑥(~兒)表示等級:大~|五~字。⑦(~兒)種;類:這~人甭理他|這~生意不能做。⑧(~兒)指某種人員:病~|彩~。⑨(~兒)表示次序(多放在數(shù)字后)。a)一般的:第三~簡報。b)特指一個月里的日子:五月一~是國際勞動節(jié)。
1.時頻標
表示時間或頻率的詞語附加在“特指”前輔助釋義。有以下幾種:
(1)“有時特指”。共有13次,其中用于非成詞語素釋義1次,用于名詞釋義10次,用于動詞釋義1次,用于固定短語釋義1次?!坝袝r特指”釋義都在義項后部,其中單義后部8次,第一個義項后部1次,第二個義項后部1次,第三個義項后部2次,第五個義項后部1次。例如:
飲yǐn①喝,有時特指喝酒:痛~|~水思源。②可以喝的東西:冷~。③飲子:香蘇~。④中醫(yī)指稀痰。⑤心里存著;含著:~恨。
【統(tǒng)治階級】tǒnɡzhìjiējí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有時特指占統(tǒng)治地位的剝削階級。
(2)“古代特指”。用于非成詞語素的第三個義項1次,用于單義動詞釋義后部1次。
子|zǐ①古代指兒女,現(xiàn)在專指兒子:父~|~女|獨生~。②指人:男~|女~。③古代特指有學問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稱:夫~|孔~|諸~百家。(其他義項從略)
(3)“殷代特指”。用于非成詞語素的第二個義項1次。
祀sì①祭祀:~天|~孔|~祖。②殷代特指年:十有三~。
(4)“抗日戰(zhàn)爭時期特指”。用于單義名詞的釋義1次。
(5)“后來特指”。用于單義名詞的釋義后部2次。
(6)“后特指”。用于單義動詞的釋義后部1次。
(7)“現(xiàn)特指”。用于單義名詞的釋義后部1次。
2.地標
表示方位處所的詞語附加在“特指”前輔助釋義。有“在我國特指”一種,共有7次,其中用于單義名詞的釋義后部3次,用于名詞第一個義項的釋義后部2次,用于名詞第八個義項的釋義后部1 次,用于動詞第二個義項的釋義后部1 次。例如:
3.域標
表示特定領域的詞語附加在“特指”前輔助釋義。有以下六種:
(1)“昆蟲學上特指”。用于名詞的第二個義項1次。
(2)“語音學上特指”。用于單義名詞的釋義后部1次。
(3)“軍事上特指”。用于單義名詞的釋義后部1次。
(4)“在無線電收音機上特指”。用于名詞的第二個義項1次。
(5)“敘事時特指”。用于單義名詞的釋義后部1次。
(6)“狹義的則特指”。用于固定短語的釋義后部1次。
【先鋒派藝術】xiānfēnɡpài yishù 西方現(xiàn)代藝術流派之一。廣義的泛指最新的、具有反叛性的文學藝術現(xiàn)象,狹義的則特指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后在歐洲出現(xiàn)的、反對藝術體制和藝術自律的一些藝術流派。
4.關聯(lián)標
“特指”前使用表示關聯(lián)的詞語,連接釋義內容。有以下兩種:
(1)“也特指”。共用4次,其中用于單義名詞的釋義后部3次,用于單義動詞的釋義后部1次。例如:
(2)“又特指”。用于單義名詞的釋義后部1次。
有時,“特指”前配合使用時頻標和關聯(lián)標輔助釋義,有“有時也特指”一種,出現(xiàn)在單義名詞的釋義后部1次。
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中,“特指”釋義用于三種詞匯單位:非成詞語素、詞、固定短語。不帶附加釋義標記的“特指”釋義既可以獨立成為義項,也可以是義項內的部分內容??聪卤淼慕y(tǒng)計:
?
從上表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
(1)從“特指”釋義的詞匯單位來看,最多的是名詞,從多到少依次是:名詞>動詞>非成詞語素>固定短語>形容詞>量詞。
(2)從“特指”釋義內容的義項分立來看,單立義項和義項部分之比大概是1∶3。
(3)單義的詞匯單位一般不孤立地用“特指”來釋義。
(4)單立的“特指”義項一般安排在第二個義項或第二個義項以后,義項部分的“特指”釋義內容一般置于義項后部。
有時,“特指”附帶某些個表示特定范圍的標記來輔助釋義,共用39次,主要有時頻標、地標、域標和關聯(lián)標,這些標記還可以配合起來附加在“特指”上進行釋義,不過只用“頻標+關聯(lián)標”一種復合標記。除了個別時標附加“特指”釋義能單立義項外,其他的標記附釋“特指”都沒單立為義項。
“特指”釋義是否獨立為義項呢?從理論上講,可以都單立為義項,也可以都作為義項部分,《現(xiàn)代漢語詞典》顯然采取了兩者兼有的釋義方法,但標準不好把握。比如:
再比如“廣場”,《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把“特指”釋義處理為義項部分,而《漢語大詞典》[3]則單立為一個義項。
有的釋義是否用“特指”尚需斟酌,試比較:
我們知道,“河”的本義指“黃河”,“江”的本義指“長江”,而“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和“大河”分別是“河”和“江”語義泛化的結果,是“泛指”。因此,“河”的“黃河”義不宜用“特指”釋義,應和“江”的釋義一樣只用“指”。當然還可用其他的釋義辦法來解決,請看“溪”的釋義:
另外,“特指”釋義部分若置于義項后部,就面臨一個標點符號的使用問題,事實上,《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在這點上也不夠統(tǒng)一。該詞典在非獨立義項的“特指”前用了三種標點,其中逗號209次,句號33次,分號2次。作為規(guī)范詞典的典范,對于標點問題也應給予足夠的重視。比較:
注釋:
[1]朱斌:《說“泛指”》,《華中學術》2009年第一輯,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第298~305頁。
[2]中國社科院語言所詞典編輯室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 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3]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普及本),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1年,第97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