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帕金森病現代針灸腧穴應用研究

      2012-04-13 10:22:31孟振杜廣中卜彥青楊佃會王曉燕韓樂朋
      上海針灸雜志 2012年1期
      關鍵詞:膽經陽陵泉經脈

      孟振,杜廣中,卜彥青,楊佃會,王曉燕,韓樂朋

      (1.山東中醫(yī)藥大學,濟南 250014;2.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濟南 250012;3.山東省中醫(yī)藥研究院,濟南 250014)

      帕金森病現代針灸腧穴應用研究

      孟振1,杜廣中2,卜彥青3,楊佃會1,王曉燕1,韓樂朋1

      (1.山東中醫(yī)藥大學,濟南 250014;2.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濟南 250012;3.山東省中醫(yī)藥研究院,濟南 250014)

      針灸療法;腧穴;帕金森病;綜述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又稱震顫麻痹,是中老年常見的神經系統(tǒng)變性疾病,也是針灸治療的優(yōu)勢病種,但目前臨床上尚無統(tǒng)一的帕金森病的針灸腧穴處方。為此,我們通過考察近10余年的國內期刊文獻,整理出帕金森病的期刊臨床文獻的腧穴應用情況,以便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

      1 研究對象及方法

      1.1 文獻納入標準

      ①研究對象為帕金森病患者;②臨床報道類和臨床研究類文獻;③治療措施包括針刺、艾灸、電針、穴位注射、拔罐、梅花針等穴位刺激方法;④針刺部位限定為體針和頭針。

      1.2 研究方法

      檢索中國知網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1994年1月至2010年11月),檢索項為主題或全文,檢索詞為帕金森病或震顫麻痹;然后在結果中進行二次檢索,檢索項為主題或全文,檢索詞為針灸或含針刺;在結果中再進行三次檢索,檢索項為全文,檢索詞為腧穴名稱(腧穴名稱參考《針灸學》[1])。并下載所有針灸治療帕金森病的文獻,逐篇查閱,剔除綜述類、實驗類及無關的文獻,再逐條檢索腧穴的使用頻次[2]。

      1.3 腧穴判定

      [3]標準分為,①常用腧穴,即文獻使用頻次>5%者;②少用腧穴,即文獻使用頻次≤5%但>1%者,值得臨床推薦;③未用腧穴,即文獻使用頻次≤1%者。

      2 結果

      2.1 期刊中帕金森病文獻基本概況

      按上述方法查得帕金森病從1994年1月至2010年11月的所有醫(yī)學文獻條數為12241篇;查得針灸醫(yī)學文獻條數為66篇,其中臨床報道類文獻有54篇,臨床研究類文獻有12篇;搜集到帕金森病患者2225例;涉及到的穴位共計147穴。

      2.2 期刊中帕金森病的針灸腧穴歸經概況

      按照被采用腧穴在該經脈腧穴總數所占比例的高低,排列如下,督脈為 17/28(占 60.71%),心經為5/9(占 55.56%),膽經為 19/44(占 43.18%),胃經為19/45(占42.22%),小腸經為8/19(占42.11%),任脈為10/24(占 41.67%),肝經為 5/14(占 35.71%),脾經為7/21(占33.33%),心包經為3/9(占33.33%),膀胱經為21/67(占31.34%),肺經為3/11(占27.27%),大腸經為5/20(占 25.00%),三焦經為 5/23(占 21.74%),腎經為5/27(占 18.52%),其他頭針為 7/12(占 58.33%),經外奇穴為7/40(占12.5%)。

      按照被采用腧穴的絕對數,排列如下,膀胱經21、膽經19、胃經19、督脈17、任脈10、小腸經8、脾經7、心經5、大腸經5、肝經5、腎經5、三焦經5、心包經4、肺經3,其他頭針7、經外奇穴7。

      2.3 帕金森病的針灸腧穴目錄

      常用腧穴(第三次檢索文獻條數從大到小排列,>7者)共計 20個腧穴,即百會(32)、太沖(31)、合谷(27)、風池(23)、舞蹈震顫區(qū)(22)、足三里(21)、三陰交(20)、陽陵泉(18)、四神聰(15)、曲池(15)、外關(13)、內關(12)、太溪(11)、豐隆(11)、運動區(qū)(10)、大椎(10)、腎俞(9)、肝俞(9)、曲澤(9)、少海(8)。

      少用腧穴(第三次檢索文獻條數從大到小排列,>1但≤7者)共計61個腧穴,即完骨(7)、天柱(6)、氣海(6)、關元(6)、陽池(6),后溪(6)、前頂(5),啞門(5)、懸鐘(4)、照海(4)、陰陵泉(4)、血海(4)、復溜(4)、通天(4)、懸顱(4),上星(4)、懸厘(3)、尺澤(3)、中脘(3)、廉泉(3)、本神(3)、曲泉(3),列缺(3)、養(yǎng)老(3)、風府(3)、承漿(2)、行間(2)、脾俞(2)、頰車(2)、中封(2)、解溪(2)、水溝(2)、下脘(2)、滑肉門(2)、委中(2)、感覺區(qū)(2)、腦空(2)、支溝(2)、陽交(2)、申脈(2),公孫(2)、足臨泣(1)、肩髃(1)、陽溪(1)、腦戶(1)、大陵(1)、玉枕(1)、身柱(1)、胸夾脊(1)、足運感區(qū)(1)、平衡區(qū)(1)、暈聽區(qū)(1)、語言區(qū)(1)、天井(1)、商曲(1)、絡卻(1)、陶道(1)、命門(1)、頭維(1)、神庭(1)、心俞(1)。

      2.4 帕金森病針灸常用腧穴和少用腧穴分部

      ①頭部有百會(32)、風池(23)、舞蹈震顫區(qū)(22)、四神聰(18)、運動區(qū)(11)、完骨(7)、天柱(6)、前頂(6)、啞門(5)、通天(4)、懸顱(4)、上星(4)、懸厘(3)、本神(3)、風府(3)、感覺區(qū)(2)、腦空(2)、腦戶(2)、玉枕(1)、足運感區(qū)(1)、平衡區(qū)(1)、暈聽區(qū)(1)、語言區(qū)(1)、絡卻(1)、頭維(1)、神庭(1),共計 3條經脈,26穴,計32.10%被采用。②面部有廉泉(4)、承漿(3)、頰車(1)、水溝(1),共計3條經脈,4穴,計4.94%被采用。③上肢部有合谷(27)、曲池(15)、外關(13)、內關(12)、曲澤(9)、少海(7)、陽池(7)、后溪(6)、尺澤(4)、列缺(3)、養(yǎng)老(2)、支溝(2)、肩髃(2)、陽溪(1)、大陵(1)、天井(1),共計 6條經脈,16穴,計19.75%被采用。④腹部有氣海(7)、關元(4)、中脘(4)、下脘(3)、滑肉門(2)、商曲(2),共計3條經脈,6穴,計7.41%被采用。⑤腰背部有大椎(10)、腎俞(3)、肝俞(3),脾俞(3)、身柱(2)、胸夾脊(1)、陶道(1)、命門(1)、心俞(1),共計3條經脈,9穴,計11.11%被采用。⑥下肢部有太沖(31)、足三里(21)、三陰交(20)、陽陵泉(18)、太溪(12)、豐隆(11)、懸鐘(5)、照海(4)、陰陵泉(4)、血海(4)、復溜(4)、曲泉(4)、委中(3)、行間(2)、解溪(2)、中封(2)、陽交(2)、申脈(2)、公孫(2)、足臨泣(1),共計6條經脈,20穴,占24.69%。

      3 討論

      帕金森病于1917年由James Parkinson首先描述,其發(fā)病機理目前還不十分清楚,其病理變化主要為腦內的黑質、尾狀核、殼核中的多巴胺含量減少,造成乙酰膽堿系統(tǒng)相對亢進,從而導致肌張力增高、運動減少等癥狀,如搓丸樣震顫、鉛管樣肌強直、面具臉、慌張步態(tài)等。因此,帕金森病的病位在腦,其經絡分野主要與督脈、足太陽經、足少陽經有關。劉立公等檢索93種中國古代醫(yī)籍中采用針灸治療肢體震顫的內容進行統(tǒng)計。結果顯示,涉及肢體震顫治療的文獻共 35條,常用經絡按其被采用穴次的高低依次為膽經、膀胱經、心包經、三焦經、大腸經、心經、小腸經、肝經。而我們檢索統(tǒng)計的結果,與上述古典文獻的記載比較,有較大差異。在可比較的前8條經脈中,按照被采用腧穴在該經脈腧穴總數中所占比例依次為,督脈、心經、膽經、胃經、小腸經、任脈、肝經、脾經。只有膽經、心經、小腸經和肝經相吻合。按照被采用腧穴的絕對數依次為,膀胱經、膽經、胃經、督脈、任脈、小腸經、脾經、心經,只有膀胱經、膽經、小腸經和心經相吻合。而幾種方法最認可的只有膽經、小腸經和心經3條經脈。

      帕金森病現代針灸腧穴的分部選穴多取頭部和四肢部。頭部腧穴選用頻次最高,特別是頭針。根據上述文獻統(tǒng)計,頭針7條穴線被現代針灸臨床采用,占全部頭針的 58.33%;其他頭部腧穴,如百會穴也同樣被現代針灸臨床所推崇;而古人對于肢體震顫的治療多根據局部取穴,取四肢穴。究其原因,可能是古人并沒有認識到震顫的病位在腦,而不在四肢。重視四肢部腧穴,尤其是四肢關節(jié)部腧穴,如肘部的曲澤、少海等,腕部的陽池、大陵等,掌指關節(jié)部的后溪,膝部的陽陵泉、血海等,踝部的申脈、照海等,跖趾關節(jié)部的太沖、公孫等,而肩關節(jié)和髖關節(jié)部腧穴也偶被選用。常選腹部和腰背部腧穴,尤其關元、氣海、中脘、大椎、腎俞、肝俞更多被采用。由此可見,帕金森病的現代針灸分部選穴是以頭部和四肢關節(jié)部選穴為其基本規(guī)律。

      帕金森病針灸現代腧穴譜與古典文獻的比較,上述的文獻調查表明,百會、太沖、合谷、風池、舞蹈震顫區(qū)、足三里、三陰交、陽陵泉、四神聰、曲池、外關、內關、太溪、豐隆、運動區(qū)、大椎、腎俞、肝俞、曲澤、少海,共計20個腧穴,在帕金森病針灸臨床工作中使用頻繁。與古代治療肢體震顫的常用腧穴曲澤、足臨泣、中渚、少海、后溪、太沖、合谷、陽溪、陰市、腕骨、承山、金門、內關、陽陵泉相比較,具有以下特點,①在前14穴中只有合谷、太沖和陽陵泉3個腧穴相同;②在所有20個腧穴中也只有合谷、太沖、陽陵泉、曲澤、少海、內關6個腧穴相同;③古今均重視“四關”穴的選用。古代常用的足臨泣、中渚、腕骨、金門等腧穴現今已較少選用。因此,我們推薦合谷、太沖、陽陵泉、曲澤、少海、百會、舞蹈震顫區(qū)等為帕金森病的針灸腧穴處方。

      臨床上,我們用此方治療帕金森病住院患者23例并用改良后的 Webster評分,結果顯示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明顯改善。此外,黃泳等[4]報道頭部電針能減少帕金森病患者基底節(jié)區(qū)多巴胺轉運體的丟失,改善基底節(jié)區(qū)多巴胺轉運體的活性,從而延緩帕金森病患者的病程并且減輕臨床癥狀。我們體會該方對帕金森病具有很好的療效,值得臨床推薦。

      參考文獻

      [1]邱茂良,張善忱.針灸學[M].北京: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23-145.

      [2]卜彥青,陳少宗,杜廣中.原發(fā)性痛經現代針灸腧穴應用研究[J].中醫(yī)雜志,2010,51(9):811.

      [3]卜彥青,杜廣中.腰椎間盤突出癥現代針灸的腧穴譜[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09,15(9):692.

      [4]黃泳,姜雪梅.頭部電針對帕金森病患者腦多巴胺轉運體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6,26(4):303.

      R246.6

      A

      10.3969/j.issn.1005-0957.2012.01.063

      1005-0957(2012)01-0063-02

      孟振(1985 - ),男,2009級碩士生

      杜廣中(1967 - ),男,副教授,博士

      2011-04-07

      猜你喜歡
      膽經陽陵泉經脈
      陽陵泉穴功效主治及生物學機制研究進展*
      《針灸大成》陽陵泉穴臨床應用
      淺析“肝膽陽陵泉”的理論依據及臨床應用
      中泰傳統(tǒng)醫(yī)學經脈系統(tǒng)比較探析*
      溫針灸陽陵泉聯合等速肌力訓練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的療效與對視覺模擬評分法和Lysholm膝關節(jié)評分的影響
      進補不如敲膽經
      “大象腿”、“蘿卜腿”常敲敲膽經
      老官山漢簡《經脈書》初探
      敲“膽經”減肥,輕松讓你變窈窕
      家庭百事通(2010年5期)2010-04-29 08:56:41
      拍打大腿治口苦
      霍州市| 沭阳县| 新营市| 合江县| 札达县| 合阳县| 常宁市| 阳东县| 浦北县| 普安县| 天峨县| 红安县| 清流县| 丽水市| 平谷区| 柳林县| 姜堰市| 武定县| 卓资县| 高青县| 东乡族自治县| 南华县| 区。| 辛集市| 宁津县| 若尔盖县| 屏东县| 荔浦县| 乌拉特前旗| 伊通| 铜梁县| 嘉鱼县| 如皋市| 永春县| 咸阳市| 三明市| 灯塔市| 图们市| 灌云县| 阿拉善右旗| 佛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