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光軍
【摘 要】伴隨著我國知識經濟時代逐漸來到,我國一直都在構建學習型社會,高中學生學習也逐漸從消極的被動學習型逐漸向積極的主動型轉變,高中地理的課堂教學也由過去傳統(tǒng)傳授知識型逐漸轉向了現(xiàn)在的現(xiàn)實知識能力型轉變,這也就要求我們對自身的教學方式方法、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理念進行明確,特別是在知識領域里面對教學能力進行拓展和增強一直都是一個十分嚴峻挑戰(zhàn)。本文中,筆者就對高中地理教學中開展分層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高中地理 教育教學 分層教學法 有效策略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開展分層教學要求其必須要有利于對于學生所學的內容進行意義構建,在高中地理教育教學過程之中,我們必須要創(chuàng)設一種對于學習者構建意義有利的分層,這已經成為了高中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措施,在高中地理教育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要求我們必須要進行地理教學分層的設計,筆者通過自身在高中教育教學過程中所積累的經驗和實踐,特別是對于建構主義理論進行學習以后,總結了幾點體會。
一、分層教學的實施要點
(一)分層提問
課堂提問應具有藝術性,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的能力,確保學生能準確回答問題。對于學困生來說,問題應盡量簡單,可以在課本中直接找到答案,并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與表揚,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信心,但是偶爾設置一些拔高問題,引導學生敢于探索、敢于嘗試的精神;對于中等生來說,回到稍有難度的問題,而難度較大的問題則留給優(yōu)等生。盡量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體驗成功的快樂,對地理教學產生興趣。
(二)分層活動
在高中地理課堂中,組織開展自主學習、探究合作等活動,實現(xiàn)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提高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例如,在學習“地球運動”時,可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方式,分別演示地球的公轉、自轉,自主了解公轉和自轉的一般特點,并分組畫出太陽直射點移動的軌跡。在活動過程中,各層次的學生可根據自身能力水平、興趣等進行分工,提高責任感,促進能力培養(yǎng)。
(三) 分層作業(yè)
一是簡單題,主要結合學困生的能力水平,選擇與教材內容一致的習題,設計簡單、易用、基本的題目,促進學困生對知識的吸收與內化;二是鞏固題,結合中等生的能力水平,設計靈活性較強的綜合題目,利于知識的同化;三是發(fā)展題,結合優(yōu)等生的能力水平,設計具有創(chuàng)造性、思考性的題目,以強化知識,拓展思維。
二、分層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劃分小組
在開學初期,教師應從學生的共同特點及個性差異為著眼點,充分考慮每位學生的能力水平與智力因素等,結合學生智力、心理、能力等,再加上以往地理考試成績狀況,實行綜合性分析,將學生劃分為優(yōu)等生、中等生、學困生三個層次,分別確定培養(yǎng)目標。其中優(yōu)等生的基礎知識穩(wěn)定,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與接受能力,潛力較大,在學好基本知識前提下,進行適當的擴展,實現(xiàn)自主探究性學習;中等生的基礎知識良好,在按部就班學好教材的基礎上,適當增加教學的難度與容量,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學困生的基礎能力較弱,普遍存在不愛學習、學不好的特點,缺乏學習主動性,應重點夯實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習地理的興趣和信心。對于每一個學習小組的劃分比例,應該為1名優(yōu)等生帶領4-5名中等生和后進生。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務,既有相互分工,又相互幫助,利于提高學生合作意識,避免整體性教學的不足,真正讓每一名學生都加入到課堂學習中,提高學習效率與質量。
(二)充分利用矛盾
眾所周知,思源于疑問,學起于思考,只有學生有了自己的疑問才能夠保證學生自己去進一步的進行問題的思考,才能夠有所創(chuàng)造和發(fā)現(xiàn)。在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將自己當成是一位探索者、研究者以及發(fā)現(xiàn)者這一種固有的需要。進行高中地理質疑分層教學,使得學生能夠從過去傳統(tǒng)機械的接受知識轉向為主動的探索,這樣能夠有利于對學生創(chuàng)造的個性進行發(fā)展,所以,在高中地理課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要將地理教材特點作為主要的依據,有計劃和有目的地進行適合障礙的設置,主動地去引導學生求索的興趣,使得學生能夠對疑難的問題進行積極的思考。所謂的利用矛盾就是指在同一道題目布置的時候,使得學生使用不同的方法來得出不同種的結果,進而將學生求知欲望很好的激發(fā),通過學生之間進行互相爭執(zhí)和對比分析,這樣就能夠使得真理越來越明晰,最終將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使他們越來越活躍,越來越積極,越來越高漲,這樣不僅僅能夠使學生合理、有效地理解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更加能夠很好地錘煉和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品質。
(三)貼近學生生活
在新課程改革中,對教學和生活緊密的聯(lián)系進行了特別的強調,這也是高中地理教育教學過程中最為基本的特征,在高中的地理教育教學中,新教材里面很多的問題都是和生活實踐進行緊密的聯(lián)系,比如說環(huán)境保護、住房問題、水土流失、河流問題等等,因此,在高中的地理教育教學過程中,不管是我們將新課引進,還是進行練習題的設計,都要求盡可能的貼近現(xiàn)實的生活,使得學生不僅僅要輕松的學習,更加能夠體會到高中地理所具有的實用性。在進行學習系統(tǒng)擴充的時候,我們要對地理史進行聯(lián)系,這樣就能夠將地理源于生活這一個道理進行很好的詮釋。在學習地理歸納法的過程中,我們能夠將多米諾骨牌這一個游戲帶到教室中,使得學生對地理歸納法生活的原形進行體會。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的分層教學要求我們將學生分成幾個層次,針對這幾個層次中不同的學生來對其進行不同的地理教育教學,本文中,筆者主要從進行高中地理興趣分層教學激發(fā)學生地理學習的興趣、進行高中地理質疑分層教學要充分利用矛盾以及進行高中地理分層教學要貼近學生生活這三個方面對高中地理分層教學策略進行一定的研究。筆者認為,我們只有將理論應用到實際操作之中去才能夠真正的發(fā)揮理論自身所具有的指導作用,因此,筆者主張,將高中地理分層教學策略研究這一個理論知識應用到高中的地理教育教學過程中去。
【參考文獻】
[1]梁會成. 構建初中地理課堂動態(tài)化教學的思考——以七年級地理《日本》一節(jié)為例[J]. 中小學教學研究, 2010(10).
[2]陳芳. 新課標教材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版)第二章《城市與城市化》問題研究“從市中心到郊區(qū),你選擇住在哪里”教學設計[J]. 中學地理教學參考, 2009(03).
[3]劉文煥. 教師合作學習模式的構建是提高教師素質的有效途徑——滄州市中小學教師情況的調查與思考[J]. 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 2007(04).
[4]宋秋前. 論傳統(tǒng)學業(yè)成績評價制度的缺陷及改進——兼談對“取消百分制、實行等級制”的一些看法[J]. 教育理論與實踐, 1999(12).
[5]蒲生財. 中學化學教師如何通過課堂教學體現(xiàn)教材價值功能[A]. 甘肅省化學會成立六十周年學術報告會暨二十三屆年會——第五屆甘肅省中學化學教學經驗交流會論文集[C],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