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手”的認知維度看“手”的意義建構(gòu)

      2012-07-24 04:02:00趙永峰
      外國語文 2012年1期
      關(guān)鍵詞:義項漢語意義

      趙永峰

      (四川外語學院 英語學院,重慶 400031)

      1.引言

      體驗哲學(Lakoff&Johnson,1999)認為,人類的體驗是形成各種范疇和概念的基礎(chǔ),人往往把自己的身體作為認識其他事物的出發(fā)點,以此來衡量和理解周圍的事物。“手”是人類進行生產(chǎn)勞動乃至認知加工的主要器官,在人類在認知世界的過程中,它被賦予了豐富的內(nèi)涵。據(jù)《新華字典》中“手”有6個義項;《現(xiàn)代漢語詞典》(1999年修訂版)中“手”有7個義項;《古今漢語常用字字典》(2002年版)中“ 手 ” 有 10 個 義 項 ;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tenth edition)中hand有12個義項;Oxford A 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fifth edition)中 hand有10個義項;據(jù)以上兩本英文字典,hand的短語有108個之多;據(jù)筆者自己收集的語料,漢語中有“手”字的成語有318個之多。這些數(shù)字說明“手”的用法之多樣和意義之豐富,但是從中也可以看出各個字典收集到的“手”的義項不盡相同,給讀者的感覺有些零亂。

      據(jù)筆者所收集到的文獻,關(guān)于“手”的研究,大多數(shù)是從義項本身出發(fā),探討“手”的各個義項之間的關(guān)系,例如,高明樂和朱文俊(2005)對漢語“手”和英語“hand”的領(lǐng)域轉(zhuǎn)移進行的比較研究。需要說明的是,這些研究沒有深入探討人類為什么賦予了“手”如此豐富的意義,并未探析這些表達之后的認知理據(jù)以及人們在認知“手”時所使用的認知策略。

      王寅(2006,2007)指出,人類在對現(xiàn)實世界進行互動體驗的基礎(chǔ)上經(jīng)過認知加工逐步形成了范疇、概念和意義,此時再用語言符號將其固定下來就形成了語言。語言是人類經(jīng)過互動體驗和認知加工的產(chǎn)物,承載了人類認知加工信息,通過分析語言可以揭示人類的認知規(guī)律。據(jù)此,對英漢語中“手”的各種表達進行分析可以揭示人類認知相關(guān)概念時所使用的認知策略,進而探尋其背后的認知規(guī)律。本文以英語中hand和漢語中“手”的表達為語料,以Tyler&Evans(2003)的多義網(wǎng)絡(luò)理論為理論框架,研究“手”的意義系統(tǒng),探尋英漢語所承載的關(guān)于“手”的認知信息,探析他們的認知理據(jù),揭示相關(guān)的認知策略。

      2.Tyler&Evans 的多義網(wǎng)絡(luò)理論

      Tyler&Evans(2003)認為,人類的知識是主客互動加工的結(jié)果,意義的發(fā)展是以人類的體驗為基礎(chǔ)的。雖然我們所感知的客觀世界獨立于人的意識之外,但我們對它的理解分析完全取決于人類的心理、神經(jīng)系統(tǒng)以及我們與這個世界的互動方式,因此,意義是我們建構(gòu)的結(jié)果,從根本上說意義是概念性的。因此,語言本身不直接反映外部客觀世界,在語言和客觀世界之間存在著一個中間層次“認知”,兩者是通過人類的概念系統(tǒng)聯(lián)系在一起的;概念系統(tǒng)是人類與自身賴以生存的外部物理世界進行交流與互動的結(jié)果。這說明,在人類認知的過程中,體驗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各種概念來自于人類本能的認知加工和抽象推理,具有互動性和主體間性。因此,文字不是對現(xiàn)實世界的直接拷貝,而是人類體驗的結(jié)果,語言反映了人類認識世界的方式和過程。

      Tyler&Evans(2003)論證了一個詞可以用于不同認知域,同時被賦予不同的意義,但是不同義項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互相聯(lián)系,形成一個“以典型意義為中心,多點連接向外擴展”的輻射型語義網(wǎng)絡(luò),在這個網(wǎng)絡(luò)的建構(gòu)中,人類的基本認知方式(例如,隱喻和轉(zhuǎn)喻)發(fā)揮著關(guān)鍵作用。Tyler&Evans的模式充分體現(xiàn)了“家族相似性范疇”或“輻射范疇”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特點,從而表明詞義的擴展是一個系統(tǒng)的、有理據(jù)的過程,詞庫結(jié)構(gòu)是非任意性的,多義詞的各義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guān)聯(lián)性。下面我們探析“手”的各個義項。

      3.“手”的意義網(wǎng)絡(luò)

      Tyler和 Evans(2003)指出,判斷詞匯基本義首先要遵守兩個基本原則:是否為最早被證明的意義;是否在語義網(wǎng)中居主導地位。下面我們運用這兩個原則確定“手”的基本義項。

      據(jù)蕭啟宏 (2004)之觀點,“手音通首,道器匹配”。手字讀shǒu,是為了與首字通音。因為手的一切活動都是頭腦思維的反映。大腦想什么動作,手便能反映出來。通過手的動作,可以看到大腦在想什么。首與手是相通的,所謂心靈手巧是也。是故手字授音以首。據(jù)《古今漢語常用字字典》,手的寫法有、 等,它是一個象形字,指人的上肢的前端部分,由手掌和手指組成??梢钥闯?,這些書寫形式雖字形有異,但都是大拇指在內(nèi)的拳頭側(cè)面之形,外部筆畫表示手掌和四指組成的形狀,內(nèi)部筆畫表示在內(nèi)的大拇指,是拳頭的象形,所以說,這些書寫形式雖然各異,但是他們抽象出了關(guān)于手的一些共同屬性。也就是說,這些書寫形式承載了中華先民的一個基本認識:手的書寫來自于對現(xiàn)實生活中“手”的概括和抽象,他們有兩個基本元素“手指”和“手掌”?!墩f文·手部》指出,“手,拳也。象形?!北玖x為腕以下的指掌部分。

      據(jù)英語詞源學考證,英語中的“hand”來自于古高地日爾曼語 hant,指身體用來抓東西的部分。因此可以推知,漢語中的“手”和英語中的“hand”在最初都是指:人體的一個器官。

      隨著人類認識的發(fā)展,“手”的意義得到了擴展和豐富。根據(jù)體驗哲學和認知語言學之觀點,隱喻和轉(zhuǎn)喻作為人類認知世界的基本方式,在概念化和意義建構(gòu)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手”的意義發(fā)展和人們對手的意義建構(gòu)是隱喻化和轉(zhuǎn)喻化的過程?!笆帧钡脑家饬x作為始源域向目標域(具有體驗的相似性或相關(guān)性)進行投射。人類用這種基本的認知方式,在生產(chǎn)勞動中對“手”的意義進行了拓展。據(jù)筆者所收集的資料,英漢語中“手”的拓展義項有異有同,詳情見表1:

      表1 英漢語中“手”的拓展義對照表

      注:帶*的義項是指在古代漢語中的義項,現(xiàn)代漢語已經(jīng)不再使用該義項。

      因此可以說,根據(jù)Tyler&Evans(2003)的標準可以確定,“手”在英漢語中的基本義項(原型意義)是:人體上肢前端能拿東西的部分?!笆帧钡钠渌x項是在原型義的基礎(chǔ)上,人類在生產(chǎn)勞動中不斷拓展的結(jié)果。

      上文已經(jīng)論證,“手”的意義是基于人類的體驗,在認知加工過程中由人類建構(gòu)的結(jié)果,所以要解釋“手”的意義系統(tǒng)就要探求人類是如何認知“手”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認知方式及認知維度是“手”的意義系統(tǒng)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原始動力,也是意義建構(gòu)的動機。認知世界時的策略決定了意義的結(jié)構(gòu),這是人類意義建構(gòu)過程的體驗基礎(chǔ)。因此,“手”的各個義項是人類的認知策略和認知維度使然。下面從五個方面論述人們在認知“手”的時候所采用的認知策略和維度。

      4.“手”的認知策略和維度

      人類由近及遠、由實體到非實體、由簡單到復雜、由具體到抽象的認知規(guī)律決定著人體及其器官是人類認知的首要選擇對象,并且努力使得我們的人體器官和周圍的認知對象發(fā)生聯(lián)系,找到關(guān)聯(lián)和相同點。這也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一種基本和經(jīng)濟有效的方式。據(jù)我們所收集到的語料,下面分五個板塊對此進行論證,這五個板塊也是人類認知手所采用的維度,這些認知維度反映了人類認知“手”的時候所采用的策略,這也是“手”的意義得到不斷拓展理據(jù)和原動力。

      4.1 實體之手

      實體的“手”成為人類認知世界的一個參照點和基石,也是意義拓展的基礎(chǔ),它具備一個物體所擁有的基本特征:尺寸大小、高度、顏色、數(shù)量、新舊。也就是說,人類將“手”作為一個實體來認知。

      4.1.1 大小

      任何物體都有質(zhì)量和尺寸大小。牛頓第二定律證明質(zhì)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因此,手作為一個實體,也有質(zhì)量和尺寸大小,在現(xiàn)實生活中,質(zhì)量大的手比質(zhì)量小的手在運動時具有更大的慣性,大手比小手可以抓住更多的東西。我們可以從英漢語的表達中佐證這一認識,例如,在英語中有g(shù)ive/get somebody a big hand(鼓掌、拍手喝彩)、have a big hand(傲慢、自負)、have long hands(很有權(quán)利和勢力)等表達,在漢語中有大手大腳、大手筆、小手小腳等表達。

      4.1.2 高度

      作為實體的“手”,被認為有高低之別。漢語中有眼高手低、手高眼低、高手、低手等表達;英語中有with a high hand(傲慢、專橫、壓倒、采用高壓手段,例:All of the barbarous conquerors have been apt to carry matters with a high hand.)等表達①據(jù)英國國家語料庫 (British National Corpus),英語沒有l(wèi)ow hand這一表達。。 這些表達凸現(xiàn)了“手”的高低維度,這種凸現(xiàn)是基于人們的身體體驗為基礎(chǔ),例如,我們的眼睛確定目標,用“手”達到目標,有時目標太高或者太低,“手”就無法觸及目標,因此就有“眼高手低”或者“眼低手高”等表達。作為一個成語,“眼高手低”的意義通過隱喻拓展,指做事的能力強而辨識能力低,也指自己的企求高而眼界很低,比喻貪得而不識貨。另外,在人類的認識中,質(zhì)量高指好,質(zhì)量低指差,漢語中用高手指某一領(lǐng)域中有能力的人,低手則相反。

      4.1.3 顏色

      我們平常所看到的物體顏色(除了透明的物體之外),大部分屬于反射色,也就是說,物體反射什么波段的光就會顯示什么波段的顏色,這與構(gòu)成該物體的物質(zhì)的物理性質(zhì)有關(guān),顏色是物質(zhì)的基本性質(zhì)之一。因此,在認知“手”的時候要關(guān)涉“手”的顏色。在英漢語中,有些短語涉及到了“手”的顏色,用來表達不同的意思,例如,漢語中的幕后黑手、心狠手黑、白手起家、白手成家、白手興家、赤手起家、赤手空拳等表達,英語中則有black hand(黑手黨、黑暗之手)、white hand(不做體力活的人)、green hand(生手,沒有經(jīng)驗的人)等表達。英漢語中黑一般喻指不好的事物,因此,漢語中黑手意思是“暗中搞陰謀活動的勢力或人”;英語中black hand指黑手黨或者從事詐騙恐嚇等活動的秘密團體?!俺嗍帧敝缚罩p手,因為赤色被認為是手的本色,所以指沒有拿任何東西的手;“白手起家”指在物質(zhì)條件很差的條件下創(chuàng)辦事業(yè),“白手”指沒有任何物質(zhì)基礎(chǔ)或者創(chuàng)業(yè)資本。

      4.1.4 數(shù)量

      作為實體的“手”,人們可以對此進行計數(shù),因此,在漢語中“手”可以用數(shù)字來修飾,例如,露一手、留一手、第一手資料、七手八腳、一手遮天等表達,英語 中 則 有 first hand、 second hand、 single-hand、all hands、a handful of、on the one hand … on the other hand等表達。漢語中“一手遮天”本義指,一只手將天遮住,喻指倚仗權(quán)勢,玩弄手段,瞞上欺下。漢語中“(第)一手”和“(第)二手”和英語中“first hand”和“second hand”都可以指順序;而漢語中“二把手”可以指“助理”,但是“second hand”在英語中指“用過了的、舊的”。筆者收集到的語料顯示,“手”在英漢語中多和一、二搭配使用。

      4.1.5 新舊

      正如我們可以對任何一個事物進行新舊描述一樣,實體的“手”也可以用新舊來表達,例如漢語中“老手”和英語中old hand都指“某一專門職業(yè)、或者領(lǐng)域內(nèi),由于多年供職而經(jīng)驗豐富者”;“新手”則表達相反的意思。英語中old hand指能手、行家,例如an old hand at fund-raising。需要指出的是,在認知新舊之手的時候,英漢語的表達是不同的,例如,英語中常用green hand表達新手而非new hand。

      4.2 工具之手

      工具是指工作時所需用的器具?!笆帧睙o疑是人類認知世界的一個重要器具,正是通過“手”的運用,人類才能接觸和改造外部世界,例如,漢語中有手絹、手冊、手電筒、手槍、手榴彈等表達;英語中有handbag、handball、handbook、handgun等表達。

      人們認為“手”是認知世界的一個基本工具,通過“手”可以達到、完成或促成某一事物,也就認為“手”不僅僅是工具還是手段。例如,漢語中的不擇手段、鐵腕手段等表達,英語中的Death occurred by his own hand(他結(jié)束了自己的性命)和die by one’s own hand(自殺)、heavy hand (嚴酷的手腕、高壓手段或者指大麻煩、大傷腦筋的事)、by/with the strong hand(壓服;強壓;用強硬手段)、carry (it/matter/things)with a high hand(傲慢,專橫;壓倒;采用高壓手段)等表達。

      我們同時發(fā)現(xiàn),“手”作為人類從事各種勞動的一個基本器官,被賦予工具之義,它的意義被拓展為動詞,指用手拿、拿著,例如“人手一冊”和“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屨,背筐,手長镵,為除不清潔者”中的手;“手”還用來指用手擊殺之義,例如,“管夷吾寡人之讎也,愿得之而親加手焉”中的“手”。

      4.3 容器之手

      Lakoff&Johnson(1980)指出,人們將容器圖式用于構(gòu)建對世界的其他經(jīng)驗,把其他非容器的事物、狀態(tài)等也看作是容器,并依此來認知。我們用手拿東西或者處理事情,都要將手張開,因此,人類在認知的時候把“手”作為一個容器來認知。例如,英語中就有open our hands等表達,這來自于人們的認識:手是容器。 所以,手可以用 open、close、full、empty 等修飾。漢語中有以下表達,入手、出手、手里、空手而歸、滿手泥巴、手無寸鐵、該出手時就出手等表達;英語中有以下表達:empty-handed、in hand、at hand、hand in hand、out of hand、eat out of one’s hand、be hand in glove、take one’s life in one’s hands、put one’s hand in one’s pocket等表達。

      另外,如果我們將某物裝入容器,意思是掌握或者控制了某物,基于這一體驗,英漢語中“手”還用來表達掌控之義,漢語中有手里、手中、手底下等表達,英語中有 in hand、bird in the hand、out of hand、off hands等表達。

      4.4 方向之手

      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問路,我們通常會用手來指方向。基于這一認識,“手”被用來指各種方向,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向:

      4.4.1 上下

      上下這一空間關(guān)系是人類生活中一個重要關(guān)系,它對于人類的范疇化和概念化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作為意義的隱喻化,英語中有on hand,hand down,hands up等表達;漢語中有以下表達:手下留情、下手、上手、手上等表達。

      4.4.2 前后

      前后關(guān)系也是一個基本的空間關(guān)系,在關(guān)于手的表達中,也有體現(xiàn)。漢語中有“后手”(有四種意思:舊時指接替的人、舊時指接受票據(jù)的人、下棋時被動的形勢、后路)和“留后手”(做好另外的打算或者準備)等表達;英語中有beforehand(提前做某事)和behind hand(推后做事)等表達。

      4.4.3 左右

      人類進一步對空間關(guān)系進行范疇化,就有了左右關(guān)系。漢語中有左手、左撇子、右手等表達;英語中有 left-hand、left-handed、right hand、right-handed 等表達,需要指出的是,left-handed在英語中不僅僅指左撇子的、用左手的、向左旋轉(zhuǎn)的,還指笨拙、不靈活的意思;right-hand man指有能力的人。在漢語中,“左右手”指得力的助手,在英語中沒有這個義項。

      4.4.4 中心——邊緣

      人類的體驗會形成 “中心—邊緣”這一空間關(guān)系,漢語中有“手心”(手掌的中心部分、比喻所控制的范圍,例如,孫悟空再神通廣大,也逃不出如來佛的手心)、“手背”(手掌的反面)、“手邊”(指身邊,例如,那些材料就放在我的手邊)等表達。而英語中這種關(guān)系不常見,筆者沒有找到相應(yīng)的語料。

      4.5 運動之手

      “手”作為一個最為靈活的人體器官,基于這一認識,我們的概念中“手”是可以運動的。漢語中有這樣的表達:舉手投足、拍手稱快、唾手可得、手舞足蹈、搓手頓足、拱手、握手、伸手、轉(zhuǎn)手、插手、擺手、抖手。同樣,英語中在這方面也有豐富的表達:wash ones hands(洗手不干,不再管;拒絕卷入,例如 ,He washed his hands of the whole affair);lift(up) the hand(舉手宣誓;祈禱、祈求;努力、著手);hold up one’s hands(舉手表示贊成或能回答問題,例如,The pupil held up his hand to ask the teacher a question;舉手投降,例如,When I arrested him,he held up his hands at once);change hands (轉(zhuǎn)手,例如,It changed hands eleven times in eleven years);lay a hand on(得到、獲得,例如,Where can I lay my hands on a good second-hand car?指為了懲罰而逮?。?;shake one’s hand(伸手與某人握手,例如,She gave him her hand and wished him a good journey.或者指答應(yīng)與某人結(jié)婚,例如,I have given Tom my hand);try ones hand at something (試著做), 試身手, 例如,I tried my hand at car repair but couldn’t get the hang of it)。另外,速度是運動的一個重要特征,基于手的運動,在英漢成語中就有下列表達:a fast hand、a slow hand、眼疾手快、眼明手快、慢手慢腳等表達。

      從以上可以得出:人類是在實踐體驗中通過五個維度來認知“手”的,這也是人類認知“手”所采用的認知策略,在這個認知過程中,人類使“手”的語言表達變得豐富多彩,意義得到不斷拓展,從而構(gòu)織了“手”的意義網(wǎng)絡(luò)。表2是對這五個認知策略的小結(jié)。

      表2 “手”的認知策略例示表

      ?

      5.結(jié)語

      總而言之,人們在認知世界的過程中,“手”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而且人們是將“手”作為一個認知工具,通過隱喻等認知機制來認識世界,在這個認知過程中構(gòu)建了“手”的意義網(wǎng)絡(luò)。本研究從實體之手、工具之手、容器之手、方向之手、運動之手五個方面對“手”的意義網(wǎng)絡(luò)進行了探究,進一步揭示了:人類概念系統(tǒng)不再被一系列的充要條件所規(guī)定和限制,而是基于實踐體驗,以某一基本意義為基礎(chǔ),通過隱喻、換喻等基本認知方式擴展而構(gòu)建的語義網(wǎng)絡(luò)或語義連續(xù)體。本研究也發(fā)現(xiàn)英漢語中“手”的原型意義是相同的:用來抓東西的器官。隨著人類認知世界的發(fā)展,“手”和hand的詞匯概念也相應(yīng)地豐富了起來,但是由于兩個民族的地理、社會文化等差異,“手”和hand的意義系統(tǒng)在發(fā)展過程中表現(xiàn)出了差異。

      [1]Lakoff, 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Lakoff, G.&M.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 —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 1999.

      [3]Tyler, Andrea, &Vyvyan Evans.The Semantics of English Prepositions:Spatial Scenes, Embodied Meaning and Cogn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4]高明樂,朱文俊.漢語“手”和英語“hand”的領(lǐng)域轉(zhuǎn)移比較[J].外語研究, 2005(1):24-25, 30.

      [5]宛志文.古今漢語常用字字典[Z].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6]王寅.解讀語言形成的認知過程——七論語言的體驗性:詳解基于體驗的認知過程[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6(6):53-59.

      [7]王寅.認知語言學 [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8]蕭啟宏.中國漢子經(jīng) [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9]許慎.說文解字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猜你喜歡
      義項漢語意義
      一件有意義的事
      新少年(2022年9期)2022-09-17 07:10:54
      學漢語
      金橋(2022年6期)2022-06-20 01:36:16
      有意義的一天
      輕輕松松聊漢語 后海
      金橋(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56
      追劇宅女教漢語
      小心兩用成語中的冷義項
      漢語不能成為“亂燉”
      華人時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2:08
      兩用成語中的冷義項
      知識窗(2015年1期)2015-05-14 09:08:17
      詩里有你
      北極光(2014年8期)2015-03-30 02:50:51
      璧琮原始意義新考
      古代文明(2012年4期)2012-10-22 00:35:03
      肃南| 淄博市| 砀山县| 淮滨县| 泰宁县| 德阳市| 雅安市| 大竹县| 磐安县| 福泉市| 阆中市| 巴林左旗| 华安县| 江达县| 黎城县| 保亭| 叙永县| 安新县| 社会| 中江县| 安龙县| 信丰县| 伊春市| 资中县| 黔江区| 中宁县| 临漳县| 淮北市| 赤壁市| 来宾市| 蛟河市| 馆陶县| 高阳县| 青河县| 富源县| 海阳市| 吉木萨尔县| 睢宁县| 故城县| 炉霍县| 宽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