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牧
(大慶市第三十六中學)
作為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中創(chuàng)設一個有利于張揚學生個性的“場所”,讓學生的個性在寬松、自然、愉悅的氛圍中得到釋放,展現生命的活力。根據學生好奇、好勝的心理特征,結合數學內容不失時機的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問題,誘發(fā)學生積極思考。
教學片斷一:“可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熟練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步驟,既是本節(jié)的教學重點又是本節(jié)的教學難點。本節(jié)教材中的引例分式方程較復雜,學生直接探索它的解法有些困難。我是這樣引入的,古人云“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云變態(tài)中?!笨梢姡挛锸亲兓l(fā)展的,又是相互聯系的,那么,我們可不可以把分式方程轉化為整式方程呢?今天,我和同學們來試一試。
設計說明:從學生熟悉的古詩人手,引出課題。提煉詩中數學知識,增強學生的人文意識,體會數學中的“美”。
教學片斷二:“字母能表示什么”
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讓學生用字母和代數式表示規(guī)律的過程,初步建立學生的符號感。上好本節(jié)課,對于今后的代數學習至關重要,我以小故事自然而然的引入。周日,小明在家休息。媽媽早晨上班時,囑咐打掃一下衛(wèi)生,小明按要求完成打掃衛(wèi)生的任務后,坐在窗邊想著他要買的玩具,可又愁沒有錢。忽然,他計上心頭,在媽媽下班回家后首先看到的桌子上特意留了一個紙條,然后躲在自己的房里靜觀媽媽的舉動。小明的紙條是這樣寫的:“媽媽:拖地3元,疊被1元,擦窗戶5元,丟垃圾袋1元,共計10元。”媽媽看后一言不發(fā),提筆在紙條后加上了幾行字:“小明:吃飯x元,穿衣y元,帶去看病z元,關心a元……共計b元?!睂懲旰?,就到廚房做飯去了。小明溜出來一看,心生慚愧,趕忙收起紙條,幫媽媽做飯去了。這是怎么回事呢?
設計說明:這樣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濃厚的求知欲,而且小故事里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對學生可以起到道德教育的功效,使德育教育滲透在日常教學中,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教學片斷:“平面直角坐標系”
“平面直角坐標系”是“數軸”的發(fā)展,它的建立使代數的基本元素(數對)與幾何的基本元素(點)之間產生一一對應。如何建立適當的坐標系,來描述物體的位置是本節(jié)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通過設計一個比較完整的生活情節(jié)來組織學生參與學習,很好地突破了重難點?!案魑怀丝痛蠹液?,假設我們現在的位置處于坐標原點,即繁星大道和中山路的交叉口。那么,到圖書大廈該怎么走?這時,學生都身臨其境,情緒高漲,沉浸在自己參與的情境之中。
設計說明:活動化的情境為學生找到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使大家感受到課堂表演的魅力。這樣的情境怎能不吸引學生好奇的眼光?又怎能不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快樂無比的學習過程中去?
教學片斷:“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
對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三種特殊位置關系角的理解是本節(jié)的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為了讓學生緊張的大腦得到放松,進一步加強對三種特殊位置關系的角的理解。在講完“三線八角”后,教學進入游戲環(huán)節(jié):
請同學們伸出雙手,分別用雙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各組成一個角,兩食指相對成一條線,保持在同一平面內,分別進行嘗試,看一看,你能組成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嗎?讓學生活動,教師巡視,適時指點,并請兩位同學展示和說出自已的做法。
伴隨著老師的口令,學生們做出相應的動作,身體就成了圖像的化身,增加了學生的內心體驗,原來抽象的對應關系變得活潑有趣。不僅受到了學生的歡迎,同時也抓住了學生的心理,維持了學習熱情,奏響了課堂思維共鳴曲,從而實現了有效的教學目標。
教學片斷:“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關鍵是讓學生發(fā)現等量關系,并巧妙地實現從自然語言表達的等量關系轉換到用數學關系式表達的等式,等量關系的確定對于學生一直難以掌握。通過設計魔術環(huán)節(jié),很好的突破了難點,激發(fā)了學習熱情。劉謙的魔術表演風靡全國,今天我也學學劉謙給大家變一個魔術。我拿出預先準備好的一副撲克牌,然后背對大家,讓某個同學按下列四個步驟操作:
第一步:分發(fā)左、中、右三堆牌,每堆牌不少于兩張,且各堆牌現有的張數相同;
第二步:從左邊一堆拿出兩張,放入中間一堆;
第三步:從右邊一堆拿出一張,放入中間一堆;
第四步:左邊一堆有幾張牌,就從中間一堆拿幾張牌放入左邊一堆。
這時,我故弄玄虛,最后說出了中間一堆牌現有的張數是5。
設計說明:讓“魔術”走進數學課堂,使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愉快地學習,充分體現了“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理念,是各類學生在不同的起點上都能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學生在主動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思維得到了鍛煉,情感得到了熏陶,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從而使數學教學達到了知識性和趣味性的和諧統一。
小組長帶領組員進一步細化預習提綱上的知識點,并對課本上的疑難問題進行解疑,讓其展示自我,樹立信心,培養(yǎng)其勇敢精神和競爭意識,最后小組派代表去講臺展示并讓大家打分評價。教師穿插其中,解疑解惑,指導學生。雖然我還沒宣布比賽的規(guī)則和要求,可是全體同學在課前已進入了我所設置的情境中,為自己的隊加油,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被引發(fā)出來了
設計說明: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課堂是舞臺,學生是演員,老師是導演。課堂真正地還給了學生。老師只是起到了組織和點撥的作用。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被充分地調動起來,其學習的潛力也會被充分地挖掘出來,真正實現“要我學”為“我要學”。
[1]侯坤明.數學主體性教學策略的有效運用[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1,(03).
[2]黃益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問題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