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信陽農(nóng)業(yè)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信陽 464000)
功能語言學視角下的英語寫作教學
張霞
(信陽農(nóng)業(yè)高等??茖W校,河南 信陽 464000)
論文從主位述位、主位推進模式、特殊主位結構等方面介紹了功能語言學中的語篇功能,并指出主位理論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意義,以期提高學生寫作的語篇意識和文章的連貫性。
功能語言學;主位理論;英語寫作教學
寫作是用給人印象深刻的句子、段落,甚至是較長的語篇來選擇觀點、梳理觀點、發(fā)展觀點的過程。在這個極其復雜的認知活動中,作者必須展示其對一系列可變因素的掌控能力。從句子層面而言,包括內容、格式、詞匯、語法、拼寫等方面。語篇層面而言,作者應該能夠組織信息,并把所有信息有機地融為一體,即體現(xiàn)語篇的銜接與連貫。大多數(shù)的教育學家都認為,統(tǒng)一性、連貫性、重點突出、段落擴展和清晰明了是一篇佳作的基本標準。而筆者在多年的英語寫作教學中發(fā)現(xiàn),大學生的寫作能力欠缺,提高較慢,需要行之有效的理論來指導教學。功能語言學因其具有相當完善的思想體系和理論體系,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的努力,已經(jīng)在全世界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并受到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事實上,與那些只研究抽象的語言能力,忽視具體的語言使用的學派相比,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派將兩者視為不可分割的兩部分。這種理論不僅可以幫助人們認識語言知識的性質、語言的功能以及語言使用的規(guī)律,而且能夠直接運用于課堂教學、翻譯等實用的語言交際行為之中。
1.主位述位
功能語言學派的主要代表人韓禮德提出了著名的純理理論,即語言具有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而與寫作密切相連的是語篇功能,指的是語言使本身前后連貫,并與語域發(fā)生聯(lián)系的功能,其體現(xiàn)方式為主位(thematic)系統(tǒng)、信息(information)系統(tǒng)和銜接(cohesion)。在任何的交際行為中,如果想讓交際更為成功,文章的組織就是我們必須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無論是言語者還是寫作者,在生成信息時,困擾他們的一個因素就是,每次他們只能說或寫一個詞語。因此,他們必須選擇一個詞語作為話語的起點。同樣,這個詞語在句子和語篇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起點詞語構成了后面所有信息的最初語境,所以第一個詞匯的選擇將會影響聽者對后面任何內容的理解。根據(jù)韓禮德的觀點,可以把一個句子從交際功能的角度劃分為兩個語義組成部分:主位和述位。主位往往是句子的第一個成分,說明談話的主題,從而成為句子其余部分敘述內容的起點,因此是敘述的出發(fā)點、對象或是基礎;述位則是對主位的敘述、描寫和說明,是敘述的核心部分。
2.主位推進模式
任何文本的修辭策略的重點都在于通過主位化組織信息的方式,即將小句分成主位和述位,或是舊信息和新信息兩部分的這種結構,使得文本繼續(xù)向前展開的就是主位推進,通過這種主位推進,一個小句的主位和/或述位與其他小句的主位和/或述位聯(lián)系起來。盡管題材不同,話題各異,篇幅不同、有長有短,體裁不同、結構變化,難度不同、有深有淺,人們在選用何種成分充當主位時似乎余地很大,實際上卻受到各種各樣的制約。布拉格學派的戴恩斯提出了三種主位推進模式:連續(xù)性主位發(fā)展型、簡單線性主位發(fā)展型和派生主位發(fā)展型。而國內學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徐盛恒提出了平行性的發(fā)展、延續(xù)性的發(fā)展、集中性的發(fā)展和交叉性的發(fā)展等四種推進模式;黃衍歸納了七種主位推進模式;胡壯麟等歸納了放射型、聚合型、階梯型和交叉型等四種常見的主位推進模式;朱永生、嚴世清提出了主位同一型、述位同一型和交叉型四種模式。在這里,我們采用朱永生、嚴世清的分類方法作一簡單介紹。
(1)主位同一型(亦稱平行型或放射型:主位相同,述位不同)
T1——R1
T2(=T1)——R2
Tn(T1)——Rn
例證:
The themes chosen by the speaker may,for example, refere to place(in this country)or timev(in last century);they may indicate when the speaker is about to express an attitude or give an example;a theme mayeven begin a rhetorical question.
(2)述位同一型(亦稱集中型:主位不同,述位相同)
T1—— R1
T2—— R2(=R1)
Tn——Rn(=R1)
例證:
She attended the literature class,he attented to the class,and I attented tothe class too.
(3)延續(xù)型(前一句的述位或是述位的一部分成為后一句的主位)
T1——R1
T2(=R1)—— R2
TN(Rn-1)—— Rn
例證:
He identifies two groups,the expressiveists and the cognitivists.Expressivismreached its zenith in the late 1960s and eraly 1970s,when the individual expression of honest and personal thought became a popular trend in teaching writing. Writing was considered an art,acreative act in which the process is as important as the product.
(4)交叉型(前一句的主位是后一句的述位)
T1——R1
T2——R2
Tn——Rn(=Tn-1)
例證:
The movie was incredible,but I didn’t enjoy it.A couple troubled me.I turned around and looked at them, but theypretened that theydidn’t see me at all.。
3.標記性主位與特殊的主位結構
主位具有標記性和無標記性之分。當小句的主位同時也是小句的主語時,這樣的主位就是無標記主位;如果主位不是小句的主語,那么該主位就被稱為標記性主位。
主 位 述 位Last night(標記性) the man was watching a great movie. The man (無標記性) was watching a great movie last night .
說話者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處理其信息結構,以確定特定的信息起點,即使用不同常規(guī)的特殊的主位結構。這些特殊的主位結構有四類,主位等同(Thematic equative)、謂化主位(Predicated Theme)、主位化評論(Thematized comment)和前置主位(Preposed Theme),如附表所示。
事實上,通過對主位結構進行分析,我們就可以弄清楚句子的結構,并知曉句子是如何表達所要傳遞的信息。而主位推進模式又可以幫助讀者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語義意圖及組織語句的手段,從而更有利于探索句子組合與內容之間的關系。
國內不少學者對寫作教學現(xiàn)狀進行了調查和研究。他們均指出,大學英語教學普遍對寫作不夠重視,寫作教學針對性不強,教學內容較為單一,大部分的寫作教師只進行句子層面的講解,未上升到篇章結構的高度,即缺少理論支持,對語篇體裁關注不足。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學生的寫作調理混亂,沒有銜接。這與對學生提出的能夠寫出有條理、上下連貫、前后一致的有機的語言整體的要求相差甚遠。
而在學生的作文中我們很容易發(fā)現(xiàn),他們喜歡重復使用比較熟悉的簡單詞匯和句式;在句子之間、段落之間缺少連貫性,語篇意識不強;思路不清,內容淺顯。這些問題使得我們必須探討新的寫作教學方式,從而從遣詞造句、連句組段、謀篇布局等方面提高學生的語篇能力,寫出令人滿意的作文。
篇章主位結構既然能為讀者提供描述事件的獨特視角,凸顯篇章的文體風格并限制讀者的解讀方式,那么就有必要將主位結構理論引進外語寫作教學,從而幫助學習者寫出最能體現(xiàn)作者意圖的篇章。那么,主位理論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到底具有怎樣的指導作用呢?
1.主位推進可以促進語篇連貫。
在第一部分介紹的四種主位推進模式中,第一種主位推進模式中的所有句子都具有相同的主位,即以同一個成分作為談話的起點,而每個句子的述位都對這個起點作新的論述。作者圍繞什么而談、有什么可談,讀者一目了然。而第二種模式的使用能夠使語篇產(chǎn)生一種結構上首尾相連、意義上步步展開、感覺上扣人心弦的效果。而第三種模式則起到先概括、后拓開,內容句句清、句句有新意的效果。無論選擇那種主位推進模式,我們都可以說,它們促進了語篇的連貫性,使得文章語篇前后聯(lián)系緊密,有機地融為一體。但是,在一篇真正好的語篇中,作者是不會只選擇一種主位推進模式的;相反,會將多種主位推進方式結合在一起。
2.利用特殊的主位結構,合理安排信息,實現(xiàn)句子的多樣性
從句子層面進入篇章層次,主位化就變得越發(fā)重要,因為作者要按照從已知信息到未知信息以及所期望的主題突出性來安排信息結構。事實上,篇章主位的安排不是隨意的,而是要為一定的體裁、一定的目的服務的。也就是說,主位結構是作者獨具匠心選擇的結果,它使得作者能夠從一個特殊的視角來描述某事件,說明某過程或是發(fā)表自己對特定事件的看法和觀點,從而也體現(xiàn)了篇章的文體風格。
另一方面,利用這些特殊的主位結構,并使用標記性主位,能夠最大程度地實現(xiàn)句子的多樣性。眾所周知,句子的多樣性也是一篇佳作的五大標準之一。因為用相同的名詞或代詞做主語的同樣的句式會給人以單調乏味的感覺,而多種多樣的句式會給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感覺。
3.將閱讀與寫作練習起來,以讀促寫
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將閱讀和寫作看作同一個交際過程的兩個基本程序:閱讀是以寫作為基礎的,而寫作是為了有人閱讀。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將閱讀和寫作結合到一起,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熟悉和分析各種語篇結構,讓學生了解不同的體裁風格的文章是怎樣選擇主位結構和主位推進模式的,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意識,為其以后的真正寫作打好堅實的基礎。事實上,閱讀和寫作相結合,可以互相促進。通過在閱讀中分析相關的語篇結構、交際功能、詞匯語法特點等,使學生掌握了語篇的基本知識,知道自己將來要寫作的語篇特點,從而為下一步的寫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4.運用主位理論進行作文講評
大學生跑題現(xiàn)象也是比較嚴重的,從主位理論的視角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講評,可以很容易讓學生明白他們的作文是否跑題、為何跑題。因為無論選擇哪一種主位推進模式,內容必須緊密相連。同時,通過展示和分析高分作文的主位結構、主位推進模式,能夠有效地為作文低分學生提供借鑒和發(fā)揮榜樣作用。
作為聽說讀寫四大基本技能之一的寫作,長期以來一直是學生的弱項,也是教師難以攻克的瓶頸。因此,找到合適的理論用以指導寫作教學是刻不容緩的任務。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視角下的寫作教學將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寫作教學改革方案。教師應多灌輸給學生語篇意識,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即引導學生合理地選擇主位結構、主位推進模式,從而使文章形成有機的連貫的整體,以期增強文章的邏輯性;同時,讓學生有意識地使用合適的標記性主位,以豐富句式變化,使文章更具活力,也起到強調特殊信息的作用,讓人一目了然,明白作者的行文思路。
[1]舒白梅.現(xiàn)代外語教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216.
[2]祁壽華.高級英語寫作指南[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11.
[3]劉辰旦.教學篇章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63.
[4]鹿軍紅.主位推進與英語寫作教學[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6,(8):88.
[5]黃國文.語篇分析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73.
[6]馬靜.主位推進、語義銜接與英語寫作的連貫性——四、六級范型作文分析[J].外語教學,2001,(5):45.
[7]付曉麗.功能語言學主位理論研究述評[J].河北學刊,2009,(9):257.
[8]蔡慧萍,方琰.英語寫作教學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9):21.
[9]張雪梅.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現(xiàn)狀之調查[J].外語界,2006,(5):30.
附表
G642
A
1673-0046(2012)5-0158-03
信陽農(nóng)業(yè)高等??茖W校青年基金項目(201102006)“功能語言學視角下的高職高專英語專業(yè)寫作教學模式及方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