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維吾爾語與英語中動物諺語的對比分析

      2012-12-18 02:53:58馬曉玲阿依努兒艾合買提
      昌吉學(xué)院學(xué)報 2012年4期
      關(guān)鍵詞:維吾爾語喻體諺語

      馬曉玲阿依努兒·艾合買提

      (1.新疆師范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2.新疆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

      維吾爾語與英語中動物諺語的對比分析

      馬曉玲1阿依努兒·艾合買提2

      (1.新疆師范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2.新疆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

      在維英動物諺語比較中,有些動物詞語使用頻率明顯高于其它動物詞語,而且在兩種文化中呈現(xiàn)明顯差異,這初步說明不同的民族在動物詞語使用過程中有不同的偏好,并且有的動物詞語具有一些特殊的象征含義。

      動物諺語;喻意;文化差異

      引言

      諺語是人民群眾共同創(chuàng)作并在口頭上廣為流傳的固定語句,是對社會、生產(chǎn)、生活的經(jīng)驗總結(jié)。諺語言簡意賅,富于哲理,形象生動,含蓄雋永,為群眾所喜聞樂見;而且,它形式多樣,內(nèi)容涵蓋十分廣泛,滲透到社會各個領(lǐng)域。其中,有關(guān)動物的諺語更是形象、凝練,大大增強了語言的表現(xiàn)力。

      動物與人的生活關(guān)系密切,人類在長期與動物接觸的過程中逐漸熟悉了它們的外形特點、生理特點、生活習(xí)性、行為習(xí)慣及品質(zhì)等特征,并將這些特點、習(xí)慣聯(lián)想喻體,作為意義引申的依據(jù)。在諺語里,許多動物詞語被賦予了豐富的喻義,并體現(xiàn)出濃郁的民族文化氣息。諺語中的有些動物詞匯,在人們心目中已不單純指稱動物,而是與人類自身的某些現(xiàn)象和特征聯(lián)系起來,產(chǎn)生了豐富的文化聯(lián)想意義[1]。維英兩種語言都有很多用動物設(shè)喻,借助動物來比喻人與事的諺語,比如兩種語言中都用一些兇殘的動物比喻無惡不作、貪得無厭、狡猾奸詐的人,如The fox may grow grey,but never good.(狐貍會變老,狡猾本性改不了。)多用溫順的動物比喻樸實、善良、正直的人。但是由于兩個民族的生活環(huán)境、文化傳統(tǒng)、民俗習(xí)慣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兩個民族形成了獨特的動物文化,而且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維吾爾諺語“狗再詛咒,動不了狼的一根毫毛”,指狼勇敢堅強,這是受維吾爾先民對狼圖騰崇拜的影響。而在英語諺語中,狼只是一種本性兇殘的動物,并無其它引申。本文試將對維吾爾語與英語中關(guān)于動物諺語從這幾個方面進行對比研究。

      一、維英諺語中動物喻體的數(shù)量及種類對比

      本文進行統(tǒng)計分析的諺語書目為《4500雙解英語諺語》(朱正健,2005)[2]和《維漢對照維吾爾諺語》(馬俊民,2007)[3]。兩本書中凡是含有動物詞語的諺語,不論其是否具有象征意義,都納入收集范圍;之后將收集的動物諺語分別進行歸類和數(shù)量統(tǒng)計。通過統(tǒng)計,可以看出有的動物詞語使用頻率明顯高于其它動物詞語,一些動物詞語在一種語言中使用廣泛,而在另一種語言中使用數(shù)量很少,這初步說明不同的民族在動物詞語使用過程中有不同的偏好,并且有的動物詞語具有一些特殊的象征含義,通過對比,找出這些意義的相同或者不同之處。

      表1 維英諺語中有關(guān)動物的諺語數(shù)量

      表2 維英諺語中各種類別動物的數(shù)量

      表1顯示,維語諺語中動物喻體的諺語數(shù)量明顯高于英語諺語中的動物喻體數(shù)量,而這種數(shù)量上的對比尤其明顯地體現(xiàn)在表2中:維吾爾諺語中,家畜、貓狗寵物和昆蟲的數(shù)量遠(yuǎn)遠(yuǎn)多于其在英語中的數(shù)量,比例分別為:1.75/1,1.58/1,1.84/1。這初步說明了地域文化和生產(chǎn)方式的差異。一個民族的物質(zhì)文化,總是與其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和自然條件密切相關(guān)。英國是最早實現(xiàn)工業(yè)化的國家,其工業(yè)化程度遠(yuǎn)比畜牧業(yè)發(fā)達;而新疆維吾爾族人民的分布地域有限,多分布于南北疆生產(chǎn)落后的地區(qū),是典型的畜牧業(yè)和庭院經(jīng)濟,他們的生活和生產(chǎn)完全依賴于家畜和各種動物。其次,新疆特殊的地理地形決定了維吾爾族人民的生活特點,即扎根土地,依靠自然。他們有更多的機會接觸自然,了解自然。

      此外,英國人民有相當(dāng)一部分人居住在沿海地區(qū),接觸海洋類動物的幾率超過新疆維吾爾族人,所以,英語中關(guān)于水族的諺語要多于維吾爾語諺語,其比例為4.1/1。

      二、維英諺語中各個動物喻體的種類對比

      通過表1和表2統(tǒng)計,可以明顯看出有的動物詞語使用頻率明顯高于其它詞語,初步說明不同的民族在動物詞語使用過程中有不同的偏好,并且有些動物詞語具有特殊的象征含義。下面就具體的動物喻體做一比較:

      表3 維英諺語中各個動物喻體的數(shù)量

      動物類別 動物喻體名稱維語動物喻體數(shù)量 %英語動物喻體數(shù)量 % 12 33 3 10 16 12 10野生動物狐貍狼獅子老虎豹子熊兔子猿猴猴子大象老鼠刺猬0620131 2.5 6.8 0.6 2.08 0 1.25 0.4 0 0.2 0.6 2.5 0.2 33443211 4.62 3.46 2.89 0.86 0.86 1.156 1.156 0.86 0.57 0.289 2.89戴勝鳥斑鳩石雞烏鴉天鵝鴨子21 3241 0.6 0.4 0.8 2.2 0.6 1.25 0.2 0 000禽鳥鵝雞鴿子13612 50 00 00051181老鷹兀鷲孔雀貓頭鷹麻雀百靈鳥夜鶯1.25 406000730 399010 00070 000 1.4 0.6 0 1.44 0.289 0.289 2.31 2.89 0.57 1.156 0.289 0.289 0.86 0.289 1.156 0.289昆蟲蜜蜂跳蚤蒼蠅蝴蝶蝎子瓢蟲0.6 1.8 1.8 0 0.2 2.02 0.289 1.156 0.289 0.289 0.289魚024113141 714111 2水族螃蟹牡蠣青蛙烏龜0 000 1.4 0 22221 6.35 0.57 0.57 0.57 0.289

      通過表3可以看出英語民族和維吾爾族對各種動物方面的喜好和依賴。在家畜類,維諺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動物喻體依次為馬、驢、羊、牛和駱駝,而在英諺中為馬、牛、驢和綿羊;在貓狗寵物類,維諺中狗的條目遠(yuǎn)遠(yuǎn)多于英諺,比例為1.6/1;在野生動物類,維英諺語在以下動物諺語條目上有顯著差異:狼、獅子和老虎,其比例分別為2.75/ 1,1/3.3和3.3/1;維諺中的禽鳥類要多于英語諺語;而英語諺語中關(guān)于水族的動物種類要多于維吾爾諺語。

      三、維英諺語中所體現(xiàn)的文化差異

      (一)自然環(huán)境影響

      維吾爾族的經(jīng)濟模式長期以來一直是以庭院經(jīng)濟為主,所以對于家畜的習(xí)性他們了如指掌。馬、牛、羊和驢在人類的生活和生產(chǎn)中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所以自古以來,維英兩個民族對這些動物的認(rèn)識無論是從其形象或是本質(zhì)都有一致性。但是,駱駝和綿羊不管是數(shù)量還是其隱含意義都有顯著差異。

      在維吾爾語中關(guān)于駱駝的諺語條數(shù)為22,所占比例為4.5%,而在英語中出現(xiàn)3次,占0.86%?!榜橊劇薄吧衬邸保诠糯S吾爾族的生活、交通、貿(mào)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假如當(dāng)時沒有駱駝,那么沙漠、戈壁灘就成為人們不可跨越的障礙。在過去,維吾爾族人的生活、交通、貿(mào)易,無一不依靠駱駝。

      駱駝對維吾爾族人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動物。因此,“駱駝”在維吾爾語中產(chǎn)生了非常豐富的引伸義、比喻義、象征義。由于其高大的身軀和傲然的姿態(tài),駱駝在維諺中常常代表官員或者有權(quán)勢的人。比如“駱駝有多大,鞍瘡就有多大”,形容大戶人家家大業(yè)大,收入多支出多,操心的事也多?!榜橊勆碜佣兑欢?,十頭毛驢馱不走”,比喻有錢人家發(fā)一次善心,可以救濟很多窮人?!榜橊劜葰餆o人過問,雞抖抖翅膀議論紛紛”,是說官員沉浸在花天酒地的生活習(xí)以為常,老百姓稍有過失就不放過。但駱駝恰恰也是因為高大的身軀,還與笨手笨腳聯(lián)系在了一起,“駱駝跳舞,踩壞了七畦胡蘿卜”,“與其有駱駝般的個頭,不如有紐扣般的智慧”。對工業(yè)發(fā)展的英國人民來講,駱駝相對其它牲畜較為陌生,因此英語諺語中關(guān)于駱駝的諺語數(shù)量很少,意義也僅止于龐大,如“The last straw breaks the camel’s back.”(最后一根稻草壓斷駱駝脊梁。)“Strain at a gnat and swallow a camel.”只見蚊子不見駱駝,意指拘小而疏大。

      而綿羊在英諺中還有另外的意思,“black sheep”指害群之馬。十五、十六世紀(jì),英國、尼德蘭(荷蘭)等國的毛織業(yè)很繁榮,羊毛需求量激增,養(yǎng)羊成了很賺錢的行當(dāng)。英國的地主紛紛把自己的土地和公共的土地用籬笆圈起來放牧羊群,并強行圈占農(nóng)民的土地,農(nóng)民喪失了賴以養(yǎng)家活口的土地,扶老攜幼,向著陌生的地方去流浪。這就是英國資本主義血腥發(fā)家史上的“羊吃人”的“圈地運動”。所以,英語諺語It is a small flock that has not a black sheep.意指害群之馬處處有。相應(yīng)的,山羊卻沒有引申意義,在英語諺語中只出現(xiàn)一次:The goat must browse where he is tied.羊兒拴到哪兒,草兒吃到哪,意指隨遇而安;而在維諺中,山羊的條目出現(xiàn)16次,如:山羊的羊絨剪不完,煙鬼的幻想沒有邊;山羊愁的是命,屠夫要的是油。與綿羊一樣,山羊只是作為飼養(yǎng)的家畜用于致富或食用。

      禽鳥類諺語在維吾爾語中的數(shù)量遠(yuǎn)遠(yuǎn)大于英語中的數(shù)量,其比例為1.62/1。除了雞和鵝在英諺中的比例稍高之外,戴勝鳥、斑鳩和石雞等在英諺中零出現(xiàn)。

      而昆蟲類諺語在維英諺語中的比例為1.84/ 1,在維諺中主要集中在以下幾種物種上面:跳蚤、蛇和蒼蠅。這些物種也以講道理的方式出現(xiàn)在英諺中,如The tongue is more venomous than a serpent’s sting.(人言之毒,毒過毒蛇咬。)但是維諺卻給人忍俊不禁的感覺,如:跳蚤般大的過失顯得像駱駝一樣大;蛇不說自己身子歪,而說路不直;白天爬行的蛇壽命短,夜里游蕩的男子命不長。透過這些諺語,我們不難看出維吾爾族人民貼近生活、貼近自然的幽默感。

      而水族類諺語中,除了青蛙(兩棲類),維吾爾諺語中沒有關(guān)于魚、螃蟹、牡蠣和烏龜?shù)臈l目,這正符合了維吾爾族人居住的環(huán)境。在維吾爾族聚居的新疆地區(qū),氣候干燥,其中大部分是戈壁、沙漠和沙漠化土地。以上提及的水族類在新疆罕見,因此,這些動物在維吾爾語中是一種單純的語言符號,沒有引起人們的其它聯(lián)想,維吾爾語中也沒有關(guān)于這些動物的諺語。而英國由于是個海洋國家,這些水族在當(dāng)?shù)胤浅F毡椋虼擞性S多關(guān)于這方面的引申,如: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魚腐頭先臭。)Daughters and dead fish are not keeping wares.(死魚不可存,女大不可留。)Venture a small fish to catch a great one.(舍小魚求釣到大魚。)所有這些諺語都反映了魚類的特點及其所喻示的人和事。

      (二)傳統(tǒng)習(xí)俗影響

      在維英諺語中,狗不管是在數(shù)量還是形象上差異都比較大,比例為1.63/1。在西方人價值觀中,狗是很普通的家庭動物,它一般被人認(rèn)為是友好、可愛、忠誠的象征。而且狗也常常用來比喻各種各樣的人。英語諺語中說:Better be the head of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寧為狗頭,不為獅尾。If the old dog bark,he gives counsel.老狗叫是忠告,即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You cannot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老狗練不了新把戲。There is life in the old dog yet.老當(dāng)益壯。而在維諺中狗多數(shù)情況下是作為負(fù)面形象出現(xiàn)的,狗是低賤、貪婪、卑鄙的人的象征。如“跟狗交朋友,棍子別離手”;“狗若知恥,不啃靴底”;“骨頭打狗狗不叫”,比喻給貪心不足的人一點小恩惠,他就會閉住嘴巴,不亂叫;“離家的狗總是夾著尾巴”;“寧養(yǎng)一只狼,不養(yǎng)十條狗”。

      在野生動物類,維吾爾語中關(guān)于狼和老虎的諺語條目明顯高于英語諺語,其比例分別為2.75/ 1和3.3/1;而關(guān)于獅子的諺語,英語又多于維吾爾語,比例為3.3/1。這其中都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原因。

      狼常代表壞人、敵人或可怕的人,具有兇殘、邪惡之義。但在維吾爾諺語中狼有時也代表強者和有志氣的人,具有雙重的象征意義。

      “狗再詛咒動不了狼的一根毫毛”,指耍陰謀詭計的小人奈何不了正氣凜然的好人;“寧養(yǎng)一只狼,不養(yǎng)十條狗”,比喻與其養(yǎng)活十個不中用的草包,不如養(yǎng)活一個頂用的人;狼找到食物與同類共享,烏鴉有了食物自己獨吞。

      以狼比喻正面事物,這與古代游牧?xí)r期維吾爾先民的狼圖騰崇拜有關(guān)。“《突厥語大詞典》中記載‘男子的勇敢被比作狼。’《突厥語大詞典》中還記載:維吾爾人喜歡收藏狼的拐骨作‘伴侶’,這個習(xí)俗在維吾爾族民間中流傳至今”。[4]后來伴隨著生產(chǎn)方式的轉(zhuǎn)變與伊斯蘭文化的沖擊,狼逐漸失去了圖騰的地位,代之而起的狼則象征著兇惡與殘暴。

      維諺中的虎也是正面形象,象征著勇敢者與志向遠(yuǎn)大的人,比如“與其像綿羊活千年,不如像老虎活一年?!?,比喻要堂堂正正做人,不要茍且偷生;“老虎不走回頭路,好漢說話不改口”,是說一言九鼎,言之有信;“見到真的,假的逃走;見到老虎,獵狗逃走”,說明有真善美存在的地方,假惡丑無處容身。

      而對西方人來說,獅子是百獸之王,獅子勇猛兇悍,是歐洲貴族紋章上最常見的動物圖案,這是古代尚武精神的體現(xiàn)。經(jīng)歷了近千年的變遷,今天英國國徽上的獅子早已與英國是否出產(chǎn)獅子沒有關(guān)系了。Destroy the lion while he is yet but a wheep.(殺獅應(yīng)在幼小時)The lion’s skin is never cheap.(獅皮從不賤)An army of stags led by a lion would be more formidable than one of lions led by a stag.(一只獅子率領(lǐng)的一群鹿比一只鹿率領(lǐng)的一群獅子更難對付。)指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三)宗教影響

      “豬”諺條目在維吾爾語中出現(xiàn)很少,這與宗教禁忌有關(guān),是心理排斥在語言選擇上的直接反映,意指骯臟與不潔。在英諺中沒有這樣的禁忌,Pigs see the wind.風(fēng)要到,豬知曉。但是豬代表著懶惰與無知,What can you expect from a hog but a grunt.豬除了哼哼外你還能從它那兒期望什么。

      15世紀(jì)伊斯蘭教在維吾爾族地區(qū)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后,伊斯蘭教對維吾爾族的經(jīng)濟生活、倫理道德、文化教育、生活習(xí)俗等方面都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遠(yuǎn)的影響。如動物諺語“麻雀鉆墻洞,毛拉鉆錢眼”;“貓吃不上肉說自己封了齋”;“阿吉去朝覲,毛驢也風(fēng)光”;“毛驢的肉禁止食用,毛驢的力氣可以利用”;“毛拉念著吃,烏鴉啄著吃”;“瘋子不敬胡大,野狗不管污穢”。在以上的動物諺語中“毛拉”、“封齋”、“阿吉”、“胡大”等術(shù)語,以及禁食驢肉都是宗教信仰在語言中的體現(xiàn)。

      四、總結(jié)

      從以上的對比分析可以看出,維英諺語中的動物形象寓意在總體上具有一致性,這說明了操維英兩種不同語言的人對動物有大致相同的感受,如馬、牛、羊、驢;但是某些動物又有其特殊性,如維諺中的“沙漠之洲”——駱駝,維吾爾先民圖騰崇拜的狼;英語諺語中象征勇敢與高貴身份的獅子,視之為友的狗,還有豐富的水族類物種。這一切與人們觀察事物的角度、著眼點有關(guān),而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地理環(huán)境、經(jīng)濟生活、思維方式、宗教信仰以及審美觀念等方面的不同[5]。

      其次,身邊常見的動物形象被維吾爾人信手拈來,作為語言材料加以利用,使諺語更加貼近生活,生動活潑,如“父親像螞蟻一樣積攢,子女像雞群一樣拋撒”、“要學(xué)螞蟻的腿,莫學(xué)麻雀的嘴”、“麻雀學(xué)烏鴉走路,劈傷了自己的胯襠”、“蛇洞直溜溜,蛇身歪扭扭”等,透過諺語我們似乎感受到一個活靈活現(xiàn)的動物世界。

      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諺語。這些來自社會實踐,來自生產(chǎn)生活而且又不斷豐富發(fā)展的動物諺語是勞動人民長期的文化積淀,是他們從勞動創(chuàng)造中提煉出來的思想精華。體會它們,能滋養(yǎng)我們的心靈,豐富我們的文化底蘊。而深刻理解它們之間的微妙關(guān)系,對于促進維英文化交流,克服語言交際障礙大有益處。

      [1]熱孜萬古麗.漢語與維吾爾語諺語動物喻體對比研究[J].民族翻譯,2009,73(4).

      [2]朱正健.4500雙解英語諺語[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3]馬俊民.維漢對照維吾爾諺語[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

      [4]張紅雨.漢維諺語對比[D].重慶:西南大學(xué),2010.

      [5]卡依沙爾·艾合買提.漢、維動物詞語文化內(nèi)涵差異探源[J].中央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8,(6).

      H313.3

      A

      1671-6469(2012)04-0062-06

      2012-05-25

      2010年新疆師范大學(xué)校級優(yōu)秀青年教師科研啟動基金項目(XJNU1008);2010年教育部規(guī)劃課題項目(CMA100183)

      馬曉玲(1977-),女,回族,新疆烏魯木齊人,新疆師范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講師,研究方向:社會語言學(xué)。

      猜你喜歡
      維吾爾語喻體諺語
      比喻讓描寫更形象
      養(yǎng)生諺語也要“更新升級”(上)
      說說諺語
      統(tǒng)計與規(guī)則相結(jié)合的維吾爾語人名識別方法
      維吾爾語話題的韻律表現(xiàn)
      從喻體選擇對比哈薩克語和漢語比喻的民族差異
      語言與翻譯(2015年3期)2015-07-18 11:11:05
      維吾爾語詞重音的形式判斷
      語言與翻譯(2015年4期)2015-07-18 11:07:45
      喜馬拉雅
      現(xiàn)代維吾爾語中“-0wat-”的進行體特征
      語言與翻譯(2014年3期)2014-07-12 10:32:09
      24節(jié)氣
      灵寿县| 广河县| 通辽市| 襄汾县| 中宁县| 汉川市| 合作市| 阿合奇县| 海阳市| 象州县| 咸宁市| 新巴尔虎左旗| 建平县| 孙吴县| 马边| 象州县| 策勒县| 灌南县| 教育| 玛多县| 黔西县| 绩溪县| 隆德县| 磐石市| 乌拉特后旗| 工布江达县| 宁德市| 西乌珠穆沁旗| 额敏县| 崇明县| 许昌县| 济阳县| 克山县| 黔西县| 兰州市| 吉首市| 孟连| 盐池县| 元阳县| 青州市| 锦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