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 張 紅
語文教學中學生主體參與意識的培養(yǎng)
山東 張 紅
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是指學生勇于參加教學的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和迫切要求。其實,人人都有一定的參與欲望,學生更甚。但如何讓其在教學中積極發(fā)揮作用,關鍵在于教師的倡導和培養(yǎng)。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忽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不注重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yǎng)。課堂上,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缺乏學習的主動性,課堂教學效率比較低下。而今,在新“課標”指引下的語文教學,學生不再是教學過程中被動、消極的收納者,學生的能動性使他們能夠在新“課標”營造的足夠寬廣的空間中“自由”地翱翔。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幫助學生學會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生不迷信“權威”,質疑問難,暢所欲言,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給學生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創(chuàng)造的自由等等,就是在幫助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即在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同時,教師針對學生的質疑,結合教材的思路,及教師的教三者合一,就更能使教學有的放矢,可避免教師一問到底,一講到底的費時無效或少效現(xiàn)象。
課堂教學能否取得良好效果,從教學方式上看,取決于能否及時獲得教學信息的反饋。不了解學生學習規(guī)律和學習效果,教學就陷入盲目性。而小組合作交流,就是當教師或學生提出有商榷性或探究性的問題時,由教師組織學生分組進行學習、討論,學生之間便有了較廣泛的交流傳遞。教師則在全班各小組間巡視,收集討論情況,在教學信息反饋的收集中,發(fā)現(xiàn)學生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可及時分析講評或進行輔導,教師與學生之間又有了交流。這種方式使全體學生有充分機會各抒己見,信息交流面大,學生顧忌少,氣氛活躍,從而促進了學生的主體性發(fā)展。它一般適用于在集體教學中,當遇到有思考價值或有趣的問題時,需要學生各自發(fā)揮自己經(jīng)驗、能力、知識的作用,從而達到一種生生互動的效果。
“分層教學”就是給每位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能自我成功的具有和諧的學習氣氛的學習環(huán)境。根據(jù)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目標,鼓勵學生只要充滿信心,努力奮斗,就可以取得一個層次上的成功,然后再向另一個目標推進。在不斷獲得成功中得到一種輕松、愉悅、滿足的心理體驗,激發(fā)起想再次獲得成功的欲望。這是一種內在的學習動力,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比任何外在的動力都大得多。這種方法,一般適用于閱讀課內自學。在自學前,教師向學生明確公布分層目標。分層目標常有以下一些類型:以深淺來說,有基本目標,中等目標和較高目標;以內容來說,有記憶目標,理解目標和運用目標等。在制定分層學習目標時,要做到對后進生?!暗住保ㄟ_到《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要求),對優(yōu)等生不封“頂”(鼓勵他們向學習的深度和廣度進軍),同時也對有能力向高一層目標推進的同學給予鼓勵。作業(yè)也可分層設計,課內和課外作業(yè)一般分為三個層次,即基礎作業(yè)、綜合作業(yè)和提高作業(yè)。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至少選做一組。
學習興趣是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直接因素,好動是兒童發(fā)展的特點。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fā)興趣,使學生的身心得到發(fā)展?課堂上采用“動手操作法”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安僮鞣ā笔侵附處煾鶕?jù)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設計出可以由學生實際操作的方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讀書方法。低年級教學中用得比較多。其類型:或涂涂畫畫,或拼拼擺擺,或扮扮演演等。目的就是要通過動手操作,完成學習語言的過程。到了中高年級,操作的類型又有所變化:可圈圈畫畫重點詞句;或用形體動作來表現(xiàn)對一些重點詞的理解;多讀,讀懂文字,用直觀圖式攻破難點。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既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又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地位,盡可能讓學生自己去設計活動和組織活動,自己去評價活動效果。可設計以下活動:閱讀實踐類活動(如閱讀報刊搜集資料、閱讀名篇摘錄佳句、閱讀心得交流、舉辦讀書報告會、背誦古詩文比賽等)??谡Z交際類活動(如短新聞發(fā)布會、熱門話題討論會、故事會、專題辯論會、即興對話表演、生活見聞交流等。聽說訓練類活動如聽故事后復述、聽廣播后想象作文、聽錄音辨別正誤、聽記比賽等)。書面表達類活動(如班級日記接力、故事接龍、寫觀察日記、小小編輯部、采用廣播稿等)。游戲表演類活動(如辦手抄報、參觀書法展、參加寫字比賽、為課文繪插圖、根據(jù)文意作畫、制作小書簽等)。社會實踐類活動(如參觀調查、設計廣告詞、寫貼春聯(lián)等)。通過活動,讓學生真正地體驗到了活動給自己所帶來的快樂。
總之,語文教學中,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大力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使學生通過主動探究,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等來學習語言,發(fā)展語言,從而發(fā)展思維。這是當前語文教學改革中落實主體教育思想的一種有效途徑。
山東省莒南縣筵賓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