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亞
由于視覺功能的缺失,視障學生失去了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給生活、學習等方面帶來了困難。但是,他們的觸覺、嗅覺和聽覺等其他感覺相對正常學生要靈敏,在聆聽聲音和觸摸事物的時候,受外界干擾小,精力集中,用心專一,通過聽覺和感觸覺產生的記憶深刻。因此,在日常英語教學中就要依據視障學生的這些特點,充分發(fā)揮他們在聽力、口語和寫作上的優(yōu)勢,揚長避短,使他們能更好地學習掌握和運用英語。
視障學生在視覺功能缺失的同時,也減少了視覺附帶的外界干擾,使其可以在感知認識事物時能更加專心,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聽說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聽說中學習英語。并結合播放聽力資料、英文影視作品以及英文音樂等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其積極性,強化其英語知識和能力。這樣不但可以不斷鞏固其興趣,調節(jié)氣氛,也幫助和加深記憶。
這與普通學生的直觀教學法有些相似。不同之處在于,視障學生要通過實際觸摸來感觸事物的形體、大小、構成等。視障學生由于視覺的缺失,使其需要依靠觸覺來認識這個世界。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盡可能地使用一些可以觸摸的實物或教具,讓學生直接觸摸,幫助他們理解所學的英語內容,使學生能感覺到英語學習的輕松和快樂。比如,我們可以借助盲文進行教學。這種方法要求教師要有更多的耐心。教師首先對知識進行分類,然后教授給學生,以便于視障學生的認知和記憶。學生在使用盲文進行學習時候,便會在頭腦中形成非常直觀、形象和有規(guī)律的印象,學習起來事半功倍。再比如,我們可以借助實物進行教學。在學習如何購物時,可以準備衣物、手機、杯子、水果、食物等,并分小組進行,每個小組創(chuàng)設交易柜臺。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進行問答學習,效果非常明顯,學生既能愉快地學以致用,還能全身心投入,提高學習效率。
視障生的英語學習具有特殊性,必須借助于特殊的設施即特設一定的渠道開展學習。所謂特設渠道,主要指運用現代教學設備所開展的教學學習。目前我校有先進的電子視障閱覽室、語音室、盲人計算機、電子讀物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和資源,這對視障學生英語教學具有重要的輔助作用。它可以為視障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有效的英語使用和交際情景,讓學生在一個接近于真實的模擬性語言環(huán)境中,強化所學知識,并形成在生活中自覺使用英語的良好習慣。鑒于目前社會上適合盲人閱讀的資料較少的事實,充分利用學校所特設的代化教學設備等教育資源,將對于改善視障生英語教學環(huán)境、豐富其學習資源,提高其英語學習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課外英語學習是英語課堂教學重要的補充和促進。這一點對視障學生而言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是視障學生業(yè)余時間充足,可以將英語學習與娛樂活動結合起來,豐富其課外生活,另一方面,相對而言,視障學生多數在性格上較為內向,內心世界豐富,情感體驗傾向于內在,不易流露。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課外活動,如英語角、英文朗誦、英文歌唱比賽、英語游戲等,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有效學習使用英語和與他人交際交流的能力,也是學校德育工作的有效組成部分,可以培養(yǎng)視障學生健康的人格、開朗的性格,為其回歸主流社會奠定基礎。這樣,日積月累,視障學生應用英語的綜合能力會不斷提升,其他方面素質也會隨之發(fā)展提升。
視障學生英語教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繼續(xù)探索和積累經驗。以上是作為一名特殊教育中專學校教師在視障學生英語教學過程的認識與思考,希望這幾點思考能對同行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