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光紅
【摘 要】課程標準是教材和教學的“綱”,教材是課程標準的載體,是對課程標準的再創(chuàng)造,因此教學也應該對教材再創(chuàng)造地重組。遺憾的是,目前許多高中地理教師的教學較為隨意。
【關鍵詞】高中 新課程 教學 問課技巧
要提高中學地理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必須正確理解課程標準,并且要在教學實際中認真貫徹課程標準。由于一些教師的課程標準意識淡漠,如同以往不重視教學大綱甚至不知道教學大綱的情形一樣,他們在課程改革實驗中仍然不重視、不知道學科課程標準,甚至更沒有讀過《課程標準解讀》這本書。
許多課堂教學實例反映出教師不是以課程目標的達成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的,而是隨意而為,將學生的行為變化過程簡單化,對于需要多次設置為課堂教學具體目標的內容標準僅局限在某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之中,而沒有循環(huán)和提高的過程,實際上使得學生的行為變化成為不可能或不鞏固。
一 剖析問課技巧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習氛圍不夠民主
課堂教學是雙向信息溝通的過程,但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往往是教師一人在講授,學生只是機械地接受,師生間達不到雙向交流,這已形成為一種固定的模式。而且,許多學生對教師有一種畏懼心理,因怕說錯而不敢說,久而久之,就形成不知道的不敢回答,知道的又不愿、不想回答的局面。
2.思維主體存在缺陷
在地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的內容,尤其是通過對課程的整體把握,將學生的個性特點與綜合能力結合起來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在當前的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發(fā)揮不夠,單純的活動局限于對地理概念等的記憶上面,整體教學效果不高,對于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個性展示、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等缺少應有的訓練,造成學生整體知識的不足,影響學生地理知識的掌握。
二 探討問課藝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模式
1.課中問學生的藝術
在高中地理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要圍繞學生的整體需要,既要能察言觀色,也要能及時表現(xiàn)出整體的淡定和素養(yǎng),時刻注意學生的整體表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出課間問學生的藝術。教師在授課課程中應綜合學生的意見,及時掌握學生對知識點的需求,做到更高的要求。例如,當教師在剖析難點內容時,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反應遲緩、眉頭緊鎖,就應該停下來問問學生是否沒聽懂,是否教師講得太快,問問學生希望教師怎樣講,然后迅速調整教學思路和方法;當課堂上發(fā)現(xiàn)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積極性不高、沒什么興趣時,教師切忌不聞不問、一意孤行,而應停下來詢問學生是否對這些地理問題不感興趣,或者是否這些地理問題偏難,以及上課累不累,然后根據學生的意見和建議調整方法和策略,以調動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熱情。尤其是在地理課堂接近尾聲的時候,要選擇回顧式的問課藝術,針對學生的地理知識掌握情況讓學生對本課堂中沒有掌握的內容細細回顧,給教師和學生共同進步的空間。
2.藝術性和技巧性的運用
在高中地理的授課中,要充分發(fā)揮課間提問的整體效果,就要思考提問的藝術性與技巧性。
第一,教師應根據地理知識點的需要營造輕松簡單、快樂有趣的環(huán)境,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形成強大的四維空間運用能力,并且要及時強化培養(yǎng)學生的探知興趣的,教師采用有效的引導方式,讓學生時刻處于知識的亢奮時期,提升思維能力。
第二,要掌握合理的評價方式。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學生的感受,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綜合評價,及時表揚,在思路引導的同時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合理的科學評價。
第三,在授課的課程中,授課教師應進行全面合理的引導,讓學生在自我小組的爭論中形成正確的意見。對于出現(xiàn)的不同意見和看法,鼓勵學生作仔細的思考,要敢于堅持也能敢于修正,全面強化學生的能力修養(yǎng)。通過綜合各種技術的運用,在課堂中采用有技巧的問課藝術,能全面提升學生的整體水平。
3.情境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
情境創(chuàng)設是學生最容易接受的導入方法,教師應采取靈活的方式,創(chuàng)設趣味性、知識性強的情境模式,讓學生在過往知識的理解上巧妙融入,過渡到對新知識的學習和理解,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愛好,更好地主動參與到學習地理的過程之中。通過采用設疑教學、啟發(fā)式教學等多種方式不斷增強教育手段。譬如,在教學“氣旋與反氣旋”時,稍握拳狀,拇指與四指垂直,四指圍繞拇指代表氣流的旋轉方向,拇指向上代表中心氣流上升,向下代表中心氣流下沉;又如,在講授海河五大支流的時候,讓學生形象地通過手的五指來進行知識點的回顧,采用有趣的授課方式,讓每一根手指代表一定的名稱,并將北運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運河通過手指的分布進行合理的分析。教師在講授的過程中,通過這種直觀形象的比喻方可輕松地將這些支流形象的展示出來。因此,在教課過程中,教師結合肢體語言的運用,采用口頭傳授、文字表達、板書設計等方式,將地理知識融會貫通地表達出來,尤其是采用知識性、趣味性的教學手段,并結合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渲染課堂氣氛,提升地理授課的整體利用率,將使地理課堂更加具有生機與活力。
三 結語
問課藝術是一項集合藝術性、探究性等多種因素于一體的全面運用方式,教師應從地理知識的每一個知識點出發(fā),將問課藝術貫穿在授課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形成獨特的授課風格,提升地理授課的整體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