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艷
英語習語是語言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經(jīng)過發(fā)展、變化而固定下來,為人們所運用的,別具一格的語言形式。習語不是字面意思的簡單組合,它是語言經(jīng)過長期使用后自然形成的形式固定、簡潔明快、意寓深刻的成語、俗語、俚語、歇后語、典故等。因此,語言學習者需要通過約定俗成的方式對其進行整體理解。
一、英語習語與英語文化
英語文化主要指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慣、生活方式、行為規(guī)范、價值觀念等。文化與語言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密不可分。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發(fā)展,英語作為交際工具在跨文化交際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如果不對英語習語加以了解,就很難與外國人進行有效的溝通。
“完全成功的外語學習,應該是掌握語言和文化的同時產(chǎn)生的學習。學習英語,必須同時學習英語文化,否則就是不完全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英語文化意識,是英語教學改革的要求,也是提高語言理解、運用能力的有效措施。
二、習語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牛津當代習語詞典》導言中提及:“熟悉大量的習慣用語,并能恰到好處地運用于上下文,這是能像使用本族語那樣掌握英語的一個顯著標志。”
初中英語新課程分級目標結(jié)構(gòu)表中表明,7~9年級分別完成三、四、五級目標。初中英語課程標準對英語習語的學習有一定要求,在語言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文化意識方面均有要求。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重視習語對學生語言知識、技能習得、情感和意識的積極作用。
三、習語教學對初中英語教學的促進作用
1.習語與詞匯教學
習語是英語詞匯的精華部分,日常生活交際的方方面面是習語的發(fā)源地。與一般詞匯相比,習語較難掌握,不易得體運用。我國學生英語詞匯知識習得中,詞語搭配的習得速度最慢,效果最差。在具體課堂教學中,將習語融入詞匯教學,可使詞匯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學生通過對習語的了解和學習,可感知語言在生活中的靈活運用,又能讓學有余力的學生獲得課本之外的知識,促進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2.習語與語法教學
傳統(tǒng)英語語法教學多采用講解法,課堂難免枯燥、乏味。適當將習語引入語法教學課堂,能幫助學生在含有習語的例句中了解語法規(guī)則,掌握句法結(jié)構(gòu)。
初中年級學生需掌握的一些語法知識具有一定的難度。在課堂教學中,可將習語作為例句進行講解,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構(gòu)建語法框架,將英語諺語、俚語等習語作為活教材引入課堂,能促使學生在生動的范例中理解英文句法,提高表達能力。
3.英漢習語對比中的文化差異
在甲乙雙方語言交流活動中,溝通的基本模式為:甲思想→
編碼→符號→解碼→乙思想。如果乙要理解甲的思想意圖,語言形式和編碼指代的意義需要保持一致,乙才能完整無誤理解甲思想。在很多習語中,文化內(nèi)涵和語言形式通常具備不一致性,學生無法在形式上的語言和現(xiàn)實中的意義間建立內(nèi)在聯(lián)系,導致理解失敗。
英漢兩種語言都有各自豐富的習語,有一些在語言形式和文化內(nèi)涵上保持一致,如as busy as a bee——像蜜蜂一樣忙碌。然而,由于語言文化差異,也有一些喻體相同而意義相異的習語。如:漢語中的狗仗人勢、狼心狗肺等與狗相關(guān)的成語多表示貶義,而在西方國家,狗被當作人類忠誠的朋友,因此與狗相關(guān)的一些習語都帶有褒義色彩。也有喻體不同、意義相同或相近的習語,如漢語中“青一塊紫一塊”在英語中的表達為“black and blue”。在教學中,適當引入這類英漢喻體相同、意義不同,或喻體不同、意義相近的習語,可讓學生認識到因文化差異而導致的不同表達方式。
4.教學中進行習語輸入的具體措施
教師要將習語教學納入教學計劃,師生可將共同收集到的習語整編成補充材料,在具體單元課時教學中,針對性地安排習語進行詳細的探究、練習,也可在每堂課上利用兩三分鐘時間引入一句跟學習內(nèi)容相關(guān)的習語作為了解。此外,教師可讓學生進行習語翻譯練習、組詞造句訓練。只有不斷地使用,才能讓學生領(lǐng)會習語中文化內(nèi)默認的隱含意義,避免望文生義和錯誤理解。
四、結(jié)語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僅討論了習語在初中英語詞匯、語法教學中的作用。不可否認,英語習語獨特的語言功能對初中英語教學具有促進作用。若能將英語習語正確、靈活地運用于口語與書面表達中,將會使語言使用更地道、生動。充分挖掘并將習語運用于英語課堂教學,對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具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Broukal, Milada. Idioms for Everyday Use[M].Lincolnwood: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 1995.
[2]吳旭東,陳曉慶.中國英語學生課堂環(huán)境下詞匯能力的發(fā)展[J].現(xiàn)代外語, 2000,(04).
[3]陳柏松.英語習語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