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紅艷
【摘要】為了增強自己的辦學實力,實現(xiàn)持久、健康的發(fā)展,中學就必須吸引人才、培養(yǎng)人才。中學在吸引人才時經常只關注其學歷或者文憑,忽視了應聘者是否具有適應中學工作的能力。招聘上來的人才不重視后期的培養(yǎng),導致中學工作人員知識結構得不到及時的更新,有的人才沒有被委任到最適合自身才能的崗位上,使得學校的發(fā)展受到限制。所以,中學應該讓人才引進工作和后期培訓工作具有實效性、針對性。
【關鍵詞】中學人才 引進與培養(yǎng) 現(xiàn)狀 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8-0007-02
一、中學人才引進存在的問題
中學人才引進上存在的問題首先表現(xiàn)在人才的引進和中學的人才需求不相一致。人力資源管理要求任何一個單位對人才的引進都要做出長期性的、戰(zhàn)略性的長期部署,人才引進的長期計劃通常和單位的長遠發(fā)展息息相關。但是,一些中學在引進人才的時候沒有計劃,忽略了從中學對人才的長期需求和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上思考問題,在新引人才的時候通常表現(xiàn)為短視、差強人意。在中學實際工作中表現(xiàn)為人才過剩、因人設崗、吸引的人才和中學的實際要求不符等缺點。中學吸引進的人才常常短期內不能安排合適的崗位,而在急需人才的時候往往又捉襟見肘。
中學人才吸引上還存在著忽視人才能力而只關注人才的學歷或者文憑的現(xiàn)象。一位教師如果僅僅具有很好的教學能力,而不具備高尚的職業(yè)道德、強烈的責任感和震撼人心的人格魅力以及過硬的專業(yè)能力和高度的團隊合作精神,那么該教師的能力也不足稱道。但是一些中學校在吸引人才的時候卻過分執(zhí)著于應聘者的文憑,僅以文憑和學歷來評判人才的價值。另外,中學吸引人才的主要目的改善教學,使得學校在語文、數(shù)學、外語、物理、化學、思想政治課的課堂教學有明顯的效果提升,這就要求吸引進來的人才一要具有專業(yè)知識,二要掌握相關的教育學理論,能夠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一些高學歷人才雖然專業(yè)知識優(yōu)秀,但是卻沒有育人的能力,形成了茶壺煮餃子——有嘴倒不出的尷尬局面。
中學人才引進上存在的另一個嚴重問題就是在吸引人才之后沒有相應的后續(xù)安排措施。優(yōu)秀人才關注的不僅僅是單位許諾的物質獎勵,他們更關注的是單位能否給自己帶來有前途的事業(yè)發(fā)展。如果人才有機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感覺到自己受到單位的重視,他們對單位的忠誠度就會增加。所以,企業(yè)在吸引住人才之后應該做出相應的人事安排,給予良好的工作條件。一些教育經驗豐富的教師之所以被吸引到中學中去就是想找到一個可以發(fā)揮自己經驗和能力的平臺,讓自己能夠更好地教書育人,如果中學不能夠合理的安排崗位,讓這些教師發(fā)揮才能,那么這些教師最終也會另覓工作崗位;而師范學校畢業(yè)的大學生對教育職業(yè)更是飽含熱情和期待,他們躍躍欲試想要在工作崗位上干出一番成績,這時候,如果中學不能夠給他們發(fā)揮才能的空間,那么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必然大減。
二、改進中學人才引進工作的策略
首先,人才的引進工作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建設合理、有效的人才隊伍是中學人才吸引的最終目標,因此,中學在人才引進的時候應該站在學校的角度綜合考慮,切忌在吸納人才的時候出現(xiàn)短期行為。學校在引進人才時應該以學校的實際人才需要為基礎,綜合考慮每個學科的專業(yè)人才的需求。在綜合考察人才的知識水平、學歷結構、教學經驗等因素之后,對人才進行綜合的整合和規(guī)劃。中學引進人才時要走出盲目最求高學歷的誤區(qū),以防吸引進來的人才不符合學校的工作作風和學校建設的預期。比如說,我校的物理教師普遍年齡較大,即將到達退休年齡,年輕教師匱乏,這時候,學校在吸引物理教師應該著重吸引年輕的物理教師,并在入職后及時展開培訓,鼓勵年輕的物理教師和經驗豐富的物理教師學習,順利實現(xiàn)物理教師的對接和替換。
第二,中學吸引進來的人才要敢于委任和利用。引進的人才不利用,那就和買來的花瓶不用來插花是一樣的道理。中學對于引進的人才一定要委派任務。學校要給人才相應課時的教學任務的分配,讓人才的薪金待遇和其在學校中的工作表現(xiàn)、任務的完成程度結合起來。各個科室的要及時地給引進來的員工進行任務分工,不能因為人才是后來人員就在工作上對其打壓、排擠、猜忌,學校也不能因為引進的人才經驗豐富、知識淵博就畏首畏尾。如果學校引進的是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才,還不及時委派其工作任務,那么年輕的人才覺得在學校不被重視,每天渾渾噩噩、無所事事,被學校所排擠和邊緣,那么就很難把他們留在學校繼續(xù)工作。所以,吸引進來的人才一定要重用,因為一定任務的工作量能夠激發(fā)人才工作的斗志,激發(fā)他們的工作熱情。
第三,對于吸引進來的人才,不僅要重用,還要善用。中學在人才工作管理上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把合適的人才安排在合適的崗位之上。在任何企業(yè)或者單位內部都存在這樣一個現(xiàn)象:那就是當人才在專業(yè)工作方面取得卓越的成效時,他往往就成為企業(yè)或單位在職務提升上的熱門人選。這其實是企業(yè)或單位人才管理的一個誤區(qū)。學校的管理工作和學校的教學工作、科研工作并不是一個概念,他們本質完全不同,有一些人才教學能力強但是卻不能勝任管理者的職位,有一些人才對學校管理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但是在教學、教課的表現(xiàn)上卻平平。所以,人才只有放在適合他的崗位上,才能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學校工作最關鍵的就是給人才發(fā)揮才能創(chuàng)造平臺和機會,讓不同類型的人才在各自的崗位上都能做出卓越的成績。如果學校硬是把擅長教學的人才安排到行政任務崗位上,就造成了人力資源的一種浪費,還會影響學校某一方面的管理;對于學校的管理工作,中學應該引進優(yōu)秀的管理人才,提高其管理水準,同時也避免從內部教學能力強的人才中選舉造成的人才無形流失。
參考文獻:
[1]梁秋柏.論引進人才的后續(xù)管理[J].理論界,2008
[2]易耀平,羅亮梅,董玲,劉波.中小學人才引進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J]. 教育學術月刊,2010
[3]朱敏.對中學引進人才使用和管理問題的若干分析[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8
[4]白帆.人才引進后續(xù)管理體制的研究[J].晉中學院學報,2010
[5]李建.人才引進和師資培養(yǎng)策略探討[J].中外企業(yè)家,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