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桂芳
【關(guān)鍵詞】文言文 愉快教學 新課程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8B-0036-01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傳統(tǒng)的“字字落實,句句翻譯”的文言文教學枯燥乏味。如何將枯燥乏味的文言文教學轉(zhuǎn)變?yōu)閹熒几械捷p松愉快的教學,成為廣大語文教師共同面臨的問題。在多年的文言文教學實踐中,筆者進行了多方面的嘗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一、反復誦讀,尋找快樂
蘇東坡說過:“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边@就是主張通過反復誦讀,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領悟作品和諧婉轉(zhuǎn)的旋律,再現(xiàn)作品的意境美和形式美,讀出“情”,悟出“理”,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內(nèi)容。所以,筆者在文言文教學課堂上非常重視誦讀,并通過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要求學生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做到多讀、反復讀,讀到如出己口,有的篇目還要讀得爛熟于心,脫口成誦。只有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誦讀練習,學生才能逐步把握文章的語言、節(jié)奏、句式、格調(diào),進而體會作品的意蘊和理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用不同的形式要求學生誦讀,如領讀、輪讀、齊讀、個別讀、比賽讀,同類文章或相關(guān)文章對比讀等。如《陋室銘》一文,駢句居多,押韻也多,整篇文章讀起來朗朗上口,如行云流水。筆者讓學生進行男女對話式朗讀,學生誦讀時眉飛色舞,聲情并茂,聲音悅耳動聽,像浪漫的詩歌,更像迷人的音樂。他們陶醉在自己的朗讀中,讀完還意猶未盡,教師要求互換角色再讀,每個人的臉上都表現(xiàn)出興奮和快樂,連筆者也深受感染,陶醉在文章優(yōu)美的詞句里,陶醉在學生優(yōu)美的朗讀中。
二、畫面展示,體驗快樂
沉悶古板的教學講解會讓師生產(chǎn)生疲憊心理,如何在文言文教學中消除這種疲憊感?古代教育家荀子說:“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視之?!彼岢鼋虒W要以“聞”“視”為基礎,這就告訴我們直觀教學的重要性。直觀形象容易引起學生注意,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文言文教學,可以很容易做到圖、文、聲、像并茂,向?qū)W生提供形式多樣、功能各異的感性材料,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興趣,但是多媒體也不可能得以經(jīng)常使用,最簡單最便捷的方法是畫面展示。在教學《三峽》《與朱元思書》等風景類的文章時,筆者通過展示相關(guān)的圖片或者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繪畫,在一幅幅色彩斑斕、形象逼真的畫面前,學生的視覺受到?jīng)_擊,此時再講解畫面的景觀,能使學生更深刻地感受課文內(nèi)容。如在教學《桃花源記》一文時,筆者讓學生在對課文基本理解的基礎上,畫出漁人看到的桃花源美景。學生紛紛畫起來,其中兩位學生到黑板上畫了起來:挺拔的高山兩邊,一邊是粉紅色的桃林,彎曲的小溪,飄蕩的小舟;另一邊是整齊的房屋,翠綠的樹林,美麗的池塘……課文中所描述的對象都能在畫中找到合理的位置,可謂有形有色。學生畫好后,師生共同點評,既加深了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又進行了一次愉快的“桃花源之旅”。
三、表演體驗,享受快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興趣引導學生去把握文章主旨,觸摸作者的思想感情,創(chuàng)設愉快的學習情境,更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初中的文言文中有不少故事性很強的文章,如《石壕吏》《口技》《核舟記》等,非常適合學生表演。在教學過程中,可讓學生分角色表演文章內(nèi)容,帶領學生親臨其境,親自體驗,引導學生深刻感悟課文中的藝術(shù)形象,寓教于樂。如筆者在教學《石壕吏》時,讓學生合作表演課文的故事情景,全體學生都聚精會神地觀看表演的過程,這比單調(diào)的講解深刻得多,有趣得多。學生對這樣的教學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大家都樂在其中。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表演能力和評價能力,而且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四、歌聲相伴,獲得快樂
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教師和家長視流行歌曲如洪水猛獸,生怕學生迷戀它們而耽誤了學業(yè)。其實,文言文教學可以充分利用流行歌曲,讓學生邊學邊唱,以唱助學。(1)用流行歌曲營造學習氛圍。在學習新課文之前,教師可以用流行歌曲作為引子,營造符合文言文情境的學習氛圍。比如學習李商隱的詩歌《無題》時,先播放歌曲《相見時難別亦難》,在如泣如訴的歌聲中,學生的心漸漸沉靜下來,進而不同程度地受到感染,教學所需要的氛圍也就基本形成了。(2)讓學生用唱歌形式背誦文言文。很多著名的詩詞已被譜成歌曲傳唱,例如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李商隱的《無題》、李煜的《相見歡》。就算沒有現(xiàn)成的歌曲,也可以給詩詞配上熟悉恰當?shù)那?,如《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配上歌曲《上海灘》的旋律就非常合適。讓學生學唱這些歌曲,可以將枯燥的背書變成愉快的唱歌,學生會唱了,自然而然就會背得課文,文言文學習就輕松愉快了。
五、巧設論壇,擁有快樂
為了探討課文的相關(guān)問題,營造學習樂趣,教師在教學中可設計一些有爭議性的問題,搭建一個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像古代的才子一樣,盡情發(fā)揮各自的才能,展示各自的風采,在爭論中理解課文,在交流中獲得快樂。如教學《醉翁亭記》時,學生朗讀結(jié)束后,筆者把話鋒一轉(zhuǎn),問道:“歐陽修這樣的官,能打多少分?為什么?”教室里立刻熱鬧了起來,學生帶著問題認真思考、理解課文后,各抒己見,每個學生都勇敢地說出自己的看法,并擺出充分的理由,從中體驗到爭論成功的喜悅,增強了自信心,獲得了學習的快樂。
總之,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尋找教學的突破口,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化難為易,化枯燥為有趣,切實提高文言文教學效果。
(責編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