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娜
摘 要: 三本獨立學院在其培養(yǎng)目標中明確提到“要培養(yǎng)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這對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教學是一個巨大挑戰(zhàn),要求三本院校在課程設置上將語言教學與專業(yè)學習相結合,適應社會發(fā)展對于專門人才的需求。ESP教學應運而生,它不但適合我國現(xiàn)階段英語教學發(fā)展的要求,而且符合三本獨立學院培養(yǎng)目標,更重要的是它已經(jīng)成為當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之一。
關鍵詞: 專門用途英語 三本獨立學院 大學英語教學
目前,我省三本獨立院校大學英語仍在沿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這使得大學英語教學發(fā)展到了瓶頸階段。教育部基礎司制定的《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提出了和目前《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的一般要求幾乎相同的目標和能力標準。隨著科技與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國際交往日益頻繁,英語在世界各國交往中成為最普及的交流工具,這使得單純的大學英語基礎教育不再滿足時代對人才的更高要求。改革大學英語傳統(tǒng)教學模式,轉移大學英語教學的重心勢在必行。只有對高校英語教學進行變革,將英語教學與專業(yè)學習相結合,才有可能讓學生在踏上工作崗位、運用相關專業(yè)英語知識時勝任自己的工作。從這個意義上說,專業(yè)用途英語教學應該說是新一輪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之一。專門用途英語將成為大學英語教學的主流。這預示著基礎英語教學的重點將由高校轉向中學。據(jù)一項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普遍反映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與中學英語教學內容上存在重復,大學英語對于部分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沒有更大的挑戰(zhàn),缺乏吸引力。這意味著大學英語教學的重心將逐漸向專門用途英語(ESP)教學方向轉移。
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簡稱ESP),是指與某種特定職業(yè)或學科相關的英語,是根據(jù)學習者的特定目的和需要開設的英語課程,如新聞英語、醫(yī)學英語、法律英語、旅游英語等。其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在一定工作環(huán)境中運用英語開展工作的交際能力(Strevens,1988)。它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學習者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即由于特定行業(yè)的需要,學習者需要具備在某些學科使用英語的能力;二是有特殊的內容,即專門化的內容。據(jù)報道,當今英語世界的文字交流有80%是以專門用途英語為媒介的。
我國專門用途英語的教學與研究起步較晚,但發(fā)展很快。這是因為目前我國各行各業(yè)急需既有扎實的英語基本功,又熟練掌握從事實際工作所需要的行業(yè)英語,還通曉特定行業(yè)一般知識的復合型人才。目前大學英語教學仍以普通基礎英語作為主要教學內容,課堂上的知識與學生的專業(yè)和職業(yè)需求關系不大,學非所用,降低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在一項問卷調查中,68.5%的學生認為英語在今后找工作時有作用,但僅有24.1%的學生認為目前的大學英語課程能幫助自己提高英語水平,53.7%的學生認為英語水平?jīng)]多大進步,46.3%的學生對ESP教學充滿期待。從學生對ESP教學師資、教材及課程設置的觀點來看,就ESP課程的任課教師而言,40.7%的學生選擇了有一定專業(yè)知識的英語老師任課,14.8%的學生認為有一定英語知識的專業(yè)老師更能勝任。從學生的選擇分析,絕大部分學生還是希望由英語教師來教。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認為,學習者因工作的需要,會產(chǎn)生不同的學習興趣。專門用途英語與實際社會工作密切相關,必然對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專門用途英語的興旺正是建立在社會對使用英語的高需求、語言學理論的發(fā)展和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基礎上的。由于專門用途英語的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目的等方面的不同,專門用途英語教學需要自成體系的獨特的教學法。
專門用途英語教學需要特殊的方法。ESP教學理論與一般的英語教學理論不同,英國學者Pauline Robinson的觀點也許更能概括這種不同:“語言本身的教學并不是ESP的終結,而利用語言實現(xiàn)一個確定的目標才是ESP的真正目的?!保‥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1980:6) Robinson的這一觀點是西方ESP教學理論的中心。根據(jù)ESP教學理論,英語學習不再僅僅是通過記憶幾個英語單詞、短語,幾條語法規(guī)則進行,而是通過解讀某篇專業(yè)英語文章了解一種思想、一項技術、一種知識。學習者在解讀英語語篇的同時,自然就學習了專門用途英語。專門用途英語為對象的教學理論和課堂教學方法與普通英語教學有明顯不同。普通英語教學講解英語語言的普遍現(xiàn)象,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等基礎語言技能,幫助學生認識并掌握英語語言的普遍規(guī)律。專門用途英語教學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從語義、語法、語用、修辭和語篇等角度,探討和分析英語各種功能語體的特殊性和規(guī)律性。專門用途英語的教學任務是要解決學生在英語學習的基礎階段沒有掌握或尚未完全掌握的專門語體內英語知識和技能問題,幫助學生逐步具備以英語為媒體進行某專業(yè)學科交流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專門用途英語不同于用英語講授的專業(yè)課,兩者的課程屬性不同。用英語講的專業(yè)課,就課程性質而言,屬于專業(yè)課的范疇。它講授的是某一專業(yè)的完整而系統(tǒng)的理論,以傳播專業(yè)知識為目的,英語只是一種語言媒介。專門用途英語的教學重點在于語言特點和規(guī)律,是語言課。它以傳授與某專業(yè)有關的英語語言知識和技能為目的,而并不過深、過細地探究某專業(yè)的系統(tǒng)知識。因此,專門用途英語教學必須運用與普通英語和專業(yè)英語教學不同的教學法才能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
多年來,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雖然學生經(jīng)過多年的英語學習,但某些還是“聾子英語”、“啞巴英語”。盡管近年來有所改觀,但大學英語課堂教學還是為了四六級考試,教師、學生教與學的中心都是為了通過四六級考試。在大學英語課堂里,不同水平的學生一起聽老師不厭其煩地重復講解語法、單詞,做枯燥的四六級試卷,分析解題技巧。這導致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懈怠,甚至厭學。結果是學生抱怨英語課沒有意思,枯燥乏味;教師抱怨學生不愛學習,不好好配合,教學效果不顯著?!按髮W英語是一門最費時,最耗力的課程”。這既挫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助長了部分學生一味追逐四六級成績的功利心態(tài),又嚴重打擊了教師的授課激情。如果這樣的狀況得不到改善,那么培養(yǎng)復合型、應用型專業(yè)人才的目標是達不到的,就連最初的教學目標都難以達到。
怎樣改變這種局面?英語語法家章振邦教授(2003)明確提出:“需要對我國外語教育作戰(zhàn)略性的調整,要點是把普通英語教學任務全部下放到中學階段去完成,以便學生進入高校時便可關注于專業(yè)英語的學習?!?/p>
從分析來看,ESP課程的前景無限好,三本獨立學院如何才能跟得上形式,恰到好處地引進ESP課程呢?首先,培養(yǎng)合格的師資。ESP教學中最大的問題是師資問題。ESP課程開設不管對專業(yè)教師還是基礎英語教師來說都是嚴峻的挑戰(zhàn)。ESP課程要求大學英語教師要在思想和心理上做好準備,加強自身專業(yè)和語言知識的學習,把從事ESP教學看成是自身素質的提高。現(xiàn)階段,“基礎英語”在絕大多數(shù)高校,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不可能消失,但是一部分教師的“轉型”是不可避免的,這一天遲早要來,應早做準備。同時,應在一邊熟練運用語言知識一邊注意拓寬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面的基礎上,提高計算機運用能力,加強現(xiàn)代教育學、心理學的學習,從而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目前我院外語系正在嘗試與各系各專業(yè)合作,開設ESP課程,打造相應的教學和科研團隊,本學期已經(jīng)開設物流英語、營銷英語、商務英語、旅游英語等。相信在學校的支持和大學英語教師的努力下,我們一定能成功打造ESP課程。
參考文獻:
[1]蔡基剛.ESP與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發(fā)展方向[J].外語界,2004(2).
[2]洪衛(wèi).ESP教學法的理論與實踐[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
[3]劉潤清.2l世紀的英語教學[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6(2).
[4]張堯學.加強實用性英語教學提高大學生英語綜合能力[J].中國高等教育.2002(8).
[5]楊欣欣.希臘英語教學給我們的啟示[J].外語界,2004(3).
[6]曾憲剛.體育美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