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 要:教師應結合全體學生的特點對教學進行改進,要求統(tǒng)籌安排、確立目標、有的放矢、合理選擇教材。
關鍵詞:學生特點;學習興趣;目標;符合實際
心理學研究表明:“現在的高中學生正處在一切從興趣出發(fā)的、喜歡拓新獨到的見解時期,而學生的學習動機卻很具體,主要是要求教師在授課時,將知識與他們的學習興趣相聯系?!?/p>
針對上述研究結果,教師在教學中要“迎合”學生這一心理特點,滿足學生的心理要求。因此在教學設計時就要在“興趣”上下功夫,即有意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想從“興趣”出發(fā),就要突出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因為生活實際同學生接觸的機會最多,如果能將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學生既感興趣,又容易理解。所以,作為職業(yè)高中任課教師,要盡量做到,適應學生特點,符合學生實際,用生動的實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是,作為職業(yè)高中的政治教師,怎樣才能把政治課教學的內容及知識點與學生的實際聯系起來呢?
一、統(tǒng)籌安排,確立目標
眾所周知,職業(yè)高中的每一門課程都是最重要的基礎課,是否能結合學生的特點和現實生活組織教學,對于學生的專業(yè)學習和畢業(yè)后的工作有深遠的影響。根據職校的教學目標,一方面要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道德素質,提高學生的知識、文化等素養(yǎng),增強對政治學科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還要針對不同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又各有側重,為此,我在教學中,總是根據學生不同的知識底細,就提議的知識點讓學生列舉與自己相關度身邊的事實。因為我所教的學生有的掌握理論后將考入高校就讀,有的掌握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后將留在本市的基層單位工作。這一系列問題,伴隨學生的實際狀況,加之學生的心理各異,需要教師用不同的適合學生各自特點的方法來點播,所以教師的教學方法就需要統(tǒng)籌安排后,針對學生不同的興趣確立目標。
二、有的放矢,合理選材
至今為止,我所教的政治課針對職高的種種專業(yè)課,還沒有一套能完全結合學生和社會需求的實際切實可行的職高教材,那么要想達到為學生負責、為社會服務的目的,就必須對現行教材進行調整,使教材在教學中既體現符合學生特點又緊密結合教學進程。這就要求教師備課,不僅要備教材,而且要備學生、備選材、備教法。
事實上,每節(jié)課的授課內容,不是相對獨立的知識部分,它們與全冊教材,乃至職高階段的全部教材內容都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存在著一定的邏輯關系,具體地說是因果關系、推理關系、依順關系等。例如,我所教的政治學科包括《哲學》《法律》《職業(yè)道德與指導》,整體知識內容看起來很多,卻存在著上述各種關系的同時還互相重復。但不過是幾大系列,于是,我找準每一系列的核心部分、支點,這樣整個教材內容就會由多到少,由復雜變簡單,由難變易。這就取決于教師對教材的挖掘、對學生的掌握、對教法的應用。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合理選材。
綜上所述,教師對教材的取舍及對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必須結合全體學生的特點對教學進行改進。比如,哪些問題是對這一節(jié)課的尖子生的,哪些問題是對希望生的,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教師要使學生達到什么樣的知識高度等,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結合學生特點在注重時代性、適效性的同時取材合理、設計得當地改進課堂教學。
(作者單位 吉林省大安市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