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云霞
俄羅斯著名的思想教育家烏申斯基說:“人的好習慣就是在銀行里存入了一筆錢,你可以隨時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個人的壞習慣就好象欠了別人的一筆利貸,老在還款,老是還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這個比喻非常好,培養(yǎng)孩子財富。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呢?
一、父母要一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終身老師,其一言一行都對孩子品質的形成,行為的培養(yǎng)起重要作用。常聽有的家長說我的孩子平時愛看電視,豈不知家長就是個電視迷,一回到家就坐在電視機前津津有味地看著。但自己確一個勁地讓孩子去看書,去學習,想一想孩子能認真學習嗎?為了給孩子一個榜樣,父母應在孩子學習的同時自己也“充充電”這樣孩子的學習積極興就帶動起來了。還有的家長說,孩子說臟話、粗話,原因是什么,就是因為家長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無行中也影響了孩子。因此家長要用自己的言行來影響孩子,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也必須做到,因為孩子就是你的一面鏡子。能夠清楚地反映你自己的形象。
記得在一次假期,我們一家三口去公園玩,當我們乘坐的公交車剛開出不久,上來一位抱孩子的母親,孩子的爸爸連忙站起來把座位讓給年輕的母親。我利用這次好機會教育孩子,汽車不停地行駛,媽媽抱著寶寶很累,腳站不穩(wěn)也很危險。當你小的時候媽媽抱著你坐公交車也有好多人象爸爸一樣為我們讓位。以后你長大了也要象爸爸一樣,遇到老人或抱孩子的都要讓座。從此以后,我們遇到此類的事情很多,但孩子都能很高興地把方便讓給別人。
為了使孩子有一個關心、愛護他人之心這個習慣,每一次我們帶她出去遇到路邊乞討的,我總會給他們一些零錢,讓孩子感受世間人的溫暖。5.12大地震時,我們特地帶著孩子去捐款,小小年紀的她就知道別人有了困難我們就應該伸出援助之手去幫他們,久而久之,這種愛心已經(jīng)成為一種習慣,一種愛的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孩子學業(yè)成功的基礎,喜歡探索、勤于思考的習慣是他們未來創(chuàng)新的基本素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需要有好的環(huán)境。孩子愛學習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養(yǎng)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父母的榜樣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不要小看家庭教育的力量,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必須從家長做起。讓孩子專心學習,家長就要做到專心做事,讓孩子喜歡閱讀,家長除了為孩子創(chuàng)造閱讀環(huán)境,還要身體力行,享受閱讀的樂趣,讓孩子做事有始有終,家長就要做事不能輕易放棄,虎頭蛇尾??傊?,家長是孩子的一面旗幟,培養(yǎng)孩子好的習慣,成人必須“從我做起”。
二、從小事做起
孩子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就要從小事做起,生活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存在著教育的機會,都不放過。如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不折花踩草,和同伴友好相處,節(jié)約用水、電,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等。我曾看到一則小故事,加加林為什么會成為人類第一個踏上月球的宇航員,他原來是個替補,在幾位候選宇航員參觀飛船時,只有加加林在走進飛船時脫去了鞋子,飛船的總工程師認為他最愛惜自已的勞動成果,便力推加加林,可以說,就是因為這個細節(jié)、小事,使他成功。另外,在一個大公司招聘高級管理人員時,有成千上萬個博士生去應聘,而最后老板決定要一個本科生。因為在應聘時門口有一張廢紙,這個本科生隨手把它撿起放入旁邊的垃圾箱。
因此,我們要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就從生活中最簡單、最基本的小事做起,只要我們能持之以恒地從小事做起,一定能達到“促其思、曉其理”、“激其情、導其行”的教育效果。
譬如平時我們帶孩子去公園,教育幼兒花草是令人觀賞的,隨便采摘是不道德的行為。在家幼兒玩過玩具后自己自覺地收拾起來,在哪兒拿,在哪兒放,以便下次用。節(jié)約用水,讓幼兒知道地球上可飲用的淡水已所勝剩無幾,我們要節(jié)約用水,做到一水多用等。久而久之,這種習慣已根深蒂固,良好的習慣也就養(yǎng)成了。
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比知識的獲得重要得多,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獨立于社會的基礎,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并進而影響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
三、正面教育耐心指導
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是從小養(yǎng)成的,一旦形成陋習,長大改起來很難了。聽一位朋友說:“她和一位具有碩士學位的記者出來出差,走在路上,這位先生"啪啪"一口痰吐在地上,問他為什么不吐在紙上,他不好意思地說:"習慣了"。”當習慣成了自然,真是想改也不容易。特別是近幾年各種傳染病的流行,“非典”“手足口病”今年的“禽流感”等,威脅著人們的健康。但專家說這些并不可怕,可防可治。最基本的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當好習慣成了自然,就會真正筑起抵抗各種病毒的形成。
我們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更應對他們進行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的培養(yǎng),最好的方法是用正面的教育、耐心指導,孩子喜歡聽故事就用故事或兒歌等形式,去正面教育幼兒講衛(wèi)生的習慣。還可用課間游戲時,看看誰的小手最干凈,來組織幼兒洗手比賽,看看誰的方法正確又洗的干凈。不時給予表揚、鼓勵,對不講衛(wèi)生的孩子我們要耐心地教育指導。讓他當小老師檢查誰的小手洗的干凈等。現(xiàn)在連小班的孩子都非常講衛(wèi)生,真正做到了從小養(yǎng)成不洗手不吃東西難受,隨地吐痰惡心,亂扔垃圾難為情的好習慣。
再如小班的孩子喜歡在墻上亂涂亂畫,如果你要說孩子別在墻上亂畫,這時使孩子腦子里產(chǎn)生的就是亂畫的感覺。而正面教育的話就不一樣了:你瞧,這墻多干凈呀,孩子就會產(chǎn)生一種干凈的感覺,負面的東西說的太多了,腦子里出現(xiàn)負面的東西也就會越來越多。班里有一個愛打人的小朋友,每次媽媽送她來園都千叮嚀萬囑咐不要打人,但每天她都會打人,后來媽媽換種方式說媽媽知道你是個禮貌的孩子,能和小朋友友好相處,瞧你的朋友越來越多,他們都喜歡和你交朋友,漸漸地這個孩子不打人了,成了人人喜歡的孩子。
總之,好的習慣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要小事不放松,一點一滴地努力,堅持不懈。事實證名,人的成功取決于人的能力,而人的能力來自于習慣的養(yǎng)成。只要我們抓住這個根本,孩子未來的發(fā)展一定是理想的。孩子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從現(xiàn)在開始。
參考文獻:
把孩子培養(yǎng)成財富---知心姐姐盧勤
幼教博覽---2006.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