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晨晨
摘要:我國擁有五千年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禮儀文化,是著名的禮儀大國,禮儀教育要從小孩子抓起,要讓孩子們從小養(yǎng)成好的禮儀習慣,但是隨著社會不斷向前發(fā)展,我們引以為傲的行為禮儀卻在幼兒教育中出現(xiàn)了問題。很多的幼兒園對幼兒禮儀教育都不重視,沒有完整的教育體系,幼兒園和家庭的聯(lián)系也不密切,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非常重要的,要從娃娃抓起,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更是必不可少。幼兒園的老師應該根據(jù)孩子們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制定合理的禮儀教育規(guī)劃,在課堂和生活總將孩子們的禮儀行為和禮儀意識逐步的培養(yǎng)起來,促進孩子們全面平衡和諧的發(fā)展,做新時代的接班人。
關鍵詞:幼兒;傳統(tǒng)禮儀教育;現(xiàn)狀;對策
一、 幼兒傳統(tǒng)禮儀教育現(xiàn)存的問題
筆者通過很多途徑做了一些調查發(fā)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對同伴、老師、家長和老人都沒有明顯的禮儀意識,在幼兒園里,很多小朋友不小心撞到別的小伙伴了,都不會說對不起,在玩幼兒園里公共的玩具時,有的小孩子很霸道,完全不和別的小朋友商量,用武力霸占玩具,小孩子因為玩具打架的事情經常發(fā)生;對待老師時也不懂禮儀,放學了不會和老師說再見,對老師的話也是左一句聽右一句不聽;對家長和老人就更沒有禮儀了完全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有一所幼兒園在重陽節(jié)的時候舉辦了禮儀教育活動,為了對幼兒對待老人的態(tài)度做一個了解,老師就問孩子們,“如果媽媽買了很多的雞翅,你覺得是給誰買的???”,孩子們都理所當然的覺得是買給自己的,當問到“如果奶奶也想吃,愿不愿意吧雞翅讓給奶奶”時,大部分的孩子都說不愿意。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孩子都缺少禮儀認知,在對待別人時都沒意識到禮儀的問題。
隨著幼兒禮儀問題越來越嚴重,很多的幼兒園都展開了禮儀教育實踐活動,越來越多的幼師認識到禮儀教育的重要性,幼師們深刻的體會到現(xiàn)在的家長對孩子的溺愛對孩子造成的不良影響,很多的孩子都唯我獨尊、蠻橫無理,幼師們對這樣性格孩子的未來感到很擔憂,加強禮儀教育,讓孩子們學會知書達理,適應將來競爭激烈的社會,對幼兒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現(xiàn)在的問題是,雖然很多的幼師都認識到了禮儀教育的重要,但是他們本身對禮儀教育卻沒有完善的理念,用片面的想法來理解禮儀,認為禮儀就是談吐有禮貌、舉止行為得體,甚至有的老師認為在進行禮儀教育時就是強調吃飯時不能說話、不能罵人、不能打架等內容,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幼兒們的 禮儀觀念。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最強的,所以對孩子們進行禮儀教育最重要的是老師們和家長們要以身作則,很多老師都知道,孩子們對老師都有崇拜心理,會把老師作為榜樣,在幼兒園里,很多老師都知道要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但還是有些老師思想覺悟沒有提高,給幼兒帶來不好的影響。但是比起幼師,家長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更大,幼兒園的教育和孩子的家庭沒有很好的聯(lián)系起來,家庭和幼兒園之間的互動很少,家長對孩子們禮儀教育的重視程度遠遠低于幼師,不能給孩子們營造好的禮儀學習環(huán)境。目前,我國還沒有成熟的幼兒禮儀教育模式,也沒有系統(tǒng)的教學內容,教學缺乏預見性和系統(tǒng)性,禮儀教育的隨機性和即時性很強,當老師們看到孩子們有不好的行為發(fā)生時,會隨時的展開教育,但是這樣的教育不能兼顧到每一個孩子,教育的效率也很低下。
二、 提高幼兒禮儀教育質量的幾點方法
面對現(xiàn)存的幼兒禮儀教育現(xiàn)狀,筆者在翻閱大量資料和進行很多社會實踐后,總結了這幾種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的方法:
(一)榜樣示范法
洛克是英國著名的教育家,他曾經說道,最有效最容易又最簡明的辦法就是把他們要避免的或要學習的榜樣擺在他們的面前,指出它們?yōu)槭裁闯髳夯蚱粒@樣會產生阻止或吸引他們去學習的力量,這是比任何的說教都要有用的。老師和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則,注意禮儀,特別是在孩子們的面前,在家庭和學校里都營造出文明的禮儀環(huán)境,家庭和學校保持教育的持續(xù)性和一致性。
(二)標記提示法
標記是用來規(guī)范孩子們的行為的,讓孩子們在共同生活的過程中要遵守約定的規(guī)范,學會不要干擾和影響別人,提示圖是讓孩子們可以學到一些技能和能力,比如在幼兒園活動室的玩具筐和玩具柜上貼整理的標簽,讓孩子們學會物歸原處,讓他們從小就養(yǎng)成整理的習慣,生活區(qū)貼上穿脫衣服、洗吃飯的步驟圖片,有利于讓孩子們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飲水機的地方,地板上貼上方向箭頭,讓孩子們有序的接水,這些都是生活中的潛移默化,讓孩子們不自覺的養(yǎng)成看提示和標記做事情的方法,這樣在將來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迅速找到便捷的生活方式。
(三)情境體驗法
情景演練可以讓幼兒們得到并強化情感體驗,將學習過的禮儀內容進行復習并加以運用,轉化為孩子們自己的理解,加深對禮儀概念的了解,形成優(yōu)秀的禮儀習慣,在幼兒園的教育中,孩子們對情境體驗的興趣都很高,比如在班級里開展接打電話的模擬禮儀活動,讓孩子們上臺表演示范,對表演的孩子們來說印象更加深刻,幼兒園里應該多開展這樣的活動,把這種教學方法融入平常的教學生活里,不但可以增加孩子們的樂趣、提高孩子們的積極性,還可以提高禮儀教育的效率。
(四)基本教學法
不論是什么樣的禮儀教學方法,都必須要建立在基本的教學內容上,我國有幾千年優(yōu)秀的禮儀文化,其中最典型也最適合孩子們的就是弟子規(guī),筆者認為,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要對他們開展弟子規(guī)學習,道德課堂上也讓家長參與進來,孩子本身是一張白紙,通過弟子規(guī)的灌輸,他們會改變本身的性格和對待事物的看法,只有通過不懈的努力教育,讓我國的禮儀文化在孩子們身上得到延伸。
結語:
開展文明的禮儀教育是我們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貫徹響應國家素質教育的舉措,真正的做到素質教育就要從幼兒園開始實施,不斷的尋找進行禮儀教育的方法,加強重視并完善幼兒教育中的禮儀教育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造文明的社會氛圍,讓孩子們全面發(fā)展,在幼兒時期為他們的未來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促進社會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耿向陽.幼兒利于啟蒙教育的初探.[J].傷害教育科研,2003.1.
[2]陳佳捷. 幼兒利于教育及策略研究[D]. 上海師范大學,2010.
[3]方富熹,方格,林佩芳. 幼兒認知發(fā)展與教育.[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