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素瓊
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生活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討論、總結、歸納等“互動”,使學生在積極主動愉快的學習方式下掌握知識。
1.“互動”教學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
“互動”教學要遵循以“教為主導、學為主體”這一原則,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課堂教學,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等自主活動,很好地把學習數學的課本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快樂中學、在主動中學,從而獲得成功的感受。體現教師是“導演”、學生是“主角”、課堂是“舞臺”,共同演出一場“好戲”。具體可以根據學生的基本情況分成優(yōu)等生、中等生、學困生,課堂練習相應分為A組、B組、C組,讓不同類型的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做不同的練習,如果學生掌握了屬于自己的那一組練習題后,也可以做其他組的練習,這樣可以讓每個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解決學困生的學習,在好、中、差生混編的班級里只靠教師的講授是不夠的,要組織培養(yǎng)一批“小老師”任小組長,展開必要的討論,互教互幫、互相啟發(fā)、使好學生有表達重述問題的機會,使學困生在互教互幫的學習中彌補缺陷,這樣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都得到了體現。
2.“互動”教學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供條件
“互動”教學要讓學生真正活動起來,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去發(fā)現知識、發(fā)展技能,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分解因式”的練習課,我設計這樣一組練習,讓學生自編一題進行因式分解,要求條件為: ①它是一個二項式;②公因式為4x。學生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在自主交流中,互相合作、互相啟發(fā)、互相借鑒、互相補充,很多學生很快寫出了答案(答案不唯一),如4xa+12xb=4x(a+3b)。在此條件下又追加一問:提完公因式4x后,另一因式又能用平方差分解。這使學生的思考難度加大,有的學生在進行逆向思維的同時,采取了先把上題4x(a+3b)中的(a+3b)變?yōu)槠椒讲钚问剑纾╝2-9b2),然后由4x(a2-9b2)推導出等式左邊為4xa2-36xb2,即4xa2-36xb2=4x(a2-9b2)=4x(a+3b)(a-3b)。通過這道題不僅讓學生掌握了因式分解的方法,而且十分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使學生體會只要改變思考問題的角度,就有可能產生不同的思路和方法,這種讓學生遞進式的思考和回答,用問題串聯形式設計新問題,使學生不斷面臨新的問題挑戰(zhàn),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與合作精神。
3.“互動”教學促進教師教學業(yè)務水平不斷提高
“互動”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課前要求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自學情況和存在的問題,還要掌握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程度,難點是否突破,從而確定新課的教學方法、組織方式、講解程度,不僅要在備課下功夫,上課時要求重點突出、突破難點,而且對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要充分體現“互動”的特色,如怎樣引入課題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怎樣設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同時要分析和預設學生在回答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對學生提出來的問題教師又該怎樣回答,這些都要求教師具有較廣泛的知識面和扎實的專業(yè)基礎知識以及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同時還要具有較強的靈活應變能力,因此教師備課所要花的時間和精力更多,課堂教學也比原來的課堂難于駕馭、調控。因而教師必須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才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業(yè)務水平。
總之,在“互動”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動手、動口、動腦,才能達到師生雙方密切合作、學生之間交流互動,使課堂教學得以升華,使優(yōu)秀生吃得飽,學困生吃得下,從而解決農村初中生怕學數學的恐懼心理。
(作者單位:南寧市那樓中學,廣西 南寧,53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