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彪 劉明慧
摘 要:《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笨梢?,小組合作探究是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形式之一,是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小組合作探究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團隊精神的養(yǎng)成。
關鍵詞:小組合作;合作探究;主導作用;主體作用;教學效率
一、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為合作探究打下堅實基礎
1.發(fā)揮教師學習組織者作用,合理謀劃分組
在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中,教師根據本班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基礎、知識積累、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等情況,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均衡搭配成4~6個學習小組,我校在實施“自主樂學六步導學”課堂教學模式時,采用每8人為一個小組的形式,其中每組保證兩名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4名中等生和兩名后進生。采取小組成員“一對一”單項結對幫扶的形式,即:兩名優(yōu)等生和兩名差生結對子,一幫一;中間的四名中等生互相結成對子,基礎相對好的兩名中等生與基礎不太好的中等生結成幫扶對子,一幫一。采取“組長包保,雙線合作”的方式,即:在小組成員“一對一”單項結對幫扶之后,選擇兩名學習好的學生分別擔任組長和副組長,包保本小組的兩名中等生和一名后進生,兩名中等生兼任匯報發(fā)言人,每名后進生兼任記分員,每名組長和副組長分別負責補充和協(xié)調本小組的匯報發(fā)言。這樣通過合理分組、分項包保、明確責任,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做到了“合理、公平、民主、有效”。
2.發(fā)揮教師自主學習指導者作用,把脈合作探究
由于學生的年齡因素、生理因素、知識結構等因素,不可能在小組合作中做到面面俱到的“完美”,例如:在小組合作探究的初級階段,有些學生不知如何進行個人學習和小組探究相結合,有的學生把其他同學的發(fā)言時間占用了很多,有的同學在小組討論時偏離主題,還有的同學遇到困難無法進行,以上種種情況都需要老師加以適時指導,把學生順利引導到小組合作探究的軌道上來。
3.發(fā)揮教師成果匯報評價者作用,激勵學生興趣
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適時與合理的評價,是新課程改革注重的一個重大方面。如果教師的評價適時合理,那么學生的個人學習興趣就會極大增強,小組合作的氛圍就會得到營造,小組的學習成果就會得到鞏固;否則,學生對合作學習的信心就會受到打擊,學習的積極性就會減弱。所以,教師注重評價機制的建立,既注重學生個性優(yōu)勢的評價,又注重小組合作和協(xié)調能力的評價,保障小組合作學習探究的實施。
二、激發(fā)學習興趣,保障合作探究的實施
烏申斯基提出:“沒有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追求真理的欲望?!睘榇耍覀兏鶕踔猩闷?、好問的特點,結合教學內容設計主要問題,適時創(chuàng)造情境,以合作探究為載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shù)的關系”時,我先提出:“同學們!我們今天進行一個比賽,大家以小組為單位,思考下面的問題:做到用時不超過5分鐘,看看哪一組算得最快、算得最準?下面,老師先給出幾個一元二次方程,大家在下面計算兩根之和與兩根之積,看誰算得最快?”同學們看到題目后,各小組成員爭先恐后地開始做題了。盡管同學們都很努力,都比老師規(guī)定的答題時間晚了一些。這時,老師提出問題:“有沒有一種方法快捷的方法,不用計算就能準確而快速地給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兩根之和與兩根之積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對這一問題非常感興趣,產生了強烈學習的愿望,使得組內的討論與交流異?;钴S。實踐證明:適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小組合作探究,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分享學習的快樂。
三、營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把小組合作探究落到實處
小組合作探究是新課改提倡的有效學習方式之一。既需要教師積極發(fā)揮主導作用,又需要學生發(fā)揮主體作用,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適時地把握學習機會,及時把脈學習探究的過程,為學生提供合作的方向,既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又讓學生暢所欲言,力爭把小組合作探究落到實處。
(作者單位 吉林省長春市第一五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