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艷萍
【摘要】面對老師流于常規(guī)的課堂,學生真誠直言,無畏相諫,對老師提出中肯的建議,老師沒有粗暴呵斥,而是努力反思,積極改進教學方法,最終贏得學生的尊重和喜愛。
【關(guān)鍵詞】難忘課堂 課堂反思 改進方法 教無止境
走上三尺講臺已十余載,大多數(shù)課堂教學經(jīng)歷都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記憶模糊,唯獨那一堂課深深銘刻在我的腦海,時時警醒我、鞭策我、激勵我……
那是去年的一節(jié)語文課上學習《陳情表》,按照事先的備課,我詳細地講授著課文中每一處字詞句的含義,學生們則埋頭忙著記筆記。不一會兒,順利地串講完了一段的內(nèi)容,接著讓學生自由梳理內(nèi)容,有不懂的地方提問。頓時,教室里響起一片嗡嗡的讀書聲,學生們一邊讀著原文,一邊對照原文逐句翻譯。我走下講臺來到學生中間。
這時,陳歡舉起了手,我走到她身邊,彎下身:“有問題嗎?哪兒不明白?”陳歡抿著嘴,抬起頭,說:“喻老師,我有個建議。您以后在講文言文時能不能換一種方式?”說完,她用手把眼鏡輕輕往上推了推。我心里咯噔一下,這可是我從教10年來,第一次在課堂上聽到學生對自己的異樣的聲音,如此公開,如此直接,始料未及,但我還是很客氣地問:“為什么呢?你說說看?”也許是受到了我的鼓勵,陳歡眼睛一亮,話匣子打開了,嗓門也大了。“老師,這幾篇文言文你都是一字一詞一句辛辛苦苦地講解,其實,課本中有一些注解,我們配發(fā)的《文言文圖解注譯》還有詳細的文言知識歸納,你這樣講課挺浪費時間的,而且效果還不一定好……” 教室里鴉雀無聲,而陳歡的每一句話都清晰可見,一字一字就像針尖直刺我的心房,我頓時感到60多雙眼睛齊刷刷地盯著我。
是呀,進入新課改以后,我作為一名由初中轉(zhuǎn)教高中的語文教師,深感肩上壓力之大,對待教學不敢有絲毫馬虎。自從高一第一節(jié)課開始,我就跟著老教師聽課,不懂的問題經(jīng)常向同事請教。同時,我還兼任學校的行政工作,白天的瑣事較多,無法安心備課,總是回到家里利用晚上時間查閱資料,認真?zhèn)湔n,熬夜已是家常便飯。同時,我還一直在代課,每天都處在超負荷的運轉(zhuǎn)中。想想往日工作中承受的壓力,加上自身極度的疲憊,那一刻,我心里猶如打翻了五味瓶。我知道學生是善意的,但以這種方式,讓我在眾目睽睽之下接受建議,心里很不是滋味。我的信心頓時一潰千里,一股血涌上心頭,臉不知什么時候也開始發(fā)燙。為了維護那可憐的師道尊嚴,我毫不客氣地反問道:“不這樣教,那你有什么好的辦法?你說給我聽聽!”沒有劍拔弩張的怒斥,但言語中透出一種威嚴。此時,全班肅然。陳歡沒有回答,不知是無法回答,還是感覺到了我不悅的神情不敢回答,她把頭深深地貼近了課桌。那節(jié)課,她再也沒有抬頭看我一眼,而我也在下課鈴聲一響起,就夾著課本,匆匆離開了教室,簡直是狼狽地逃回辦公室。
接下來的幾天,我一直處在“語文課事件”帶來的失敗感和困惑感中。提起文言文,枯燥無味是學生的常感,深奧難懂也是學生的常感。其實,不要說學生,就是作為語文教師的我,也是倍感頭痛的,常常在文言文本身的枯燥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之間糾結(jié)。一堂文言文課上下來,作為教師的我感到短暫,因為不抓緊時間知識點就難以講完;作為學生卻感到漫長,枯燥無味的注解和翻譯真是讓人提不起興趣。
我找到同組的譚明明老師,向她訴說心中的委屈和茫然。譚老師善解人意,她語重心長地說:“小喻,你不要難過,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學生能開誠布公地和你交流,說明學生很信任你。有時,老師把姿態(tài)放低一點反而更能贏得學生的尊敬。高中教學,你才剛起步,相信你一定能教得更好?!?/p>
是啊,自己一直簡單地認為,在高考的指揮棒下,文言文,就是“講透”課本中字詞句的含義及用法,同時讓學生讀熟背透,這就算是完成了文言文課程內(nèi)容的教學任務。于是,我緊緊圍繞高考“指揮棒”,把“串講法”“講解法”奉為圭臬。教學時間久了,覺得得心應手,有時還自我感覺良好。在“強勢”的教師面前,學生只能做知識的接受容器。殊不知,這樣的教學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也違背了文言文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使得教學枯燥乏味。
經(jīng)歷了這一堂課,我經(jīng)常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探究改正方法。學習《春江花月夜》,嘗試開展配樂朗誦表演;學習《項羽之死》,嘗試讓學生討論:項羽在生死抉擇的關(guān)頭,為什么選擇死?這種死有沒有價值;學習《先秦諸子選讀》,嘗試引用《<論語>心得》(于丹)、《孔子是怎樣煉成的》(鮑鵬山)、《向孟子借智慧》(傅佩榮)、《先秦諸子百家爭鳴》(易中天)等文章中的背景故事、野史軼聞;學完《<論語>選讀》,嘗試讓學生以“冬天里,我們讀《論語》”為題寫體會;學習《齊人有一妻一妾》時,嘗試指導學生編排課本劇;學習《<孟子>選讀》,嘗試把社會生活中的熱點話題引入語文課堂。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課堂上學生的思維更活躍了,更愿意參與課堂,勇敢地表達自我,我的教學也越來越受到了學生們的喜歡。
事情已過去,但每當夜深人靜,我獨坐燈下備課的時候,那一幕總是縈繞在心頭。感謝陳歡學生的真誠直言和無畏相諫。相信在從教的路上,這一堂課我將終生銘記,因為,學無止境!教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