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追求德育課教學中的價值

      2013-04-29 14:57:22周大軍
      考試周刊 2013年59期
      關鍵詞:德育課德育價值

      周大軍

      作為一名有責任心和使命感的德育課教師,我經常思考這樣的問題:德育課的育人功能究竟是什么?對這一問題的回答體現本課程教學的價值追求。本文著重從追求德育教學的現實價值——引領體驗和追求德育教學的終極價值,以及和諧發(fā)展兩方面探討德育課教學的價值追求。

      一、追求德育課教學中的現實價值:引領體驗

      學生品德的形成,不是靠一種教導,而是靠一種熏染,是通過體驗感悟和內化,從而進行道德認知和踐行的。因此,圍繞“引領”和“體驗”,或者說,在“引領—體驗”中,德育課教學應注意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引領思想,重視靈魂塑造。

      思想性,是德育課教學最主要和根本的特性。所以,在體驗性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對學生思想的引領和靈魂的塑造,這是一個關系到為祖國和民族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的大問題。一個人的個性可以充分而自由地發(fā)展,但思想和精神,必須有深厚的根基和正確的取向。引領的策略,主要是運用先進的理論、優(yōu)良的傳統文化、社會生活中的好典型等進行正面強化,從而形成學生思想的主流;其次是聯系真實生活,引導學生在體驗中比較,在比較后取舍和選擇。從精神層面審視,未成年人的思想如果沒有根基,沒有主流,沒有向上的沖動和高尚的靈魂,則將會形成一個糟糕而可怕的社會。

      2.激發(fā)感情,重視生命體驗。

      情感,是人們生活、工作和學習中,活躍于內心深處、復雜而美妙的心理現象。激情使人美麗,激情使人獲得和提升智慧。然而,在德育教學中,學生的情感往往處于一種閉鎖狀態(tài),承受著太多的壓抑和無奈,課堂生活單調、沉悶、乏味、程式化。其實,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fā)展,是非常重視人的內心世界的。德育課教師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需要和情感體驗,引導學生關愛自己,關愛自然,重視生命價值,煥發(fā)生命的活力;一定要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使珍愛生命、自尊自信、孝敬父母、尊重他人等成為學生生活的需要,使學生在課堂上體驗到學習的樂趣、生活的多彩和人生的幸福。

      3.聯系實際,重視能力培養(yǎng)。

      人的思想品德是通過對生活的認識和實踐逐步形成的。因此,德育課教學應該聯系社會生活實際和學生生活實際,使學生實際的生活體驗升華為一種追求,轉化為一種積極的思想傾向和良好的行為習慣。而這種有機聯系的過程,正是學生能力形成的過程。時代的特點和課程的本性決定了一個人的本領,不在于掌握知識的多少,而在于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這正是德育課教學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培養(yǎng)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主要是在教學中注意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引領。這是教學的方法價值,也是學生的一項基本能力要求。運用知識的能力,其實就是一種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實踐和創(chuàng)新,因而是一項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這種能力,關鍵是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在透徹理解和熟練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地分析研究和嘗試解決實際問題,包括自身存在的問題。學生具備了這種能力,就能夠把握和保護自己,熱愛自然和保護環(huán)境,在社會生活中理性選擇。

      4.關注問題,重視行為矯正。

      從育人的角度理解德育教學,在某種意義上,對于學生其實就是一種問題的防范。青少年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無論在思想或行為方面,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是正常的。但是教師不能對此視而不見或者熟視無睹,而應關注、研究、引導和防范。比如說,對美好的事物無動于衷,對生活中的弱勢群體毫無同情和憐憫,模仿或嘗試成人社會不良現象,不熱愛勞動、不尊敬師長、不愛學習和思考,不愿意與成年人溝通,沉迷網絡,等等,這些問題或不良的行為習慣,都將嚴重影響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德育課教學應該緊密聯系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引導學生在與社會現實的互動中獲得理想的視野,確定自己的生活目標和信念;引導他們基于社會環(huán)境對各種價值觀念進行比較、反思,從而形成自己的德行品格、思想意識和理想信念;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并努力做一個好人。

      二、追求德育課教學中的終極價值:和諧發(fā)展

      德育課教學,全部活動的終極價值,就是在提高學生成才素質的基礎上,使學生獲得和諧發(fā)展,以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德育課程的思想性、人文性、實踐性、綜合性,使它較之其他課程,更能使學生的發(fā)展體現“和諧”特征。

      1.正確理解和諧發(fā)展的內涵。

      德育課教學最終追求的學生的和諧成長與發(fā)展,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和把握:(1)追求學生的道德素質、心理素質、法律素質的和諧發(fā)展。(2)追求學生的基本素質、個性素質與學科素質的和諧發(fā)展。(3)追求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科學素質、身體素質等方面的和諧發(fā)展。(4)追求學生個體與自然、與他人及整個社會和諧相處;(5)追求學生個體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和諧提升。

      2.實現和諧發(fā)展的途徑。

      建設和諧文化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要加強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發(fā)揮道德模范榜樣作用,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要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完善社會志愿服務體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互愛互助、見義勇為的社會風尚。

      目前的德育教學除了要實現學生的和諧發(fā)展這一價值追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德育課教學是要回歸品德、回歸生活的,所以,我們要充分挖掘現實生活中的有價值的課程資源,豐富教學,活化教學;第二,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fā)展是有規(guī)律的,德育課教學也是有規(guī)律的,我們要努力探索和實施符合這些規(guī)律的課堂教學新模式;第三,真正沖出“應試教育”的桎梏,建立起科學有效的學生思想品德評價體系和德育課教學評價體系。

      三、結語

      在德育教學中,我們應確立以培養(yǎng)問題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為靈魂的自主學習理念,使學生在課堂中自主學習,主動提出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提供給學生充分的思維和自我表現的空間,引導他們利用已有知識,采取各種方式,自己嘗試、探索,真正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猜你喜歡
      德育課德育價值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中國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應用多媒體技術 創(chuàng)新中職德育課
      甘肅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9:38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中職德育課培養(yǎng)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實踐研究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中等職業(yè)學校如何增強德育課教學的針對性
      信息技術在德育課教學中的功能分析
      民勤县| 广德县| 体育| 武宣县| 安龙县| 阿瓦提县| 长海县| 依兰县| 临沧市| 安仁县| 大同市| 新源县| 五寨县| 肥东县| 理塘县| 舟山市| 普宁市| 甘泉县| 双城市| 伊春市| 泌阳县| 织金县| 屏东县| 体育| 庄浪县| 民和| 当涂县| 团风县| 荆州市| 天柱县| 铅山县| 成武县| 黎川县| 阳信县| 青冈县| 当涂县| 阿合奇县| 沅陵县| 边坝县| 景谷| 枣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