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話題回放:
聞香茶人的博客中,《十大名茶是浮云》內(nèi)容認為:所謂“中國十大名茶”的稱謂,是一個查無實據(jù),以訛傳訛的叫法,是一個子虛烏有的民間稱謂,就像安徒生筆下那件皇帝的新裝。各位怎么看?
小編調(diào)查結果:
關于十大名茶的說法,由來已久。但具體到具體茶品卻莫衷一是,各有說道。
比較靠譜的說法有以下幾種:
《解放日報》1999年1月16日刊登的中國十大名茶是:洞庭碧螺春,西湖龍井,安徽祁門紅,六安瓜片,屯溪綠茶,太平猴魁,西坪烏龍茶,云南普洱茶,高山云霧茶等。
美聯(lián)社和《紐約日報》2001年3月26日公布的中國十大名茶是:西湖龍井,黃山毛峰,洞庭碧螺春,蒙頂甘露,信陽毛尖,都勻毛尖,廬山云霧,六安瓜片,安溪鐵觀音,銀毫茉莉花。
《香港文匯報》2002年1月18日公布十大名茶為: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君山銀針,信陽毛尖,安徽祁門紅,六安瓜片,都勻毛尖,武夷巖茶,安溪鐵觀音。
2010上海世博會“中國世博十大名茶”入選名單為:安溪鐵觀音、都勻毛尖、福鼎白茶(太姥銀針)、湖南黑茶、潤思祁門紅茶、天目湖(富子)白茶、武夷巖茶(大紅袍)、西湖龍井、一笑堂六安瓜片、張一元花茶。
除這幾種說法外,號稱自己入圍某次十大名茶的還有:臺灣凍頂烏龍、南京雨花茶、鳳凰水仙等等。如果把這些也算上,中國的十大名茶恐怕要改名叫中國二十大名茶,或者更多才裝得下。
到底中國的十大名茶是哪十個,哪種說法才算權威?來看看讀者們的評說吧。
抑
讀者楊柳清風:
中國十大名茶的評選,一直就沒間斷過。其中有國家各部委組織的,也有民間或商業(yè)團體組織的。個人認為,中國的名茶何止區(qū)區(qū)十種能概括得了的?紅茶只有一個祁門工夫在名茶之列,那世界公認的紅茶鼻祖武夷山的正山小種該排在哪?再比如,武夷巖茶只是個籠統(tǒng)的閩北烏龍的概念,武夷巖茶細分有上百種之多,參與評選的到底是武夷巖茶中的大紅袍還是肉桂、水仙、雀舌?用武夷巖茶這一籠統(tǒng)的茶葉概念與君山銀針等這種明確的單一茶品進行評比,怎么比?
讀者錢小麗:
其實,你只要認真分析一下這所謂的十大名茶的茶品分類就不難發(fā)現(xiàn),哪一種十大名茶的評選都不可能有公信力。首先,這十十大名茶,居然有七、八種都是綠茶!眾所周知,目前比較權威的茶葉分類方法將茶分為白、黃、綠、青、紅、黑六大類。十大名茶里,綠茶就占了80%,這讓剩下的5大茶類搶那兩個名額嗎?其次,十大名茶的評比依據(jù)是什么?評委用西湖龍井和云南普洱進行評比,這兩種茶從樹種到加工,再到品飲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跨類的茶品彼此見比較的意義何在?再次,茶葉的地域性很明顯,各地都有本地產(chǎn)名茶的擁躉,北京認花茶、廣東福建喝烏龍、如果到了云南,喝普洱比一日三餐都重要。某些不負責任或是有利益驅(qū)使的人或部門籠統(tǒng)地評了個十大名茶,其意義何在,又讓那些眷戀家鄉(xiāng)茶的茶客情何以堪?
揚
讀者支建山:
十大名茶的概念雖然容易讓一些不懂茶的人誤入歧途,但“十大名茶”的宣傳確實有正面的意義。比如,一些地方性小茶品,借著十大名茶的敲門磚可以迅速擴大知名度,這比硬性的廣告宣傳效果更明顯,也更便捷。細細觀察如今茶市,你就不難發(fā)現(xiàn),真正在打著“十大名茶”概念推廣的茶品不是西湖龍井、碧螺春、黃山毛峰,而恰恰就是那些在全國市場上知名度不高的小茶品,如都勻毛尖、廬山云霧、富子白茶等。其實這些所謂的“小茶品”在它們的產(chǎn)區(qū)銷量并不低,名字也如雷貫耳,只是全國市場還沒有打開。若是能借個“十大名茶”的力,迅速鋪向全國,何樂而不為呢?
讀者浦城桂花:
十大名茶是一桿旗幟,一座高峰,無論你是否想去關注,它就在那里,揮之不去。與其質(zhì)疑,不如接受,至少它會讓各大茶企趨之若鶩,提升自己的茶葉品質(zhì),向那座高峰看齊。
小編總結:
凡事都有利有弊,十大名茶的正面意義在于它迎合了國人喜歡排座次、愛統(tǒng)計的心理,這讓一些初級茶人對茶有了一定粗淺的認識,也為一些地方茶品的推廣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中國的茶品成千上萬,真正的好茶遠不止十種、百種之多,也不是一個簡單的座次能說明白的。作為茶人,切勿因為自己喜歡的茶位列名茶而沾沾自喜,也不要貶低或另眼相看其他茶品,做到平常心,一如一杯清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