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禮記》祭禮命名解讀

      2013-08-15 00:43:25楊雅麗
      關鍵詞:祭禮社稷祭天

      楊雅麗

      (長江師范學院文學與新聞學院,重慶 408100)

      上古漢語的顯著特征之一,是敘事講究用詞細致有別,同樣大類的事物之下,不同小類的事物有不同命名,同一小類的事物,因個體事物的細小差別而命名不同。

      祭禮產(chǎn)生于遠古時代,先民對自然現(xiàn)象無力探究其緣由,懷著恐懼心理,在主觀臆想中創(chuàng)造了眾多自然神。后來隨著人類對自身生命由來及歸宿的思考,又創(chuàng)造出祖先神。先民懷著對自然神和祖先神的敬畏和對鬼神賜予恩惠的渴望,虔誠地祭拜鬼神?!耙笕俗鹕?,率民以尊神,先鬼而后禮”[1](P1642),在殷人的心中,“神性至尊”。周代“尊禮尚施”,“敬鬼事神而遠之”[1](P1642);在周人看來,祭禮帶上了鮮明的政治功利性,有治理國家和教化人民之功能,故《禮記·祭統(tǒng)》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禮,禮有五經(jīng),莫重于祭?!保?](P1602)雖然在儒家從事社會活動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了“禮崩樂壞”、綱紀潰散的局面,但祭禮仍然是最重要的儀典,因此在《禮記》中祭禮是被記載和闡釋得最多的禮。

      由于祭禮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重要意義,祭禮的內(nèi)容與形式自然非常豐富。再加上漢語敘事方式自身有“用詞細致有別”之特征,因而關于祭禮的命名就非常多。

      一 《禮記·郊特牲》中的祭禮命名

      首先解讀《郊特牲》篇名及篇章的主要內(nèi)容。

      孔穎達疏:“鄭云以其記祭天用骍犢之義也。郊者,祭天之名。用一牛,故曰特牲。”[1](P1444)

      陳澔注引石梁王氏曰:“此篇皆記祭事而雜昏、冠兩段?!保?](P141)

      《郊特牲》主要記述祭禮、婚禮、饗禮、朝覲之禮、畋獵之禮和冠禮。篇名取自篇首三字。祭禮在篇中敘述最多,故以《郊特牲》為例探討《禮記》中祭禮的命名。

      篇中言祭祀,所用命名詞凡十。

      (一)郊

      在《郊特牲》中,表示祭名,指天子祭天之禮,是名詞,詞頻6;指天子于南郊祭天,是動詞,詞頻4。

      《說文》:“距國百里為郊。從邑,交聲?!币曛柑熳佑谀辖技捞熘Y。《郊特牲》曰:“于郊,故謂之‘郊’?!笔且耘e行祭禮之處所而命名。

      1.《郊特牲》:“郊特牲,而社稷大牢。天子適諸侯,諸侯膳用犢;諸侯適天子,天子賜之禮大牢。貴誠之義也。”

      陳澔注:“禮有以少為貴者,故此二者皆貴特牲而賤大牢也。犢未有牝牡之情,故云貴其誠愨?!保?](P141)

      按:此言祭天、祭社稷及天子諸侯往來飲食之禮。謂天子祭天,用一頭公牛;諸侯不得祭天,而可以祭社稷,祭社稷用大牢,大牢謂牛、羊、豬三牲。故云“禮有以少為貴者”。

      2.《郊特牲》:“郊血,大饗腥,三獻爓,一獻熟;至敬不饗味,而貴氣臭也?!?/p>

      按:此言各種祭禮所用禮品之不同?!敖肌敝讣捞??!敖佳保鉃椤凹捞煊蒙?。

      3.《郊特牲》:“郊,所以明天道也?!?/p>

      4.《郊特牲》:“于郊,故謂之‘郊’。牲用骍,尚赤也。用犢,貴誠也。郊之用辛也,周之始郊日以至?!?/p>

      陳澔注:“謂周家始郊祀,適遇冬至,是辛日。自后用冬至后辛日也。”[2](P146)

      按:此論周代舉行郊天祭禮的處所、時間、所用祭牲及郊祭之意義。

      5.《郊特牲》:“卜郊,受命于祖廟,作龜于禰宮,尊祖親考之義也?!?/p>

      孔穎達疏:“郊事既尊,不敢專輒,故先告祖,后乃卜,亦如受命也?!保?](P1453)

      按:此云郊祭的具體禮儀及意義?!安方肌保凑疾方继熘Y舉行的日期和用牲。謂“卜郊”之前,必先告祭祖廟表示受命于祖先。

      (二)社

      《說文》:“社,地主也。從示、土?!洞呵飩鳌?‘共工之子句龍為社神?!吨芏Y》:‘二十五家為社,各樹其土所宜之木?!鄙?,指土地神。相傳共工氏之子后土有功于民,配食于社神。祀社神要設壇主而祭,每年春、秋兩次,以報其承載、長養(yǎng)萬物之德。引申指祭土地神之禮。在《郊特牲》中,表示祭名,謂祭土地神之禮,詞頻5。

      1.《郊特牲》:“社祭土而主陰氣也。君南鄉(xiāng)于北墉下,答陰之義也?!?/p>

      陳澔注:“地秉陰,則社乃陰氣之主。社之主設于壇上北面,而君來北墻下,南向祭之。蓋社不屋,惟立之壇壝而環(huán)之以墻。既地道主陰,故其主北向而君南向?qū)χ??!保?](P145)

      2.《郊特牲》:“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載萬物,天垂象。取財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親地也,故教民美報焉。家主中霤而國主社,示本也。唯為社事,單出里。唯為社田,國人畢作。唯社,丘乘共粢盛,所以報本反始也?!?/p>

      陳澔注:“社事,祭社之事也。二十五家為里,單,盡也。言當祭社之時,一里之人盡出而供給其事,蓋每家一人也。”[2](P145)

      按:以上論社祭之禮的意義。社祭的神主是土地神,是陰氣之主?!暗剌d萬物,天垂象”,人類“取財于地,取法于天”,故“尊天而親地”。社祭旨在“教民美報焉”,所以舉行社祭每家都出一人參加,為祭社神打獵,全城的人都出動,祭祀社神時各基層單位都要供給祭祀用米,以報答地神賜予人類的恩惠?!吧纭笔瞧占坝谌鐣牡募蓝Y,這使得社祭成為一種地方性祭祀,有鮮明的等級化特征。故《禮記·祭法》云:“王為群姓立社曰大社,王自為立社曰王社,諸侯為百姓立社曰國社,諸侯自為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保?](P1589)

      另:在《郊特牲》中有“大社”、“薄社”,皆祀社神之所?!按笊纭笔翘熳蛹赖厣裰??!氨∩纭笔且笕思赖厣裰?。陳澔注:“薄,《書》作亳。薄社于周為喪國之社?!保?](P145)如《郊特牲》:“天子大社必受霜露風雨,以達天地之氣也。是故喪國之社屋之,不受天陽也。薄社北牖,使陰明也?!?/p>

      (三)社稷

      “稷”,是我國古老的糧食作物,即粟。一說為不粘的黍。引申指谷神。“社稷”,本謂土神與谷神,引申指祀土神和谷神之祭禮。《郊特牲》中“社稷”凡一見,指祭名。后“社稷”引申指國家。

      《郊特牲》:“郊特牲,而社稷大牢。”

      按:此指祀谷神和土神之禮,與前文“郊”同謂祭禮。周禮,天子祭天,有郊禮;諸侯不得祭天,可行祭社稷之禮?!栋谆⑼x》曰:“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廣博,不可遍敬也;五谷眾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也;稷,五谷之長,故立稷而祭之也?!奔郎琊⒕哂兄匾亩Y樂教化功能,祭祀時遵循著一定的儀式行禮,“這無疑可以使百姓強化角色意識,明尊卑高下之別,這也是‘禮辨異’之所指”[3](P78)。

      (四)禘

      祭名,宗廟四時祭之一。在《郊特牲》中,春季祭祖廟曰禘,詞頻2。

      (五)嘗

      祭名,宗廟四時祭之一。在《郊特牲》中,秋季祭祖廟曰嘗,詞頻3。

      1.《郊特牲》:“饗、禘有樂,而食、嘗無樂,陰陽之義也?!?/p>

      孔穎達疏:“此一節(jié)論饗、禘、食、嘗有樂無樂之異。饗、禘有樂者,饗謂春饗孤子,禘謂春祭宗廟也,以其在陽時,故有樂。而食、嘗無樂者,食謂秋食耆老,嘗謂秋祭宗廟,以其在陰時,故無樂?!保?](P1446)

      2.《郊特牲》:“故春禘而秋嘗;春饗孤子,秋食耆老,其義一也。”

      按:“禘”、“嘗”皆指宗廟之祭,然季節(jié)不同,稱謂不同:春祭曰“禘”,秋祭曰“嘗”。

      (六)禓

      驅(qū)除強鬼之祭。在《郊特牲》中詞頻1。

      《郊特牲》:“鄉(xiāng)人禓,孔子朝服立于阼,存室神也?!?/p>

      陳澔注:“《論語》‘鄉(xiāng)人儺,朝服而立于阼階’,即此事也。舊說,禓是強鬼之名。鄉(xiāng)人驅(qū)逐此鬼,孔子恐驚廟室之神,故衣朝服立于廟之東階,以存安廟室之神,使神依己而安也。禮,大夫朝服以祭,故用祭服以依神?!保?](P144)

      按:遭橫死之鬼是強鬼,稱為“禓”。詞義引申,驅(qū)除強鬼的祭祀亦稱“禓”。

      (七)祭

      《說文》:“祭,祭祀也。從示,以手持肉。”徐灝箋:“無牲而祭曰薦,薦而加牲曰祭。……渾言則有牲無牲皆曰祭也?!奔漓霑r有牲曰“祭”,后泛指陳設供品向鬼神致敬祈福。在《郊特牲》中,指陳物供奉鬼神,是動詞,詞頻28;指祭禮,是名詞,詞頻7。

      1.《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大報天而主日也?!?/p>

      鄭玄注:“此言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保?](P1452)

      孔穎達疏:“迎長日之至也者,明郊祭用夏正建寅之月,意以二月建卯,春分后日長,今正月建寅,郊祭通而迎此長日之將至?!保?](P1452)

      陳澔注:“至,猶到也。冬至日短極而漸舒,故云迎接長日之至?!保?](P145)

      按:此記周代舉行郊祭的時間及意義。郊祭于冬至日舉行,以迎接白天逐漸變長之日的到來,通過祭禮報答天上的眾神,以日神為主祭之神。

      2.《郊特牲》:“掃地而祭,于其質(zhì)也;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也?!?/p>

      按:此云郊天之禮的細節(jié)及深刻意義。掃地而祭,是崇尚質(zhì)樸,祭器用陶器,是為了彰顯天地之質(zhì)樸。古人認為,“至敬不文”,郊天之禮“以質(zhì)為貴”。

      3.《郊特牲》:“求服其志,不貪其得,故以戰(zhàn)則克,以祭則受福?!?/p>

      4.《郊特牲》:“祭之日,王皮弁以聽祭報,示民嚴上也?!?/p>

      5.《郊特牲》:“祭稱‘孝子’、‘孝孫’,以其義稱也?!?/p>

      (八)蠟

      (九)大蠟

      蠟,祭名,亦稱大蠟。始于伊耆氏時,先民在歲終聚合眾神而祭饗之,表達對萬物之神感恩戴德之意。祭祀對象有先嗇、司嗇、郵表啜、貓、虎、坊、水庸、昆蟲,故又稱八蠟。在《郊特牲》中“大蠟”是名詞,詞頻1;“蠟”表示祭祀名,是名詞,詞頻7,為動詞,表示舉行蠟祭,詞頻2。

      1.《郊特牲》:“天子大蠟八。伊耆氏始為蠟,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p>

      陳澔注:“蠟祭八神:先嗇一,司嗇二,農(nóng)三,郵表啜四,貓虎五,坊六,水庸七,昆蟲八。伊耆氏,堯也。索,求索其神也。”[2](P146)

      2.《郊特牲》:“皮弁素服而祭,素服,送終也。葛帶榛杖,喪殺也。蠟之祭,仁之至,義之盡也。”

      鄭玄注:“送終喪殺,所謂老物也?!保?](P1454)

      孔穎達疏:“素服送終,是仁恩也,故云仁之至。葛帶榛杖,示陰氣喪殺,斷割其理,是義也。故云義之盡也?!保?](P1454)

      按:此謂蠟祭服飾如喪禮服飾及其深刻涵義。謂人類通過蠟祭報答眾神之恩,體現(xiàn)了知恩圖報的“仁”德;又于萬物終老時為其送終,體現(xiàn)了人類道德中的“義”。

      3.《郊特牲》:“八蠟以記四方。四方年不順成,八蠟不通,以謹民財也。順成之方,其蠟乃通,以移民也。既蠟而收,民息已。故既蠟,君子不興功?!?/p>

      按:此記八蠟之祭當視年成之豐歉,謂年成不順不行蠟祭,年成順則行八蠟之禮。在蠟祭之后萬民歇息,為不再興土功。

      (十)祭祀

      在《郊特牲》中用作名詞,指祀鬼神之禮,詞頻1。

      1.《郊特牲》:“祭祀之相,主人自致其敬,盡其嘉,而無與讓也。”

      二、其他篇目中的祭禮命名

      在《禮記》全書里,關于祭祀的稱謂無疑是使用頻率最高的詞群。以下主要分析在同一段文字中對舉出現(xiàn)的祭祀稱謂詞,辨析其表意之不同,考察古人命名時措辭細致有別的特點。

      (一)類——宜——造——祃

      《王制》:“天子將出征,類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禰,祃于所征之地,受命于祖,受成于學?!?/p>

      鄭玄注:“類、宜、造,皆祭名,其禮亡?!保?](P1332)

      孔穎達疏:“此一節(jié)論天子巡守之禮也?!薄邦惡跎系壅?,謂祭告天也。”[1](P1332)

      陳澔注:“祃,行師之祭也?!保?](P70)

      《說文》:“祃,師行所止,恐有慢其神,下而祀之曰祃。從示,馬聲。《周禮》:‘祃于所征之地。’”“祃”,指在軍隊駐扎處祭祀。

      按:“類”、“宜”、“造”、“祃”皆祭禮名,句中為動詞。“上帝”、“社”、“禰”皆所祭之神主,“乎”與之構成介詞短語,引進行為關涉的對象。“所征之地”是祭祀之所,“于”與之構成介詞短語,引進行為處所。同是祭禮稱謂,祭祀對象、方式不同,命名有異。

      (二)礿——禘——嘗——烝

      1.《王制》:“天子、諸侯宗廟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嘗,冬曰烝。”

      鄭玄注:“此蓋夏、殷之祭名。周則改之春曰祠,夏曰礿,以禘為殷祭?!对姟ば⊙拧吩?‘礿祠烝嘗,于公先王?!酥芩臅r祭宗廟之名?!保?](P1335)

      2.《祭統(tǒng)》:“凡祭有四時:春祭曰礿,夏祭曰禘,秋祭曰嘗,冬祭曰烝。礿、禘,陽義也。嘗、烝,陰義也。禘者陽之盛也,嘗者陰之盛也。故曰:莫重于禘、嘗?!?/p>

      鄭玄注:“謂夏、殷時禮也?!保?](P1606)

      按:《王制》、《祭統(tǒng)》所云四時祭禮“礿”、“禘”、“嘗”、“烝”,是夏、殷時廟祭之名,而《詩經(jīng)》所云“礿”、“祠”、“烝”、“嘗”是周代廟祭之名。同是廟祭,季節(jié)不同,命名不同。

      (三)嘗——禘——郊——社

      《曾子問》:“曾子問曰:‘喪有二孤,廟有二主,禮與?’孔子曰:‘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嘗、禘、郊、社,尊無二上?!?/p>

      陳澔注:“二孤、二主,當時有之。曾子疑其非禮,故問。夫子言天猶不得有二日,土猶不得有二王,嘗、禘、郊、社,祭之重者,各有所尊,不可混并而祭之。喪可得有二孤,廟可得有二主乎?非禮明矣!”[2](P103)

      按:此論喪禮不得有兩個喪主,祭禮不得有兩個神主?!皣L”、“禘”、“郊”、“社”皆祭禮稱謂?!敖肌笔羌捞熘Y,“社”是祭地之禮;“嘗”、“禘”是宗廟祭禮,春曰“禘”,秋曰“嘗”。

      (四)祭——薦

      《王制》:“天子社稷皆大牢,諸侯社稷皆少牢,大夫士宗廟之祭,有田則祭,無田則薦。庶人春薦韭,夏薦麥,秋薦黍,冬薦稻。韭以卵,麥以魚,黍以豚,稻以雁。祭天地之牛,角繭栗;宗廟之牛,角握;賓客之牛,角尺?!?/p>

      孔穎達疏:“此一節(jié)論天子、諸侯祭用牲牢,及庶人所薦之物?!薄爸刑锛燃溃炙]新者,以《月令》天子祭廟又薦新?!保?](P1337)

      按:此論天子、諸侯、大夫、士及庶人祭祀所獻之物。言及大夫、士宗廟祭祀時云“有田則祭”,“無田則薦”,可見“祭”與“薦”皆指祭祀,但不同?!疤铩笔恰邦薄钡墓抛?,即狩獵。畋獵獲得禽獸,故獻以肉食,祭有牲血之屬曰“祭”。無畋獵時以黍稻及菜蔬獻之,祭無牲血之屬曰“薦”。

      另:“薦”還可表示“薦新”,即以初熟谷物或時鮮果蔬祭獻。下文曰“庶人春薦韭,夏薦麥,秋薦黍,冬薦稻”,“韭”“麥”“黍”“稻”于成熟時節(jié)被作為“薦新”之物獻給鬼神。獻“韭”“麥”“黍”“稻”皆曰“薦”,因為非肉食,祭獻肉食曰“祭”。

      由于“祭”、“薦”皆有祭祀、祭獻之義,故構成同義復合詞“祭薦”?!抖Y記·雜記下》:“凡侍祭喪者,告賓祭薦而不食?!贝擞浽谑貑手信e行練祥之祭,賓客祭獻脯醢之禮。

      (五)祭——虞——附(祔)——練——祥

      1.《雜記下》:“父母之喪,將祭,而昆弟死,既殯而祭。”

      鄭玄注:“將祭,謂練、祥也?!保?](P1561)

      按:此云父母喪事,將舉行小祥或大祥祭,而這時有已分居的兄弟亡故,就等到死者殯后再舉行小祥或大祥祭。喪祭名,因行禮時間、方式不同而稱謂不同,而“祭”是泛稱。

      2.《雜記下》:“凡喪,小功以上,非虞、附、練、祥,無沐浴。”

      陳澔注:“潔飾所以交神也。故非此四祭,則不沐浴也?!保?](P235)

      按:“虞”、“附”、“練”、“祥”,皆喪禮祭名,因祭祀時間、方式不同命名不同。

      “虞”:亦喪禮祭名,既葬而祭曰虞,有安神之意?!豆攘簜鳌の墓辍?“立主,喪主于虞,吉主于練?!狈蹲?“禮,平旦而葬,日中反而祭,謂之曰虞。”

      “附”:通“祔”,喪祭名?!墩f文》:“祔,后死者合食于先祖。從示,付聲?!笔切滤勒吒郊烙谙茸娴募蓝Y。

      “祥”:有小祥、大祥之分。周年祭稱小祥,兩周年祭稱大祥。“練”,即小祥祭,也稱練祭,是居喪十三個月而舉行的祭奠。

      (六)礿——嘗——烝——社——大蠟——蠟

      《明堂位》:“是故夏礿、秋嘗、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大蠟,天子之祭也。”

      鄭玄注:“省,讀為狝。狝,秋田之名也。春田祀社,秋田祀祊,大蠟,歲十二月索鬼神而祭之?!保?](P1489)

      按:“礿”、“嘗”、“烝”,皆宗廟祭名,分別于夏、秋、冬舉行。大蠟,歲十二月聚合眾神而祭之。此記魯國用天子祭禮,魯國因周公有勛勞于周室而用天子宗廟祭禮。

      (七)禱祠——祭祀

      《曲禮上》:“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

      按:“禱祠”、“祭祀”皆指祭鬼神。二者的區(qū)別是:“禱祠者,因事之祭,祭祀者,常事之祭。”(吳澄《禮記纂言》)

      (八)祭——祊

      《禮記·禮器》:“設祭于堂,為祊乎外?!?/p>

      鄭玄注:“祊祭,明日之繹祭也。謂之祊者,于廟門之旁,因名焉。”[1](P1441)

      按:“祭”是泛稱。“祊”指于廟門旁舉行祭禮。在《禮記》中,“祊”還指宗廟門旁設祭的地方。如《郊特牲》:“索祭祝于祊,不知神之所在,于彼乎?于此乎?或諸遠人乎?祭于祊,尚曰求諸遠者與?祊之為言倞也,肵之為言敬也。”鄭玄注:“索,求神也。廟門曰祊?!保?](P1457)

      先民通過給世間萬物命名建立了“語言”和“存在”之間權威性的對應關系[4](P68),“一個時代、一個地域、一個民族的所有命名匯集在一起,構成一個整體”,能夠折射出該民族在特定地域和特定時代所創(chuàng)造的文化的“整體風貌”[5](P68)。祭禮命名是中華文明“命名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禮記》祭禮命名之語境中,對于天子、諸侯等為政者來說,祭禮是其合法性“獲得的途徑”,是其政權“鞏固的措施”和“宣示的手段”;祭祀文化彌漫于社會政治和世俗生活之一切領域,統(tǒng)治者通過各類祭祀活動“建立與各種神靈、大地山川的隱秘的、神意的關聯(lián),從而獲得對土地、人民的合法支配權”[6](P95)。盡管語言處于永無止境的變化中,但“最初的命名人”已將文化基因注入了“原始詞語”[4](P68),祭禮命名承載著古老而生命綿長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

      [1] 清.阮元???十三經(jīng)注疏·禮記正義[M].北京:中華書局,1980.

      [2] 元.陳澔.禮記集說[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 李小萍、劉方玲.國家祭祀與基層社會的溝通:一個縣志祀典的考察[J].農(nóng)業(yè)考古,2012(4).

      [4] 鄭宇.“經(jīng)典細讀”與文化認知力的培養(yǎng):以《圣經(jīng)》為例[J].讀與寫雜志,2012(6).

      [5] 馬鳴春.略論命名與語言、民俗、文化及其它學科的關系[J].石河子大學學報,2004(4).

      [6] 喬清舉.論儒家的祭祀文化及其生態(tài)意義[J].現(xiàn)代哲學,2012(4).

      猜你喜歡
      祭禮社稷祭天
      中國水墨人物畫的自省與自覺——從方增先的《祭天》談起
      國畫家(2022年1期)2022-03-29 01:19:38
      頂流CP,總有一個要“祭天”?
      世紀人物(2021年9期)2021-09-15 12:40:06
      細說韓國中秋節(jié)和春節(jié)祭祀供桌上的文化
      鋒繪(2019年7期)2019-09-16 07:35:21
      說祭禮之“尸”
      文教資料(2019年36期)2019-04-21 08:52:35
      觀俊鹿之小體 察文化之大形
      科教導刊(2018年21期)2018-11-09 11:59:38
      直道與匈奴“祭天金人”
      社會科學(2017年6期)2017-06-10 20:35:55
      金代皇家宗廟祭禮研究
      鮮卑族的崇山與祭天
      立晉社稷與魏晉嬗代
      黑龍江史志(2015年5期)2015-11-07 08:25:22
      清代宗族祭禮中反映的宗族制特點
      长寿区| 滕州市| 弥勒县| 屏山县| 胶州市| 新郑市| 本溪市| 虹口区| 广东省| 新余市| 临安市| 克山县| 福建省| 阜宁县| 屏山县| 双峰县| 沙雅县| 上思县| 广南县| 平阳县| 新乐市| 扶风县| 依安县| 东阿县| 读书| 天镇县| 玉山县| 娄底市| 方正县| 湾仔区| 辽阳市| 大兴区| 互助| 谢通门县| 上栗县| 南和县| 古交市| 习水县| 涞水县| 贵溪市| 苍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