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寧 曹寶花
當前醫(yī)療單位對護理專業(yè)本科畢業(yè)生的要求之一是應具有較好的科研能力,因此作為一名在校護理本科生,在掌握科研基本理論的同時,還應加強科研實踐能力的訓練。大學三年級下學期,我系為本科生開設《護理科研》課程,并開展基于能力提升的科研實踐培訓,對于提高學生思維水平和科研實踐能力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筆者從本科護理專業(yè)學生的角度談幾點學習《護理科研》的體會?,F(xiàn)報道如下。
《護理科研》課程共計30學時,于2012年春季學期開設,每周2學時或4學時。該課程采用班級授課、小組討論等教學方式,在課余時間開展文獻檢索和閱讀、相關(guān)綜述撰寫、選題和科研設計的實踐等活動,并在課堂上進行選題與設計方案的匯報。
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最深的是對科研實踐能力的幫助和提升。老師在授課時特別注重學生科研實踐能力的提升,在學習護理科研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給予學生較為系統(tǒng)的科研實踐培訓。具體培訓分為兩個階段,即:學習階段,按照護理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過文獻檢索,尋找可以研究的護理問題,確立科研選題,撰寫文獻綜述,形成一份較為完善的科研課題設計方案;臨床實習階段,以科研設計方案為藍本,進行具體的科研實踐,最終完成課題的相關(guān)研究,并撰寫相關(guān)論文,畢業(yè)前完成論文答辯。目前,已完成了第一階段的科研實踐培訓。
在學習中從問題入手,有針對性地探索及運用理論知識,感性認識科研。通過護理科研的學習,初步學會了科研選題和方案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同時也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科研協(xié)作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等。
3.1 促進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自主學習能力是指學生自行確定學習目標,并根據(jù)該目標利用客觀資源進行學習的能力[1]。授課老師在完成相關(guān)理論知識的講授后,由學生自主完成研究課題、科研設計方案的選擇。其主要過程為:查閱及整理文獻資料—科研選題—選題匯報—科研設計—科研設計匯報—科研活動實施。自主學習貫穿于科研活動的整個過程,為今后獨立開展科研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3.2 促進小組合作學習能力的提升 國外學者的研究均表明,合作學習是提高護理研究課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2]。課堂上,按照事先劃分的4個小組對同一問題進行討論并對問題提出質(zhì)疑。通過師生互動、同學互助的團隊合作學習方式對科研文獻進行客觀、嚴謹、科學的查閱與研究。在對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后,每小組推選1名同學以幻燈形式完成課堂匯報,匯報結(jié)束后由小組其他成員予以補充完善,同時也可對有爭議的問題提出不同的觀點與看法,并提出合理的建議。合作學習,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了團隊合作精神和交流溝通能力[3]。同時,對于平時不愛發(fā)言、參加活動不積極的同學而言,更能樹立其自信心,增加其主動參與、積極參與的自覺性,對提高團結(jié)協(xié)作能力起到了促進作用。
3.3 促進科研興趣和積極性的提升 在科研學習中,我們已熟悉科研步驟及科研方法的相關(guān)知識。通過前期的小組交流討論,形成了自己的科研選題與思路,也培養(yǎng)了小組成員間的團結(jié)協(xié)作能力,有利于科研問題的進一步分析與解決。通過大量文獻的閱讀與思考,使同學們對自選課題的興趣更加濃厚。但是,在科研選題與設計中難免會遇到困難,在實地調(diào)查中也會遇到來自受試者與調(diào)查者的不理解。而作為研究者,必須正視困難與挫折,以良好的心態(tài)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在問題與困難解決后,同學們自身的科研積極性得以提高,有信心、有決心投入到下一步的科研工作中。
3.4 促進評判性思維能力的提高 評判性思維是個體在復雜的情景中,能靈活地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對問題及其解決方法進行選擇、識別、假設,在反思基礎上分析、推理,做出合理判斷和正確取舍的高級思維方法及形式[4]。在《護理科研》選題中,能及時根據(jù)課上老師所講的主要內(nèi)容加以充分的理解與記憶,對所選課題進行有效的判別與診斷,充分考慮選題的科學性、價值性、創(chuàng)新性與可行性,將評判性思維靈活運用于科研選題之中,使所選課題符合上述要求。將評判性思維運用到科研選題這一過程中,使同學們學有所獲、學有所長、學有所感,增強了同學們科研活動的自信心,同時更提高了學習科研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4.1 建議早期開設護理科研課程 現(xiàn)課程安排為大學三年級春季學期開設,建議將此課程提至二年級秋季學期開設,使學生盡早掌握科研學習的相關(guān)知識與技巧,達到早期接觸科研,早期開展科研活動的目的。
4.2 建議使用PBL方法進行教學 PBL教學法(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方法),其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啟發(fā)式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重點[5]。黃晶等[6]對在校三屆護理本科生進行了有關(guān)PBL教學方法的調(diào)查分析,結(jié)果表明實施PBL教學法以來,學生對課程實施總體質(zhì)量評價優(yōu)良率為92.9%,學生科研熱情也有所高漲。通過PBL教學法,可以自行查閱文獻,并與其他小組成員共同解決面臨的問題,激發(fā)科研興趣,加深科研學習的印象,有利于學生科研選題、科研設計、文獻檢索等能力的提高。
通過對《護理科研》的學習,使自身自主學習能力、小組合作能力、知識運用能力和科研實踐能力等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這對即將到來的臨床實習與今后的護理崗位工作均有較大的指導意義。作為即將進入臨床實習工作的學生來說,《護理科研》的學習僅僅是一個開始。在今后通往科研的道路上,需要憑借自己豐富的科研經(jīng)驗與知識投入到護理科研活動中去,做一名優(yōu)秀合格的、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的高素質(zhì)護士。
[1] 劉 霖,袁長蓉,陳曉英,等.淺析《護理科研》教學與提高護理人員自主學習能力的關(guān)系[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7,24(5):92-93.
[2] Stiles AS,Johnson RK,Trigg BK,et al.Cooperative learning:the ugly,the bad,and the good.Nurse Educ,2004,29(3):97 -98.
[3] 張 琪,曾鐵英,陳 英,等.小組合作學習在護理本科生科研評價能力培養(yǎng)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1,26(8):70-72.
[4] 萬 衡,李小明,胡檸杉,等.護理本科生評判性思維能力方法的培養(yǎng)[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8,35(3):411.
[5] 王愛平,代 穎.PBL教學法對護理本科專業(yè)課教育環(huán)境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06,21(22):1 -3.
[6] 黃 晶,袁長蓉,陳曉英,等.PBL教學法在本科生《護理科研》課程教學中的運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7,24(4):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