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文
江澤民同志指出:“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上海提出實現(xiàn)“四個率先”、“創(chuàng)新驅動”。俞正聲同志在上海市第十次黨代會報告中指出:加快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彰顯海派文化特色,顯著增強上海文化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上海大學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倫新指出海派文化的特點是吸納百川、善于揚棄、追求卓越、勇于創(chuàng)新??梢姡{、揚棄、追求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性是海派文化的根本屬性。
海派學校體育文化作為海派文化的一個重要分支,歷來就不乏敢為天下先的創(chuàng)新之舉,對于全國學校體育的發(fā)展產生過巨大影響。例如:1979年上海崇明中學的體育加試為1981年后在全國廣泛開展這一制度開了好頭,2001年上海市人大通過的《上海市中小學生傷害事故處理條例》為2002年教育部頒布的《學生意外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埋下伏筆,上海一期課改的良好基礎,為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啟動的全國課改提供了寶貴經驗。
本文僅以深受中小學生喜愛、列入《體育與健身課程標準》基本內容Ⅰ的籃球項目為例,從實證角度研究海派學校體育文化的創(chuàng)新性。
據統(tǒng)計,在中小學有97%的學校的籃球器具是不適宜的,其中53%的學校使用成人球,99%的學校使用成人籃球架和球場;在中學全部使用成人器具。即使是所謂的少年籃球(初中用)、兒童籃球(小學用),其成人化依然非常嚴重(見表1)。
表1 成人與少兒籃球器材、場地規(guī)格Table I Size of the Basketball Equipment and Court for the Adults and Juveniles
從表1可以看出:初中少年、小學兒童籃球的籃圈高度、球周長、球重量、球場大小分別為成人規(guī)格的100%、97%、93%、100%和100%、87%、80%、100%,少兒打的實質上是成人籃球,“成人化”是少兒籃球的最大誤區(qū)!中小學生正值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有著與成人不同的身心特征。如果不符合其特點的籃球器材、場地長期作用于他們身上,是不利于其健康成長的。據江蘇“小學籃球適宜形式研究組”的研究,成人球對于成人和對小學五年級兒童的負荷對比約差3倍。如果按比例轉換,相當于成人用3 kg重、3.5尺半周長的籃球,在78 m長的球場上,投4 m高的籃圈??梢钥隙ǖ卣f,這樣的負荷成人也是難以承受的。這樣不符合學生特點的籃球器材、場地是難以發(fā)展學生的身體,增強學生體質的。相反,如果球的大小和重量、籃圈高度與少兒支撐運動器官的發(fā)育水平不相適應,就有可能導致運動損傷;有時甚至由于重量過大會拉傷肌肉,運動強度過大會損傷內臟,對學生肌體造成顯性和隱性的損傷。從掌握“三基”角度來看,籃球器材和場地同樣作用重大。如籃球的傳球、投籃等技術,其最后的出手動作都需要腕指發(fā)力、小肌肉群精細調節(jié),如果使用不適宜的籃球器具,就難以掌握正確的傳投姿勢;同時在過大的場地上傳投也容易出現(xiàn)錯誤動作。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越是在年齡小和最初學習時掌握的運動技術越是難以改變。成人化的器材場地會使少兒從小形成錯誤的動力定型,導致不正確的運動技能,從而不利于其終身體育的發(fā)展。球場過大、籃圈過高、籃球過重還會使少兒在球場盲目奔跑后投球不中甚至碰不到籃圈而身體疲憊、情緒低落,從而對籃球運動喪失信心和興趣。
所以,在學生體質健康不容樂觀、三大球項目亟需振興的背景下,立足上海本地,創(chuàng)新改造成人化的初中少年、小學兒童籃球器材、場地,已成為時代所需。同時,本研究對上?!案咧畜w育專項化”的實施、體育與健身課程標準內容的完善亦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3.1.1 理論推導
3.1.1.1 球場大小
對于成人,由于其場地長度與步長之間、場地的長度與寬度之間都存在著和諧的比例關系,故成人可以負荷適宜地從事籃球運動。如果少兒也采用場地長度與步長之間、長度與寬度之間有著和諧比例關系的籃球場地,其亦能負荷適宜地從事籃球運動。成人場地長、寬已知,其長度與寬度之間和諧的比例關系為1.87(28/15);成人與少兒的步長可以測出,通過場地長與步長、場地長與寬之間的和諧比例關系可以算出少兒籃球場地的大小。
3.1.1.2 籃圈高度
對于成人來說,適宜的籃高是成人跳起后手指與籃圈之間存在著一個和諧的高度差值。此高度適合于成人用成人球規(guī)范地完成投籃等技術。如果少兒也采用適宜籃球,在跳起后手指與籃圈之間存在同樣的和諧高度,也應該能規(guī)范地完成籃球技術。成人籃高已知,成人與少兒助跑摸高值可以測出,通過和諧高度(籃高—助跑摸高)可以算出少兒籃高。
3.1.1.3 球周長與重量
對于成人籃球,由于其重量與面積間、球面積與成人手掌大小間都存在著和諧的比例關系,故成人易產生規(guī)范的技術動作。如果少兒也采用適合他們的重量與面積間、球面積與少兒手掌大小間有和諧比例關系的籃球,其那少兒的技術動作也應該是規(guī)范的。如果把手看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通過測量手長與手寬可以算出手面積(手長×手寬);成人的球周長已知,通過球周長可以算出球半徑(11.927~12.42cm),通過球半徑可以算出球面積(1786.7~1937.5cm2),通過球面積與手面積間的和諧比例關系可以算出少兒球周長。成人的球重量已知,通過球重量與面積間和諧的比例關系(0.317~0.336)可以算出少兒球重量。
3.1.2 指標測算
3.1.2.1 步數與步長
本文通過勻速跑完28 m長的成人球場所需步數來計算步長,結果見表2。
表2 成人與少兒步數及步長均值統(tǒng)計表Table II Average Value of the Number and Length of the Steps of the Adults and Juveniles
從表2可以算出,場地長度與步長之間的和諧比例關系為16(28/1.75)。
3.1.2.2 助跑摸高
成人與少兒助跑摸高測量結果見表3。
表3 成人與少兒助跑摸高均值統(tǒng)計表Table III Average Value of the Runup Height Touch of the Adults and Juveniles
從表3可以算出,和諧高度的差值為23.9 cm(305-281.1)。
3.1.2.3 手長與手寬
成人與少兒手長、手寬測量及手面積計算結果見表4。
從表4可以算出,球面積與手面積間的和諧比例關系為 12.016~13.03[(1786.7-1937.5 )/148.70]。
表4 成人與少兒手長、手寬及面積均值統(tǒng)計表Table IV Average Value of Hand Length, Hand Breadth and Hand Area of the Adults and Juveniles
3.1.3具體規(guī)格
3.1.3.1 球場大小與籃高
初中籃球場地的長度為24 m(1.49×16),寬度為13 m(24/1.87);
小學籃球場地的長度為20 m(1.28×16),寬度為11 m(20/1.87)。初中籃圈高度為270 cm(245.8+23.9)。小學籃圈高度為235 cm(211.4+23.9)。
3.1.3.2 籃球周長與重量
初中籃球周長為69.5 cm(2×3.14×11.07)或72.5 cm(2×3.14×11.53)。
小學籃球周長為64.5 cm(2×3.14×10.285)或67 cm(2×3.14×10.705)。
初中籃球重量為490 g(1539.73×0.317)或560 g(453.6581×1.342)。
小學籃球重量為420 g(1328.4888×0.317)或480 g(1439.3584×0.336)。
3.2.4 簡易場地
由于上海中心城區(qū)不少小學的場地較小,又肩負著全民健身場地開放的重任。所以,有條件的小學或正規(guī)比賽可使用上述標準小學籃球場地規(guī)格,條件不具備的學校可使用簡易場地,即將一片成人球場橫向分為兩片兒童球場(長度為15 m,不設中線),進行教學或非正規(guī)比賽。這樣,兼顧了成人與兒童并用。
在器材、場地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遵從運動技能遷移理論(一種運動技能的學習對另一種運動技能學習的影響,已經掌握的技能對學習新技能的積極影響叫正遷移),確定籃球技(戰(zhàn))術的教學順序(見表5)。
表5 籃球技(戰(zhàn))術遷移種類及教學順序Table V Categories of Basketball Technique & Tactics Migration and Teaching Order
同時,依據建國后頒布的《小學體育教學大綱》及《中學體育教學大綱》中有關籃球教學內容,《全國青少年兒童籃球教學訓練大綱》中啟蒙組(7~8歲)、兒童乙組(9~10歲)、兒童甲組(11~12歲)、少年乙組(13~15歲)的“訓練內容綱要”;借鑒耿培新主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與季瀏主編的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教材中有關籃球技戰(zhàn)術的教學內容;并結合少兒的肌肉特點(隨年齡的增長,有機物增多,水分減少,肌纖維不斷增粗,肌肉重量不斷增加,肌力也不斷增長)與籃球技術的關系(運球不需要依靠兒童自身的力量克服球本身的重力、傳接球需要依靠兒童自身的力量半克服球本身的重力、投籃需要依靠兒童自身的力量全克服球本身的重力),構建上海市中小學籃球教學內容體系(見表6)。
從表6可以看出,小學階段主要學習籃球基本進攻技術,初中階段預初主要復習小學階段的基本技術及其組合運用,初一至初三主要學習進攻基礎配合、防守技術及其基礎配合,并在半場三對三比賽中運用所學技戰(zhàn)術;高中階段主要學習全隊戰(zhàn)術(半場人盯人攻防、區(qū)域聯(lián)防攻防)與快攻,并在全場五對五比賽鞏固所學技戰(zhàn)術。
4.1.1 實驗地點與時間
地點在長寧區(qū)西郊學校,時間約為小學4周、初中11周、高中13周。
4.1.2 實驗對象與分組
實驗對象為該校1~12年級普通學生,每個年級隨機抽取一個班為實驗組,其中1~12各年級實驗組人數分別為27、26、40、38、42、35、36、38、36、24、25、23 人。
4.1.3 實驗教學的組織
首先對各年級任課體育教師進行相關培訓,令其熟悉所使用的器材場地(小學與初中見創(chuàng)新規(guī)格、高中采用成人規(guī)格)及所教授的籃球技戰(zhàn)術(見表7);二年級及以上各年級在學習本年級教學內容之前,先要補學低年級學習的籃球教學內容;各年級教學在體育課上隨堂進行。
4.1.4 實驗效果的測評
實驗組采用前測與后測,通過現(xiàn)場拍攝錄像對學生籃球技戰(zhàn)術的掌握情況進行測試,然后請3位籃球專家對錄像測試結果進行評分,每位學生的得分皆取自3位專家的均值。測試內容主要為各年級所學的籃球技、戰(zhàn)術,其中小學1~5年級主要對籃球運、傳、投、突等基本技術進行測試,6年級預初主要對籃球基本技術的組合進行測試,初中7~9年級主要通過半場三對三籃球比賽測試所學基礎配合,高中階段主要通過全場五對五比賽測試所學全隊配合。同時,還在實驗前、后發(fā)放興趣問卷,了解學生的籃球興趣情況。
表6 上海市中小學籃球教學內容體系Table VI Basketball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in Shanghai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表7 各年級實驗前、后籃球運動技能測評結果對比表Table VII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esults of Basketball Skill Tests of the Different Grades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4.2.1 籃球技能
實驗前、后,各年級學生籃球運動技能的測評結果見表7。
從表7可以看出,各年級學生實驗后測評分均值皆大于實驗前測,且均值的差異具有高度顯著性(P<0.01)。說明采用創(chuàng)新后的器材場地,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可較為規(guī)范地掌握所學技戰(zhàn)術。
4.2.2 籃球興趣
實驗前、后,各年級學生籃球興趣問卷得分結果見表8。
表8 各年級實驗前、后籃球興趣問卷得分結果對比表Table VIII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cores of the Basketball Interest Questionnaire of the Different Grades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創(chuàng)新性是海派文化的根本屬性。上海市初中、小學籃球器材、場地的成人化較為嚴重,亟待創(chuàng)新改造。創(chuàng)新的措施為依據少兒手長與手寬、助跑摸高、步長等指標測算出初中籃球周長和重量(69.5 ~72.5 cm、490 ~560 g)、籃圈高度(270 cm)、球場長寬(24 m、13 m)與小學籃球周長重量(64.5 ~67 cm、420~480 g)、籃圈高度(235 cm)、球場長寬(20 m、11 m)。籃球器材、場地的創(chuàng)新可帶來教學內容體系的創(chuàng)新,且學生使用創(chuàng)新的籃球器材、場地可較為規(guī)范地掌握籃球基本技戰(zhàn)術,并對所學籃球內容產生興趣。
本文研究的初中、小學籃球器材規(guī)格已作為國家標準于2005年經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fā)布(標準編號:GB/T19851-2005),同年10月經教育部辦公廳頒布實施。
[1] 茅鵬,王家宏.關于“小學籃球適宜形式”的研究[J].體育科學,1987 (2):33-35.
[2] 王家宏,茅鵬.關于兒童、少年籃球適宜形式的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1997 (11-12):44-47.
[3] 張元文.小籃球對10~12歲兒童籃球技術規(guī)范化影響的教學實驗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1.
[4] 張元文,葉瑋瑋.上海市兒童籃球跳投技術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中國體育教練員, 2003(2):14-15.
[5] 張元文,楊再淮.上海市兒童籃球技術現(xiàn)狀與對策[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3(5):40-42.
[6] 張元文,王家宏.中、小學籃球器材和場地規(guī)格國家標準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6(3):80-85.
[7] 張元文.少兒籃球適宜教學體系的研究[D].蘇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
[8] 張元文. 按國家器材標準安排少兒籃球教學內容探討[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8(1):74-78.
[9] 張元文.小學籃球校本課程[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
[10] 楊云淞.按國家器材標準重新構建上海市中小學籃球教學內容體系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11] 付艷麗.基于國標器材與最新規(guī)則的上海市少兒籃球比賽場地改造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2.
[12] 小學體育器材和場地第四部分:籃球[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5:1
[13] 教體藝廳.教育部辦公廳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小學體育器材和場地》國家標準有關問題的通知[J].中國學校體育,20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