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引兄
摘 要: 課堂教學是預設與生成,在思想品德教學中,首先,要精心預設,促進生成;第二,要創(chuàng)設情境,催化生成;第三,要彈性預設,使之動態(tài)生成;第四,要隨堂捕捉契機,及時生成;最后,教師要靈活駕馭教材,整合資源,有效生成。
關鍵詞: 思想品德教學 預設 生成
課堂教學是預設與生成、封閉與開放的矛盾統(tǒng)一體,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預設是手段,生成是目的。教學需要生成,也需要預設,有效的生成離不開精心的預設,而精心的預設必須通過課堂生成實現(xiàn)價值?!端计贰氛n的預設與生成是課堂教學的序曲,它體現(xiàn)了品德教育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特點,但不能刻意追求預設,應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讓學生在某一主題下充分參與、體驗,在自己回味、體驗、感悟生活的過程中學會做人、做事,通過這些活動達到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的目的。
一、精心預設,促進生成
準確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學生,有效開發(fā)資源,是進行教學預設的重點,也是促進課堂動態(tài)生成的邏輯起點。沒有預設就沒有秩序,沒有預設就沒有規(guī)范,沒有預設就沒有確定性。教師預設不僅包括對教材的解讀,對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的設計,還包括對課堂教學可能產(chǎn)生的走向,學生的原有的知識結構,學生在交流中可能出現(xiàn)的偏差,課堂上可能發(fā)生的影響教學進度與目標達成的其他變數(shù)等因素的預先思考與相關的應變策略。
例如,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認識自我第三課《珍愛生命》,除教材書編排的圖片、主題文、旁白、小資料對話外,教師還設計了一組幻燈片,學?;ㄆ岳锏囊恢瓯煌瑢W折斷的花枝,正在向同學哭訴他的不幸遭遇,并向同學們求救。教師通過這組圖片中的一些對話,讓學生懂得學校的花圃為我們的學習和學校的環(huán)境起到了美化作用,懂得植物和人一樣,都是獨立的生命體,要相互關愛,應當珍愛他們、珍愛生命、肯定生命、尊重生命。這組圖片使學生認識到,保護動植物,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教師備課時必須充分考慮出現(xiàn)哪種情況,每種情況應如何處理,并事先做出相應的安排,但教案不應是僵化不變的,而應該給學生留足自主自由思維的空間。
二、創(chuàng)設情境,催化生成
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在愉悅的教學氛圍中陶冶情操,凈化心靈,接受道德形象的熏陶感染。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是學生孕育道德情感的土壤。教師依據(jù)學生的心理特征、年齡特點和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把學生引入情境,導入新課,揭示主題,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使他們很快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因此,教師只有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才會在課堂上催化生成。
三、彈性預設,動態(tài)生成
蘇霍娒林斯基曾說:“教育的技巧并不存在于能遇見到所有細節(jié),在于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中作出相應的變動。”教學設計時,教師應當樹立預設迎接偶發(fā)事態(tài)的心態(tài)。教師要預設課堂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與應對策略,根據(jù)自己了解的學生水平、思維特征等情況預先設計的預案,充分預想課堂中可能出現(xiàn)的每一個問題,只有這樣設計課堂教學,才不會在課堂中手足無措。
例如,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相親相愛一家人第一課《愛在屋檐下》,大家都在夸自己的爸爸媽媽怎樣工作,怎樣關愛自己,怎樣為自己付出了許多辛苦,自己要如何敬愛自己的父母,一位學生突然說:“我恨我的爸爸媽媽!”同學們一下子安靜了。原來這位學生兩歲時,父母離異后就雙雙外出,后來都在外地建立了家庭,再沒有管過他,他是由奶奶一手帶大的。我走了過去,輕輕地撫摸著這位學生的頭說:“那么,你現(xiàn)在就說一說你的奶奶吧?!碑斶@位學生夸完自己的奶奶后,老師把學生的頭攬在自己的懷里,親切地說:“孩子以后可以把我當成你的媽媽,有什么困難,有什么委屈,你都可以找我說,好嗎?”這時,全班響起了熱烈掌聲。
四、捕捉契機,及時生成
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是一個個極具個性化的頭腦。教學是一次次活躍思維的碰撞。好的課堂應該是靈動的和充滿變數(shù)的,在課堂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不曾預設的精彩,教師應及時捕捉,讓它成為教育教學的契機,而不是夜空中的一顆流星。教師要啟動課堂教學機智,及時進行教學即興預設,促進教學的進一步生成。
五、整合資源,有效生成
新課程呼喚智慧型教師,需要教師靈活駕馭教材,教師與教材之間要形成同構與異構的關系。
例如: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權利義務伴我行”第一課《國家的主人廣泛的權力》,由于教材呈現(xiàn)的主體和畫面離學生生活的環(huán)境比較遠,教師對教材做了學習資源的開發(fā),尋求教科書與學生生活的結合點。教師播放了學校班級選舉班長、生活委員等班干部的畫面,并及時開展作為班集體的主人和所擁有的權力的討論,進而拓展到課本上關于國家的主人、廣泛的權力的討論,使學生明白作為國家的主人所擁有的權利及所要承擔的責任。以生活為本,從教材走向教材,是建立在對文本深入的解讀和對學生準確的分析之上的。有效的生成是教師預約的精彩,是學生主動的建構,是課堂動態(tài)的平衡,是富有靈性的召喚。在預設與生成的理念下,經(jīng)教師的精心預設引發(fā)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以教師不斷反思實現(xiàn)專業(yè)化成長,一定會實現(xiàn)師生生命在課堂中的真正涌動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