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娟
摘 要: 現(xiàn)代體育教育重視學生人格的培養(yǎng)和塑造,突出學生身心健康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發(fā)揮引導作用,用賞識的激勵性語言讓學生有體育學習的主體意識,提高體育活動參與興趣,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獲得身體和素養(yǎng)的提升。
關鍵詞: 小學體育 課堂教學 語言激勵 快樂體育
為增進小學生對體育知識的了解,增強小學生的身體運動能力;緩解小學生在長時間的腦力課程中神經的壓力,達到腦力與體力活動相結合的目的。小學體育教師在課堂上要用好體育教學語言,這關系學生的身心良性發(fā)展,所以小學體育教師運用好語言激勵學生十分必要。
一、小學體育教師的語言運用方式
語言是交流的工具,是課堂教學中一種互動的需要。老師有一定的教學語言藝術和運用能力,才能很好地組織和營造課堂教學活動氛圍。
1.教師課堂教學語言要簡潔規(guī)范性
體育課程教學特別是對于小學生體育課程教學具有開放的特性,盡可能多地把時間給學生自己,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和鍛煉。所以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多地把時間放在學生的自由鍛煉之中,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語言要盡可能簡潔規(guī)范,做到通俗易懂。如小學生體育課程的時間為45分鐘,體育教師要至少保留30分鐘時間讓學生進行自由鍛煉,剩下15分鐘一半可以集合隊伍,對小學生進行課前和課后的指導和總結,另一半可以用來示范講解教學中的動作和運動技巧,以及對學生動作或技巧的修正和鞏固。
小學體育教師的語言還應體現(xiàn)其規(guī)范性,包括教師對于普通話的掌握和專業(yè)術語的使用。當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發(fā)表講話或組織、指揮隊伍時,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專業(yè)的術語應用十分必要;規(guī)范性的語言是教師和學生進行正常交流的基礎,而專業(yè)術語的準確和標準化則是保障教學正常進行的指向標。
2.教師教學語言要有針對性與啟發(fā)性
“因材施教”是我國古代沿用至今日的偉大教育方針,在小學生體育教學中要努力運用好,在對不同的學生、年級和運動項目運用上要有針對性,了解和掌握不同的個人、年級和體育項目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式和語言,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理解教師所要講述的內容。例如同樣的體育運動“籃球”,在對高年級小學生進行講述和教學時可能比較容易,對“三步上籃”及帶球運球方面,學生也很容易上手,但對一二年級的小學生進行這些教學時可能他們就比較難上手,這就需要體育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教師要運用啟發(fā)語言,學生因為其智力和其他方面仍然處于初始階段,所以對于太理性和敘述性的語言理解能力不是很強,在體育課程教學中就要運用具有啟發(fā)性的語言正確引導和輔助學生展開思維,對教學加以理解。
3.教師課堂教學語言要具有鼓勵性
在小學生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合理運用語言有其重要性,小學生正在逐步進入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校和教育方面的很多事都處于懵懂階段,所以教師的影響對學生具有深刻和長遠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多說鼓勵的話,對學生所犯的錯誤要盡可能諒解,不要因為學生的失誤而惡語相對和嚴厲訓斥,要運用正當?shù)恼Z言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的缺點或不足。如體育教學中進行賽跑時,由于小學生對于體育技巧掌握較少,身體協(xié)調能力不強,在跑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跌倒情況,甚至可能把其他學生絆倒,這時體育教師要及時跑過去將跌倒的學生扶起,對于剛開始跌倒的學生要注意鼓勵,并附之一些相應的安撫動作,幫助他拍打身上的塵土等,讓他不要著急,注意跑步過程中的動作要領。對被其絆倒的學生也要努力勸說,說明那個學生是失誤將其絆倒,化解學生之間的矛盾,并鼓勵其繼續(xù)完成課程,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性格。
二、小學生體育教學的語言運用技巧
1.小學體育教師語言要有真摯感情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更是主要以語言為主要形式的,所以教師態(tài)度是否真誠,語言是否真摯,則影響學生對于教師本人的認識和對于課堂學習的積極性高低。小學體育教師要善于運用和善、友好的語言同學生進行溝通,盡量在教學過程中用有感情的語言對學生進行課程的講述和教導,讓學生覺得老師是關心、喜歡自己的,并真正為他們著想,讓他們學習到有用的知識。
2.小學教師語言要提高趣味性
幽默和趣味性始終是人類心理壓力的良好調味劑,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工作上和學習中,因為長久以來我國的教育模式趨于傳統(tǒng),往往傾向于古代的“尊師重教”,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氣氛難免沉重單調,很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而體育教師的教學過程卻不需要這種沉悶氣氛,因為在大自然環(huán)境下,教師和學生的心情自然比在教室內輕松不少,如果再加上體育教師幾句趣味、搞笑的言語,則更能調節(jié)大家的心情,讓體育教學在輕松、活躍的氛圍下進行,從而使學生的接受和學習能力得到有效促進和增強。
3.小學體育教師語言的語速和語調變化
小學體育教師語言的表達要具備合適的語速和適當?shù)恼Z調變化。適當?shù)恼Z速可以使自己要講授的內容能讓學生更好地吸收領悟,所以小學生體育教師教學時要語速快慢適當,用氣均勻,語言使用要通俗流暢。教師在注重語速快慢的時候還要把握所用語言語調的變化,通俗來講,課堂教學的過程不是念經或背誦課文,是教師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的橋梁,所以教師一定不能在教學語言上單調乏味,從頭到尾沒有語調變化,這樣不僅會讓課堂氣氛變得沉悶,而且會使學生覺得教師水平低,或呆板單調沒什么意思,從而從心理上厭惡體育課,而加深體育教師擁有良好的語速和適當?shù)恼Z調變化則可以使學生覺得教師的水平很高,且不會使學生感到乏味無聊,讓學生樂于上體育課。
總之,體育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同學生經常交流互動,改善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學會用自己的語言激勵學生,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學習體育課程知識,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課程的學習當中,全面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玲.小學體育教師如何運用語言激勵學生[J].中國學術期刊網(wǎng),2013(07).
[2]張月霞.淺談體育教師語言的準確性[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