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蕓
摘 要:本文闡述了如何構建通用技術高效課堂,使通用技術課堂更富有活力和生命力。
關鍵詞:通用技術;感悟;拓展;展示
中圖分類號:G718.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3-008-01
在普通高中設立通用技術課程,既是加強和改進基礎教育中的技術教育、深入推進以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為重點的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不斷提高學生技術素養(yǎng),增強學生對技術在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中作用的認識。那么如何構建優(yōu)質的通用技術課堂,使學生能在輕松、愉悅的課堂中,深刻領悟技術對日常生活,乃至對整個社會發(fā)展和進步的作用呢?
一、研讀課程標準,把握課程方向
課程標準對課程的性質、課程的價值、課程的理念、課程的設計思路、課程的評價等方面都做了具體詳實的說明,以及課程開設的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方面從宏觀的角度高屋建瓴的進行了高度的概括和詮釋,為我們能精準把握課程教學的方向和目標提供了風向標。
二、在培訓中學習,在感悟中大膽實踐
通用技術課程自開設以來,多次邀請課程開發(fā)組專家以及發(fā)達省市教師對我們進行了全面細致的培訓。培訓中在認真聽取了專家組老師對通用技術課程開設方式方法的介紹,以及發(fā)達省市的教師介紹了他們的一些效果非常好的經(jīng)驗和做法,同時多次現(xiàn)場觀摩了技術課課堂教學,親眼目睹了他們取得的教學成果,感覺有種“久旱逢甘露,他鄉(xiāng)遇故知”的感受,對自己從思想上是一次全新的洗禮,并從中也感悟出了課程教學努力的方向以及自己今后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并將體會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大膽應用于課堂教學實際,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這種進步得益于培訓,更得益于培訓中的感悟。
三、設置問題情境,精心選擇案例
通用技術是一門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所學的知識都來自于生活,并且能夠應用于生活。教學中通過選取一些有趣的、學生感興趣的素材,把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的過程,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如從新聞上看到有關3D打印機的報道、有關玻璃概念手機的報道、有關會飛的汽車的報道,這些實例作為技術的未來的素材將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從趙本山小品中聽到他描述“俺們村比較窮的順口溜: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取暖基本靠抖,耕地基本靠牛,照明基本靠油……”作為技術價值內容的素材通過前后對比使學生能充分體會到技術在當今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從雜志上看得有關當今社會存在的一些不道德的行為報道,如“大米使我們認識了石蠟,火腿使我們認識了瘦肉精,辣椒使我們認識了蘇丹紅,火鍋使我們認識了地溝油,蜜棗使我們認識了硫磺,奶粉使我們認識了三聚氰胺”作為設計的一般原則中道德原則的素材,使學生真切的認識到技術的兩面性,真正領會到合理利用技術的重要性;從網(wǎng)絡視頻中獲得如“網(wǎng)絡欺詐的前世今生視頻”介紹有關網(wǎng)絡在當今信息化飛速發(fā)展中的一些弊端;同時讓學生親自去實踐“雞蛋承重試驗”了解殼體結構的優(yōu)點;結合具體問題情境,選取一些恰當有趣的圖片素材,從一些社會實踐等諸多方面獲得一些切合生活實際且非常生動有趣的素材,從而豐富了課堂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為學生真正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悅的通用技術課課堂??傊?,只要你善于去發(fā)現(xiàn)、善于去捕捉、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打造一堂優(yōu)質的通用技術課堂將顯得輕而易舉。
四 、建立課堂評價機制,注重學生整體技能水平的提高
《普通高中技術領域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普通高中階段的技術課程一方面要以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而又富有個性的發(fā)展為基本目標,同時要注重學生對符合時代需要、與學生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操作技能的學習,而且注重學生對技術的思想和方法的領悟與運用,注重學生對技術的人文因素的感悟與理解,注重學生技術學習中的探究、試驗與創(chuàng)造,注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以及動手實踐能力,為學生應對未來挑戰(zhàn)、實現(xiàn)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因此在教學中通過建立建全與課程相配套的評價機制,有效的拓展技術課課堂教學空間,開展第二課堂實踐教學,將不斷豐富和優(yōu)化技術課教學內容。
教學中通過展示一些作品和自己親自動手去實踐演示,從而激起學生動手實踐的好奇心和欲望。同時制作《普通高中通用技術學生設計制作作品評選登記表》,對第二課堂進行了規(guī)范。制定《普通高中通用技術學生設計制作作品評分表》建立了學生作品評價機制,從不同的角度對學生制作的作品進行評價,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動手實踐的積極性。同時建立了小組合作制機制,以小組為單位,對整個作品制作時間、尺寸、流程進行了嚴格的規(guī)范和要求,并對學生制作的優(yōu)秀作品進行篩選和獎勵,同時組織學生動手技能大賽,如各類DV大賽、網(wǎng)站設計等。學生根據(jù)每次比賽的主題進行選題,然后自己進行創(chuàng)作和設計,以“賽”促“教”,注重學生整體技能水平的提高,讓學生從體驗成功中激發(fā)學習興趣,同時將優(yōu)秀的作品擺在通用技術的展示柜里,讓學生成為學弟們的楷模,可以大大的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設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豐富了教學內容,優(yōu)化了課程教學結構,取得了很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通用技術課程是一門新興課程,也是一門集理論性、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一門課程,需要我們在教學中借鑒其他學科已有的經(jīng)驗,并不斷地探索。在通用技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把激發(fā)學生對課堂授課內容的興趣作為評判一堂優(yōu)質課的標準,努力使通用技術課程為學生所喜歡,并使學生通過學習能獲得更多的學科知識和生活常識。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實驗)[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技術課程標準組.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實驗)解讀[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