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瑞國 盧雨霞
初中英語教學效率聽說能力由于聽和說是語言活動的第一要素,聽和說的關(guān)系最為密切。英語教學應(yīng)以聽說為主、讀寫為輔來訓練和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聽是說的基礎(chǔ),說是聽的提高。
初中學生剛開始學英語時,興趣特濃,隨著學習難度的增強、知識的加深、學生的學習成績下降,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日益減退,甚至出現(xiàn)厭學情緒。而要提高成績,就要多聽多說,敢于犯錯誤,在改進中知識得到提高和升華。初中生聽英語的潛在困難是心理障礙,總感到無把握,過分緊張。這樣本來可以聽懂的也聽不懂了。一聽不懂便開始產(chǎn)生急躁情緒,造成惡性循環(huán)。簡單地說,學英語就是學說話。不開口顯然不會犯錯誤,但永遠也就沒有進步的可能。
農(nóng)村英語教師在課堂上往往把過多的精力投入到語言知識的教學,不經(jīng)常用英語組織教學,沒有一個好的語言環(huán)境,也不能給學生增加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使英語聽說教學處于半荒廢狀態(tài)。除了課堂,學生聽不到英語,學了英語沒處交流。即使有少量的交流,也容易受到母語負遷移的影響。語言學習脫離了實踐,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得不到鍛煉,進步遲緩。
雖然說農(nóng)村初中英語聽說教學較以往有所改進和提高,但仍然擺脫不了升學考試的束縛。在很多學校,聽說教學大多圍繞升學考試而進行,嚴重忽視了英語的交際功能。另外,多數(shù)聽力教材題型單一,聽和說嚴重脫節(jié),部分學生甚至在課堂上根本就沒有說英語的機會??梢姡f的教學滯后嚴重影響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發(fā)展。
根據(jù)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應(yīng)從簡單的課堂教學用語著手,先口后手,切實抓好起始階段的教學,學生初學英語,往往抱有好奇心和新鮮感。作為教師,我們應(yīng)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好奇心,引導學生注重聽、說的技巧。首先,要讓學生了解聽的心理過程,聽是一個主動積極地對信息進行認知加工的心理語言學過程;其次,教師要針對學生實際,引導學生調(diào)整好心態(tài),向他們指出聽音過程是從聽清(準確接受聲音符號)向聽懂(大腦正確判斷、處理所接收的信息)轉(zhuǎn)化的漸進過程。當學生能聽清教師或磁帶所講的英語時,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就會提高,學習興趣就會愈來愈濃,在課堂上就會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在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后,我每周進行一兩項聽力練習,內(nèi)容包括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謎語、聽英文歌和一些簡單的新聞和短評。聽后及時訓練和反饋,提高了聽的質(zhì)量與效果。使學生從一開始就養(yǎng)成靜聽別人說英語的習慣。教師應(yīng)及時對學生的積極參與、勇于交際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賞識。
另外,教師要善于運用教育學和心理學原理以及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積極探索各種生動活潑的聽說方式,面向全體,使所有的學生都處于積極的備問狀態(tài),不能遺漏任何學生,要選擇合適的問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堅持讓每個學生都有實踐的機會。特別對少數(shù)不敢開口的學生,更要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他們大膽開口,為以后的高中階段和大學階段的學習打下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