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建偉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中提倡的一種重要的教學策略,并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中得到廣泛的倡導和應用。現(xiàn)代實際教學中越來越注重學生的自主,師生、生生的人際合作交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更能升華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因此,小組合作學習在實踐性很強的信息技術課堂中的實施是必然的趨勢。本文筆者結合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實踐教學中的體會和思考,淺談小組合作在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應用。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 課堂 小組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2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117(2014)22-0-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廣,教師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對教學形式的探究,從原本單純的“授之魚”轉向形式多樣且高效的“授之漁”。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我們的信息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課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交流。但是任何事物都是辯證統(tǒng)一的,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信息課堂中也存在諸多問題和不足,例如,“合而不作”與“合而濫做”。我們只有立足于學生實際和信息課堂小組學習現(xiàn)狀探求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有效方法,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1 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意義
在當今這種白熱化的競爭社會中,僅憑個人的力量來立足是難上加難,這就使得團隊精神在競爭的過程當中顯得非常重要。雖然我校是處于鄉(xiāng)鎮(zhèn)中的普通高中,而且獨生子女的比例占有率還是在90%左右,他們往往缺乏集體意識和合作觀念,喜歡按照自己的方式學習或者活動,這就需要教師必須注意課堂中的教學方式。在高中信息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作為基本組織形式貫穿學習過程始終,小組成員必須經(jīng)常交流、彼此信任、各司其職,且要解決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矛盾,從而提升大家的合作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
2 小組合作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小組合作在教學過程中就像一把雙刃劍,合理適時地利用可以為課堂增彩,使學生團隊意識增強、合作能力加大;反之,不管什么課堂教學內容,為了籠統(tǒng)的新課程目的而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那只會適得其反,顯得累贅不堪。主見性不強是小組合作學習中成員出現(xiàn)的最突出的不利因素,總是跟著別人的思維方向走,而沒有自己獨立的思維能力和考慮方向,形成了“搭便車”效應,從而導致小組合作學習失去了原有的意義。
3 讓小組合作學習以最佳狀態(tài)呈現(xiàn)在高中信息課堂
3.1 小組合作學習應用于實際課堂前的思想輔導
對學生先進行思想教育。在進行合作小組學習前,教師要教育學生在小團體中尊重每個成員,尊重是合作的鋪墊石,教育學生要認真地傾聽別人的意見。讓學生明白要想獲得小組合作成功,既要有統(tǒng)一的學習目標,又要有肯為他人犧牲、為集體著想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相信自己,有信心,主動積極地參與組內的研討等活動。這些教育是小組合作學習成功的重要保證。
3.2 合理分組以及分配組員任務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至關重要
3.2.1 合理分組
有些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不是“鄰桌組合”就是前后4人或6人組合,屬于“隨便自由式組合”。其實在合作學習小組結合中,應靈活多變,根據(jù)具體情況具體內容而定。組分的合理與否,直接影響著合作學習的效果。從分組種類來分可分為動態(tài)分組與固定式分組,而動態(tài)分組又分為兩人組和自由組,固定分組又分為異質組和同質組。我們目前最常用的分組方法是異質組。異質組要求小組成員的個性特征等方面有著合理的差異,使每個小組成員成為全班的縮影或截面。例如,教師將班級學生按計算機水平高低分為ABC三類,每個小組AC各一名,B兩名,每個小組有自己的名稱和口號,便于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每學期初根據(jù)觀察和組內學員交流來對小組做出一定的整合,使每個小組各有千秋,都有其他組所不能及的地方。
3.2.2 合理分配組員任務
3.3 根據(jù)教學內容確定是否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雖然小組合作學習是當下熱門的教學應用,但是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可以使用小組合作學習呢?不是的。應根據(jù)教學內容的重難點來分析是否需要和適合使用小組合作學習,同時也要求教師必須認真研讀、了解學生,把握目標。也可以先讓學生自主學習,產(chǎn)生質疑而個人無法解決的時候決定是否組建小組合作學習,這樣目的性強,繞開了形式,取得了最佳效果。
3.4 小組評價需要顧此顧彼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因為共同的目標而共同努力,一個小組儼然成為了一個整體。小組中沒有個人的成功,只有小組共同的目標的達成。在評價過程中,評價都要以小組為單位而非個人。評價有利于對小組成員的合作和組員的自主探究起到導向和激勵作用。當小組完成學習任務后,除了要對小組學習結果進行恰如其分的評析,更要注重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態(tài)度、合作方法、參與程度的評價。評價要具有激勵、反思、診斷等多重作用,評價需要師生評價,更需要生生評價和小組互評??傊u價需要有一個合理的評價系統(tǒng),這也是教師在教育方面需要與學生共同努力完成的。
(江蘇省溧陽市竹簀中學,江蘇 溧陽213351)
參考文獻:
[1]張素蘭,李景龍.合學教育:突破合作學習的5大瓶頸[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
[2]溫金旺.小組合作學習在農(nóng)村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J/OL].青田教育網(wǎng),2006(6).http://www.qtedu.net/sspd/xxjs/200606/47977.html
[3]李澤慶.信息技術小組合作型課堂教學模式探索[J].中國電化教育,2003(11).
[4]周俊.論小組合作學習與學生主體性發(fā)展[J].教育科學,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