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體驗式教學在高校美學通識課程教學改革中的運用

      2014-04-29 00:44:03黃來明黃山
      新課程·下旬 2014年12期
      關鍵詞:教學改革

      黃來明 黃山

      摘 要:高校美學通識課中體驗式教學法是基于建構主義教學思想和體驗式學習理論的一種教學方式,通過“加強課堂審美體驗,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注重網(wǎng)絡審美體驗,拓展美學教學資源;重視社會審美體驗,豐富美學實踐教學”等途徑,充分調(diào)動大學生作為審美主體參與各種審美活動的主動性,有效增加大學生對美學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能力。

      關鍵詞:公選美學課;體驗式教學方法;教學改革

      現(xiàn)代高校運行機制是在奠定專業(yè)能力基礎上,強調(diào)復合而非單一型人才的培養(yǎng),強調(diào)素質(zhì)教育與人文氣質(zhì)的提升。近年來,為了拓寬大學生的知識面,優(yōu)化學生的知識結構,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符合時代要求、適應市場需要的高級復合型人才,各高校越來越重視學科間的交叉,鼓勵并督促有條件的院系積極開設高校公共選修課,也在不同專業(yè)中開設高校通識課程。但是,一直困擾高校美學通識課程教學方法的單向性、滿堂灌模式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如何探索一種既符合美學特點又不回到強制灌輸和認知老路上去的教學方法,這是高校美學通識課程在教學改革過程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對此,筆者經(jīng)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探索出體驗式教學方法,通過“加強課堂審美體驗,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注重網(wǎng)絡審美體驗,拓展美學教學資源;重視社會審美體驗,豐富美學實踐教學”等途徑,引發(fā)學生對美的思考,創(chuàng)造和諧的美學通識課程教學環(huán)境,提高了美學通識課程教學的實效性。

      一、體驗式教學及其特點

      體驗式教育是一種全新的培訓和教育形式。它最早源自庫爾特·漢恩的外展訓練學校,通過野外訓練,讓參加者提升生存和人際交往能力,改善人格和心理素質(zhì)。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fā)達國家的體驗式教育迅速發(fā)展,體驗式教育在中國的大、中、小學也得到了推廣。它的教學方式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積極創(chuàng)設各種教學情境,使學生在親身體驗過程中充分感知、感受、感悟蘊藏于教學活動中的人和事,從而獲得知識、提高能力、生成情感、健全人格,達到促進學生自主發(fā)展。

      體驗式教學的思想起源于美國教育家杜威的經(jīng)驗主義教育哲學。經(jīng)驗論哲學認為,學習不僅僅是一種知識的認知過程,還是一種對知識、行為以及文化的體驗與反思過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情感體驗,升華了自己的人格,使自己的個性得到張揚,最終使人的生命活力得到釋放,生命的價值得到彰顯??梢?,體驗不是“空降”而來,而是學生在不斷領會知識、體驗知識、感受生命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總之,教學不僅是知識的傳播手段,更是提升學生生命意義與價值的過程,因此,教學應該是知識性、生命性、發(fā)展性與智慧性的統(tǒng)一。因此,學生的體驗、問題的發(fā)現(xiàn)與解決、實踐參與以及實踐性思維成為體驗式教學的“關鍵詞”??梢哉f,設計實踐性情境與問題是體驗式教學的起點,這需要教師有很好的把控教學能力。

      筆者在近年來進行的體驗式教學實踐和研究過程中體會到,從教學理念、教師和學生角色、學習過程及評價等方面看,體驗式教學與傳統(tǒng)的傳輸式教學的根本區(qū)別在于,體驗式教學強調(diào)的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自主學習,傳統(tǒng)教學強調(diào)的是以教師為中心的知識傳遞。體驗式教學的本質(zhì)特征符合學生認知上“螺旋上升、不斷深入”的學習規(guī)律。

      傳輸式教學與體驗式教學的差別主要體現(xiàn)在理論基礎、學習者、教師、評價系統(tǒng)四個方面。(1)理論基礎差異在于傳統(tǒng)的傳輸式教學的理論基礎是行為主義,而體驗式教學的理論基礎是建構主義。從傳統(tǒng)的傳輸式教學轉變?yōu)轶w驗式教學,正是基于行為主義對建構主義的讓位。(2)學習者學習過程的差異體現(xiàn)在認知學習和體驗學習的不同。認知學習以行為主義的“刺激—反應”理論為基礎,學習受外部強制力的制約,因而是無意義的。體驗學習以學生的“經(jīng)驗生長”為中心,以學生的潛能為動力,把學習與學生的興趣和愿望結合起來,因而是有意義的。從傳統(tǒng)的傳輸式教學轉變?yōu)轶w驗式教學,正是從審美知識到審美技能知識的視角的轉變,是從一源到多源的知識來源的轉變,是學生角色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是學習過程從顯性到隱性的轉變,是從個人學習到協(xié)作學習的學習方式的轉變。(3)教師角色的差異在于從單一到多元。過去主要是教師占領課堂,授課以教師的講解為主,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如今,改變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不僅是講授者,也是組織者(organizer),同時,還是學習的促進者(facilita-tor)和學習的指導者。(4)目的和評價的差異表現(xiàn)在從應試到應用教學的目的差異和從一元到多元的教學評估標準、評價主體和評價方式的差異。

      通過上述比較可以看出,傳統(tǒng)的傳輸式教學與體驗式教學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體驗式教學代表了美學教學改革的方向。根據(jù)體驗式教學的本質(zhì)特征,筆者認為,所謂體驗式教學,即以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基礎,讓學生通過具體體驗來感悟美、發(fā)現(xiàn)美并能夠創(chuàng)造美的教學方法。

      二、高校美學通識課的特點需要體驗式教學

      高校美學通識課程教育課的內(nèi)容在很大程度上是學生在課堂外的直接經(jīng)驗積累的結果,從深層意義上說,應該是對大學生一種精神、一種文化內(nèi)涵的感染與熏陶??梢哉f,作為承擔通識教育重任的公選課,不應該成為“上課記筆記、考前背筆記、考試考筆記”的殉葬品,而應該重視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通識教育氛圍,使學生在自由、民主、和諧、開放的教育情境中,成為一個和諧發(fā)展的人。

      反思美學的課堂教學,長期形成了偏重理性與推論、辯證與批判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明顯存在著封閉、單一的缺陷,這種教學模式表現(xiàn)為課堂內(nèi)容的“一家堂”、教學方法的“滿堂灌”,使美學呈現(xiàn)出抽象、嚴謹甚至晦澀枯燥、難以理解的學術品貌。這樣,豐富多彩的美的現(xiàn)象與傳統(tǒng)美學理論教學呈現(xiàn)出有待于解決的矛盾。美學學科在課業(yè)設置中受到冷遇與邊緣化,難以完成自身的教學使命。學生基本處于被動的接受狀態(tài),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切合于學生學習的心理,阻礙了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與能力的發(fā)展。

      現(xiàn)代美學課程在注重審美陶冶功能的教育理念下,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使學生不僅懂得感受美、追求美,而且具備創(chuàng)造美、思索美的能力,提高人文素養(yǎng),陶冶濡染學生個體人格氣質(zhì)的教育使命。但是,隨著社會形勢的變化,當代社會文化軟環(huán)境中價值判斷、審美取向的失衡,實用主義知識觀的盛行,以實用作為學習知識的評判標準,使美學教學深受影響,更為美學教學提出了艱難課題。這種矛盾急待解決,美學教學必須以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以發(fā)展的眼光、辯證的態(tài)度面對社會形勢的多元發(fā)展,進行教學改革。通過更好的審美教育方式,真正做到開闊學生視野,注重引導學生對生命個體價值、意義進行深入思考,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樣才是美學通識課程教學中應該完成的本身肩負的陶冶、培養(yǎng)、塑造人的神圣使命。

      因此,美學通識課程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嘗試,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深遠的現(xiàn)實意義。

      三、體驗式教學在美學通識課程中的運用

      在高校美學通識課程中開展體驗式教學,必須要搭建三個平臺,即搭建課堂、網(wǎng)絡和社會三個體驗平臺,通過整合課堂審美體驗、網(wǎng)絡審美體驗、社會審美體驗的作用,使其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共同提升美學課的教學效率。

      1.加強課堂審美體驗,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是高校美學通識課教學的主陣地。課堂不僅是教師用來講授理論的場所,也可以作為體驗式教學的場所。由于美學劃歸于哲學領域,因此在其講授上,應力求概念準確、規(guī)范,表述深入淺出,概念構架及表述節(jié)奏有嚴謹?shù)倪壿嬓?,課堂體驗式教學特別應注意輔助利用多媒體手段,通過圖片或視頻演示、討論爭鳴、課下賞析等多種互動形式,來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鼓勵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體驗,激發(fā)學生的思維碰撞,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美學作為一門思辨性、理論性較強的學科,除了抽象玄奧之外,還奇異紛呈。對于同一個美學問題,由于分析的角度不同,結論則不同。對文藝復興偉大畫家達·芬奇的名畫《蒙娜·麗莎》的審美欣賞,就會產(chǎn)生“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現(xiàn)象。

      2.注重網(wǎng)絡審美體驗,拓展美學教學資源

      網(wǎng)絡媒介的交融綜合性、超時空動態(tài)性、共享交互性特點給美學教學提供了極其豐富和便利的資源。多媒體網(wǎng)絡技術與美學教學充分地結合,這是現(xiàn)代美學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傳統(tǒng)的以教師講解為主的講授方式,單憑美學教師的一張嘴、一支粉筆,傳達一種純文本的文字形式,缺乏感性和具體的東西,對于學生來說,難免會對美學感到索然無味乃至望而生畏。網(wǎng)絡為審美媒介提供了一個集合各種媒介于一身的新型傳播系統(tǒng),聲音、圖像、文字多樣統(tǒng)一,為美學理論闡釋提供了一個由抽象化向形象化轉變的優(yōu)越媒介。

      我們要合理利用網(wǎng)絡資源制作多媒體課件,完善網(wǎng)絡課程。美學課件要為學生提供大量的網(wǎng)絡鏈接,這些網(wǎng)址包括專業(yè)介紹哲學美學家的專題、藝術審美的網(wǎng)站和一些最新的藝術展覽的信息,美學教師要讓學生主動瀏覽這些網(wǎng)站,了解相關信息并提交相關論文。

      3.重視社會審美體驗,豐富美學實踐教學

      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把知識內(nèi)化為素質(zhì)、外化為能力的關鍵一環(huán)。進行社會審美體驗是培養(yǎng)青年大學生良好審美情趣、完善的審美人格的重要途徑。因此,通識美學課要高度重視社會實踐教學的作用,組織好社會實踐教學。

      加強社會審美體驗,應注意引導學生時時留意身邊的社會生活美與自然美?,F(xiàn)實生活中美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社會生活美、自然美與大眾生活聯(lián)系更為緊密。從這一特點出發(fā),在美學實踐方式上,應注意指導學生在審視藝術美的同時,時時留意身邊的社會生活美與自然美。筆者在引導進行美學實踐上,注重采取以下的方式:(1)結合美學課的各知識點,布置學生觀看、閱讀相關小說、詩歌、戲劇以及影視作品;(2)讓學生有意識地利用課余時間和節(jié)假日參觀各種藝術展覽;(3)指導學生審視生活之美,欲求人心凈化先求人生美化,從怡情養(yǎng)性做起,感受、體味、領悟、發(fā)掘生命的真情,體味生命的意蘊;(4)飽覽學校及周邊人文景觀。這些方式的采取,有效增加了學生對美學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能力。

      美學教育是一種特殊的教育,其教學以及實踐輔助過程應注重充分調(diào)動學生作為審美主體主動參與各種審美活動,系統(tǒng)引導學生透過豐富的審美體驗,在享受審美愉悅的同時,獲得比抽象說教更深刻的領悟,從而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自身審視美的境界,培養(yǎng)良好的審美情趣,塑造健康的審美人格。

      參考文獻:

      [1]黃世權.泛美學時代的美學教學思考[J].教育廣角,2008(06):255-256.

      [2]董亞珍.體驗式教學模式理論思想及教學理念[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8(10):3.

      [3]Nunan 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Heinle& Heinele:Thomson Learning Asia,2001.

      [4]郭佳,李光霞.從傳輸式教學到體驗式教學[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1):125-126.

      [5]李時.高校美學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與改革策略[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2):27-28.

      [6]歐陽友權.網(wǎng)絡審美資源的技術美學批判[J].文學評論, 2008(02):47.

      基金項目:江西省教研課題“以審美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的高校美學通識課程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新與實踐研究”(JXJG-08-8-4)。

      作者簡介:黃來明,1973年出生,男,江西崇仁人,東華理工大學文法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文藝美學。

      黃山,1983年出生,女,碩士,江西臨川人,就職于江西省臨川一中,中教一級,主要研究方向:文學教育。

      編輯 魯翠紅

      猜你喜歡
      教學改革
      完全學分制下選課管理的思考與實踐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8:04
      金工實習教育對工科院校創(chuàng)客教育影響分析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4:11
      新形勢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7:08
      譯林版英語教材的人文特點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3:49
      當前農(nóng)村學校實施“新教育實驗”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5:54
      構建和改進現(xiàn)代化學校美育工作體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4:29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diào)查研究與實踐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3:04
      高校三維動畫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0:36
      基于人才培養(yǎng)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shù)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9:03
      时尚| 崇州市| 西充县| 宣汉县| 邵阳市| 乌兰察布市| 海兴县| 会泽县| 民县| 屏东市| 威远县| 天台县| 合作市| 防城港市| 海兴县| 沙田区| 会昌县| 和田市| 凤台县| 沅江市| 循化| 金平| 大田县| 延川县| 秦皇岛市| 金门县| 大埔县| 阜平县| 上虞市| 东源县| 伊宁县| 栾川县| 蓝田县| 新竹县| 冀州市| 余姚市| 樟树市| 宁津县| 民权县| 连平县| 务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