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云
摘要:有了興趣,才能談如何學習,才能尋求學習的方法和技巧。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笨梢娕d趣對教學的成功起著定向作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上的成就很大程度取決于學生對學生課的興趣是否保持和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數(shù)學教學;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哪一個學科都是如此,它對于數(shù)學是最活潑、最現(xiàn)實的心理成分,是學習的摘源泉。興趣對于學習活動有重要意義,它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數(shù)學學習的社會意義,激發(fā)更大的學習欲望與更強的學習動力。因此,對于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就變得很重要。下面淺析一下對于初中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
一、用“愛”去保護學生的興趣
心理學家指出:膽怯和過分自我批評的心理狀態(tài)是妨礙創(chuàng)造的最危險的敵人,而自信和勇敢是創(chuàng)造個性中最重要的特征。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好引導者的作用,營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給學生心理上放松,得到安全感后,才能更好的參與學習。
首先,教師是情感的引導者,要對學生和教學投入感情。知識獲取的過程不是單純的從一個頭腦轉移到另一個頭腦,而是師生之間心靈上的碰撞,只有教師的情感傾注在教學中,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激情和責任呢,才能更好地主動地投入學習中。實踐看來,學生對于學科的熱愛程度,有一部分的原因是與授課教師有著密切關系的,學生喜歡某一個任課教師,就會自然地喜歡上他所授的課。教師不僅是在課堂上要注意調控學生的情緒,讓學生自然、愉快地進入學習情境。在課外,教師也要找學生談心,了解學生最新思想動態(tài),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教的妙趣橫生,學生學得生動有趣。
其次,要充分信任和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建議,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民主、平等的氛圍,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學習。給予學生關愛、關心,尊重學生意見、寬容學生,鼓勵學生,用正確的贊賞態(tài)度評價學生,培養(yǎng)其獨立思考的能力。對待在訓練中遇到困難的學生,不能選擇批評,不要挫傷他們的信心,而應給予啟發(fā)開導,對于小小的進步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贊揚,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對能順利完成訓練的學生,教師要給予表揚和鼓勵,但是也要就會學生不能自滿,要學會謙虛,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讓學生更有自信。
二、用“境”去培養(yǎng)學生興趣
過去我們都是傳統(tǒng)教育,教育方式是應試教育,教師面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從教學策略、方法、內容、步驟,甚至學生做的練習都是教師事先安排好的,學生只能被動地參與這個過程。這種方式以教師的主觀意識為主,學生完全處于被動地位。學生的主體性很難體現(xiàn),這使得學生會對學習失去興趣,甚至于認為學習是枯燥無味的。精心設計沒一節(jié)課的學習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所謂的學習情境,是把學生引入一定的學習情境,使學生產(chǎn)生情感和想象,繼而獲取知識和能力。蘇霍姆林斯基說:“任何一種教育現(xiàn)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圖,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快。”其實,數(shù)學是具有很強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教學過程當中,可以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例如課件、錄音錄像、姿態(tài)語言等等,來再現(xiàn)教學內容。再則,可以利用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問題,創(chuàng)設一種能有效地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的情境。俗話說:“興趣是啟智之祖。”愛因斯坦在其《論教育》一文中也曾指出:舊學校要求學生太多的“好奇心”,而我們希望學生具有“好奇心”,趣味性問題,使學生的大腦處在最活躍的思維狀態(tài),促使學生愉快地學習,敏銳地探索,從而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及基礎知識,形成一定的技能。例如,在學習關于圓的應用時,可以設計問題:“地球那么大,我們這樣測量它的大小體積呢?”問題的提出,促使學生進行思考,然后主動想要學習。通過設疑引發(fā)學生探索新知識的興趣,激起求知欲,使知識的接受由被動轉化為主動,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此外,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F(xiàn)在才是科技化時代,利用先進的技術,也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為多媒體課件可以把電視機所具有的視聽合一功能與計算機的交互功能結合在一起,產(chǎn)生出一種新的圖文并茂、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饋。
三、重視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性
數(shù)學它來源于生活、生產(chǎn)與科研的實際,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教學資源,因此在中學數(shù)學教學中,要把握教學內容“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理念。新課改指出,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主線,以學生探索性的學為主體,以教師創(chuàng)造性的教為主導。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fā),運用數(shù)學知識去解決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到學而有用,讓學生對數(shù)學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要教會學生“學以致用”,學到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體現(xiàn)學習數(shù)學的社會意義,最大限度地喚起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四、體驗成功,穩(wěn)定興趣
成功帶來的喜悅,會激發(fā)興趣。對于學生而言,在學習上,即使是小小的成功,都會受到激勵和鼓舞。但是,每個學生是不同的,教師要探索“依綱靠本,分層教學,逐步推進”的因材施教策略,仔細觀察學生的個體差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對于學生的小小進步和成功,要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贊揚,讓學生樹立自信心,從而獲得好的心情,穩(wěn)定情緒。特別是對于一些后進生,教師更是要下功夫,幫助他們提高自信心和學習成績,設計簡單的問題,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體驗成功和努力的樂趣,完成從怕上數(shù)學課到愛上數(shù)學課的轉變。實踐證明,在困難之中得到了老師的關愛的學生,學習興趣往往比他人增加的更快。
興趣雖然屬于非智力因素,卻是學好數(shù)學的必要條件。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提高初中數(shù)學教學質量不可忽視的問題。
(作者單位:廣東高州根子一中525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