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紹波
摘 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電教媒體,融圖、文、聲、像于一體,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同時也大大簡化了語文教師的操作,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電教媒體;語文課堂教學;運用
在語文課堂中,教師要善于運用電教多媒體教學,通過視聽結合,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增加學生的活動機會,發(fā)展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把電教媒體與語文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并融為一體,可以提高教與學的效率,改善教與學的效果,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同時也大大地簡化了教師的操作,使得教師能集中精力于教學本身,從而也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一、電教媒體有利于創(chuàng)設情境、導情激趣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忽視知識的教學是失掉基礎的教學,沒有情感的教學,是不完整的教學。音樂、圖片和影像都可以渲染情境,打破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引發(fā)想象和聯(lián)想,給學生展現(xiàn)一個更為廣闊、豐富的空間。一個精彩的情境可以大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投入到自主的學習當中。因此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將文字描述的抽象情景、意境,創(chuàng)設成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情趣的一種場景就十分必要了。而電教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往往能在這時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
如學習《蘇州園林》一課時,教師展示音像資料,學生可以邊欣賞園林實景,邊聆聽課文范讀,耳聞目睹,美妙自得。在此基礎上,教師講解課文,學生自然會聽得津津有味,輕松自如。
二、電教媒體有利于使閱讀教學形象、直觀,解決難點
電化教學就是教師通過挖掘教材本身的潛在因素,以恰當?shù)漠嬅鎰?chuàng)設問題的情境,使學生在藝術感染力的影響下觀察事物、發(fā)現(xiàn)問題,同時通過分析、推理,提出多種解決問題的設想,進行靈活的、新穎的擴散訓練,做到訓練學生的獨特性和創(chuàng)造性。
如在教學《斑羚飛渡》過程中,筆者將斑羚飛渡制成了動畫片段:隨著一對對斑羚凌空躍起,山澗的上空架起了一座用死亡做的生命之橋。在這悲壯、逼真的場景和音樂聲中,學生感受到了一次心靈的震撼,看后心情久久難以平靜。通過直觀形象、生動的感官刺激,提高了教學效率,激活了學習的動力。
三、利用電教媒體輔導作文教學
作文是語文教學中一個極其重要而又難以攻破的堡壘,雖耗費了教師很多的心血,但往往收效甚微,因而學生望而生畏。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選用視聽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睂W生有了興趣,產生了寫作欲望,才能用心作文,從而提高作文水平。將計算機與作文教學加以整合,學生就能借助計算機提供的動畫、照片、文字、音樂等媒體,抒發(fā)自己的感情,寫出精彩的文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傳統(tǒng)的評價一般只局限于教師。而現(xiàn)在學生在論壇發(fā)表的作文習作,教師、同學、家長及來自各行各業(yè)的許許多多的陌生人都有可能在第一時間點擊瀏覽。如果該學生能接受各方面的建議、贊揚、批評……,就將獲得類同于“發(fā)表”的成就感,從而激發(fā)更大的寫作熱情。
四、電教媒體有利于輔助課外延伸
學生除了在課堂上感知、理解課文外,還要培養(yǎng)對作品的鑒賞和感悟,擴大閱讀范圍。課前預習、課后延伸是學生自學過程中重要的實踐環(huán)節(jié)。而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最棘手的問題,就是語文材料的容量。語文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循序漸進的過程,單靠一兩天、一兩次強化訓練,靠一兩篇優(yōu)秀范文的講解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而傳統(tǒng)的教學已遠遠不能適應當今科技發(fā)展和信息社會的要求,因為沒有一定的訓練量,要想切實提高語文方面的聽說讀寫能力,是很困難的。
電腦不但能儲存大量的語言文字材料,而且便于隨時檢索信息,利用信息平臺,教師可以輕輕松松地得到所需的任何一種信息,提取量大,顯示質量高,可使語文教學做到大容量。這樣,就可讓學生經(jīng)受一定廣度、深度和難度的思維訓練,對培養(yǎng)學生敏捷、嚴謹、周密的思維習慣,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用很大。
五、運用電教媒體教學要注意適度
在整個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電教媒體教學不可能取代學生的文本閱讀,過多的不適當?shù)氖褂靡膊焕诎l(fā)揮學生的想象力,不利于課堂師生情感的互動。只有把電教媒體與現(xiàn)代教育思想、教學方法結合起來才是語文教學的根本。過多的邊演示邊講解,極有可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媒體上去,干擾了學生的讀書活動,影響師生間的情感交流。由于對學生來說,學生總是先入為主,看了多媒體演示,其想象活動一下子就被媒體“定格了”,學生思維中那豐富多彩、個性十足的想象也就消失殆盡。這樣的媒體運用不但不能給學生以靈感,反而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媒體運用結果化,忽視了閱讀的訓練,消除了所有該讓學生讀、思、畫的活動過程,剝奪了學生自我“還原”能力的訓練,是幫了語文的倒忙。
總之,在閱讀教學中,媒體的運用要適宜、適時,不能使媒體運用形式化、標簽化。在正確認識電教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位置的同時,勇于進取,不斷探索,揚利去弊,才能讓電教媒體這朵奇葩在語文園地里開花結果,折射出多彩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