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嬌
摘要:許多高中英語教師教學效果不理想,常常受到學生和家長的埋怨。教師要從自身尋找不足,用先進的教育理論和先進的教學理念來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努力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有效提高;英語教學;新課程改革理念;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9-0083
考試是檢驗教師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每次考試結果出來后,很多英語教師所帶班級成績不理想。盡管平時教學很辛苦,工作認真負責,但他們所教班級的英語成績卻總不盡如人意,常常招致學生和家長的一片埋怨聲。因此,找出制約英語教學效果的因素,有效提高教學效果是高中英語教師應該重視的問題
一、影響高中英語教學效果的因素分析
為了了解以上現(xiàn)象的成因,我們首先對有關班級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其次,也和有關教師進行了交談及觀察了他們的教學行為。
從學生方面來看,90%的學生認為在英語課上他們的教師經常拖堂,講課缺乏幽默感,像老爺爺或老奶奶一樣哄著他們,不敢對他們進行大膽管理。70%的學生認為他們的英語教師兼班主任,在周會上總是他一個人叨叨,學生對他上周會很怵;課后他和學生談心,也總講大道理,不了解他們的內心需求。50%的學生認為他們的英語教師不管學生在課堂上的反映,只顧趕進度,課堂上也沒有學生活動,學生學習英語感覺越來越枯燥,越來越難。60%的學生說他們的英語教師偏愛學習好的學生,有時還亂改考試成績,判作業(yè)也只寫日期。40%的學生反映他們的英語教師頭發(fā)有味。30%的學生抱怨他們的英語考不好時,他們的英語教師就把他們的家長叫來訓斥。20%的學生認為他們的英語教師不會唱歌,不知道他們喜歡的明星。10%的學生認為他們的英語教師老土、不時尚、沒有活力。
從教師方面來看,大多數(shù)受訪教師認為現(xiàn)在的學生難教,不懂得尊敬教師,不聽教師的教導,教師在課堂上出力不討好。還有的教師認為這批學生不聰明還不用功學習,他們家長的文化程度不高,他們的家庭環(huán)境也不好。也有的教師認為,教現(xiàn)在的英語課太難了,教師什么也得懂。
綜合受訪師生的觀點,可以看出,一些教學效果不理想的英語教師自身存在著如下幾方面的問題:第一,沒有搞清什么樣的英語教師是受學生歡迎的。第二,沒有用新的教育教學理論來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第三,自己的教學方法傳統(tǒng)、單一。第四,沒有吃透新課程標準的內容和要求。第五,沒有和學生建立起新型的師生關系。第六,在教學中遇到問題,不知該如何處理。
二、提高英語教學效果的路徑選擇
首先,自己不要埋怨學生,而要反思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從自身找到問題的癥結。只有這樣才有助于問題的解決。
1. 了解學生心理
教師對自己所教學生的身心發(fā)育、個性特征以及生活環(huán)境的特點,都要有所了解。我們現(xiàn)在所教的高中生,大部分都是90年代出生的。這一時期的學生,是非判斷能力強,審美程度有了一定的發(fā)展,要求獨立的心理很突出。對新事物認識快、接受快,有一定的理想,能很敏銳地觀察社會,關注國家世界大事,對教師的要求極高。在現(xiàn)代社會中,他們能很快地接受高科技信息,知識面廣。講義氣,重友誼。學習上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表現(xiàn)欲望強。其次,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也各有差異。有的來自鄉(xiāng)下,有的是單親家庭,有的父母下崗,有干部家庭,也有富裕家庭。
我們還需明白,我們現(xiàn)在所教的學生是他們人生的巨變期。這個時期是一個人生命力成長最快、最富有學習可能,個性形成與發(fā)展形成的重要時期。在這一人生的關鍵時期,教師對我們學生的教育,其影響將遠遠超出本階段而延續(xù)到終身。英語教師,不能為教書而教書,不能不顧學生的課堂反應,只顧趕進度,而要處處從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角度去關注學生。通過我們的教育,使我們的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與基本能力,使他們最終成為能適應將來的社會生活,服務于將來的社會。作為英語教師,不僅要教學生英語學科的知識和能力,還要在我們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把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
2. 做學生親近的教師
根據(jù)受訪學生的觀點來看,他們對英語教師有很嚴的要求和希望,英語教師一定要明白學生喜歡什么樣的教師,才能和學生消除對立。根據(jù)劉良華的觀點,學生喜歡的教師應具備如下幾個關鍵要素:
第一,有“專業(yè)素養(yǎng)”,比如有教育智慧,有真才實學;善于管理,嚴而有度,以身作則,說到做到。
第二,有“積極心態(tài)”,比如風趣幽默、像媽媽那樣溫柔、有愛心、有耐心、有寬容心;像新生代教師那樣有平等意識和新鮮知識;像帥哥、美女那樣有良好的精神氣質。
人的長相大多由遺傳決定,但教師的激情、活潑、歡樂等精神品格卻是自己養(yǎng)成的。人們常說,那人長的不好看,但他的氣質好,很吸引人。美好的容顏會隨時間衰退,可氣質隨自己的學識和多方面的修養(yǎng)卻會與日俱增。
3. 做有真才實學的教師
對英語教師來說,自己的真才實學要包含最基本的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要有本學科扎實而系統(tǒng)的基礎知識;第二,要有英語教育學的理論和先進的教育理念。第三,要有過硬的教學技能。高中英語教師大都是大學或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后到中學任教。應該說,本身的專業(yè)基礎知識不是問題,他們欠缺的是教學理論、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技能。所以,英語教師要高度重視教育教學理論修養(yǎng)和教學實踐,不斷豐富自己的教育學、心理學理論、教學論知識,在教學中積累實踐知識,提高自己的教育修養(yǎng)。
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因素很多,比如動機、認知水平、性格、學習策略和學習行為、母語和學習英語時間的多少等。英語教師要深刻了解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學生的性格、他們的學習策略和學習行為,創(chuàng)設愉悅的英語教學氛圍。只有當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時候,才有真正的教育。
4. 與學生建立起新型的師生關系
英語教師要想贏得學生的愛戴和信任,做學生喜愛的教師,就要和學生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這既是新課程實施(下轉第87頁)(上接第83頁)與教學改革的前提和條件,又是新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的內容和任務。教師應該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是師生平等關系中的首席。教學中要尊重每一個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fā)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新課程改革要求英語教師真正認識到教學的新理念,以全新的理念指導教學。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fā)現(xiàn),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xiàn)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
總之,英語教師要認識到,我們是在教新課程,在教學過程中,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要處理好課堂上的師生角色,認識到新課程要求的教學實質。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教會學生學習,是“授人以漁”,教會學生思考和創(chuàng)新。因此,評判教學效果好壞的標準應該是學生的學習效果。當然,學習效果并不等同于考試成績。但考試成績從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教學效果。學生是否喜歡教師不能決定教師的優(yōu)劣,但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師教學效果的好壞。做好以上幾個方面的工作是英語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可以使英語教師有效提高英語教學效果,需要廣大英語教師認真研究和實踐的問題。
(作者單位:遼寧省盤錦市盤山縣高級中學 12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