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榮
摘要: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縮小教育城鄉(xiāng)差別已迫在眉睫。那么,如何才能盡快提高農村中小學學生的英語素質呢?本文通過適合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學方法的研究,形成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或見解,對改變農村英語教學現(xiàn)狀起到助推的作用。
關鍵詞:中小學英語;教學方法;現(xiàn)狀;措施目前,在許多農村學校,雖然英語也普遍受到重視,英語教學質量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英語學習滯后。這種現(xiàn)狀制約了英語教學質量的大面積提高,影響義務教育的整體水平,也有悖于義務教育的精神。針對農村教學質量不高,英語學習環(huán)境差的現(xiàn)狀,我們課題組對通過適合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學方法的研究,形成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或見解,對改變農村英語教學現(xiàn)狀起到助推的作用。
一、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
英語教學的任務是培養(yǎng)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進行交際的人才。而在我國,尤其是在我國的農村,因為應試教育仍然占有很大的市場,素質教育還沒有廣泛深入,中小學英語教學目前的狀況正如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鄭日昌所言:過分強調記憶,忽視較高水平的應用和評價能力的培養(yǎng);重知識,輕技能,重理論,輕實踐;重視知識傳授,忽視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重學習,輕創(chuàng)新;片面強調思想教育,忽視良好性情的培養(yǎng)。這樣一來,導致有超過50﹪的孩子感到不開心,因為不開心又會導致學習沒有積極性,缺乏主動性,結果會影響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最終會導致我們中小學英語教育的失敗。更可怕的是我國農村中小學生幾乎占我國中小學生總數的2/3多,他們將是我國各行各業(yè)的棟梁之材,如果長期接受傳統(tǒng)的英語教育的話,勢必會影響到未來人才質量的問題。
二、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問題
1.農村英語教學環(huán)境問題大環(huán)境,包括硬件和軟件,應試教育無處不在,學生好、壞的評價標準盡管這幾年有所改觀,但最主要的評價標準仍然是考試分數。因此,無論是英語教師,還是學英語的中小學學生,還是學生的家長,仍然把分數看成是“命根”。多年積累應付英語各類考試的經驗仍然在農村中小學校肆意蔓延,朗朗的讀書聲仍然充斥著校園的各個角落,但似乎聽不到孩子們朗朗的笑聲,這不能不說是個遺憾。
2.英語教師綜合素質問題
①教學方法的問題: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法非常傳統(tǒng),非常呆板。因為教學條件有限,絕大部分教師仍然是一只粉筆,一本書,一張嘴,再加上一根教鞭。嚴厲固然在短期內會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長此以往不堪設想。英語教師的教學重點仍然是語法,單詞,教學方法仍然是我讀你聽,學生的學習根本就沒有什么興趣、積極性可言,完全非常被動地是被教師牽著鼻子走,其中的痛苦也只有孩子們自己能夠體會到。②教學理念的問題:盡管教育部2001年2號文件已經要求小學畢業(yè)學生的英語水平要達到1-2級;初學畢業(yè)要達到3-5級;高中畢業(yè)要達到6-8級。教育部花費一個億人民幣培訓一萬名英語骨干教師,然后再由這一萬名骨干教師去培訓地市級英語教師,如此這般良性循環(huán),按說廣大農村英語教師隊伍應該壯大起來。但就目前情況來看,還存在很多問題。首先就是教學理念的問題,大部分的農村英語教師認為學習英語的重點應該是單詞、句型、語法等所謂的知識點,學習方法就只有死記硬背這一條路,出于這種考慮,英語教師在課上課下毫無疑問地反復強調語言點的記憶,而忽視了學習英語的真正目的是使用英語。③語言素質、文化素質和教學技能的匱乏:農村有超過50%的英語教師是??飘厴I(yè)生,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可能不是學英語的;還有50%的英語教師根本就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培訓,他們的英語語言素質、文化素質和教學技能就可想而知了。中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決定了其英語教師不應該是高高在上的權威,而應該是他們的朋友:既懂得兒童、青少年心理,能與孩子們進行交流溝通,又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演、唱、畫等語言教學能力的朋友。
三、改進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學的措施
針對以上問題,我覺得要想提高農村中小學英語的教學方法,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改善教學環(huán)境教學硬件因為要受到國家政策、當地經濟條件的限制,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解決得了的;但教學軟件完全可以通過當地的教育部門、學校、教師的努力來盡可能地改善。比如,當地教育部門在評估英語教師的時候,是否該考慮分數以外的內容,例如如果他們的學生參加了各類英語比賽、或是參加了級別考試,無論通過與否,給予教師一定程度的獎勵,并把此作為評估的重要一部分,我想這樣做無疑會提高教師進行英語教育改革的積極性的。作為中小學英語教師自己,也應該學習一些英語語言學方面的知識,以提高對語言規(guī)律的認識;加強語言技能學習,以提高教學質量。
2.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①在如今知識更新的速度愈來愈快的時代,教師同樣面臨著知識的更新與繼續(xù)學習的問題。首先要更新教學觀念、明確教學目的:中小學英語教學不應該強調記憶多少個單詞,背誦多少篇英語文章,掌握多少條語法規(guī)則,“知道”只是最低水平。英語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在于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及讓學生由喜歡學習到情感上愿意學習,發(fā)展到積極主動地自發(fā)自主學習;學習一旦成為一件樂事,學生就會想盡辦法動腦筋全身心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言、文化素養(yǎng),提高學生處理和運用語言信息的能力,能夠解釋和說明問題是中小學英語教育的重要內容和任務。而培養(yǎng)大批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通過對所學知識的掌握,能夠形成自己的見解,獨立的做出價值判斷,才是我們要達到的最高境界。②中小學生正處于生理、心理飛速變化的階段,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階段,老師在他們心中是楷模、是學習模仿的榜樣。農村的孩子們遠不如城里的孩子們有現(xiàn)代化的學習用具,在某種程度上,老師就成為他們模仿的對象。因此,作為農村的英語教師,責任心似乎應該更強,一定要通過各種途徑規(guī)范自己的語音、語調,打好語言基本功。作為老師,自身的英語文化素養(yǎng)亟待提高,可以通過自修,進修等各種渠道加強文化方面的學習。這也是英語教師基本功的重要部分,基本功扎實的老師也一定更自信,更自信的老師也一定更容易成功,或者成功的機會會更多。③具備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并不能說明就一定能成為合格、稱職的中小學英語教師,心理學、教育學知識同樣非常重要。農村的孩子比城里的孩子自卑,不愿意主動與人進行合作、交流的更多,但他們畢竟還是孩子,孩子有他們自己特有的天性,此時老師的溝通能力就顯得很重要。教師在孩子的眼里,不應該僅僅是學術權威,更應該是與之平等的朋友。中小學英語教師像其他學科的教師一樣,學會理解自己的學生,理解學生的家長,幫助農村孩子樂觀自信。一個人樂觀自信,對事物有興趣,不僅有益于身體健康,而且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更能提高學習、工作效率。因此,在注重智商提高的同時,老師應該配合學校、家長注重孩子們情商的培養(yǎng)和提高,把生活在廣大農村的孩子們,從壓抑、焦慮的消極情緒中解放出來,幫助他們多多體會成功和快樂。
對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師來說,盡管已經是網絡時代,但因為經濟等諸多原因導致農村中小學不能象城里的一樣,運用多媒體、網絡等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限制了一些優(yōu)秀教學方法在農村中小學校的推廣應用。在廣大農村無法將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在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的互動方式中得以發(fā)揮。但隨著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教學方法的改進,教師隊伍自身素質的提高,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學前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