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蘭
英語閱讀不僅能夠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各方面的信息,吸取豐富的語言知識,還可以使他們通過閱讀去了解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科學技術、社會文化和風土人情。所以活化閱讀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至關重要。一旦閱讀能力提高了,詞匯量就會擴大。聽、說、讀、寫等各項應試能力也會自然而然的上升。作為英語教師就應當盡可能的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選擇能將課內教學和課外閱讀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閱讀理解的應試水平,以下為筆者多年教學的總結,希望能和各位老師一起分享。
一、將課內課文教學作為基礎,緊抓不放
英語課文都是經過精挑細選而編入教材的,它們題材不同、語言精練,有利于學生構建語言知識和提高語言運用能力。把閱讀教學貫穿于課文教學之中,其目的是引導學生分析并研究課文內容及其中的語言現(xiàn)象,從而增強語篇理解能力。
在課文教學中,教師要對課文中的詞句和語言現(xiàn)象進行有重點地、深入細致地分析講解,并針對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時有困難的語言現(xiàn)象進行釋疑解難。在講解課文時,教師應講練結合,通過各種練習讓學生掌握詞匯的用法,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每篇閱讀課文可以采取先泛讀再精讀,最后自我總結的教學方式,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課堂的閱讀教學中得到有效地鍛煉與提高。
二、將課外閱讀作為輔助,常抓不懈
首先,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不僅能鞏固課文中所學的語言知識,還能開闊知識視野、發(fā)展智力和培養(yǎng)自學能力。但是所選材料的思想性要強,內容要健康。這樣就使學生在擴大詞匯量、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道德素質。當然閱讀材料內容要廣泛,題材、載體要多種多樣,這樣不僅會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還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最為重要的是閱讀材料的選材要難易適中。生詞多、語法難的閱讀材料,只會使學生望而生畏,挫傷學生獨立閱讀的積極性,甚至導致課外閱讀半途而廢、前功盡棄;而難易適當、易于理解的閱讀材料則可以大大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學好英語的信心,進而逐步提高閱讀水平。
三,將閱讀測試作為檢測手段,狠抓到底
閱讀理解測試是檢測學生英語水平必不可少的一個測試項目。因此,閱讀理解應試技巧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本人對高考英語閱讀試題進行了研究分析,將其大致分為事實詢問題、推理判斷題、數(shù)據推算題、主旨大意題、和常識題。在學生掌握了這些題型后,教師可以使用限時閱讀訓練的方法來檢測學生的閱讀水平。這樣,既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也可以對他們進行一定的測試,從而達到提高英語閱讀水平的目的。
總之,閱讀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閱讀教學要課內、課外相結合,精讀、泛讀相結合,還要講、練相結合。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本著“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打破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逐字講解、分析、翻譯,學生忙于記筆記,不獨立思考的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知識的主人,讓學生在自讀自練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作者單位:安徽省天長市天長中學英語組23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