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友利,孫建華
(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4)
3男2女羽毛球雙打比賽場次編排探究
潘友利,孫建華
(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4)
在羽毛球小團體比賽中,為增加比賽趣味性和參與度,需要男子和女子進行對抗比賽,針對出現(xiàn)的男女混合賽制比賽的編排的問題,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對3男2女,共計5人(總體實力水平:男A≈男B≈男C>女D>女E)進行羽毛球比賽的場次編排進行探究,創(chuàng)造性地綜合運用“貝格爾表”和“一號固定逆時針輪轉(zhuǎn)法”的編排辦法,確定搭檔關(guān)系和羽毛球雙打?qū)﹃囮P(guān)系,合理地進行比賽場次編排,并提出了用“獲勝局數(shù)和局平均數(shù)”決定名次的辦法,排出最后比賽名次。并通過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這種新的場次編排方法和名次決定方式,增加了比賽的參與度、競爭度、娛樂度,適合3男2女羽毛球比賽場次編排,為小團體體育比賽提供直接借鑒,有助于學校體育賽事的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改善。
3男2女;羽毛球雙打;比賽場次編排;比賽名次
在羽毛球正規(guī)比賽中無論雙打還是單打,都有標準的比賽方法,場次編排也有科學合理的辦法。但是出現(xiàn)了這種情況:5人(3男2女)參加進行羽毛球比賽,且需要根據(jù)比賽情況,排出個人的比賽名次,怎么進行比賽場次編排,才能更加科學合理?這個問題源于一次社團活動,生活中確實存在這樣的問題。2013年10月25日,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研學社舉辦首屆“崇文尚武”羽毛球比賽,內(nèi)部成員5人(3男2女)參加比賽。需要依據(jù)比賽成績,排出每個人的比賽名次。這個比賽不能采用單打形式,這是由參賽5名隊員的實力水平、參賽人數(shù)、比賽名次決定的。3名男生的水平(體能、羽毛球基本技術(shù)、戰(zhàn)術(shù)的能力)相當,2名女生在力量、速度體能水平方面差于男生,且這2名女生的水平相差較大,總體實力水平排名為:男A≈男B≈男C>女D>女E,女生和男生單打、女生和女生單打?qū)嵙λ綉沂馓螅覟樵黾颖荣惾の缎院蛥⑴c度,需要在比賽中男子和女子要進行對抗比賽,單打比賽就失去了比賽意義,所以必須進行雙打(能顯示出這個小團體的團體性,參加度高、趣味性強)。另外,比賽需要分出名次來,而固定2人搭配進行雙打比賽也有實力懸殊相差太大的問題,所以雙打比賽也不能固定搭檔,到底怎么進行比賽場次的編排,才會更加科學合理?有人會認為這種情況不是正式的羽毛球比賽,只是這5個人用羽毛球比賽的方式進行了1次健身活動,沒有必要弄得過于復雜。但是本研究認為,出現(xiàn)問題就需要進行研究解決,像這種小團體的羽毛球比賽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在我們的運動生活中,特別是學校社團體育活動中,這屬于學校體育賽事中的問題,問題解決才能使我們的體育活動開展得更加和諧,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1.1 研究對象 以3男2女小團體羽毛球比賽的場次編排為研究對象,使其科學合理地進行羽毛球比賽,為小團體開展羽毛球體育活動提供借鑒,這將有助于完善學校體育賽事的組織和管理。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東北師范大學圖書館查閱了羽毛球規(guī)則、羽毛球競賽方法、羽毛球競賽組織編排等相關(guān)著作、教材、期刊文獻,為撰寫本文提供理論依據(jù)和思路參考。
1.2.2 邏輯分析法 按照羽毛球比賽的規(guī)則和羽毛球比賽的組織方法,合理運用“貝格爾表”和“一號固定逆時針輪轉(zhuǎn)法”的編排辦法,確定搭檔關(guān)系和羽毛球雙打?qū)﹃囮P(guān)系,采用雙打進行比賽,綜合邏輯分析思考,并歸納總結(jié)。
1.2.3 實驗驗證法 綜合運用“貝格爾表”和“一號固定逆時針輪轉(zhuǎn)法”的編排辦法,確定搭檔關(guān)系和羽毛球雙打?qū)﹃囮P(guān)系;按照比賽規(guī)程進行比賽,3男2女5名隊員進行了比賽。綜合實際情況(場地、自身疲倦、時間等),比賽進行了1輪,共計12場比賽。
1.2.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作為首屆“崇文尚武”羽毛球比賽的組織者,在現(xiàn)場對本次比賽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獲得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并進行整理和分析。
2.1 確定比賽場次編排遵循的原則
2.1.1 增加團隊比賽的參與度、競爭度、娛樂度 作為社團活動,應(yīng)該以團體活動的形式進行,爭取所有參賽人員積極參加比賽,提高競爭程度,同時這次比賽是健身娛樂活動,在比賽實施情況的基礎(chǔ)上,增加娛樂性,提高大家的比賽興趣。
2.1.2 享有均等的比賽權(quán)利,參加均等的比賽場數(shù)和比賽時間 在參加比賽過程中,比賽參加人員,應(yīng)該比賽場次相等,比賽時間均等。
2.1.3 比賽的運動強度和運動負荷適宜 比賽的場次應(yīng)該不能使得參加比賽的人員運動強度和運動負荷過大,使得其過于疲勞。
2.1.4 雙打進行比賽,每局不同搭檔,對逢不同的對手 這樣使得在每局比賽中都會有不同的比賽情景,享受雙打比賽2人團結(jié)協(xié)作配合產(chǎn)生令人想不到的結(jié)果,創(chuàng)造奇跡。偶遇2種情況:1)同搭檔對逢不同對手,如上局A和B搭檔對陣C和D,下局A和B搭檔對陣C和E;2)不同搭檔對逢相同對手的情況,如上局A和B搭檔對陣C和D,下局A和E搭檔對陣C和D。
2.2 比賽場次編排方法 比賽雙打進行,參加比賽人員提前到達比賽場地,5人分別抽簽決定1號、2號、3、號、4號、5號進行如下比賽場次編排。這就不能確定誰會在第1場比賽,完全隨機確定,確保比賽公平公正。
2.2.1 采用 “貝格爾表”編排辦法確定搭檔關(guān)系 “貝格爾表”編排辦法就是根據(jù)隊數(shù),按單循環(huán)比賽秩序的編排方法排出第1輪次比賽表,以后各輪次編排時,先把右上角括號里的號數(shù),向左或向右擺動1次,然后將右下角的號數(shù)按逆時針方向跳進到與括號數(shù)平排的空位置上,其余號數(shù)按原順序列,再用橫線把平排的2個數(shù)連起來,這就是下1輪次的比賽表,如果參加隊數(shù)為單數(shù),用“0”代替括號內(nèi)的數(shù),使之成為雙數(shù)。每位隊員可能出現(xiàn)的所有 搭 檔 關(guān) 系 如 下:1 / 0、1 / 2、1 / 4、2 / 5、2 / 0、2 / 3、3 / 4、3 / 1、3 / 0、0 / 4、4 / 5、4 / 2、5 / 3、0 / 5、5 / 1 (出現(xiàn)和0搭檔的關(guān)系,將輪空,不進行比賽)。
2.2.2 采用“1號固定逆時針輪轉(zhuǎn)法”編排辦法確定對陣關(guān)系 1號固定逆時針輪轉(zhuǎn)法就是1號位置固定不動,其他位置每輪按照逆時針方向輪轉(zhuǎn)1個位置,即可排出下一輪比賽的比賽順序,所有搭檔會對陣1次。在進行所有單循環(huán)的對陣關(guān)系編排時,會出現(xiàn)矛盾的情況,比如出現(xiàn)“2/5 VS 5/3”對陣局中,5出現(xiàn)2次,不能1個人同時和2個人搭檔相互對陣,這種情況視為矛盾情況,把有矛盾的情況排除后,可以確定所有的對陣場次,及比賽必須遵循的順序。
2.3 比賽規(guī)則簡要解釋
1)比賽以雙打進行(可以增加比賽的參與度、競爭度、娛樂度,如果是單打由于實力懸殊太大,會造成比賽沒有競爭性),每局比賽按照編排方法編排的次序進行比賽。
2)每一種對陣方打一局(如果采用3局2勝制,則比賽會增加12場以上,造成比賽場次太多,運動時間過長,運動員運動負荷、運動強度過大),每局21分,在達到21:21時,繼續(xù)比賽,當雙方比分相差2分,結(jié)束本局比賽。
3)如比賽中巧遇女雙,則這局比賽輪空。因為如果2女生搭檔對陣男雙,比賽實力水平懸殊太大,無法進行。
4)比賽名次決定辦法。按照獲勝局數(shù)決定名次。如果遇到2名運動員獲勝局數(shù)相等,則按在參賽的局平均數(shù)(局平均數(shù)=比賽所得總分數(shù)÷參賽總場數(shù))決定名次。
5)在比賽中沒有比賽的1名運動員,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擔當總裁判長執(zhí)裁。
3.1 比賽結(jié)果統(tǒng)計及分析 按照比賽規(guī)程(附件:競賽規(guī)程)進行比賽,參賽隊員均對比賽規(guī)程沒有異議。依據(jù)各種情況(場地、自身疲倦、時間等),比賽進行了1輪,共計12場比賽。其中2、4號均為女生,出現(xiàn)女雙情況的第6、8、15場比賽輪空(表1)。
表1 比賽結(jié)果統(tǒng)計
采用“貝格爾表” 確定了在每局中都有不同的搭檔;之后采用“一號固定逆時針輪轉(zhuǎn)法”編排辦法確定了羽毛球雙打?qū)﹃囮P(guān)系。這種編排方法改變了實力懸殊過大不能進行比賽的情況,也實現(xiàn)了采用單打比賽進行的形式取得個人比賽名次的情況。
3.2 比賽名次決定
3.2.1 計算所有參賽運動員獲勝局數(shù)和 在本次比賽中,應(yīng)該共進行15場比賽,因出現(xiàn)同女生組搭檔輪空3場比賽,結(jié)果共進行了12場比賽,男生共打了10局比賽,女生打了9局比賽,男生每人擔當裁判2次,女生每人擔當裁判3次。10局左右的比賽,對5人來說,運動負荷和運動強度適宜,比賽共用90 min左右,時間安排恰當。比賽不僅檢驗了大家的羽毛球運動水平,同時給大家擔當羽毛球裁判鍛煉的機會(表2)。
表2 各運動員獲勝場數(shù)統(tǒng)計
3.2.2 決定1號、2號名次 因為1號、2號所獲得的場數(shù)相同,所以需要計算2位運動員在比賽中所獲得的總分數(shù)平均數(shù)(見表3)。
依據(jù)此種方法,可確定1號、2號隊員的名次,即2號隊員第2名,1號隊員第3名。
3.2.3 得出本次比賽的總名次 通過本種名次決定辦法得出的比賽名次,分別為5號第1名,2號第2名,1號第3名,3號第4名,4號第5名(見表4)。
比賽結(jié)果的名次和實力水平大致對應(yīng),即男A≈男B≈男C>女D>女E,最后名次為:男5>女2>男1>男3>女4。男生總體情況好于女生,男1號名次好于其他人,女2號比賽結(jié)果好于女4號,其中女2的名次超過男1號和男3號,這與比賽水平的發(fā)揮有關(guān)系,也可能是比賽女雙和男雙的比賽沒有進行的原因。但是這樣的比賽,體現(xiàn)了比賽的公平性。
表3 第1、2號運動員所參賽的局平均數(shù)統(tǒng)計
表4 比賽總名次統(tǒng)計
總的來看,比賽過程科學合理,這樣比賽場次的編排,使得所有人同時參與了比賽的組織和管理,雙打進行比賽,使得每局擁有不同搭檔,可以每局對逢不同的對手。這樣使得在每局比賽中都會有不同的比賽情景,相比較于單打比賽,提高了比賽的參與度、競爭度、娛樂度和觀賞度。也實現(xiàn)了社團活動中,每個人與其他不同人的協(xié)同合作與競爭。
1)綜合運用“貝格爾表”和“一號固定逆時針輪轉(zhuǎn)法”編排辦法可以確定搭檔關(guān)系和羽毛球雙打?qū)﹃囮P(guān)系,這種方法改變了實力懸殊過大不能進行比賽的情況。
2)創(chuàng)造性地用“獲勝局數(shù)和局平均數(shù)”決定名次,體現(xiàn)了比賽結(jié)果的公平性。
3)新的羽毛球場次編排辦法和決定名次方法,適合3男2女小團體羽毛球比賽場次編排。
4)這樣比賽場次的編排,使得所有人同時參與了比賽的組織和管理,使得每局擁有不同搭檔,可以每局對逢不同的對手,增加了比賽的參與度、競爭度、娛樂度。
本文中研究過程采用每對陣方打一局,不過比賽組織者可以依據(jù)體能時間場地等實際條件情況,可以考慮安排3局2勝制比賽,有待進一步實踐研究。
[1] 方統(tǒng)禮. 論貝格爾編排法在排球競賽中的應(yīng)用[J].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1993(1):50-55.
[2] 侯恩毅,彭美麗,李端生.羽毛球裁判必讀[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9(7):41.
[3] 孫建華,張志成.學校體育競賽組織管理與編排[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0(6):34
[4] 鐘海燕,曾進.“小團體”教學模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yīng)用研究[J].體育科技,2006(4):95-97.
[5] 王蒲. 運動競賽項目體系的驗證與思考[J]. 北京體育師范學院學報,1999(4):65-70.
[6] 凌禮.中國大學生羽毛球競賽制度改革的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2.
Exploration of Badminton Doubles Competition Schedule with Three Men and Two Women
PAN You-li, SUN Jian-hua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Jilin China)
In badminton group competition, to increase interest and participation, men and women need to compete together. On the issue of men and women mixed competition schedule, adopt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nsultation, logical analysi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is thesis explores badminton competition schedule with three men and two women, five people in total (overall strength level: male A ≈male B≈male C > female D > female E). "Berger table" and "Counterclockwise rotation method and Fixed number one "schedule measures are creatively utilized to finalize partnership and badminton doubles schedule, research also proposes to utilize "winning sets and average set" to decide final ranking. Through experimental research, it shows that new schedule and ranking method increases participation, competitiveness and entertainment of competition,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ree men and two women badminton competition schedule, provides direct reference to small group competition and helps improvement of school sports competitio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three men and two women; badminton doubles; competition schedule; competition ranking
G847
A
1004-7662(2014 )09-0063-04
2014-05-25
潘友利,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學校體育競賽與管理。通信作者:孫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