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升作文水平要做到“四想”,即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想聽;捕捉機會,讓學生想說;博覽群書,讓學生想讀;走進生活,讓學生想寫。只要做到了這四點,學生的作文就會變得非常簡單。
【關鍵詞】提升;作文;水平;“四想”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作文一直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題,語文教師感嘆作文不好教,學生對寫作文也不感興趣,總害怕寫作文,或者說是擔心寫不好作文。作文教學真的就那么難嗎?其實不然。仔細觀察目前的作文教學,很多教師在某種程度上拔高了學生的作文水平,既不給學生提供寫作素材,平時又不注意引導學生體驗生活,造成了許多學生在寫作文時一來無話可說,二來沒有情感。那么,什么樣的作文教學才能提升學生作文水平呢?筆者經(jīng)過實踐,認為應該做到“四想”。
一、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想聽
作文教學首先要讓學生學會聽。學生只有會聽了,才能積累豐富的作文材料,才能在寫作時信手拈來。但是,小學生的自制力比較弱,學習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良好的心情,學習行為容易受情緒控制。學生想不想傾聽別人說的話關鍵是教師有沒有創(chuàng)設一個讓學生想聽的情境,讓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地想去聽。所以,在作文教學時,要積極創(chuàng)設與寫作主題相關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認真聽,從而激發(fā)他們想寫好作文的欲望。
比如,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習作教學,這次習作的要求是讓學生介紹自己身邊熟悉的人,然后寫一寫這個熟悉的人曾經(jīng)做過的一件事。在作文教學一開始,我就對學生說:“我想向大家介紹我們班一位同學的事跡,大家聽一聽,看看能不能聽出我說的是哪一位同學?!睂W生一聽這一次的作文是讓他們猜同學,興趣一下子來了,紛紛對我說:“老師,你快說,我們一定能猜出來?!边@時,我就在班級學生中挑選一位進行介紹,先從外貌說起,然后說他的性格,他的品質(zhì),并說了一件他曾經(jīng)做過的好事。因為是介紹本班的同學,所以學生也就非常樂意聽了。這個情境的創(chuàng)設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想聽的動機。
二、捕捉機會,讓學生想說
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也強調(diào)在寫作過程中“要求學生說真話 、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彼自捳f:“言為心聲”。說話是學生思維與內(nèi)心想法的一種外化形式,學生心中怎么想的,他們才能怎么說。要想學生寫出好的作文來,就得讓學生先說出來。因此,在平時的作文教學時,教師要善于捕捉并創(chuàng)造讓學生說的機會,讓學生多說。這樣才能促進學生更好地發(fā)展表達能力,提升作文水平。
比如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習作教學,這一次的習作要求是讓學生先說一說自己都會做些什么,然后讓學生回憶一下這些本領都是怎么學會的,在學的過程當中,都有哪些趣事體會,然后寫出來。為了給學生的表達開一個好頭,我自己在課堂上用一張紙折一只青蛙,而且邊折邊介紹我學習折青蛙的過程,以此尋找讓學生說的機會。我的話才說了一半,就有一位學生站起來說:“老師,我也會折這個青蛙,當時是我媽媽教我的。我在學折青蛙的時候,還發(fā)生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呢!”我一聽馬上話鋒一轉(zhuǎn)說:“真的嗎?你太了不起了,那就請你向大家介紹一下如何來折這只青蛙的,然后再向大家說一說你學折青蛙時發(fā)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吧?!边@位學生剛說完,就有很多學生舉起了小手,紛紛想向大家介紹自己會的本領有哪些。這樣,這一次習作就在學生說話的過程中順利完成了。
三、博覽群書,讓學生想讀
學生的作文水平不高,其主要原因就是學生腦海中沒有寫作素材,不知道自己寫什么,造成了學生的作文內(nèi)容千人一面的現(xiàn)象,甚至許多內(nèi)容都是瞎編亂造出來的。要想讓學生的作文寫得有血有肉,我們就要讓學生在平時想讀書,多讀書,或者說給學生的作文提供一個樣本讓他們閱讀。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學生只有多讀書,才能在寫作時有話可寫、有詞可用,并會仿照自己閱讀文章的體例來寫作文。所以,我們要經(jīng)常向?qū)W生推薦一些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目或文章,讓學生去閱讀。
比如,人教版小學三個級下冊第六單元的教學,習作要求是讓學生暢想一下未來人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坐的汽車等等都是什么樣子的。然后讓學生選擇一件自己最感興趣的東西,展開想象,并寫出來。學生受自己知識水平與認知水平的限制,再加上他們以前也從來沒有聽說過、沒見過這些東西,所以寫起來就有一定的困難。在寫作之前,我先讓學生到學校圖書室借閱一些科普類的書籍閱讀。并在教學前,我向?qū)W生推薦了幾篇描寫未來人們生活的作文,讓學生閱讀。這樣,學生對未來人類的生活有了一個感性的認識,從而調(diào)動了他們的思維力與想象力,較好地完成了這次的作文。
四、走進生活,讓學生想寫
生活是學生積累作文素材的重要源泉,也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重要舞臺。讓學生用自己的筆寫自己身邊的事,才能激發(fā)學生的作文情感,才能讓學生想寫作文。2011年版的《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小學階段的寫作教學“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無論什么版本的小學語文教材,讓學生習作的內(nèi)容基本上都來自于學生生活。所以,在作文教學時,我們要讓學生走進生活,抒寫生活。這樣,才能讓學生想寫作文,從而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們教師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要從聽、說、讀、寫等方面扎實有效地進行訓練。只有這樣,學生的作文水平才能得以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朱水根.新課程小學作文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6(8).
[2]戴汝潛,鄧澤棠.小學情境作文教學的實踐與理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4).
作者簡介:鄧麗麗,江西省永新縣人,女,初級教師,就職于永新縣高橋中心小學。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