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雪玉
內(nèi)容摘要:語言是交流的工具,讓我們的每一個孩子從小就學會交流,學會說話,學會完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這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相信,在大家的共同探討和實踐下,我們的孩子一定會成為知書達理的孩子、能說會道的孩子、健康快樂的孩子、大有作為的孩子。
關鍵詞:語言 培養(yǎng) 訓練
如何對學生進行語言交流的培養(yǎng)和訓練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進行:
一.立足課堂,瞄準課堂
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和技能的主陣地,教師要積極引導啟發(fā)學生勤于思考,大膽發(fā)言。教師要結合教材內(nèi)容,經(jīng)常創(chuàng)設一種說話情境,而這種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從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的,有效的,讓學生有話說,愿意說。如我們組織的語文聽說讀寫綜合測試,特意設置了購物、還書、問路等一些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有話可說,通過互相對話交流,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課堂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在一定的時間段里,讓每一個孩子都有發(fā)言表達的機會,尤其是不善于表達,表達有一定困難的學生,更是教師關注的重點。全國素質(zhì)教育名校洋思中學有一條經(jīng)驗就是“洋思無差生”,教師的轉差工作首先從課堂開始,把對學習困難的學生的培養(yǎng)教育放在特別重要的位置,通過定人、定向、定時、定量等具體的教育細節(jié),逐步提高學生的信心和能力。幫助學困生樹立信心,和同學們一起進步,是每一個教師的職責和任務。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是一樣,我們不能總是盯著幾個或者部分學生,而放棄了其他學生的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全面發(fā)展,要讓每個孩子想說,敢說,愿說,會說,學會正確表達,學會準確表達,學會清楚表達,學會流暢表達。
二.營造氛圍,開展活動
通過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營造和創(chuàng)設說話的環(huán)境和氛圍,為學生提供語言訓練的環(huán)境和條件。我們要適時組織學生經(jīng)常開展故事會、演講會、朗誦會、辯論會等,這些活動學生都十分喜歡,是訓練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尤其是表達能力的好方法。當然,這些活動需要老師精心組織、精致安排,每周一次或兼周一次,形成機制。每次活動預先布置,學生通過閱讀書刊、上網(wǎng)查找資料、調(diào)查訪問等具體的學習實踐活動,獲取了大量的知識信息,然后進行梳理歸納,內(nèi)化成自己的知識儲備。這個過程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收獲是豐碩的,成果是多方面的。學生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掌握了很多表達的素材,活動時學生便會胸有成竹、躍躍欲試、摩拳擦掌,想一吐為快,學生就會有豐富的表達內(nèi)容,就會有強烈的表達欲望,這樣,久而久之,學生就逐漸地會想說、愿說、敢說、會說。
三.積沙成塔,堅持訓練
我們可以經(jīng)常進行“一分鐘”的說話訓練。時間是由分分秒秒組成的,抓住了分分秒秒,就抓住了課堂,就掌握了主動,就騎上了時間的駿馬,就會游刃有余,得心應手。一分鐘的練習很方便快捷實用,是一種“短平快”的學習方法。比如自我介紹,給學生“一分鐘”的思考時間,再用一分鐘時間介紹自己。從基本情況(姓名、班級、性別、年齡、籍貫)到性格愛好特點等,要求學生用一分鐘時間思考,用一分鐘時間表達清楚(完整),在短時間里構思布局,用準確簡潔的語言表達,此時此刻,每個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貫注,聚精會神,大家屏住呼吸,凝神冥思,此時的學習效率很高,學習效果也很好(這個話題高中低年級都可以進行,根據(jù)年齡年級不同,分別提出不同的要求)。老師可以隨時隨地用這種方法進行片段訓練,訓練的話題很多,大千世界,林林總總,萬千變化,都可以作為訓練的話題。從日常熟悉的、身邊的、司空見慣的人、事、物說起,逐漸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提煉生活,認識生活,熱愛生活。要經(jīng)常設置一些生活場景(如前文所述),經(jīng)過短時間構思,讓學生去敘說、描述、說明……只要堅持,就一定會達成積沙成塔的良好效果。
讓我們的每一個孩子都學會說話,都想說、敢說、會說,讓我們的每個孩子出口成章、提筆成文,是我們的共同追求,也是我們的迫切愿望。而要達到這個愿望和追求,需要每一個語文教師的共同努力,需要大家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用心探索,苦心經(jīng)營。相信,在大家的共同探討和實踐下,我們的孩子一定會成為知書達理的孩子、能說會道的孩子、健康快樂的孩子、大有作為的孩子。
(作者單位:河南省駐馬店市新蔡縣古呂鎮(zhèn)第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