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梅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進行,課堂的有效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guān)注。在人們傳統(tǒng)認識中最枯燥無味的高中思想政治課堂如何才能成為有效課堂,如何才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為本”的新課程教學理念,并且從知識和能力兩方面都能提高學生的水平,每時每刻拷問著每一個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大家認為,在整個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從思想上重視學情分析,更要在行為上為提高學情分析的質(zhì)量而付出應有的努力。
關(guān)鍵詞: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學情分析;學生發(fā)展為本
一、學情分析的重要性
所謂學情分析,就是要在教學前、教學中以及教學后對學生實際情況進行了解和掌握,它不僅要橫向分析每個學生、每個班級、每個年級的情況,也要縱向分析不同學生、不同群體的動態(tài)發(fā)展和變化。比如,針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我們就要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點、已具備的知識和能力以及學習興趣和習慣等,以便結(jié)合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目標進行教學過程的設(shè)定和安排,真正體現(xiàn)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本”。
學情分析是系統(tǒng)教學設(shè)計的有機組成部分,并與教學設(shè)計的其他部分存在極為緊密的互動關(guān)系。學情分析是教學目標設(shè)定的基礎(chǔ),只有真正了解學生在學習方面有何特點、學習方法怎樣、習慣怎樣、興趣如何、成績?nèi)绾蔚忍攸c,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體現(xiàn)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價值,增強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成功實現(xiàn)思想政治課的智育和德育雙重功能,幫助學生樹立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學情分析是教學設(shè)計(包括教材分析)的依據(jù),沒有學情分析的教學設(shè)計往往是一盤散沙,只有教,沒有學,教學過程中往往只有教師一廂情愿的自我表演,而沒有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和探求,教學脫離,結(jié)果學生只是記住了一些死知識,而沒有從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上得到充分的提升,完全與新課程理念相左。只有針對具體學生才能界定教學內(nèi)容的重點、難點和關(guān)鍵點,真正做到教學相長。總之,學情分析是新課改條件下思想政治教學的必然要求,是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具體落實。雖然現(xiàn)在大部分老師在教學設(shè)計時都有學情分析這一環(huán)節(jié),但形式主義嚴重,缺乏人本觀念,沒有個體差異。
那么,應該如何做好思想政治教學設(shè)計中的學情分析呢?我就自己的親身實踐談一點看法。
二、學情分析的主要方面
1.分析學生的心理特點,讓學生明確學習思想政治課的目的和意義
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尚未完全成熟,但他們的活動絕大多數(shù)都是有目的、有意識的能動性活動,尤其是隨著現(xiàn)代社會網(wǎng)絡的普及,他們有更多的渠道接觸到社會生活,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們關(guān)心國家大事,也存在著對社會、對家庭、對自己的責任感。所以,思想政治教師應該在這方面給學生更多的引導和信息,讓學生了解思想政治課學習與整個國家的命運及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shè)的關(guān)系,激發(fā)他們作為青少年特有的愛國、愛家的情愫。比如,通過《文化生活》的學習,他們可以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通過《生活與哲學》的理論學習,結(jié)合自身實踐經(jīng)驗,明白更多為人處世的道理。
2.分析學生已具備的知識經(jīng)驗和能力水平,給予更多的認可和鼓勵,以激發(fā)學習動機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強心理滿足的,也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成功的動機?!痹谒枷胝谓虒W中,要結(jié)合不同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水平,橫向上尊重學生個體差異,不能用一個模子要求不同班級的學生,更不能用一個標準衡量不同的學生,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葉子,也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學生,看到每一個學生的長處,給予一定的認可;縱向上要把每一個學生的成長看成一個過程,及時肯定學生的進步,鼓勵、表揚學習成績提高的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不要只表揚結(jié)果,而要表揚為全過程而努力的情況,為此,要準確了解學生已掌握了哪些知識,具備了哪些能力,做出了哪些努力,及時進行正確有效的練習、測試,讓學生在每一次練習或測試中都獲得一定程度的成就感,從而產(chǎn)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
3.分析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學生的“想知”
所謂“想知”,是指除教學目標規(guī)定的要求外,學生還希望知道哪些目標以外的東西。21世紀的孩子個性突出,追求自我,喜歡與眾不同,并不會完全按照老師和教參的要求步步跟隨,況且高中思想政治課的一個重要特征是理論性強、抽象難懂,如果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沒有一定的教學技藝或教學藝術(shù),循規(guī)蹈矩,照本宣科,思想政治理論就變得遠離生活,教師教起來死氣沉沉,學生學起來枯燥無味,興趣和愛好就無從談起。教師應該結(jié)合教學經(jīng)驗和課堂觀察,敏銳捕捉相關(guān)信息,通過提出挑戰(zhàn)性的問題、合作、探究討論等方式盡量取學生之長、補其之短,張揚學生個性,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投其所好,往往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分析學生的學習習慣,關(guān)注不同的班級性格
一個班級的孩子在一起時間長了會形成“班級性格”,有些班級思維活躍、反應迅速,但往往思維深度不夠、準確性稍微欠缺;有些班級則較為沉悶,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維深度。針對不同班級不同學生特點,提高教學藝術(shù),在課程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尋找與學生生活貼近點,點燃思想火花,激發(fā)情趣。我現(xiàn)在每次下課時都及時把每個班學生的特點、上課的情況、課程進度等用最簡單明了的句子記錄下來,這樣下次上課前可以加以參考,時間久了也能總結(jié)出一些規(guī)律來。上課的時候多注意觀察學生的活動,與學生進行交互,基本上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有的學生喜歡動手記筆記,而在上課時不認真聽老師分析,那我就告訴他課上只需要記提綱就好,更主要的是聽老師分析知識點,筆記可以留到課下整理。這樣,學生堅持了原來記筆記的好習慣,又聽取了老師上課的重難點講解,相對原來一直低頭記筆記感覺輕松了,也提高了聽課效率。
總之,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因?qū)W生的需要而教,是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學情分析是實施教學活動的起點,也是定位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界定重難點的依據(jù)。所以,我們每一個老師都應為此而努力,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尤其要重視學情分析。
參考文獻:
楊潔.高中思想政治課新課程教材資源的運用[J].大眾文藝2011(16).
(作者單位 遼寧省大連金州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