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高專的體育課教師應正確對待科研,通過轉變觀念、遵循正確路徑、掌握實用技巧,從而有效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
【關鍵詞】高職高專 體育課教師 科研能力 提升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4C-0163-03
一、切實轉變觀念
(一)錯誤觀念
1.教學任務重
相對于其他公共基礎課,體育課教師普遍任務繁重是客觀事實,所以一些老師以此為由替自己開脫。但是高職高專也有一些同行,一樣面臨每周20節(jié)以上的課時,他們卻同時主持或者參與各級多項課題研究,發(fā)表不少科研論文,教學競賽還取得驕人的成績。他們并沒比其他人擁有更多的時間,只是充分利用了自己的時間。
2.家務事情多
體育課教師由于大部分時間在室外上課,身體比較疲勞,下班回到家里還要承擔繁瑣的家務,所以一些人常以照顧家人分身無術為借口,把科研放在可有可無的位置。但實際情況是,也有高職高專體育課教師在科研方面充滿激情,他們不僅搞好了家務,科研碩果亦層出不窮。
3.有“捷徑”可走
由于科研在高校的地位日趨重要,科研對教師的要求日益提高,所以高職高專體育課教師都無法回避地需要承擔一定的科研任務。但由于高職高專體育課對教師基礎文化功底的要求比一般學科低,因此在科研高壓之下,被網絡上層出不窮又充滿誘惑的代寫代發(fā)論文廣告迷惑。盡管這種行為違反學術道德、職業(yè)道德,但總有人抱著僥幸心理以身試法,也有極少數(shù)人因此順利完成科研任務,甚至在職稱評定中取勝。但是,從教師名譽看,該捷徑畢竟不是長久之計,萬一被發(fā)現(xiàn)查處,所蒙受的損失更大,從教師發(fā)展看,此做法助長了惰性,阻礙了潛力的發(fā)揮,購買論文要花錢,自己進行科研撰寫發(fā)表論文也要花錢,與其違反法規(guī)、違背道德導致惡性循環(huán),不如通過自己的努力促進良性循環(huán)。
(二)正確觀念
1.沒有科研,只會教學不是合格的高校教師
由于我國職業(yè)技術教育起步較晚,高職高專院校大都是在近20年時間里從中專、中師升格而來,其科研氛圍遠不及本科院校濃厚,科研要求也比本科院校低得多,兼之教學任務不可避免比原來中職、中師繁重,所以許多高職高專體育課教師的觀念仍舊停留在“上好課就行了”。迄今為止,教學效果沒有統(tǒng)一衡量和評價的標準,在高校仍然無法對教學效果進行統(tǒng)一、科學、精確、權威的評價,而理論和實踐足以證明:在高校以科研為基礎的教學才是有實效的。科研是現(xiàn)代大學的本質要求,科研是教師毋庸置疑應該承擔的任務,盡管常常有體育課教師以自己的學科特殊性為由回避這一難題,但沒有哪一個高職高專院校因為體育課的特殊性就減免其科研任務,也沒有哪一個省份的職評機構因此而降低體育教師的職評要求。體育課教師也不得不痛定思痛接受專家和同行的共識:不搞科研肯定搞不好教學。只有自己從事體育專業(yè)的研究,才能嫻熟地駕馭知識,精心地選擇內容,靈活地運用多種教法,進而有效地從事體育教學,取得優(yōu)質的教學效果。
2.必須實現(xiàn)由教書匠向學者的轉換
高校教師成長的進程中,教學不可或缺,但科研的分量同樣重要,更何況科研還是評定職稱的重要的并且是可見可比的依據(jù)。在高職高專院校,由于多種因素的制約,體育課教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只著眼于完成教學任務,很容易淪為教書匠,職稱多年無法解決,事業(yè)發(fā)展停滯不前。其實轉變的關鍵不在于單位的政策導向、幫扶政策和措施,而在于教師堅定地樹立個人科研與教學并重的意識,在教學中通過科研產生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建樹,有一家之言,進而實現(xiàn)教書匠向學者的蛻變。
二、遵循正確路徑
(一)以提高理論水平為基礎
理論水平的提高為科研指明方向、提供深厚的基礎、減少盲目摸索的時間。眾所周知,全日制的碩士生相對于全日制的本科生和在職的研究生理論基礎更扎實,但我國高校體育教師中研究生以上學歷只占11%左右,遠低于全國高校其他學科專任教師中研究生所占的比例,要求在職的高職高專體育課教師攻讀全日制碩士、博士既不現(xiàn)實也不合適,那么如何在教學工作繁重的條件下快速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理論水平呢?
1.鉆研體育專業(yè)書籍
最現(xiàn)實、快捷的途徑是根據(jù)自己的教學情況選擇體育專業(yè)類書籍,此類書籍一般的新華書店較少,應該到條件好的大學的圖書館借閱。通過研究體育專業(yè)書籍,教師從中能夠全面、系統(tǒng)、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專業(yè)理論知識,促使自己思考和明確科研的方向和內容。
2.訂購及閱讀體育、職業(yè)技術教育核心期刊
為適應職業(yè)教育對高職高專體育課提出的要求,教師應在體育類、職業(yè)技術教育類書籍浩如煙海和自己時間極其有限的情況下,做到選準選好書籍,例如結合自己現(xiàn)從事的教學任務,選擇全國體育中文核心期刊、全國職業(yè)技術教育中文核心期刊、區(qū)內優(yōu)秀期刊。每年訂閱1至2種與自己教學任務密切相關的體育類核心期刊及職業(yè)技術教育核心期刊;每月到期刊網進行閱讀(時間緊張可以下載到手機隨時閱讀,或者條件有限可以打印后隨時閱讀)。通過訂購和閱讀,能使教師在本專業(yè)開拓視野、擴充知識,充分了解職業(yè)技術教育對高職高專體育課程的要求,把握最新的教改方向。
3.瀏覽高職高專體育課精品課程網站
我國高等院校為期5年的精品課程建設已告一段落,體育課教師應主動學習精品課課程內容,充分利用這些現(xiàn)成的優(yōu)質資源,站在較高的層次研究體育課教學內容、方法、手段,使自身理論水平得到提升。常用的國家精品課程共享服務信息平臺是“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也可以進入在高職高專體育課程建設卓有成效的網站,例如,浙江經濟學院高職體育精品課程,能完整地了解高職高專課程建設、改革情況,對自己設計、實施教改很有啟發(fā)。
4.學習重要報告和文件
例如黨的十八大報告,學習這些資料能幫助教師把握國家和高等職業(yè)教育對高職高專體育課的要求。
通過以上途徑進行專心學習、思考、研究,長期堅持,體育課教師能明顯感受到專業(yè)理論的充實,思維水平的上升,表達能力的提高,而理論水平也一定隨著學習的深入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二)以課題研究為中心
課題研究是體育課教師提升科研能力最快捷、最見效的手段。圍繞課題的目標開展體育教學實踐,教師不滿足于研究工作的總結和經驗的概括,遵守學術規(guī)范,透過事實由表及里地概括、抽象出成果,隨著研究的深入,能較快地走出一條科研和教學并重的路子,使自己既是教學能手又是科研骨干。課題研究對科研能力的影響無須贅述,因為橫亙在大多數(shù)體育課教師面前的難題是:找不到課題做。那么如何成功申報課題呢?
1.抓準問題,突出重點
課題是當前存在的突出的問題,申報的課題與所有觀點應聚焦同一方向,列舉的材料與觀點緊密結合,切忌散亂和空泛。
2.注重創(chuàng)新,體現(xiàn)學術
題目、材料、邏輯、觀點、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都要新穎,但這種新穎不是為新而新,而是教師已經著手研究,受到啟發(fā),發(fā)現(xiàn)新材料、新觀點、新任務,通過概括、提煉出含有學術分量的內容。
3.研究深入,方向集中
在專家評審時特別看重的3個方面下功夫:文獻綜述(廣泛搜集材料,把握研究的人員、代表作、代表觀點,即研究現(xiàn)狀),研究思路(在邏輯上清晰地反映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思路、內容、過程、方法、價值、預期成果),前期準備(所列已經取得的成果彼此間聯(lián)系緊密,并與申報的課題存在重要關聯(lián),多談“為什么”,少談“是什么”)。
有了課題,教師應肯下功夫,循序漸進,從承擔子課題或者小課題做起,從申報院級課題到市級課題、區(qū)級課題、國家級課題,從參與其他教師主持的課題做起,再到自己申報和主持課題。
(三)以體育課教學為平臺
教學畢竟是教師的首要任務,高職高專院校體育課教師沒必要也不可能遠離教學開展科研,而體育課教學實際上為教師提供極佳的研究平臺。
1.教學出題目,科研做文章
高職高專院校體育課教師教學任務普遍繁重,然而更多人只看到它對科研的阻礙而忽略它對科研的優(yōu)勢:正因為長期在教學一線工作,只要稍微留心就會發(fā)現(xiàn)教學中存在的種種問題:體育課如何與學生所學專業(yè)結合?為提高學生職業(yè)體能,哪些專業(yè)可以合并上課?第一、二節(jié)課為什么高職生寧愿睡懶覺卻不愿參加體育鍛煉?為什么高職生二年級的體質測試成績差于一年級?如何通過體育課糾正學生的不良作息習慣,幫助他們形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教師注意思考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以體育專業(yè)理論為指導,參考他校他人的有效經驗,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問題就是科研的開端。
2.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內容
高職高專體育課教師把教育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提升為學術問題,并且持續(xù)深入地鉆研下去,一定能取得學術成果,如果再將這些成果運用到課堂里,那么教學將更具吸引力和影響力。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內容是現(xiàn)代大學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最佳模式。
3.找準興趣點,形成穩(wěn)定方向
科研之初,許多高職高專體育課教師常常摸不著方向,發(fā)表論文也常常隨性而缺乏明確的目標,為避免盲目浪費時間和精力,應堅持以課題研究為中心,在探索中找準自己的興趣點,以此為中心形成穩(wěn)定的方向,才能在科研中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才能達到“總有心情愿意科研”。
高職高專體育課教師學生時代有許多時間用在體育訓練上,兼之高考時體育專項分數(shù)偏重,文化課分數(shù)要求較低,所以文化功底相對于其他公共基礎課教師略低。因此,要提升科研能力必須遵循正確的途徑,并且經過陣痛才能在科研中取得成效,有所建樹。
三、實用技巧
(一)心理暗示
高職高專體育課教師應該以此鞭策自己:過去沒有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那是因為自己從未嘗試科研實踐,從現(xiàn)在起改變觀念,遵循科學的路徑,自己的潛力將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
(二)管理時間
高職高專體育課教師在時間管理上應遵循五大原則:一是積極規(guī)劃,寫下科研的目標,根據(jù)目標制定年計劃、季度計劃、月計劃、周計劃、每日計劃,知道哪些事需要做、這些事需要什么時候完成。二是要事第一,改變“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能拖一天是一天”的現(xiàn)實狀態(tài),牢記“今日事今日畢”,按時完成既定的科研任務。三是克服拖拉,不給自己任何借口,把拖拉的原因一條條寫出來,并列出解決辦法,立即開始行動。四是減少中斷,一般一次中斷后讓頭腦回復到原來的狀態(tài)又要花上幾分鐘甚至半小時,如果一個任務被多次中斷,直接導致完成任務的時間延長及任務完成的質量下降,所以在一段時間里只要進入研究就盡量保持思路連續(xù),動作連貫,科研才能高效。五是善用?。ㄏ罗D第183頁)(上接第164頁)段,絕大多數(shù)體育課教師沒有大段時間可用,可用小塊時間打電話、整理資料,為下一個工作做準備,學習、思考、計劃下一個行動等。
(三)捕捉靈感
只要進入科研中任一環(huán)節(jié),研究者頭腦中常常在不經意間閃爍一些靈感,高職高專院校體育課教師常在室外上課,如果不加記錄,這些靈感稍縱即逝,因此,隨身攜帶小本子隨時隨地記錄點滴靈感特別重要,以最快的速度記錄感想、心得、設想,結合自己的教學思考、分析、設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提升科研能力才能化為現(xiàn)實。
【參考文獻】
[1] 陶干臣,龍曉東,陳元平.普通高校體育教師繼續(xù)教育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6(1)
【基金項目】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2013年度項目(2013JGB420)
【作者簡介】曾文軍(1969- ),男,柳州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高職院校體育課教學與研究。
(責編 丁 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