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鳴
摘 要:考試與教學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測試對教學、及課程設置、教育者及學習者都會帶來深層次的影響,也就是“反撥效應”。通過分析改革后大學英語考試的聽力試題模式,指出其對英語教學的正反兩面的反撥效應,提出英語教學需從教學方式和重點,以及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入手提高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大學英語四級考試 反撥作用 英語教學
一、大學英語四級聽力全新的題型?
原來四級聽力占總分的比例是20%,而改革后的聽力比例提高到35%,并且增加了長對話這種題型。長對話圍繞某一方面話題展開,并且包含大量的新信息,對考生的瞬間記憶能力和總結提煉的綜合水平要求較高。而且從考試的題材來看多選用情景對話、學術講座、廣播電視等更為接近生活實事和科普知識的材料。因此,改革后的四級考試更注重檢驗學生以聽說為主的綜合應用能力。
現(xiàn)在國內(nèi)各類英語測試中,以書面答題為主,重視語言知識的考核,輕聽力測試和口語表達的考核。英語四級考試此次重點傾向的轉(zhuǎn)移,可以相應地將教師和學生的注意力轉(zhuǎn)向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所學語言知識方面去。
二、聽力測試的反撥作用
語言測試是語言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組成部分,特定的語言測試總是與一定的語言教學緊密相連。聽力測試對教學具有反撥作用,并且是督促、檢驗聽力教學的手段。聽力測試理論的目的就是使學習者在聽的過程中,培養(yǎng)和發(fā)展聽的技巧和策略,能夠在有限的時間里及時提取和歸納信息,并且學習知識??荚嚭笮В╳ash back)源于考試的重要性,即考試的社會權重,指考試結果對考生或其他有關人員所產(chǎn)生的重大影響(Madaus,1988)。Bachman & Palmer 也認為考試的結果的用途由社會或教育系統(tǒng)決定,賦予考試價值和意義;反之,考試又會對社會、社會教育系統(tǒng)及個人產(chǎn)生影。
英國著名應用語言學家Arthur Hughes提出:“任何一種考試都會對教學產(chǎn)生兩種不同的反撥效應。一種是對教學起積極有益的促進作用;另一種是對教學產(chǎn)生消極的甚至是有害的反撥作用(Hughes,1989)。反撥作用的影響是深層次的,有正面效應,也有負面的。Hughes的 “PPP”模式表明:一項測試會對參與各過程(Process)的參與者(Participants)產(chǎn)生影響,從而產(chǎn)生相應的結果(Product)。
因此測試的結果對于教師,可以檢測教學效果,調(diào)整教學方法,進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對于學習者來說,可以客觀地認識到自己的實際語言水平,調(diào)整學習狀態(tài),從而明確下一步學習方向。
(一)CET-4聽力測試的正面反撥作用
英語測試對英語教學的正面反撥作用是指,測試對英語教學所起的積極的影響。這種反撥作用是測試的目的與教學計劃相吻合的最佳結果。因此,英語測試的正反撥作用往往可以帶來以下效果:及時反饋教學所需信息,能夠提供反映教學得失的第一手材料;明確下一步教學目標,考試不僅只是對學生的知識技能測試,也會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使教師更加注意對其教學方法和重點進行調(diào)整,促進學習者的習得過程;激勵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動機,使看到已取得的成績同時,懂得自己與教學要求的差距,查缺補漏。
測試與教學的關系上密不可分的,教學效果需要測試來檢驗,而測試則以教學內(nèi)容為前提。大型標準化測試會對教學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往往決定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的安排。從現(xiàn)在的大學英語四級聽力測試題目的內(nèi)容比例上升可以看出,此次改革的目標是更為準確地測出考生的綜合運用能力。這會對我國大學英語課程安排中增加聽說交際的成分產(chǎn)生積極的推動作用,更促使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重點和模式。
CET-4聽力測試可以促進教材設計和課程安排的規(guī)范化、科學化。如果測試重視對學生的真實語言能力的考察,那么各出版社的大學英語教材的內(nèi)容編排更加具有真實性和可行性,英語學習讀物的市場也會產(chǎn)生激烈的競爭。與此同時,該測試可促使教師改變課堂中的教學方法,加強學生的聽力和口語練習,利用現(xiàn)代化(二)CET-4聽力測試的負面反撥作用
英語測試對教學的負面反撥作用是指,英語測試對英語教學所起的影響,它阻礙英語教學。受測試負面反撥作用的影響最大的是學生,并且會最終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CET-4新題型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一)改變傳統(tǒng)教學觀點
CET-4新題型體現(xiàn)出英語測試逐漸向考察學生的實際語言水平和能力。因此,大學英語教學中心因該從“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向“學習者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過渡。
(二)采用多種教學法,取其精華,活躍課堂氣氛
現(xiàn)代外語教學法有多種流派,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法并用。例如:聽說法,可先讓學生在聽完一段和將學的內(nèi)容相關的聽力材料,然后教師給出題目,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沉默法,美國學校很常用。主要是教師保持沉沒,只是讓學生看一幅圖,然后讓學生用語言描述觀察到的圖像,或聯(lián)想到的英語詞匯。交際法,這是歐洲國家常用的,非常自由的學習方法。教師可以給出相應的情景和話題,學生可以在教室里自由走動,輕松地用英語交談,以達到交際的目的。
(三)注意課堂教學中的文化背景知識的灌輸
英語對話中可能會有許多諺語、成語和格言等,往往由于秉承了其自身的歷史文化習俗,其真正的含義與字面意義相去甚遠。教師在課堂中注意有關文化背景差異的介紹。只是單純的積累詞匯,而沒有對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的了解,聽力和表達能力的提高幅度是有限的,可能會事倍功半。
大學英語四級聽力考試勢必會給學生的學習及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多方面的影響。要正視其帶來的正反兩方面的影響??偟膩碚f,新題型帶來的影響是利大于弊。尤其是聽力考試的改革,提高了聽力測試的效度,突出了測試的重點。正確引導著大學英語教育向提高學生的聽說和運用英語的綜合能力的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大綱(2006年修訂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2]龔嶸,封宗穎.大學英語四級710分最新真題剖析與實戰(zhàn)[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
[3]胡一寧.實用英語教學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4]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
成長·讀寫月刊2014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