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元
【摘要】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統(tǒng)一的基本特點,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我們不僅要傳授給學生語文知識,更要教給他們學習語文的方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是當前語文課程改革中不容回避的問題。
【關鍵詞】語文;自學能力;培養(yǎng);提高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我們不僅要傳授給學生語文知識,更要教給他們學習語文的方法。他們不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學習知識。新課程理念強調(diào)教學以學生為主體,要給學生以學習的主動權,但是受傳統(tǒng)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影響,在課堂上看到聽到的仍然是學生隨著老師的問講團團轉(zhuǎn),仍然是老師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真正的落實,學生的被動狀態(tài)仍然沒有真正消除。如何正確處理教與學、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仍是當代語文教學論研究的焦點。在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初中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充分發(fā)揮學生個人潛質(zhì)和增強學生的自學意識,這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
在多年年的語文教學生涯中,我深刻的認識到,如果要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那么就必須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學習的最好老師,最大動力?!睂W生有強烈的學習興趣,就會把學習從一件痛苦的事轉(zhuǎn)化成快樂的事,學習語文,要掌握的東西很多,非花九牛二虎之力不可。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結合青少年的心理特點,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用他們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把他們從“樂嬉游”引導到樂學習上來,使一般的好奇心發(fā)展為求知欲。學生把學習當作一種樂趣,就會產(chǎn)生強烈的動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就能慢慢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的效果。
二、明確學生自學的目標,激發(fā)學生奮斗的熱情
有志者,事竟成。學習目標是學習的出發(fā)點,確立具體明確的學習目標是每位學生的首要學習任務。目標越明確、越切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其學習行動的每一次努力越能夠獲得成功。學習如果沒有目標,就如航海時沒有燈塔,很容易迷失了方向。學習目標,是學習中學習者預期達到的學習結果和標準。作為學習者,及早地明確自己應該學會什么,并確信這些內(nèi)容值得一學,他們就會自覺地、努力地學習。
那么目標應該如何設定呢?這是許多學生感到困擾的地方。目標的設定必須要有適當?shù)碾y度,又要有合理的梯度,且各人必須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設定出適合各人的目標。而目標又可分為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那么學生在短期目標的設定中,必須要設定不要高難度的,遙不可及的,而是要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卻能夠通過努力實現(xiàn)的,這樣才不會打擊自身學習的動力與積極性。而長期目標的設定就與短期目標不同,學生可以大膽想像將來自己要做什么工作,過上什么生活,然后作為目標確立下來,那么就可以為之不斷的去奮斗,形成動力的源泉。
三、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優(yōu)化學生學習的效率
教育家葉圣陶說:“凡為教,目的應達到不需教。”自學能力是學生自己主動獨立進行學習的能力。好的學習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學生只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更好更快更輕松的學習。具體做到:
(1)課前認真預習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措施。如果學生能夠做到課前預習,養(yǎng)成自學的習慣,那么在接受學習的課堂中,學生自然明白教師所講的內(nèi)容,自然也就能夠提高學習的興趣了。
(2)課上認真聽講是吸取知識的重要手段,是取得成功的第一要訣。如果學生能夠在課堂上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往往對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5分鐘是關鍵,每一個老師都會在課堂上把每個重點內(nèi)容講述或點撥得非常透徹,因此你要集中精力聽。它不僅可以解決你在預習中不懂的問題,還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課后認真復習是鞏固知識的關鍵??梢圆捎没貞浄ǎ貞洰斕鞂W過的內(nèi)容,把當天學邊的知識像過電影一樣在頭腦里過一遍,回憶學習了哪些知識,重點是什么,教師是如何分析和解決知識的。這樣一來可以加深印象,二來可以通過回憶檢查自己聽課的效果。如果能回憶出大部分內(nèi)容,就證明自己上課是有收獲的。
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毀于隨。學習習慣,是在學習過程中經(jīng)過反復練習形成并發(fā)展,成為一種個體需要的自動化學習行為方式。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形成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1)培養(yǎng)學生使用工具書的習慣。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自學,我要求學生盡量備齊工具書,在課堂上一遇到不懂的問題,首先要求助的就是工具書,然后自己親自動手查找,逐步使之成為一種習慣。
(2)培養(yǎng)學生勤思好問的習慣??v觀歷史,科學上的重大發(fā)現(xiàn)、理論上的創(chuàng)新、技術上的發(fā)明,往往來源于“疑”,學習語文特別需要培養(yǎng)多思好問的習慣。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盡量壓縮講解時間,組織學生進行討論,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分成小組,共同討論,共同解決,以此養(yǎng)成學生好問多思的習慣。
(3)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是基礎自學能力,“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必須借助閱讀教學,因為只有通過閱讀,才能積累詞匯,才能進行仿寫,才能有所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