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兵
【摘 要】課堂提問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使用廣泛,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一個常規(guī)而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但是從目前課堂提問的實施情況來看,存在隨意性大、效率不高的現(xiàn)狀。本文總結了高中生物課堂提問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課堂;提問;實效
課堂提問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jù)教學目的設置問題,進行師生問答的一種教學方法,是進行有效教學的核心??茖W、高效的提問,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問也是教學反饋的重要途徑,通過師生的對話交流,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理解、掌握程度,調整課堂教學節(jié)奏。下面筆者結合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學實踐,談談如何提高課堂提問的實效性。
一、課前要精心設計問題
有的教師在備課時,對問題的設計缺乏必要的準備,課堂上隨意提問,導致了問題的質量下降,不能抓住教學的重點,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茖W、高效的問題,能引導學生探究的方向,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能力。在備課時,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提問的問題,減少課堂提問的隨意性,要緊扣教材,把握好“精煉、明確、層次性”的原則。
教師在備課時,設計的問題用語要精煉,精簡的語言會使問題一目了然,學生比較容易掌握問題的關鍵,過長或啰嗦的問題會讓學生無法清晰地明白你所提的問題是什么。問題的設計要具體、明確,如在講解“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時,有的教師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高溫和低溫會使酶失活嗎”,這個問題就顯得大而空,如果將問題改成:“-10℃和100℃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有什么影響?”這樣問題顯得具體、明確,有利于學生對問題的深入思考。教師在問題設計時,同時必須遵循由易入難,層層推進的原則,通過步步深入的提問,學生才能理順分析的思路、學會分析的方法。如在講解“光合作用的過程”時,可以設置這樣一組問題:①光合作用的場所在哪里?②光合作用的過程可以分為哪兩個階段,這兩個階段的場所在哪里?③光反應的反應物和生成物分別是什么,暗反應的反應物和生成物分別是什么?④光反應和暗反應是如何聯(lián)系的?⑤產物(CH2O)和O2中的氧原子分別來自哪個反應物?⑥光照突然減弱,植物體內的C3和C5的含量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像這樣層層設疑,環(huán)環(huán)相扣,問題越來越深化,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從而把握知識的實質,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
二、課堂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
課堂提問時,要面向全體學生,不僅要考慮優(yōu)等生,更要關注學習困難的學生,培養(yǎng)所有學生主動思維,積極參與的意識。例如我們在學習“興奮在神經(jīng)元之間的傳遞”時,一些簡單的問題,如“兩個神經(jīng)元是如何聯(lián)系的,兩個神經(jīng)元之間聯(lián)系的結構叫什么,由哪幾個部分組成?”這些問題通過閱讀課本就可以解答,我們可以把機會留給學習困難的學生,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對于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如“興奮在神經(jīng)元之間的傳遞為什么是單向的,興奮在神經(jīng)元之間的傳遞信號是怎么轉變的?”我們可以先讓優(yōu)秀的學生回答,這些學生理解后,再來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從而使每位學生對問題都有所收獲。
教師在提問的形式上,也要面向全體學生,教師所提的問題不可能讓每一位學生回答,但要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思考的機會。有的教師習慣用先指明具體學生,再提出問題,這樣容易造成其他學生偷懶或根本不思考。有的教師喜歡提問時會采用按照座位號或者按照學號的順序,這樣發(fā)問對象確定,會使學生發(fā)現(xiàn)教師提問規(guī)律,也會造成其他學生偷懶。
三、問題提出后,要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
有的教師由于課堂教學內容比較多,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節(jié)奏,增加課堂教學容量,問題提出后,不肯多花時間讓學生思考。有的教師課前對學生的研究不夠,過高的估計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在問題提出后,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足,這樣就大大降低了課堂提問的效果。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必然把新的信息與已有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教師提問和學生回答之間必須留出至少3-5秒鐘的時間,這樣學生才有充足的時間收集、加工已有的知識,生成新的知識。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如學生的認知水平、問題的難易程度、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等來確定具體的等待時間,只有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效果。
四、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提問
在現(xiàn)階段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大多數(shù)課堂只是停留在教師提問,學生答問的層次上,課堂提問的主動權在教師手中。新一輪的課堂教學改革要求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chuàng)新素質”,科學家李政道曾說過:“對于科研工作者來說,最重要的是自己會不會提問”,可見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提問的重要性。教師應營造自由、寬松的課堂教學氣氛,根據(jù)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抓住一切可以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的機會,引導學生主動發(fā)問。例如在講解“溫特的向光性實驗”時,通過動畫展示實驗過程后,教師可以不急于提出問題,先讓學生試著主動提出一些問題,這時很多有價值的問題就會生成,如“為什么沒有尖端,胚芽鞘也能彎曲、生長;為什么要設計空白瓊脂塊的對照組;為什么胚芽鞘會向放瓊脂塊的對側彎曲?”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只有充分激發(fā)學生主動提問的意識,才能很好地體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課堂提問是師生雙方進行雙向交流、及時傳遞和反饋教學信息的有效途徑之一,可以提高課堂效率,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學生智力。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提問的實效性,值得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總結和反思。
【參考文獻】
[1]劉思山.中學生物學教學論.中國教育出版社,2003
[2]梁平.新課程與學習方式的變革.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汪健群.“問題教學”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中學生物學,2003.6
(作者單位:江蘇省阜寧縣東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