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彬
摘 要: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信息技術的使用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并且,信息技術的優(yōu)越性不僅使教師教起來更容易,學生學起來也更加輕松。此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得小學語文課堂更加豐富、精彩、高效。本篇文章主要對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進行探討,結合筆者的具體課堂經(jīng)驗提出二者結合的方法。
關鍵詞:信息技術 小學語文 教學 課程整合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117(2014)16-0-01
1 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發(fā)展策略分析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是由教師說,在黑板上寫,而學生被動的聽講并完成課堂作業(yè)的模式。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這種被動的教學模式已不能跟上時代的潮流,其弊端日益突顯,如學生注意力很難集中、教學方式單一、教學的難點不好解決、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有限等。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將信息技術融入到小學教學中,將會很好地解決以上難題,使得語文教學更加生動、形象、快捷,能優(yōu)化相關的教學資源,從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也有著自己的不足。例如,有些教師對信息技術的使用不合理,缺乏對其整合的相關研究;有些教師則是應用信息技術過多,比較盲目的使用導致學生無法真正地專注教學的重點,以上的教學方式,不能真正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所以,應該對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進行研究,從而真正體現(xiàn)信息技術的優(yōu)點。使用信息技術并不是為了趕潮流,而是要結合教學的需要,科學地使用信息技術,從而真正提高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
2 巧用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小學生是否能學好語文,興趣是一個關鍵的因素。目前信息技術的使用日益廣泛,在課堂中,合理地使用信息技術,會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對于小學生,自制力還較弱,很容易走神,但他們對于相關的信息往往會更加關注,喜歡動態(tài)的、新奇的知識信息。因此,教師應科學使用信息技術,讓學生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從而集中上課的注意力。
3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具體分析
3.1 信息技術與漢語拼音教學的整合
漢語拼音的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可以提高學生識字、說話、讀寫的能力。但是,很多學生對于漢語拼音不感興趣,不愿意學習或者學起來困難。針對這種情況,運用信息技術教學,將能提高他們的興趣和學習效率。例如,“o”這個拼音字母,可以在課件中展示一只大公雞,在早上打鳴“OOO”,并配上音效,讓學生模仿,這樣既提升了學生的興趣,也讓他們牢牢地記住了這個拼音。
3.2 信息技術與識字教學的整合
識字是一個記憶的過程,比較枯燥,對于年齡較小的兒童,他們的持久力往往較差,在學習過程中無法集中注意力。此時,有效運用信息技術,把每個漢字所表示的意思設計成動畫,對于每個偏旁的意思也形象化地表示。這樣,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會提升很多。對較難區(qū)別的漢字,也可以設計一些動畫故事,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漢字的用法。
3.3 信息技術與閱讀教學的整合
荀子曾有“不聞若聞子,聞之不若見之”。也就是說,視和聽是語文教學中的基礎,信息技術的使用可以將比較抽象的概念轉變?yōu)榫唧w的知識點,使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文中的概念,體會文中的情感,并且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例如,在教授《撈月亮》一課時,使用信息技術播放文中情境的動畫,因為動畫生動有趣,學生的注意力往往非常集中。同時,讓學生寫下看過動畫后的疑問與感想。如月亮為什么會掉下去呢?小猴子是如何撈月亮的?為什么又撈不到呢……動畫過后,讓學生積極地討論發(fā)言,活躍了課堂氣氛,此時,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大大增加,并且學會了思考。信息技術的使用加強了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并提高了學生語言組織能力,最終提高了教學質(zhì)量。
3.4 信息技術與作文教學的整合
作文是很多小學生很怕的一項作業(yè),當要寫作文時,往往會想半天、急半天,卻仍然開不了頭,沒有思緒,或者勉強提筆寫個三言兩語,也沒有條理。葉圣陶曾有“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收成什么文章”。
因此,充實的作文依賴于學生有著豐富的生活,脫離了生活的寫作,即使有著好的寫作方法,也是空的。因此,對于作文的教學,教師可以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根據(jù)教學的具體要求,使用幻燈片、電影、實地參觀等方式,讓學生直接、間接地體驗具體情境,并在此時結合相關的講解,就會讓學生感到有經(jīng)驗、有體悟、言之有物,達到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目的。
4 結語
總之,信息技術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改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認知的工具,它的正確使用,需要對信息技術與相關教學進行整合研究。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加強信息技術應用的研究,切實提高信息技術的運用效率,從而使信息技術為語文教學更好地服務。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術不能代替學生對于文字的閱讀、領悟,如果完全依賴圖像教學,會淡化語言教學,這與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是相背離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學要與信息技術有效的整合,其應用應當立足于語文,來促進語文教學改革,有效解決教學中的難點,落實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吉林省公主嶺市柳楊學校,吉林 公主嶺 136119)
參考文獻:
[1]孫寶惠.小學語文教學中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相關探討[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27).
[2]李新建,嚴建榮.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整合的作用與原則[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08(8).
[3]金和德.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正確處理宏觀和微觀的關系[J].小學教學研究,1987(1).
[4]羅剛淮.揚長避短科學整合和諧發(fā)展——談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實現(xiàn)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