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奧巴馬競選獲勝演講歸一性和情態(tài)分析

      2014-09-18 02:54:52中國農業(yè)大學杜莉莎
      外文研究 2014年2期
      關鍵詞:韓禮德助動詞量值

      中國農業(yè)大學 杜莉莎 鐘 玲

      1. 引言

      韓禮德認為,歸一性和情態(tài)是對命題做出判斷或評價的兩個系統(tǒng)。(封宗信2011: 3)歸一性是肯定與否定之間的選擇。韓禮德區(qū)別出“命題”(proposition)和“提議”(proposal)這兩種基本的言語功能。(楊信彰2006: 2)情態(tài)是講話者對自己講的命題的成功性和有效性所做的判斷,或在命令中要求對方承擔義務,或在提議中表達個人意愿。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中的情態(tài)系統(tǒng)既包括傳統(tǒng)意義上的情態(tài)動詞和助動詞,也包括謂語動詞、名詞、形容詞、謂語形容詞、副詞、介詞短語和相應的小句等,即情態(tài)隱喻。(封宗信2011: 4)

      目前對奧巴馬演講的分析多將情態(tài)作為人際功能分析的一部分討論,例如李戰(zhàn)子和龐偉超(2011)對奧巴馬訪華的6篇演講的語言學因素進行了評述,張向靜(2011)和王金麗等(2009)對奧巴馬的演說進行了人際意義探討, 從情態(tài)系統(tǒng)方面分析了演講目的、效果等。但就演講在歸一性方面的研究較少。本文首先分析奧巴馬2012年總統(tǒng)競選獲勝演講在歸一性方面的特征,特別討論了該演講中無法用歸一性和情態(tài)悖論理論較好解釋的例子。為了更好地理解奧巴馬獲勝演講的歸一性和情態(tài)特征,分析過程加入了2008年與2012年獲勝演講的比較。

      2. 歸一性特征分析

      歸一性是一種極端化表達,存在“是”與“不是”兩種選擇,是對命題或提議做出判斷或評價。在英語中,歸一性通過限定成分實現(xiàn)。每個限定詞有肯定和否定兩種形式,如:is/isn’t,do/don’t,can/can’t等。(Halliday 2008: 88)奧巴馬的演講中多次使用了歸一性的表達??隙ㄐ问降臍w一性贊揚正面事實,否定形式的歸一性回應質疑。

      2.1 肯定的歸一性贊揚正面事實

      為了更好地說明演講中使用歸一性的效果,此部分將列舉奧巴馬2008年和2012年演講中相對應的表達。例如:

      (1)because they believed that this time must be different, that their voicescouldbe that difference

      (2008)

      (2)whether you held an Obama sign or a Romney sign, you made your voice heard and you made a difference

      (2012)

      (1)和(2)分別出自2008年和2012年的獲勝演講。(1)和(2)含義相似:選民通過投票、表達政治訴求,使自己與眾不同。奧巴馬通過(1)和(2)贊揚群眾參與政治選舉的行為,向選民表示感謝。不同的是,(1)使用了低情態(tài)量值的情態(tài)詞could, 含有一種可能性,存在著是與非之間模棱兩可的狀態(tài),肯定的程度沒有達到極限。而(2)則沒有使用情態(tài)詞,奧巴馬對公民投票做出了很直接的評價,即參與政治選舉的重要性不存在模棱兩可的狀態(tài),這體現(xiàn)出奧巴馬確信無論選民投給了哪一方都是值得稱贊的。通過直接贊揚,奧巴馬進一步鼓勵更多的群眾參與政治選舉及其他政治活動,聽眾也倍感鼓舞。(2)的話音剛落,奧巴馬就迎來了聽眾們熱烈的歡呼聲。

      類似的例子還包括:

      (3)the best political campaign,Ithink, in the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8)

      (4) To the best campaign team and volunteers in the history of politics—the best—the best ever.

      (2012)

      (3)和(4)分別出現(xiàn)在2008年和2012年獲勝演講中感謝競選團隊的部分。兩個表達都在夸贊奧巴馬的競選團隊是美國歷史上最好的競選團隊。(3)插入了I think這一情態(tài)隱喻,一方面為自己的陳述限定了范圍,即美國歷史上最好的競選團隊這一評價是奧巴馬的個人觀點,屬于主觀評價。I think降低了客觀的程度,使表達委婉,避免遭受過多的非議。沒有使用情態(tài)操作詞的(4)體現(xiàn)了奧巴馬對競選團隊毫不掩飾的贊揚,他的競選團隊是美國歷史上最好的競選團隊已經(jīng)不屬于個人觀點而成為了客觀事實。這樣的轉變一方面體現(xiàn)了奧巴馬對其團隊的感激之情,另一方面將個人觀點轉變?yōu)榭陀^事實,也體現(xiàn)了奧巴馬作為總統(tǒng)的權威。

      2.2 否定的歸一性回應質疑

      奧巴馬使用否定形式的歸一性回應質疑。例如:

      (5)It’s not always a straight line.It’snotalways a smooth path.

      (2012)

      (6)I’m not talking about blind optimism, the kind of hope that just ignores the enormity of the tasks ahead or the road blocks that stand in our path.I’mnottalking about the wishful idealism that allows us to just sit on the sidelines or shirk from a fight.

      (2012)

      (5)和(6)都使用了否定的表達。奧巴馬描繪了一幅他和美國人民共同向往的圖畫:他將帶領美國人民為后代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寬容、受他國尊敬的國家,在這個國家里人人享有平等,人人可以自由地追求夢想。然而,從現(xiàn)今美國各方面的情況來看,這樣美好的憧憬會很快實現(xiàn)嗎?奧巴馬以(5)明確地告訴大家,他們面臨著一個事實:實現(xiàn)共同理想的道路不是筆直的、不是一帆風順的。奧巴馬通過擺出事實鼓勵群眾無論道路多么艱辛、未來將面對多少質疑,大家一定要緊緊握住共同理想這條紐帶,一起前進。(5)通過否定的歸一性表達明確了事實,體現(xiàn)了奧巴馬作為總統(tǒng)客觀、冷靜的判斷。

      (6)表達了奧巴馬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對未來、對美國充滿信心和希望,他請聽眾們保持和延續(xù)這樣的希望。奧巴馬似乎意識到了這樣十足的信心會引起質疑:這是盲目的信心,難道奧巴馬視美國面臨的重重困難而不見嗎?于是,奧巴馬用兩個并列的否定表達做出了回應:他的信心不是盲目樂觀,他沒有忽視任務的艱巨和未來將面對的障礙;他的希望不是一廂情愿的理想主義,他不是在說讓大家坐在一旁逃避戰(zhàn)斗,這些表明奧巴馬清楚地知道美國將面臨的艱辛。作為總統(tǒng)的奧巴馬,他的話語具有導向性,他在引導大家對現(xiàn)實樹立積極的看法,并為將來如何努力做了鋪墊。

      除了通過is not 體現(xiàn)否定之外,奧巴馬的演講還使用了never。never在奧巴馬的獲勝演講中的用法具有一致性。 never 在2008年的獲勝演講中出現(xiàn)了5次,在2012年的獲勝演講中出現(xiàn)了6次。never多與完成時搭配,其次與will 或can搭配。never雖然具有表達頻率或概率的情態(tài)含義,但它表達的是頻率上的極值,超越了是與否之間的中間狀態(tài),屬于否定的歸一性。

      2.3 歸一性與情態(tài)的悖論的討論

      韓禮德認為即使是高值情態(tài)詞, 如certain、always, 也不如積極形式肯定。That’s certainly John就不如That’s John肯定,It always rains in summer不如It rains in summer的不變性強。換言之,當說話人不確定時才會說確定(Halliday 2008: 89;胡壯麟等2005: 145),這是歸一性和情態(tài)的悖論。然而范文芳(2006: 16)認為,情態(tài)的使用不一定表明說話者對事件的肯定程度低。說話者在直接面對或感受質疑時,經(jīng)常會使用情態(tài)增加肯定程度,即在肯定時說肯定。情態(tài)的使用是降低還是增加了肯定程度要依據(jù)具體語境而定。分析發(fā)現(xiàn), 在奧巴馬2012年的獲勝演講中,出現(xiàn)了情態(tài)的使用使肯定性大于歸一性的例子:

      (7)Itnecessarilystirs passions, stirs up controversy.

      (2012)

      necessarily 是情態(tài)化表達,此處可以將其譯為“必然”或“必然會”,屬于高量值的情態(tài)詞。若刪去necessarily此句將變?yōu)榉e極形式的歸一性表達,如(8)所示:

      (8)It stirs passions, stirs up controversy.

      根據(jù)韓禮德的觀點,(7)不如(8)的肯定程度高。雖然(7)使用了高量值的情態(tài)詞necessarily,但說話者實際上內心并不確定。然而,結合語境來看,韓禮德的歸一性與情態(tài)的悖論理論并不能完美地闡釋(7)的含義。我們認為,使用了情態(tài)詞的(7)在肯定程度上大于歸一性表達的(8)。首先,(7)說的是:民主會激發(fā)熱情、激起沖突。奧巴馬在陳述這一情況時重復使用了動詞stir,通過重復的修辭手段幫助語篇建立了一種講話者對所述情況十分肯定的感情色彩。加入情態(tài)化詞匯necessarily是在順應這種感情色彩的基礎上使肯定性進一步增強,而非降低。其次,結合語境看,(7)是在反駁前文提到的對奧巴馬不利的觀點,即政治競選可能有時看起來很渺小甚至很愚蠢,有憤世嫉俗者說競選只不過是特殊利益集團的競爭。但奧巴馬告訴聽眾,競選并非小事,它事關重大。競選中民主會而且必然會激發(fā)熱情、激起沖突,這種現(xiàn)象將不會改變也不應該改變,這體現(xiàn)了奧巴馬對上述現(xiàn)象的確信。因此,在奧巴馬獲勝演講的語篇語境下,情態(tài)詞necessarily不但沒有使肯定性降低,反而使肯定的程度有所提高。所以,在判斷歸一性和情態(tài)哪一個更能表明說話者對事件的肯定程度較高時,應結合語境進行具體判斷。

      3. 情態(tài)使用特征的認知分析

      情態(tài)動詞是表示說話人態(tài)度和看法的一種獨特的結構形式。(張楚楚2007: 23)學者們對情態(tài)詞廣泛而多角度的研究對理解情態(tài)詞本身和解析文本提供了多種支撐。例如,韓禮德認為情態(tài)是人際功能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分為情態(tài)化和意態(tài)化兩類。情態(tài)化是說話者對講話中所涉及的概率或頻率的判斷,意態(tài)化是講話者對義務或意愿做出的表達。韓禮德還將情態(tài)詞在量值上進行了高、中、低的分類。(胡壯麟等2005: 124)Palmer將情態(tài)動詞分為認識情態(tài)(epistemic modality)、道義情態(tài) (deontic modality)和原動情態(tài)(dynamic modality)。(胡倩 2013: 62)劉國兵(2012: 67)認為,韓禮德的情態(tài)化相當于認識情態(tài),意態(tài)化相當于道義情態(tài)。

      認知語言學的引入,為情態(tài)提供了更充分的闡釋,尤其是原型范疇理論更是被廣泛應用于情態(tài)的分析中。家族相似性原理是原型范疇理論的關鍵概念之一。一組成員的相似屬性使他們形成一個范疇。在這個范疇中,成員之間的共同特性是不均衡的,享有較多共同特性的成員就是該范疇的中心成員,也就是原型。換言之,原型是范疇中最具代表性、最典型的成員。(劉國兵2012: 68;胡倩2013: 63)認知語言學家認為,情態(tài)動詞的基本意義或核心意義代表其本質,是主要意義,能夠表現(xiàn)出原型范疇特征。(劉國兵2012: 68)

      以下,本文將運用韓禮德的情態(tài)量值分類和原型范疇理論對奧巴馬2008年和2012年總統(tǒng)競選獲勝演講的情態(tài)使用特征進行分析。

      3.1 高頻情態(tài)助動詞will的認知分析

      根據(jù)韓禮德對情態(tài)助動詞量值高低的分類,本文對奧巴馬2008年和2012年獲勝演講的情態(tài)助動詞出現(xiàn)次數(shù)做了簡單統(tǒng)計,如下頁表1所示。

      兩次獲勝演講使用頻率最高的情態(tài)助動詞都是will,主要情態(tài)助動詞在出現(xiàn)頻率上基本保持了一致,在使用will所表達的內容上也比較相似。例如:

      (9)We are, andalwayswillbe,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8)

      (10)We are, andforeverwillbe,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2)

      (9)出現(xiàn)在2008年獲勝演講開篇部分,(10)出現(xiàn)在2012年演講的結尾部分。兩句的含義都是:我們是且將永遠是美利堅合眾國。

      從韓禮德對情態(tài)詞量值的分類來看,will屬于中量值情態(tài)助動詞。中量值情態(tài)助動詞比高量值情態(tài)助動詞體現(xiàn)的說話人語氣更溫和,表達的內容更容易被聽眾接受。較低量值而言,中量值情態(tài)助動詞對事實的肯定程度更高、語氣更加堅定。奧巴馬用will將其對未來的信念傳達給民眾,語氣溫和又不失堅定。

      本文認為, 2012年演講中出現(xiàn)的13 次will中12次屬于認識情態(tài),如上述(10)和以下兩例:

      (11)As it has for more than two centuries, progresswillcome in fits and starts.

      (2012)

      (12)Wewillcontinue our journey forward and remind the world just why it is that we live in the greatest nation on earth.

      (2012)

      表1 奧巴馬2008年與2012年獲勝演講中情態(tài)助動詞的使用

      從原型范疇理論來看,認識情態(tài)有以下原型特征:第一,認識情態(tài)是以說話人為中心的情態(tài);第二,認識情態(tài)表示說話人對客觀世界或人為事件的一種主觀推測;第三,說話人根據(jù)內在理性規(guī)則對過去、現(xiàn)在以及將來的情況進行推測。(劉國兵 2012: 69)(11)意為:就像兩個世紀以來那樣,進步將是時斷時續(xù)的、漸進的。這是奧巴馬根據(jù)歷史規(guī)則,對國家未來發(fā)展做出的推測,雖然是站在個人角度,但不失理性和客觀,使聽眾更容易信服。(12)的意思是:我們將會繼續(xù)我們的旅途,我們將提醒世界我們?yōu)槭裁瓷钤谶@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該句中will的原型特征首先體現(xiàn)了奧巴馬預測民眾將團結一致推動國家發(fā)展,表示他對民眾充滿信心;其次,根據(jù)will的原型特征來看,will表達的推測是在理性規(guī)則基礎上的,因此聽眾能感受到奧巴馬的信心是有根據(jù)的,奧巴馬的信念也更容易成功地傳達給聽眾,進而鼓舞聽眾做出行動。

      will在2012的演講中出現(xiàn)了13次,明顯少于2008年的18次。這是因為,2012年獲勝演講在與2008年演講含義相似的表達上對will進行了替換。例如:

      (13)The road aheadwillbe long. Our climbwillbe steep.

      (2008)

      (14)It’s not always a straight line. It’s not always a smooth path.

      (2012)

      兩句都出現(xiàn)在奧巴馬描繪所盼的美好未來之后,意為前進道路崎嶇、實現(xiàn)共同理想不易,為大家敲響警鐘。不同的是,(13)使用了情態(tài)助動詞will,以肯定的形式表達路途是曲折的;而(14)使用了否定的歸一性表達,從認知的角度減少了主觀推測,增強了信息的客觀性,更具有警醒效果。

      3.2 低情態(tài)量值詞匯的認知分析

      政治演講要措辭謹慎,表達得體。低情態(tài)量值的詞匯可以降低肯定程度,使表達更顯禮貌,為話語留有余地。例如:

      (15)There are many whowon’tagree with every decision or policy I make as president.

      (2008)

      (16)Now, wewilldisagree, sometimes fiercely, about how to get there.

      (2012)

      (15)和(16)都表達會有人不同意奧巴馬的政策,兩句都使用了will。與(15)相比,(16)的表達更加易于接受。如上文提到的,will作為認識情態(tài)有以說話人為中心對客觀世界或人為事件做出主觀推測的原型特征。(劉國兵 2012: 69)(16)在will disagree后面使用了低值的頻率詞sometimes搭配fiercely,表明奧巴馬雖然承認存在政治分歧這一事實,但是他期望發(fā)生分歧越少越好、發(fā)生的頻率越低越好,低值的頻率詞從認識上降低了will的主觀責任,為自己的觀點留有余地。

      奧巴馬在提到他和羅姆尼的競選之爭時也使用了低情態(tài)量值的情態(tài)助詞。例如:

      (17)Wemayhave battled fiercely, but it’s only because we love this country deeply and we care so strongly about its future.

      (2012)

      (17)中的may被視為認識情態(tài),從原型范疇理論來看,may體現(xiàn)了奧巴馬以他本人為中心對他和羅姆尼政治競爭做出的猜測,這種猜測的基礎是根據(jù)他們一次次競選交鋒的客觀事實。同時,根據(jù)韓禮德對情態(tài)詞量值的分類,may屬于低值情態(tài)詞。使用低情態(tài)量值能避免表達過于武斷,讓聽眾從認知上感受到奧巴馬在語言表達上的委婉以及對競爭對手的尊重,更好地傳遞了他與羅姆尼雖然所屬黨派不同、政策不同,但都是為了同一個國家的發(fā)展和前途的信息。

      3.3 情態(tài)隱喻的明確主觀作用

      韓禮德將情態(tài)使用的研究進行擴展,提出了情態(tài)隱喻概念。情態(tài)隱喻是人際隱喻的一種形式,體現(xiàn)的是人際商討功能。情態(tài)意義還可以用小句來表達,如用I think來表達情態(tài)的評價意義。語言系統(tǒng)里的情態(tài)隱喻明確展現(xiàn)了人對客觀世界進行評價、判斷和操控的潛能,明確地把強制和責任的來源歸于主觀的說話者或使之遠離說話者。(封宗信2011: 5)韓禮德區(qū)分了情態(tài)的兩種取向,即主觀和客觀。主觀情態(tài)取向又分為明確主觀和非明確主觀;客觀情態(tài)取向細分為明確客觀和非明確客觀。主、客觀明確形式嚴格來說都是隱喻的,因為它們代表了作為命題的情態(tài)。(范洪濤 2009: 145)情態(tài)隱喻在奧巴馬2012年競選獲勝演講中多次使用,這增加了演講語篇情態(tài)取向的主觀性,體現(xiàn)了演講者的真切感情,增強了演講的號召力和感染力。以下以演講中出現(xiàn)的I/We want to和 I believe 為例進行分析。

      首先,動詞詞組want to在奧巴馬2012年的獲勝演講中出現(xiàn)了8次,以I或we為want to 主語的情態(tài)隱喻小句有5處,頻率較高。例如:

      (18)Iwanttothank every American who participated in this election.

      (2012)

      (19)Iwanttothank my friend and partner of the last four years.

      (2012)

      (18)與(19)出現(xiàn)在演講中的致謝部分,奧巴馬想要表達對參與選舉的美國人、對朋友以及對合作伙伴的感謝。若去掉I want to,(18)與(19)的致謝含義也成立,但句子就有失真切。按照韓禮德的情態(tài)取向分類, I want to 屬于明確主觀,反映了說話人以自身為出發(fā)點將信息傳遞給聽眾的心理過程。同時,I want to增強了情態(tài)的主觀取向,把責任的來源歸于說話者即奧巴馬本人,突顯自己的地位,明確主觀意愿和主觀選擇,使聽眾感受到奧巴馬對選民和友人真切的感激之情。

      演講中還多次使用了以we做want to主語的情態(tài)隱喻,特別是在表達對美國的期望時使用居多。例如:

      (20)Wewantour kidstogrow up in a country where they have access to the best schools and the best teachers.

      (2012)

      (21)Wewantour childrentolive in an America that isn’t burdened by debt.

      (2012)

      (22)Wewanttopass on a country that’s safe and respected and admired around the world.

      (2012)

      (20)傳達的信息是:我們想要我們的孩子們能上最好的學校,擁有最好的老師;(21)是:我們想要我們的孩子生活在沒有累累負債的國家里;(22)是:我們希望留給后代一個安全、受世界尊敬和敬佩的國家。這3個例句都體現(xiàn)了奧巴馬用we和our來強調“我們”這一概念。奧巴馬多次重復使用we,一方面明確主觀,這種美好的愿望是他本人所期待的。另一方面,we是具有包容性的人稱代詞,既包含演講者自己也包含聽眾,奧巴馬通過we將所有聽眾容納到了這種愿望中,強調他表達的愿望是聽眾們的共同愿望,讓聽眾成為了實現(xiàn)這些愿望的責任承擔者和執(zhí)行者,因此具有強烈的號召性和感染力。

      演講中另一個明顯的情態(tài)隱喻使用是I believe。例如:

      (23)America,Ibelievewe can build on the progress we’ve made and continue to fight for new jobs and new opportunities and new security for the middle class.

      (2012)

      (24)Ibelievewe can keep the promise of our founding, the idea that if you’re willing to work hard, it doesn’t matter who you are or where you come from or what you look like or where you love.

      (2012)

      (23)和(24)表達了奧巴馬相信他和群眾會一起改善經(jīng)濟、堅守建國時的承諾、延續(xù)美國夢。這兩例含有情態(tài)隱喻I believe和低量值的情態(tài)助動詞can。情態(tài)助動詞can表明說話者對事實發(fā)生的可能性持贊同的態(tài)度,這種可能性通過情態(tài)隱喻I believe得到增加。I believe 影射的含義是:There is evidence that forces my conclusion that...體現(xiàn)了說話者對客觀事實的認可程度。此外,I believe明確地把責任的來源歸于主觀的說話者,奧巴馬用I believe來突出他自己將努力為國家服務的堅定決心,同時使聽眾感受到了總統(tǒng)將承擔起國家發(fā)展的責任,這樣就更好地樹立了一個堅定的領導者的形象,使聽眾們受到鼓舞并為國家建設付諸行動。

      4. 結語

      本文結合韓禮德的情態(tài)系統(tǒng)理論和認知語言學的原型范疇理論對奧巴馬2008和年2012年總統(tǒng)競選獲勝演講進行了歸一性和情態(tài)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韓禮德歸一性和情態(tài)的悖論理論并不適用于解釋本研究中的所有例句。歸一性和情態(tài)體現(xiàn)的對事件肯定的程度高低還應結合具體的語境來理解。具體來講,在情態(tài)助動詞的使用方面,奧巴馬在其獲勝演講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情態(tài)助動詞是will,且多以will的認識情態(tài)含義為主。從認知角度來看,will的原型特征增強了主觀推測,但同時又不失客觀性,可以避免表達過于武斷之嫌。從原型范疇理論來看,演講中低量值情態(tài)詞(如may、could等)的原型特征體現(xiàn)了奧巴馬認為的政治分歧是一種主觀但同時又是有根據(jù)的推測,這使得其言辭更加謹慎委婉、表達更顯得體。因此,原型范疇理論可以從認知角度為理解奧巴馬演講中情態(tài)詞匯使用的特征提供更廣闊的分析視角。此外,奧巴馬的獲勝演講中多次使用了如I/We want to 和I believe類的情態(tài)隱喻,這增加了情態(tài)取向的主觀性,使演講感情真切并具有號召力和感染力。情態(tài)隱喻對增強評價意義和提升演講效果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從多視角對語篇中的情態(tài)特征進行分析能更好地增強對語篇的理解。

      Halliday, M. A. K. 2008.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范洪濤. 2009. 對美國總統(tǒng)就職演說中隱喻的認知分析[J]. 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10): 145-147.

      范文芳. 2006. 情態(tài)在不同語境中的意義[J]. 外語與外語教學(10): 14-24.

      封宗信. 2011. 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中的情態(tài)系統(tǒng):邏輯、語義、語用[J]. 外語教學(6): 1-10.

      胡 倩. 2013. 英語情態(tài)動詞語義新解——基于認知語言學的原型理論觀[J]. 雞西大學學報(10): 62-64.

      胡壯麟等. 2005. 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概論[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戰(zhàn)子, 龐偉超. 2011. 外交評論話語中的語言學因素——以奧巴馬訪華的6篇述評為例[J]. 外語研究(4): 15-22.

      劉國兵. 2012. 情態(tài)動詞教學的認知語言學視角[J]. 教育與教學研究(5): 67-70.

      王金麗等. 2009. 巴拉克·奧巴馬的勝利演說《變革已降臨美國》的人際意義分析[J]. 現(xiàn)代語文(6): 65-69.

      楊信彰. 2006. 英語的情態(tài)手段與語篇類型[J]. 外語與外語教學(1): 1-4.

      張楚楚. 2007. 論英語情態(tài)動詞道義情態(tài)的主觀性[J]. 外國語(3): 23-30.

      張向靜. 2011. 奧巴馬競選獲勝演說的人際功能分析[J]. 語文學刊(4): 72-73.

      猜你喜歡
      韓禮德助動詞量值
      多元向量值區(qū)域和加權風險值
      從推量助動詞看日語表達的曖昧性
      基于QAR數(shù)據(jù)的碳當量值適航符合性驗證方法
      助動詞的用法
      帶有中心值的量值的公差表示
      山東冶金(2018年5期)2018-11-22 05:12:28
      維吾爾語助動詞及其用法
      北方文學(2018年2期)2018-01-27 13:46:55
      政治演講語篇的人際功能分析
      北方文學(2017年24期)2017-09-06 05:12:36
      語法學堂 助動詞怎么"助"?
      系統(tǒng)功能語法在語言教學中的應用
      從人際功能的角度來研究《伊芙琳》和《死者》
      张家界市| 元谋县| 安宁市| 许昌县| 健康| 陆河县| 绥滨县| 女性| 五峰| 旬邑县| 通化市| 沂水县| 佛山市| 大足县| 泰来县| 淮滨县| 阳新县| 汉川市| 河源市| 金门县| 东港市| 安庆市| 海伦市| 容城县| 合水县| 泸州市| 岑巩县| 福贡县| 昌江| 博白县| 义马市| 白城市| 台湾省| 会东县| 耒阳市| 法库县| 左云县| 蓬安县| 庆云县| 阿瓦提县| 迁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