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赫爾曼·格茨

      2014-09-24 22:04徐家禎
      音樂愛好者 2014年5期
      關鍵詞:室內樂協(xié)奏曲大調

      徐家禎

      赫爾曼·格茨,又一位曾被人遺忘、最近重新被人發(fā)現(xiàn)的十九世紀音樂家。

      赫爾曼·格茨(Hermann Goetz),德國作曲家、指揮家和音樂評論家,1840年12月7日出生于克尼斯堡(K?ningsberg)。當時,克尼斯堡屬于東普魯士領地的一部分,后來成了德國東部最大的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英法聯(lián)軍轟炸了該城,嚴重損壞了城市建筑。大戰(zhàn)結束,克尼斯堡劃歸蘇聯(lián)。1946年,克尼斯堡改名為加里寧格拉(Kaliningrad),用以紀念蘇共領袖加里寧(Mikhail Ivanovich Kalinin,1875-1946)。

      格茨的父親是位銷售員。格茨有很多兄弟姐妹。據他母親說,格茨從小就很安靜、瘦弱,不喜歡與他的兄弟姐妹們混在一起玩兒。他幼年時就表現(xiàn)出對音樂和文學藝術的興趣,莫扎特和席勒是他的偶像,他能背誦席勒的詩篇。十五歲,格茨還沒有受過正規(guī)音樂教育,就已嘗試寫一部大型鋼琴曲。1857年,十七歲的格茨才有機會向路易斯·科勒(Louis K?hler)學習鋼琴。

      最初,格茨打算學習科學理論,所以就進了克尼斯堡大學學習數學和物理。同時,他還在課余積極參加音樂活動,比如演奏鋼琴,指揮好幾個業(yè)余樂隊,甚至還指揮了幾次歌劇演出。指揮歌劇需要對歐洲歌劇的發(fā)展歷史有相當的了解才能成功,尤其是指揮莫扎特的歌劇。終于,他得到父親的同意,放棄數學和物理專業(yè),一心學習音樂。

      1860年,格茨進了柏林斯特恩音樂學院。他向學院創(chuàng)辦人斯特恩(Julius Stern)學指揮和讀譜,跟大指揮家漢斯·馮·彪羅學鋼琴和對位法,向烏爾里奇(Hugo Ulrich)學作曲,同時還去管風琴班聽課。在學習期間,他的一些作品已經得到演出的機會,比如 1862年4月3日,學院演出了他的《E大調鋼琴協(xié)奏曲》,這部協(xié)奏曲得到彪羅的高度稱贊,幾年以后,彪羅寫信給格茨說:“你是我很高興教過并為此感到驕傲的學生之一?!?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03/12/yahz201405yahz20140515-1-l.jpg" style="">

      1863年,格茨經時任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指揮的音樂家賴內克(Carl Reinecke)之推薦,得到了瑞士溫特圖爾市(Winterthur)管風琴師和合唱隊指揮的職位。那時,他已知道自己得了肺結核,他希望移居瑞士后,天氣會對他的康復有利。

      在溫特圖爾,格茨很快就活躍在當地的音樂界。他演奏鋼琴,演出自己的作品,給很多學生教琴,演出清唱劇和歌劇,還創(chuàng)立了一個合唱學會。他忙得只有假期才有時間作曲。

      1868年,格茨與一位年輕的藝術家勞拉·維爾特(Laura Wirth)結婚。一年后,全家搬到蘇黎世郊區(qū)一個名為霍廷根(Hottingen)的小村子去住,但是他在溫特圖爾的管風琴師職位還是保留著,他周末就回溫特圖爾演奏管風琴。除此之外,格茨還為專業(yè)刊物寫音樂評論。

      1872年,格茨已經知道他的肺結核病是不治之癥,于是就辭了管風琴師的職位,以便專心致志地作曲。他最重要的幾部作品都是在他生命的最后階段完成的,比如1868年開始創(chuàng)作、直到1872年才完成的第一部喜歌劇《馴悍記》(Der Widerspenstigen Z?hmung),上演后大受歡迎。這是一部根據莎士比亞劇本寫的歌劇,評論普遍認為,這部歌劇是十九世紀德國最佳的喜歌劇之一。他還寫了《F大調交響曲》,獻給上演他歌劇的歌劇院院長恩斯特·弗蘭克(Ernst Frank),并與后者成了摯友。接著,他開始寫第二部歌劇《利米尼的弗蘭切斯卡》(Francesca von Rimini),可惜還沒有完成就去世了。弗蘭克根據格茨的遺囑,在作曲家已寫成的草稿基礎上,完成了這部歌劇的序曲和第三幕。第二部歌劇沒有第一部那么成功,這跟劇本寫得比較沉悶有關。1876年,格茨因肺結核在霍廷根村病逝,只活了三十五歲。

      除了這兩部歌劇,格茨還寫了兩部交響曲,可惜其中一部(作于1865年-1867年)在格茨去世后被他的遺孀銷毀了。格茨還寫了兩部鋼琴協(xié)奏曲、一部小提琴協(xié)奏曲、清唱劇、合唱曲、歌曲、鋼琴獨奏曲和一些室內樂等等。

      格茨生活的年代,正是歐洲音樂界形成兩大陣營的時期:一是以勃拉姆斯為首的比較保守的傳統(tǒng)派,一是以李斯特和瓦格納為首的激進派。格茨很敬仰瓦格納,他也認識勃拉姆斯。雖然他跟勃拉姆斯不是同一類型的人,他們從來沒有成為很親近的朋友,但是他們相互重視對方的音樂創(chuàng)作。格茨的音樂屬于傳統(tǒng)的德奧音樂風格,受莫扎特和門德爾松的影響最大,其次是舒曼。他的音樂是明亮、愉悅、抒情、田園的,雖然也有陰影、激動和輝煌,但同莫扎特的音樂一樣,陰郁和灰暗是暫時的、短促的,明快和閑適是主流。格茨一生羸弱多病,短命促壽,而音樂卻能如此開朗、樂觀,真是常人極不容易做到的事!

      我有八張格茨作品的CD,幾乎包括了他全部交響音樂和室內樂作品。其中七張CD分屬三套,曲目有所重復。

      第一套三張唱片,是德國cpo公司2002年出品的《赫爾曼·格茨交響音樂和協(xié)奏曲》,由Volker Banfield演奏鋼琴,Gottfried Schneider演奏小提琴,德國NDR合唱團和NDR漢諾威廣播愛樂樂團演奏,Werner Andreas Albert指揮。共收九部樂曲:

      1)《F大調交響曲》

      2)《G大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

      3)《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

      4)《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

      5)《馴悍記》序曲

      6)《利米尼的弗蘭切斯卡》序曲

      7)《春天》序曲

      8)《喪歌》(根據席勒詩歌改編)

      9)《圣歌》第137首

      上文已經說過,格茨寫過兩部交響曲,第一部是E小調,作曲家生前曾演奏過該曲,但未出版。格茨去世后,他的遺孀神經有些錯亂,她一方面積極推廣格茨的音樂作品,一方面又焚毀了這首《E小調交響曲》的手稿。幸虧其余的手稿后來都被完整地保存在瑞士蘇黎世。

      格茨的《F大調交響曲》是1873年他完成第一部歌劇后馬上開始動手寫作的。1874年12月25日首演后,他又作了修改。這部交響曲風格上有瓦格納的傾向,尤其是開頭部分,讓人想起瓦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第一部《萊茵河的黃金》序曲。英國大劇作家蕭伯納年輕時寫過大量音樂評論,在聽了格茨這部交響曲后,他認為“這是貝多芬以后唯一真正的交響曲”。蕭伯納認為與這部交響曲相比,舒伯特、門德爾松、舒曼和勃拉姆斯的交響曲都不算什么了,因為格茨的交響曲將這幾位作曲家的特點兼收并蓄,卻避免了他們的缺點!

      格茨的兩部鋼琴協(xié)奏曲中,第一部寫于他在斯特恩音樂學院念書時,是他的畢業(yè)作品,那是在1861年,他二十一歲。這部協(xié)奏曲于1862年4月3日首演,大獲成功。但是,它卻一直沒有出版過,直到格茨去世后,人們才發(fā)現(xiàn)這部作品的手稿。而格茨的《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命運卻完全不同,1867年他的《E小調交響曲》演出成功后,他立刻動手完成這部協(xié)奏曲,并且很快作為作品第18號出版了,同年12月1日就舉行首演,也很成功。接著,格茨又動手寫另一部《D小調鋼琴協(xié)奏曲》,可惜沒有完成就去世了。格茨的這兩部鋼琴協(xié)奏曲都得到了指揮家、格茨的老師彪羅的稱贊和推崇,是很典型的浪漫派鋼琴協(xié)奏曲。

      格茨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完成于1868年夏天,但他生前似乎沒有演出過,手稿在他死后才被發(fā)現(xiàn)。這是一部不到十八分鐘的協(xié)奏曲,不分樂章,音樂非常婉轉、流暢,是一部短小而精彩的作品。

      我還有兩套格茨的室內樂作品:一套是德國cpo公司1990年出品的《格茨鋼琴室內樂作品》,共兩張,由柏林戈貝爾三重奏團和小提琴家Lois Landsverk、鋼琴家Kauro Konno以及低音提琴家Akira Akahoshi演奏:

      1)G小調鋼琴三重奏

      2)E大調鋼琴四重奏

      3)C小調鋼琴五重奏

      4)三首“容易演奏的”小提琴和鋼琴曲

      5)G小調鋼琴二重奏鳴曲

      還有一套是美國Genesis公司出品的《格茨室內樂全集》,也是兩張,曲目與上述cpo公司的兩張一套幾乎完全一樣,只是少了一首《G小調鋼琴二重奏鳴曲》而已。格茨本人是位出色的鋼琴家,所以他的很多室內樂都以鋼琴為主,而且這些作品基本上都是供他本人演出之用的。

      《G小調鋼琴三重奏》寫于1863年格茨剛從音樂學院畢業(yè)不久,是獻給他老師彪羅的。同年,他寫了三首小提琴和鋼琴小曲,可能是給學生演奏用的,所以叫“容易演奏的”。那首《G小調鋼琴二重奏鳴曲》寫于1865年,是比較罕見的音樂形式。鋼琴五重奏完成于1874年,但到1878年作曲家去世后才出版。格茨的室內樂風格總體上來說比較接近門德爾松,顯得清新、樂觀而又輕松;但抒情部分卻很有舒曼風格,相當柔美而細膩。

      最后,我還有格茨的《降B大調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作品第18號)的另一個版本,收在《浪漫主義鋼琴協(xié)奏曲》第五套中,是美國VOX BOX公司1992年的產品,由Michael Ponti演奏鋼琴。

      格茨的音樂作品在他去世后不久就漸漸被人忘記,不再在音樂會上演出了。其原因,一是他的早逝,他的大部分重要作品都是在他去世前四年中完成的,要是他壽命再長些,說不定能寫出更多偉大的作品來;二是他的音樂創(chuàng)新精神不足,他不能像瓦格納、李斯特和馬勒那樣,跳出傳統(tǒng)的圈子,將音樂升華到另一個高度。

      格茨的音樂被人忽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生活的十九世紀后半葉,音樂大師相繼涌現(xiàn)、人才輩出:格茨比布魯克納小十六歲,比布拉姆斯小七歲,比格里格小三歲,與柴科夫斯基同年出生,比德沃夏克大一歲,比馬勒大二十歲,比德彪西大二十二歲,比西貝柳斯大二十六歲……

      很可惜,格茨的音樂成就完全被這些音樂明星的萬丈光焰所遮沒了!

      猜你喜歡
      室內樂協(xié)奏曲大調
      貝多芬降E大調奏鳴曲Op.81a“告別”第一樂章三個不同演奏版本的比較
      當代民族室內樂創(chuàng)作在音響上的新探索
      G大調隨想曲
      我與揚琴協(xié)奏曲《鳳點頭》的“緣”
      內蒙古自治區(qū)第六屆室內樂比賽成功舉辦
      內蒙古自治區(qū)第六屆室內樂比賽圓滿落幕
      早期——文藝復興時期小號的演奏和室內樂發(fā)展
      演奏莫扎特《G大調第三小提琴協(xié)奏曲KV216》的預先準備
      海浪協(xié)奏曲(上)
      海浪協(xié)奏曲(下)
      岑巩县| 资源县| 会理县| 吉林省| 柘荣县| 黎平县| 石城县| 丹东市| 新绛县| 阳原县| 呼和浩特市| 临漳县| 梧州市| 桐乡市| 甘谷县| 若尔盖县| 安福县| 乌拉特后旗| 抚顺市| 乐亭县| 赤峰市| 凤山县| 正阳县| 庆城县| 根河市| 宜君县| 盈江县| 封开县| 鄂州市| 泾阳县| 咸阳市| 青海省| 宣武区| 巴林左旗| 徐州市| 石城县| 文水县| 察哈| 麦盖提县| 久治县| 清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