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愛花 王維堃
[摘要]文章就圖書館對大學生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問題進行探索,采用了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的方法,對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現(xiàn)狀進行了跟蹤調查,列舉了大學生在各個方面的具體表現(xiàn),圖書館員在服務工作中對大學生的指導和幫助,最后得出結論大學生應珍惜學習機會,從保姆式教育模式轉化到自我教育模式,完成學業(yè)并走向社會。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大學生;圖書館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引言
查閱中外文獻,圖書館對大學生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的作用研究很多,結論是國外的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較強,國內學生應試能力較強。中國學生大多性格內向,善于思考,能獨立完成作業(yè);而國外的學生善于交流、團結協(xié)作、團隊意識較強,教學模式多以四人小組共同完成。
1. 研究現(xiàn)狀
通過發(fā)放500份調查表分別對985工程、211工程、普通本科等師范類在校大學生進行隨機調查,回收有效調查表435份,匯總出了大學生在學業(yè)方面、生活方面、情緒方面、動機歸因方面、意志力方面、行動力方面、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的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方面,顯露出諸多特點,總的來講,大學生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的現(xiàn)狀不甚理想,具體有如下幾個研究現(xiàn)狀及趨勢和特點:
⑴學業(yè)方面的能力和行動不足,具體表現(xiàn)在: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不夠;學習態(tài)度不積極,個別有逃課現(xiàn)象。從緊張的高中生活到松散的大學生活有些無所適從,從在家里的“保姆式生活模式”到“自我管理模式”有一個發(fā)展適應的過程。
⑵生活方面略顯混亂。如作息時間,絕大多數(shù)習慣晚睡不能早起;在對生活的規(guī)劃方面,每個學期結束不會為自己的學習、生活做總結,若被老師給予學習和職業(yè)準備計劃的建議指導,大部分學生會選擇接受。
⑶在價值觀方面,大學生普遍認為價值體現(xiàn)在個人價值上,小部分認為大學生的價值體現(xiàn)在社會價值上。價值觀對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行為有直接的影響。
⑷自我認知方面,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認為“理想我”和“現(xiàn)實我”之間有差距,大部分的大學生認為產生差距的原因是主觀的努力不夠。
⑸在自我評價方面,用來評價自己的詞語多是消極的負性評價,而評價別人多是積極的正向評價,兩者并不一致,未能達到自我的真正融合。
⑹在情緒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在情緒的控制程度上,有的學生能夠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緒。當情緒不佳時,部分的大學生則無法像往常一樣學習和工作。在情緒調節(jié)的方式上,大學生多會尋求家長和老師、同學的幫助。
⑺大學生在動機歸因方面表現(xiàn)較好。在學業(yè)歸因方面,學生將學業(yè)成績不理想歸于內部原因,并認為當事者本人應該為此負責。在成就歸因方面,絕大多數(shù)的被試將成功歸于內部和外部原因的綜合條件。
⑻大學生在意志品質方面表現(xiàn)喜憂參半。意志品質的堅定性方面稍好;面對意志行動中的挫折時表現(xiàn)較差;意志品質的獨立性方面稍差,大學生在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的行動力方面表現(xiàn)較好。
⑼案件分析:2014年2月18日“上海復旦大學投毒案”的審理也為我們的大學教育提出警示,追溯幾年前的“藥家鑫案”再次引起了社會對大學教育的廣泛關注。此案的判決雖然引起爭議,但給我們留下的反思才剛剛開始,究其案件發(fā)生的原因,殺人動機,我們驚醒:在本案中家庭教育有缺失,社會教育有缺失,學校教育也有嚴重的不足。從該案可以看出,我們的學校教育是不平衡的,都偏重于智力教育和能力培養(yǎng),而忽視了道德教育和心理疏導。大學時期是學生世界觀形成的階段,高校為國家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臈澚褐?,即將畢業(yè)的碩士研究生林森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把室友黃洋送上了不歸路,本該治病救人的準醫(yī)生卻殺人于無形,從本科生到碩士研究生,隨著學歷層次的提升,人的素質卻沒有提高,這就證明素質教育在家庭、社會和大中小學教育都不同程度存在著嚴重缺失,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也沒有能起到很好的矯正和引導作用。我們的大學將怎樣培養(yǎng)學生才能對社會有用?怎樣做才是一個有道德“底線”的人?重點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復旦大學培養(yǎng)的兩個將近而立之年的碩士研究生,由于一些生活瑣事、不善于溝通和交流就導致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導致兩個家庭的不幸、更是教育的失敗、父母雙親的無奈……也成為我們反思的關鍵問題:學校、社會、家庭應該如何教育一個人,才能使大學生們茁壯成長,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作為高校圖書館如何引導學生閱讀以達到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如何引導學生增加挫折教育,抗壓能力,吃虧精神,如何提高大學生們情商的有效手段,將高校圖書館與培養(yǎng)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相結合的方法,也就是大學生通過閱讀達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終極目的,完善自我成長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家庭責任感、有擔當?shù)纳鐣嗄辍?/p>
2.圖書館員的服務工作
在大學受教育階段是人生經歷中非常重要的時期,是走向社會的最后驛站,高校圖書館為學生提供了人才成長的豐富資源,高校圖書館通過提供良好的服務、系統(tǒng)的文獻資源,充分發(fā)揮著第二課堂的積極作用,由圖書館員提供優(yōu)質服務,幫助學生通過閱讀好書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使他們具備較高的道德修養(yǎng),實現(xiàn)自身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成為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的人才。把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挫折教育融入到學生的課堂教育和日常生活中,在閱讀中感受由高校圖書館員提供的心理暗示作用,圖書館員給大學生推薦自己曾經閱讀過的,有過心理共鳴的優(yōu)秀作品,如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既是一本心理健康輔導書,又是一本成功勵志書,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只有閱讀才能使自己心理的包袱卸下來,自己安慰自己,自己從不愉快中走出來,忘記過去,展望未來,真正使自己的內心強大起來,成長起來,發(fā)展起來。
剛離開父母到外地求學的莘莘學子,可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不愉快事情,當他們遇到問題時會詢問父母如何解決,有時也會尋求老師和同學的幫助,如果問題解決的徹底他們就很順利;如果沒有解決好,比如求學過程中的專業(yè)問題、與室友如何交往的問題、戀愛擇偶問題、畢業(yè)前等多種問題出現(xiàn)時,可能會有一些心理問題不能及時疏導和很好的解決。臺灣女教授陳書梅的書目療法是一種心理治療的輔助方法,高校圖書館員可以推薦讀者利用閱讀書籍作為心理治療的媒介,其原理是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對書中的內容及相關的角色與自身經驗類似,產生同情共感之認同作用;而后讀者釋放個人的情感,產生同情共感之后的解脫,并達到一種情緒上的凈化作用;最后讀者更可產生頓悟作用,將書中相關角色行為內化,進而能成熟理性地調整個人的態(tài)度與行為,并解決個人的心理問題。[1]
針對不同階段的讀者圖書館員將采取不同的閱讀指導,其主要指導方法主要有:
⑴配合學校搞好“兩課”(思想品德課、馬列主義理論課)的教育資源的輔導與參考資料,建設好人文選修課的教育信息資源;
⑵聯(lián)合教務處規(guī)定大學生對中外文化與文學優(yōu)秀作品“以課帶讀”的方式加強指導,以人為書,聘請專家學者開辦專題講座活動,準備充足的中外文學名著以備大學生到館借閱;
⑶廣泛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營造生動、豐富、健康的校園文化,增加同學們之間的溝通和互動,以激發(fā)他們相互團結協(xié)作、團結友愛的良好人際關系;
⑷引導學生積極參加了解國情、社會、服務集體、服務社會、獻身祖國的實踐活動,教育學生擁有危機意識可能是我們避免危機的一個最佳良方;
⑸日常業(yè)務學習服務渠道,善于引導學生把做學問與做人結合起來,掌握讀者群的特點,做好導讀服務工作,導讀是高校圖書館的重要使命工作之一;
⑹做好閱讀指導工作。作為高校圖書館員閱讀指導是職責所在,當好圖書館員首先就要多讀書,讀好書,向毛澤東同志學習、向李大釗同志學習,他們在北京大學圖書館的工作經歷是我們學習的楷模。教育學生要做復合型人才,我們就要全面武裝自己,多閱讀多思考,怎樣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得更好,如何創(chuàng)新服務手段,把導讀工作做得更人性化,更受學生喜愛才是根本。換句話講就是學生為了做綜合素質高的全面發(fā)展人才,更愿意接受潤物細無聲的服務方式,更愿意尋求師長的鼓勵和幫助。
3.大學生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
大學生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問題研究是對人的全面教育:應根據學生的現(xiàn)狀、特點和需求來進行研究,內容包括學業(yè)方面、生活方面、與人交往方面、自我意識方面、情緒管理方面等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方面等。重點也將放在這些問題上,教育工作要貫穿大學的整個階段。
⑴針對學業(yè)方面的能力和行動不足的特點,學校和教師應積極開展對大學生學業(yè)方面的指導工作??梢圆捎脗鹘y(tǒng)的思想教育和現(xiàn)代的網絡教育相結合的途徑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建立明確的學業(yè)目標,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正確對待就業(yè)。具體內容包括,如何做好學業(yè)規(guī)劃、培養(yǎng)正確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能力、探索學習方法等。方法如:講座報告、校內媒體宣傳、榜樣示范等。
⑵針對大學生在生活方面的混亂現(xiàn)狀。高校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自律組織引導和模范作用,學生自律組織的每一個觸角都可以觸及到每個學生,同時保證學生個體在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活動中的獨立性,不受消極個體的影響。學生輔導員可以教育學生克服自己生活中的惰性,列出修正計劃,一個月內改掉生活中的一個小毛病,一個學期下來,就能改掉4到5個不良嗜好,一年下來就能改掉將近10個毛病,放假回到家中父母發(fā)現(xiàn)孩子突然長大成熟了。
⑶針對大學生自我意識方面體現(xiàn)的現(xiàn)狀,可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幫助學生健全人格,培養(yǎng)良好的自我意識,控制行為。方法如,開設心理學相關課程、系列講座,切實幫助學生獲得正確的自我認知、科學的自我評價,減少自我妨礙,擁有高自我效能感,以推動大學生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行動中的積極作用。學生輔導員可以和學生交友談心,及時提醒學生存在的問題,可以采取保全學生面子,用QQ聊天、短音形式,或是單獨談心方式,學生較容易接受。
⑷針對大學生情緒的現(xiàn)狀,心理健康知識普及、心理行為訓練、個體心理輔導和團體心理輔導,都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對情緒的控制力,獲得情緒調節(jié)的有效方法,從而減少大學生消極情緒的阻礙。學生輔導員可以定期到宿舍和教室與學生見面交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尤其是開學和放假時,是學生容易出現(xiàn)問題的高發(fā)期,如學生家庭變故,學費籌集等問題。
⑸針對大學生在意志品質的獨立性方面稍差的特點,對大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特別是意志品質獨立性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可使用的方法如:心理行為訓練、心理健康教育班會、心理沙龍等。最佳途徑為心理訓練,如沖突解決訓練、耐挫折訓練等,同時要注意最關鍵的是引導學生將訓練中習得的能力遷移到現(xiàn)實生活中,真正實現(xiàn)學以致用。
⑹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復合型人才。高校圖書館優(yōu)質服務是基于現(xiàn)實問題展開的反思與研究,指導大學生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具有應用價值和長期實踐的教育意義。圖書館員的工作在現(xiàn)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關于素質教育向前推進了一步,擴大了大學生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問題研究的范圍,使其更加全面,在普通高校更具有推廣和應用價值。
⑺大學教育只是生命旅程的一個階段。有的家長認為送孩子到大學就算完成了任務,其實這只是孩子離開家接受高等教育的一個特殊時期,學業(yè)完成進入社會,開始工作才能算一個獨立的人。一個學生高考考得好只是這個時期是努力的,是幸運的,到大學期間的學習更多的是靠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結果。這時候學生接觸最多的可能就是圖書館員,因為他們會不定期到圖書館查閱資料,解決自己學習和生活中的難題,這就要求圖書館員在日常工作中善于觀察學生的細微表現(xiàn),及時捕捉學生的信息要求和心理需求,適時給予閱讀指導和幫助。
歷史會時常披著華麗的外衣重演過去的故事。多讀傳記文學作品,了解別人在痛苦時是如何經歷人生低谷的,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經常形容人生變化無常,一個人不可能終生一帆風順,那只是父母對自己孩子的美好祝愿,真正的人生是充滿變數(shù)的。讀懂歷史,了解人類社會的本來面目,把握歷史發(fā)展的軌跡,端正為人處事的態(tài)度,站穩(wěn)立場,適合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形成自己的核心價值觀,通過閱讀提高自己的處事哲學和實踐才干以及生存法則。孩子們成功成才為社會多做貢獻,也是母親最大的安慰和成功所在。在調查表回收過程中發(fā)現(xiàn)女生參與的人數(shù)多于男生,師范類大學生各專業(yè)也是女生較多,這是符合實際情況的。社會家庭教育也是母親擔負教育孩子的任務可能會更重些,縱觀中國家庭教育也是母親付出的較多,再觀察一下高校圖書館八成以上的女性圖書館員戰(zhàn)斗在一線服務窗口,女圖書館員更具有親和性和母親慈愛的表現(xiàn),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情愿意到圖書館與館員進行交流,尋求幫助。由此看來圖書館員的工作充滿了愛的傳播,充滿知識和信息的傳播。
4. 結論
通過四年的大學教育,大學生們不僅學習到了科學文化知識,通過到圖書館由館員指導閱讀,大學生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具有現(xiàn)實意義。在將來的社會生活中將有所為,有所不為,能適應未來社會的優(yōu)勝劣汰,能堅守作為人的道德底線,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珍惜今天的學習環(huán)境,能肩負起和平時期的重擔和任務。圖書館員將大學生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作為新生入學教育的重要內容,跟蹤加強對大學生閱讀行為的指導,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高,圖書館員的服務創(chuàng)新將有助于大學生從“保姆式教育模式”轉化為“自我式教育模式”,促使大學生完成學業(yè),走向社會。
[參考文獻]
[1]陳書梅. 從臺灣閱讀推廣活動之現(xiàn)況談公共圖書館之閱讀指導服務[J]. 圖書館建設,2006(5):78-81
[2]岳修志.當代大學生閱讀問卷調查分析[J]. 大學圖書館學報,2011(4):81-85
[3]劉學平.功利性讀書的文化報復[J]. 圖書館建設,2004(5):117-119
[4]鄒婉芬.構建閱讀社會:圖書館的使命與對策[J].圖書情報工作,2007(3):113-116,86
[5]楊叔子.實施素質教育讓學生成為他自己[J]中國高教研究,2013(4)1-4,20
[6]管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高校圖書館工作[J]中國成人教育,2006(8)
※本文為河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大學生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問題研究”(項目編號:2013-MYB-088)
[作者簡介]侯愛花,女,(1964.06- ),河南安陽人,安陽師范學院圖書館員,正科級秘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圖書館服務與管理。王維堃,女,(1992.12-),河南安陽人,華東師范大學商學院在讀學生。